在座眷聽說這話,便三三兩兩頭接耳,對眼前的展家新媳婦評頭論足。
甄家大兒媳領著再向幾位長輩介紹,七姜一一問候罷,又回到原。
“難為你們夫妻如此盡心,我兒與世侄亦是故,可憐他未能來飲一杯喜酒。”
甄夫人對七姜還算客氣,畢竟這是展太師正經的兒媳婦,他們甄家封爵的功勛早在幾十年前,眼下頭頂的,可是當今皇帝的天,而展敬忠,是當今最倚重的臣子,如今連兒子也趕上來了。
七姜欠道:“請夫人節哀,請您保重。”
甄夫人頷首,指了兒媳婦說:“好生招待,你們年輕孩子在一去吧。”
七姜再次表達問,便要跟著離開,可才走了幾步,就到擺被人踩著。
回頭看,人家把腳收進去,裝腔作勢地避開目,一次又一次,明知道是誰,卻抓不到現行,邊上的還掩笑。
與這些人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怎麼就招惹們要欺負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媳婦,從前常聽人說,京城如何如何,難道這金銀滿地的皇城腳下,凈養了些刁婦。
可七姜又覺得,其實和村里一樣,再怎麼遭人唾棄的壞人家,也會有幾個腌臜親友,擺在甄家是一樣的道理,不是京城不好,是這些壞人作堆。
“弟妹怎麼不走?”甄家大媳婦轉回來問,“哪兒不舒服嗎?”
“嫂嫂,我瞧見這麼大一只蟲子爬進那位嬸娘的子里了。”七姜驚恐地說,“一會兒驚了夫人,如何了得。”
“真的嗎?”
“不如您悄悄把請到外頭去,不能讓夫人和其他貴客驚。”
“你說的是……”甄家大媳婦憂心忡忡,雖說放了蟲子進屋是下人的不是,可這幾天治喪若有差池,婆婆一定還是會責怪。
于是把七姜帶出門后,再回到屋子里,借口世伯傳話要見妻子,把這位夫人帶了出來。
待說明緣故,三四個丫鬟圍上前替抖開衫,將信將疑,張地問著:“怎麼會有蟲子呢,你們是不是看錯了?”
“在這里……”七姜忽然上前,指著擺一腳踩上去,狠狠在了這位的指尖上,疼得驚,狼狽地往后退開。
七姜又在地上踩了幾腳,用帕子撿起什麼黑黢黢的東西,送到們面前:“踩死了,您要看看嗎?”
“拿開拿開……”
“出什麼事了?”甄夫人和其他人聽見靜出來,皺著眉頭問兒媳,“大喊大何統?”
“夫人,有蟲子。”七姜捧著手帕說,“春天了,蛇蟲八腳都出土,屋子里暖和,它們就往屋子里鉆,各位平日走過花叢草地,可要小心,別鉆在子里。夫人們都是最金貴的人,不像我們農家,常年耕地種田,倒是和這些蟲子做朋友了。”
甄夫人聽得云里霧里,又不好開口說七姜的不是,責備了兒媳婦幾句后,就帶著人回去了。
“嫂嫂這麼忙,使個丫鬟帶我出去就好,二公子治喪,府里干凈,這腌臜東西我就帶出去扔了。”七姜和和氣氣地說,“您實在辛苦了。”
“多謝恤。”甄家大媳婦便命丫鬟送七姜出去,這邊攙扶那位夫人到別穿戴裳,那人嚇得不輕,腳又疼,不住地問,“真的有蟲子,我怎麼沒看見?”
“好大一只呢,奴婢們都瞧見了,得虧沒咬著您……”那幾個丫鬟,幫腔自家主子,就算死的也能說活的。
很快,越來越多的賓客前來致哀,七姜出來沒多久,大夫人就跟著趕到前院,其他子侄和年輕媳婦們也忙著招待,人來人往,漸漸就忙起來了。
而展懷遷和哥哥見了甄爵爺,當面就告辭,這會兒出來找七姜,見好好地坐在一旁,邊人的慌忙碌,一點兒沒驚擾了。
合著今日的打扮,不言不語坐著,真真高貴優雅極了。
見了面,兩口子便跟著大哥出來,甄家大公子忙里閑前來相送,展懷遷表示不愿添麻煩,過幾日再來問候,就干脆地走了。
大哥獨自坐馬車在前頭,展懷遷和七姜在一起,馬車走出沒多遠,便見出手帕,將里頭的東西抖落到窗外。
“什麼東西?”
“泥。”
“泥土?”
七姜攤開甩干凈的手帕,上面還沾著星點泥土:“看見了嗎?”
展懷遷認真地問:“是你們家鄉奔喪的規矩嗎?”
七姜愣了一下,旋即笑起來,點頭道:“是,村里老人家說,奔喪時帶些主家的泥土到門外抖一抖,可以消災除厄。”
展懷遷說:“還是第一次聽說,我朝國土遼闊,果然各地民俗皆有不同。”
七姜心里憋著笑,問道:“過了今天,還有事嗎?”
展懷遷應道:“出殯那日,我們家會擺路祭,除了大哥,我們就不必到他們府上去了,暫時沒有別的事。”
七姜問:“不再來看看你家大姑娘?”
展懷遷一時愁緒上頭,嘆道:“兒的子,不知還能撐多久,實在擔心。”
七姜說:“你要是一個人來不方便,我可以陪你來。”
突然如此主,展懷遷好奇地看著,想起什麼來,問道:“在靈堂,你與妹妹說了什麼?”
七姜應道:“請節哀,是嬤嬤教我的。”
展懷遷回憶方才的景,說道:“你是不是給了什麼東西?”
“我能有什麼東西給?”七姜反而奇怪地問,“我都不認識你妹妹,今天頭一回見。”
展懷遷其實什麼也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就是心里覺得有些什麼,恐怕是想多了。
不久后,車馬回到府中,撒鹽火盆,進門后,兩個人分開沐浴,再見面,展懷遷又穿戴整齊,要去兵部了。
“你去吧。”七姜捧著一碗紅豆湯,奇怪地看著展懷遷,“為什麼要來對我說?”
展懷遷也愣住了,他出門,為何要對云七姜說?
卸下假髻首飾,了厚重袍,清清爽爽洗過澡,整個兒活了過來,七姜此刻心無比好,不在意這人的多此一舉,繼續喝紅豆湯,甜甜的沙沙的,可從沒喝過,這樣舍得放糖的紅豆湯。
展懷遷走到門外,見張嬤嬤和映春在屋檐下說話,他干咳一聲,說:“嬤嬤,我去兵部了。”
張嬤嬤笑道:“好好,您若不回來用午飯,奴婢就讓福寶送去。”
展懷遷點了點頭,見春日好下,嬤嬤和映春笑得比還好,忍不住問:“有好事嗎?”
張嬤嬤看了眼映春,說道:“侯爵府里的事,奴婢聽著真解氣。”
展懷遷不明白:“什麼事?”
聽完映春的講述,展懷遷一路往門外走,一路生悶氣。
那小丫頭竟然騙他,說什麼抖一抖主家的泥土消災除厄,分明是抓了把泥土裝蟲子,耍了那壞心眼的人,人家踩的子要絆倒,就狠狠地踩腳還回去。
可想到這里,他又不生氣了,這丫頭沖但不魯莽,正如大哥說的,是聰明人。
“胡鬧……”展懷遷里念叨著,心里卻想,玉若能有這樣的膽氣和魄力,又怎麼會在甄家欺負,還有玉頌,在娘家尚且如此,他日嫁了人,婆家更要將扁圓。
如此看來,孩子家,真是霸道些才好。
觀瀾閣里,說起這些事,嬤嬤雖然解氣,不得不勸說:“您下回一定忍忍,萬一們追究起來,鬧得難堪了,不好收場。夫人您要知道,咱們太師府雖然了不得,可這是京城,扔塊石頭都能砸著皇親國戚,就算是落魄的皇族,那也是皇族,就不是我們輕易能招惹的。”
七姜說:“我不出門、出門,不和們打道,這樣最太平。”
映春便好奇地問:“夫人,其實今天您不去,也沒人計較的,您可是才進門的新娘子,您怎麼愿意跟著去呢,是心疼咱們大姑娘嗎?”
七姜吃著金桔,點頭道:“算是吧,我心疼。”
此時,有人來問話,張嬤嬤出門應付了幾句,就回來問:“每日去園子里向大夫人請安的人就要走了,夫人,您有什麼話,要帶給大夫人嗎?”
七姜搖頭:“我沒什麼事,就問聲好吧。”
這聲問候,便經幾道口,由梁嬤嬤傳給了大夫人。
大夫人正剪枝花,笑道:“是你們說的,還是那孩子說的?”
梁嬤嬤說:“張嬤嬤特地關照了,的確是夫人說的,向您問好呢。”
大夫人問道:“和遷兒今天去甄家致哀了?”
梁嬤嬤一時嚴肅起來:“去了,大清早就去的,那里人多,沒用飯就回府了,這會子哥兒在兵部,轉天就該忙碌起來,我們公子那樣勤上進。”
大夫人完了一瓶花,吩咐道:“和那一盆,送去給我兩位嫂嫂,替我問候父親母親。”
“是。”梁嬤嬤命人來搬走,親自伺候夫人洗手,輕聲道,“還有件事,是張嬤嬤命人傳過來的。”
“什麼?”
“咱們夫人不識字,沒念過書。”
大夫人著手,滿不在乎地說:“念過書又如何呢,念了書就是好孩子嗎,念了書就一定明事理嗎,好孩子怎麼都是好孩子。”
梁嬤嬤笑道:“才見過一回,您就這麼偏疼起來了?”
大夫人回憶著七姜的模樣,說:“我的兒媳婦,自然我來疼。”
在座眷聽說這話,便三三兩兩頭接耳,對眼前的展家新媳婦評頭論足。
甄家大兒媳領著再向幾位長輩介紹,七姜一一問候罷,又回到原。
“難為你們夫妻如此盡心,我兒與世侄亦是故,可憐他未能來飲一杯喜酒。”
甄夫人對七姜還算客氣,畢竟這是展太師正經的兒媳婦,他們甄家封爵的功勛早在幾十年前,眼下頭頂的,可是當今皇帝的天,而展敬忠,是當今最倚重的臣子,如今連兒子也趕上來了。
七姜欠道:“請夫人節哀,請您保重。”
甄夫人頷首,指了兒媳婦說:“好生招待,你們年輕孩子在一去吧。”
七姜再次表達問,便要跟著離開,可才走了幾步,就到擺被人踩著。
回頭看,人家把腳收進去,裝腔作勢地避開目,一次又一次,明知道是誰,卻抓不到現行,邊上的還掩笑。
與這些人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怎麼就招惹們要欺負一個初來乍到的年輕媳婦,從前常聽人說,京城如何如何,難道這金銀滿地的皇城腳下,凈養了些刁婦。
可七姜又覺得,其實和村里一樣,再怎麼遭人唾棄的壞人家,也會有幾個腌臜親友,擺在甄家是一樣的道理,不是京城不好,是這些壞人作堆。
“弟妹怎麼不走?”甄家大媳婦轉回來問,“哪兒不舒服嗎?”
“嫂嫂,我瞧見這麼大一只蟲子爬進那位嬸娘的子里了。”七姜驚恐地說,“一會兒驚了夫人,如何了得。”
“真的嗎?”
“不如您悄悄把請到外頭去,不能讓夫人和其他貴客驚。”
“你說的是……”甄家大媳婦憂心忡忡,雖說放了蟲子進屋是下人的不是,可這幾天治喪若有差池,婆婆一定還是會責怪。
于是把七姜帶出門后,再回到屋子里,借口世伯傳話要見妻子,把這位夫人帶了出來。
待說明緣故,三四個丫鬟圍上前替抖開衫,將信將疑,張地問著:“怎麼會有蟲子呢,你們是不是看錯了?”
“在這里……”七姜忽然上前,指著擺一腳踩上去,狠狠在了這位的指尖上,疼得驚,狼狽地往后退開。
七姜又在地上踩了幾腳,用帕子撿起什麼黑黢黢的東西,送到們面前:“踩死了,您要看看嗎?”
“拿開拿開……”
“出什麼事了?”甄夫人和其他人聽見靜出來,皺著眉頭問兒媳,“大喊大何統?”
“夫人,有蟲子。”七姜捧著手帕說,“春天了,蛇蟲八腳都出土,屋子里暖和,它們就往屋子里鉆,各位平日走過花叢草地,可要小心,別鉆在子里。夫人們都是最金貴的人,不像我們農家,常年耕地種田,倒是和這些蟲子做朋友了。”
甄夫人聽得云里霧里,又不好開口說七姜的不是,責備了兒媳婦幾句后,就帶著人回去了。
“嫂嫂這麼忙,使個丫鬟帶我出去就好,二公子治喪,府里干凈,這腌臜東西我就帶出去扔了。”七姜和和氣氣地說,“您實在辛苦了。”
“多謝恤。”甄家大媳婦便命丫鬟送七姜出去,這邊攙扶那位夫人到別穿戴裳,那人嚇得不輕,腳又疼,不住地問,“真的有蟲子,我怎麼沒看見?”
“好大一只呢,奴婢們都瞧見了,得虧沒咬著您……”那幾個丫鬟,幫腔自家主子,就算死的也能說活的。
很快,越來越多的賓客前來致哀,七姜出來沒多久,大夫人就跟著趕到前院,其他子侄和年輕媳婦們也忙著招待,人來人往,漸漸就忙起來了。
而展懷遷和哥哥見了甄爵爺,當面就告辭,這會兒出來找七姜,見好好地坐在一旁,邊人的慌忙碌,一點兒沒驚擾了。
合著今日的打扮,不言不語坐著,真真高貴優雅極了。
見了面,兩口子便跟著大哥出來,甄家大公子忙里閑前來相送,展懷遷表示不愿添麻煩,過幾日再來問候,就干脆地走了。
大哥獨自坐馬車在前頭,展懷遷和七姜在一起,馬車走出沒多遠,便見出手帕,將里頭的東西抖落到窗外。
“什麼東西?”
“泥。”
“泥土?”
七姜攤開甩干凈的手帕,上面還沾著星點泥土:“看見了嗎?”
展懷遷認真地問:“是你們家鄉奔喪的規矩嗎?”
七姜愣了一下,旋即笑起來,點頭道:“是,村里老人家說,奔喪時帶些主家的泥土到門外抖一抖,可以消災除厄。”
展懷遷說:“還是第一次聽說,我朝國土遼闊,果然各地民俗皆有不同。”
七姜心里憋著笑,問道:“過了今天,還有事嗎?”
展懷遷應道:“出殯那日,我們家會擺路祭,除了大哥,我們就不必到他們府上去了,暫時沒有別的事。”
七姜問:“不再來看看你家大姑娘?”
展懷遷一時愁緒上頭,嘆道:“兒的子,不知還能撐多久,實在擔心。”
七姜說:“你要是一個人來不方便,我可以陪你來。”
突然如此主,展懷遷好奇地看著,想起什麼來,問道:“在靈堂,你與妹妹說了什麼?”
七姜應道:“請節哀,是嬤嬤教我的。”
展懷遷回憶方才的景,說道:“你是不是給了什麼東西?”
“我能有什麼東西給?”七姜反而奇怪地問,“我都不認識你妹妹,今天頭一回見。”
展懷遷其實什麼也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就是心里覺得有些什麼,恐怕是想多了。
不久后,車馬回到府中,撒鹽火盆,進門后,兩個人分開沐浴,再見面,展懷遷又穿戴整齊,要去兵部了。
“你去吧。”七姜捧著一碗紅豆湯,奇怪地看著展懷遷,“為什麼要來對我說?”
展懷遷也愣住了,他出門,為何要對云七姜說?
卸下假髻首飾,了厚重袍,清清爽爽洗過澡,整個兒活了過來,七姜此刻心無比好,不在意這人的多此一舉,繼續喝紅豆湯,甜甜的沙沙的,可從沒喝過,這樣舍得放糖的紅豆湯。
展懷遷走到門外,見張嬤嬤和映春在屋檐下說話,他干咳一聲,說:“嬤嬤,我去兵部了。”
張嬤嬤笑道:“好好,您若不回來用午飯,奴婢就讓福寶送去。”
展懷遷點了點頭,見春日好下,嬤嬤和映春笑得比還好,忍不住問:“有好事嗎?”
張嬤嬤看了眼映春,說道:“侯爵府里的事,奴婢聽著真解氣。”
展懷遷不明白:“什麼事?”
聽完映春的講述,展懷遷一路往門外走,一路生悶氣。
那小丫頭竟然騙他,說什麼抖一抖主家的泥土消災除厄,分明是抓了把泥土裝蟲子,耍了那壞心眼的人,人家踩的子要絆倒,就狠狠地踩腳還回去。
可想到這里,他又不生氣了,這丫頭沖但不魯莽,正如大哥說的,是聰明人。
“胡鬧……”展懷遷里念叨著,心里卻想,玉若能有這樣的膽氣和魄力,又怎麼會在甄家欺負,還有玉頌,在娘家尚且如此,他日嫁了人,婆家更要將扁圓。
如此看來,孩子家,真是霸道些才好。
觀瀾閣里,說起這些事,嬤嬤雖然解氣,不得不勸說:“您下回一定忍忍,萬一們追究起來,鬧得難堪了,不好收場。夫人您要知道,咱們太師府雖然了不得,可這是京城,扔塊石頭都能砸著皇親國戚,就算是落魄的皇族,那也是皇族,就不是我們輕易能招惹的。”
七姜說:“我不出門、出門,不和們打道,這樣最太平。”
映春便好奇地問:“夫人,其實今天您不去,也沒人計較的,您可是才進門的新娘子,您怎麼愿意跟著去呢,是心疼咱們大姑娘嗎?”
七姜吃著金桔,點頭道:“算是吧,我心疼。”
此時,有人來問話,張嬤嬤出門應付了幾句,就回來問:“每日去園子里向大夫人請安的人就要走了,夫人,您有什麼話,要帶給大夫人嗎?”
七姜搖頭:“我沒什麼事,就問聲好吧。”
這聲問候,便經幾道口,由梁嬤嬤傳給了大夫人。
大夫人正剪枝花,笑道:“是你們說的,還是那孩子說的?”
梁嬤嬤說:“張嬤嬤特地關照了,的確是夫人說的,向您問好呢。”
大夫人問道:“和遷兒今天去甄家致哀了?”
梁嬤嬤一時嚴肅起來:“去了,大清早就去的,那里人多,沒用飯就回府了,這會子哥兒在兵部,轉天就該忙碌起來,我們公子那樣勤上進。”
大夫人完了一瓶花,吩咐道:“和那一盆,送去給我兩位嫂嫂,替我問候父親母親。”
“是。”梁嬤嬤命人來搬走,親自伺候夫人洗手,輕聲道,“還有件事,是張嬤嬤命人傳過來的。”
“什麼?”
“咱們夫人不識字,沒念過書。”
大夫人著手,滿不在乎地說:“念過書又如何呢,念了書就是好孩子嗎,念了書就一定明事理嗎,好孩子怎麼都是好孩子。”
梁嬤嬤笑道:“才見過一回,您就這麼偏疼起來了?”
大夫人回憶著七姜的模樣,說:“我的兒媳婦,自然我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