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短暫,次日葛家就要啟程回鄉,大約正旦都要在路上了,程母的老心肝難得生出不忍,出言挽留,葛太公卻道‘不能將此惡留下壞了程家正旦祭祖的吉氣’。
程家眾人苦留不住,只能闔家出門送行,一氣送到郊外,還在依依不舍。商左看右看不見葛氏,也不知是乖乖呆在車不出來破壞氣氛,還是被捆粽子丟進去的。
分手場面十分人,這邊廂程姎拉著舅父舅母含淚道別,互道保重;那邊廂葛太公一手拍著程承的肩頭,言辭殷殷——這是商第二次經歷這種和和氣氣的離婚場面了。
俞采玲的父母離婚時也是一點沒吵,還在鎮上第一家開的酒樓里辦了三桌,當著兩家親戚的面說清楚分手明細,除了黑著臉的副鎮長大伯父以及神呆滯的讀書人舅舅,旁人都很自在,說說笑笑,酒樓里的招待員還以為是辦喜事呢,結賬時差點要說‘祝百年好合’。鎮上人說起來像個笑話,小小的俞采玲也這個笑話的一部分。
……商晃晃頭,甩開魂不散的往事。只聽葛太公在跟程承說道:“子容,莫要氣餒,你自小就讀書,夫子在田塾講課,你每日割草放牛都要去聽上半日,夏日炎炎,雨天淋淋,你是一日不輟。蒼天不負苦心人,你以后一定能學有所。”
著葛太公慈祥的面容,程承又開始酸鼻子了。
“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自卑殘肢,自卑年長,就此消磨了志氣。”葛太公笑道,“伊尹本是奴,輔佐商湯四代君王,孫臏了剜骨之刑,還上能著書,下能征戰,至于古來圣賢有多是一把年紀才事的,你讀書多,老朽就不賣弄啦。”
說的程承不好意思道:“人家那是上古圣賢……”
“對呀,你拄杖都不必,年歲又不大,還有兄弟得力,豈不比他們更強?咱們不敢比圣賢的就,比比他們的勁頭總吧。”
程承終于笑了出來。葛太公輕他背,嘆道:“老夫知道你的心意。待到你將來學有所之時,回到咱們鄉里,開上一間書舍,給學子們講課說經。不計貧富,哪怕還在放牛割草的,只要肯讀書你就教,咱們就不枉此生了。”
這話說到程承心坎里去了,含淚而笑,大聲道:“承太公之言,子容必不負所!”聲音斬釘截鐵,響亮堅定。
聽見這一直唯唯諾諾的二弟終于有了氣魄和志氣,程始既欣又酸溜溜的。
一旁的程止趕來咬耳朵:“長兄,你勸了次兄這麼多天還沒葛老丈這幾句話管用呢,你看次兄的臉……”
“一邊去!”程始沒好氣道,“你勸解他,你只會說些之乎者也的廢話,讀了那麼多書,一點用也沒有!”
程止笑嘻嘻道:“長兄都辦不到,我哪呀。”
商站在后面,玩味的看這形——非常典型的長心理分析案例。
藝家程太公只顧獨自麗,疏于教養,而程母又沒有那種可以母代父職的大智慧,于是三兄弟就按著各自的秉朝不同方向放飛了。
程始天生有領袖氣質,又早強勢,明能干,早早擔起家庭重責,更帶領一幫小兄弟立下些局面,哪怕沒有天下大,他跑馬幫,走漕運,開作坊…估計將來發展也差不了。不過遇上改朝換代,就直接實現了階層飛躍。程止長兄相差十歲上下,理所當然的長兄如父了,不過他們更像那種哥們式的父子關系,恭敬不足親昵有余。
程承最慘,雖然也很敬服長兄,但格上一個豪邁外向,一個含蓄向,沒法投意合。又只差了兩歲,上做不到長兄如父,反倒自小有競爭的關系,并很早就全面潰敗,還不斷被鄰人家人比來比去,于是日益自卑。葛太公才是他心目中高大上的父親形象,可惜葛氏太拉后,不然他全面倒向葛家后格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也不是沒可能。
想到這里,葛家一行的馬車已漸漸行遠了,詠頌宮三兄弟奉父命騎馬送人至前方關口,好葛家容易些通關。
程始松了口氣,趕領著家人爬上自家車駕,呵斥眾隨從揚鞭回府。程母胡媼將車的爐火撥旺些,手上牢牢抓著程止拽進馬車,喃喃著‘凍死我兒了吧,快到阿母這兒來暖和暖和’,卻沒有理睬瘦弱的程承已經凍的子發了。
程始看不過眼,了嗓子道:“阿母你再撥火,小心馬車燒起來,到時候我可不來救火!”然后把馬鞭丟給一旁的程順,棄馬不騎,一面拉著程承上了另一輛車駕,一面從腰側出只小巧的皮酒囊,程承喝兩口暖暖。
四個眷自然一輛車。
程姎倚著車壁,猶在噎噎什麼‘外大父這麼年紀了,連日趕路不知安穩否’,蕭夫人和桑氏不住輕聲勸。商最不耐煩這種磨嘰格,捱了半刻鐘,終于道:“堂姊放心,你那外大父可好生厲害,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此去定然順遂。”
蕭夫人一眼瞥過去:“又非議長輩了?沒規矩。”
“……好吧,那我說點高興的。”
商無奈:“堂姊,你外大父這般趕風冒雪,臨近正旦也要將二叔母帶回去,你不要太過心疼。將來二叔父和二叔母倘若有覆水重收的一日,絕是今日之功!”
“真的嗎?”程姎臉上淚珠還亮晶晶的。雖然葛氏不慈,但還是希父母不要絕婚。
蕭夫人‘簌’的一下坐直子,瞪著兒道:“這話你不許說。”想了想,又道,“尤其不許說與你父!”兒之智實是過于犀利了。
商以袖扇風,驅趕著炭火氣,涼涼道:“咦,昨日阿母還說,孩兒對父母應是知無不言,不藏不私的,怎麼如今又不許我跟阿父說了?”
蕭夫人怒目而視,閉口不言。
桑氏終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手去擰了商的耳朵,佯罵道:“你這個不省心的小冤家,聽你阿母的吧!”
——除了懵懂不知的程姎,車三人都心知肚明,倘若程始聽了適才那話,知道程承和葛氏還有復合的可能,估計會被嚇的明日就張羅找新娣婦了。
可蕭夫人卻覺得這事不該這麼倉促。程承窩囊半生,一直為兄長為母親為家族而活,從沒獨立思考過自己的未來;如今是時候讓他自己想想了。不論將來是分是合,亦或是遇到自己心的子另娶,都應該由程承自己提出來,而非程始一手包攬。程承該長大了。
商知蕭夫人所想,心中卻不以為然:世人百態,有些人自有主見——比如自己,小學沒畢業就決定混太妹,哭半天也沒用,大姨媽還沒來就決定退出江湖從良讀書,直屬上司大姐頭加一樣沒用;可有些人就是沒主見,需要別人來推一把。
程二叔又是心之人,設想將來葛太公臨終之時招至床邊,一番泣涕囑托,再看葛氏可憐模樣,沒準就答應復合了,那這牛皮糖豈非一輩子甩不了。照程始的做法,直截了當給程承找個溫賢惠的子,知冷知熱會心疼人,豈不干手凈腳?
桑氏看這母倆各自心事,笑瞇瞇的不予置評,拿出隨錦囊翻了翻,把最后一顆牛飴糖塞商里,算是封口費。
人之托,忠人之事,蕭夫人第二日置家務時就帶上了程姎,因要準備正旦祭祖敬神,蕭夫人從擺放祭臺貢桌,添置祭品貢果,詢問莊頭回報的收和來年的打算,一直到給部曲以及孤寡家屬下放年節錢,甚至如何跟部曲眷說話,都手把手的教給程姎。
至于商,繼續讀書,寫字,背書,足不出戶——即使心里火燒火燎的想知道這世道是個什麼樣子。
總算還有兩件高興的事。
其一,商長高了。阿苧按自己高一比,至高了兩三寸,細腰肢,走間有了幾分婷婷裊裊的意思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拙拙稚氣的孩模樣了。阿苧笑著拆開商的袍的邊角,放出多余的布料,直覺得自己這些日子鴨牛羊蔬的沒有白白喂養,同時應允商多在庭院走,哪怕跑跑跳跳也不勸阻了。
其二,完崗前培訓的阿梅來了。有這個活潑伶俐的小孩在邊嘰嘰呱呱,商方覺得日子不那麼死氣沉沉。
與阿梅一起來的還有十幾個新婢,青蓯夫人一一指給商認了,年齡從十一歲到十四歲不等,個子高矮胖瘦都有,才能配置從擅長針織刺繡到到熏香驅蟲再到力壯山河各齊備,至此,程四小姐的班底才算完整。
這里和商來的那個時代剛好相反,那時代質空前富,可人力日趨昂貴,普通中產之家也只適合負擔一個保姆頂多加個鐘點工而已,可這里……看著眼前將近二十個‘服侍’自己的員工,商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想法,迷茫中迎來了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正旦。
正旦這日,天還沒亮程始就和程止去參加大朝會了,回來時兩兄弟都凍的臉發紫,原來只有兩千石及以上的公卿大夫才能殿朝賀,像程始這樣才一千石只能站在殿階上,至于程止這樣才幾百石的更只能站到中庭遙賀——把程母心疼的險些想子辭了。
程始故意說笑來安眷們:“虧得我們兄弟秩低,朝賀完就打發了,萬兄這會兒還等著賜皇上食酒呢。”又轉頭對桑氏道,“我看見你兄長了。聽說陛下采納了皇甫先生的諫言,以后要在每年正旦朝賀百僚畢會之后召人講論經學。我看子懷兄領著一幫儒生呢,也不知他回白鹿山之前有沒有空來家里一聚。”
“皇甫儀?他,他不是還在……”程止反應過來,不等他往下說,桑氏趕擰了他一把,笑著對程始道,“自是要來的。我本想兄長住到家里來,誰知陛下不肯放人,一腦都箍到論經臺去了。”一邊瞪丈夫一眼,程止只好訕訕的閉。
這時,蕭夫人招呼大家進去開始正旦儀式。
古代的正旦更多是一種儀式活,敬告神靈求保佑,祭奠祖先繼續求保佑,然后就是看看驅儺舞,聽聽外面鑼鼓響亮在驅趕邪穢,再宰些牲口來搞搞迷信活,最后自然是必不可免的家庭盛宴。程家眾人不分男,按老而置座,依次向程母敬獻椒柏酒,然后一齊舉觴向老婦祝賀長壽康健。
程家三兄弟想到不久后就又要手足分離,各奔前程,便聚到程母席前你來我往的敬酒,逗的程母哈哈大笑。蕭夫人辛苦多日,被桑氏勸的多飲了些,映的面頰緋紅艷,心中高興,便指著這兒道‘這是姎姎布置的’,又指著那兒道‘那是姎姎安排的’,引的家宴上眾人齊夸程姎賢良聰慧。
旁人就罷了,程詠素來心細,察覺有異,待宴罷后急步趕至蕭夫人跟前,拱手問‘阿母為何只教姎姎這些,卻不教嫋嫋’。
蕭夫人面如常,笑道:“嫋嫋連字都不識得幾個,是能看懂族譜還是能朗讀花冊?何況做事之前先明理,好歹先讀幾卷圣賢書罷。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須得循序漸進。”
程詠至孝,雖依然覺得不妥,卻不好多問了,只是心中更加憐惜妹年坎坷,不能如尋常宦人家的公子一般到應有的教養。
想了半天,他將自己用了多年的那張麒麟四首紫檀漆紋書案收拾出來——這還是他十一歲那年讀書小夫子贈與他的,吩咐隨從清理一下捆好了明日給商送去,算是給妹的新年禮,鼓勵好好讀書識字。自己先用舊書案應付應付,回頭再找人打造一張新的。
手足意如此拳拳,哪怕是商這樣的小沒良心也是容的,知道古代讀書人,別說多年用慣的書案了,哪怕一筆一硯一片書簡都是不許別人輕易的。
不過商也想不到,自己和蕭夫人的第一場大型口頭斗毆居然就是因為這張書案。
是夜短暫,次日葛家就要啟程回鄉,大約正旦都要在路上了,程母的老心肝難得生出不忍,出言挽留,葛太公卻道‘不能將此惡留下壞了程家正旦祭祖的吉氣’。
程家眾人苦留不住,只能闔家出門送行,一氣送到郊外,還在依依不舍。商左看右看不見葛氏,也不知是乖乖呆在車不出來破壞氣氛,還是被捆粽子丟進去的。
分手場面十分人,這邊廂程姎拉著舅父舅母含淚道別,互道保重;那邊廂葛太公一手拍著程承的肩頭,言辭殷殷——這是商第二次經歷這種和和氣氣的離婚場面了。
俞采玲的父母離婚時也是一點沒吵,還在鎮上第一家開的酒樓里辦了三桌,當著兩家親戚的面說清楚分手明細,除了黑著臉的副鎮長大伯父以及神呆滯的讀書人舅舅,旁人都很自在,說說笑笑,酒樓里的招待員還以為是辦喜事呢,結賬時差點要說‘祝百年好合’。鎮上人說起來像個笑話,小小的俞采玲也這個笑話的一部分。
……商晃晃頭,甩開魂不散的往事。只聽葛太公在跟程承說道:“子容,莫要氣餒,你自小就讀書,夫子在田塾講課,你每日割草放牛都要去聽上半日,夏日炎炎,雨天淋淋,你是一日不輟。蒼天不負苦心人,你以后一定能學有所。”
著葛太公慈祥的面容,程承又開始酸鼻子了。
“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自卑殘肢,自卑年長,就此消磨了志氣。”葛太公笑道,“伊尹本是奴,輔佐商湯四代君王,孫臏了剜骨之刑,還上能著書,下能征戰,至于古來圣賢有多是一把年紀才事的,你讀書多,老朽就不賣弄啦。”
說的程承不好意思道:“人家那是上古圣賢……”
“對呀,你拄杖都不必,年歲又不大,還有兄弟得力,豈不比他們更強?咱們不敢比圣賢的就,比比他們的勁頭總吧。”
程承終于笑了出來。葛太公輕他背,嘆道:“老夫知道你的心意。待到你將來學有所之時,回到咱們鄉里,開上一間書舍,給學子們講課說經。不計貧富,哪怕還在放牛割草的,只要肯讀書你就教,咱們就不枉此生了。”
這話說到程承心坎里去了,含淚而笑,大聲道:“承太公之言,子容必不負所!”聲音斬釘截鐵,響亮堅定。
聽見這一直唯唯諾諾的二弟終于有了氣魄和志氣,程始既欣又酸溜溜的。
一旁的程止趕來咬耳朵:“長兄,你勸了次兄這麼多天還沒葛老丈這幾句話管用呢,你看次兄的臉……”
“一邊去!”程始沒好氣道,“你勸解他,你只會說些之乎者也的廢話,讀了那麼多書,一點用也沒有!”
程止笑嘻嘻道:“長兄都辦不到,我哪呀。”
商站在后面,玩味的看這形——非常典型的長心理分析案例。
藝家程太公只顧獨自麗,疏于教養,而程母又沒有那種可以母代父職的大智慧,于是三兄弟就按著各自的秉朝不同方向放飛了。
程始天生有領袖氣質,又早強勢,明能干,早早擔起家庭重責,更帶領一幫小兄弟立下些局面,哪怕沒有天下大,他跑馬幫,走漕運,開作坊…估計將來發展也差不了。不過遇上改朝換代,就直接實現了階層飛躍。程止長兄相差十歲上下,理所當然的長兄如父了,不過他們更像那種哥們式的父子關系,恭敬不足親昵有余。
程承最慘,雖然也很敬服長兄,但格上一個豪邁外向,一個含蓄向,沒法投意合。又只差了兩歲,上做不到長兄如父,反倒自小有競爭的關系,并很早就全面潰敗,還不斷被鄰人家人比來比去,于是日益自卑。葛太公才是他心目中高大上的父親形象,可惜葛氏太拉后,不然他全面倒向葛家后格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也不是沒可能。
想到這里,葛家一行的馬車已漸漸行遠了,詠頌宮三兄弟奉父命騎馬送人至前方關口,好葛家容易些通關。
程始松了口氣,趕領著家人爬上自家車駕,呵斥眾隨從揚鞭回府。程母胡媼將車的爐火撥旺些,手上牢牢抓著程止拽進馬車,喃喃著‘凍死我兒了吧,快到阿母這兒來暖和暖和’,卻沒有理睬瘦弱的程承已經凍的子發了。
程始看不過眼,了嗓子道:“阿母你再撥火,小心馬車燒起來,到時候我可不來救火!”然后把馬鞭丟給一旁的程順,棄馬不騎,一面拉著程承上了另一輛車駕,一面從腰側出只小巧的皮酒囊,程承喝兩口暖暖。
四個眷自然一輛車。
程姎倚著車壁,猶在噎噎什麼‘外大父這麼年紀了,連日趕路不知安穩否’,蕭夫人和桑氏不住輕聲勸。商最不耐煩這種磨嘰格,捱了半刻鐘,終于道:“堂姊放心,你那外大父可好生厲害,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此去定然順遂。”
蕭夫人一眼瞥過去:“又非議長輩了?沒規矩。”
“……好吧,那我說點高興的。”
商無奈:“堂姊,你外大父這般趕風冒雪,臨近正旦也要將二叔母帶回去,你不要太過心疼。將來二叔父和二叔母倘若有覆水重收的一日,絕是今日之功!”
“真的嗎?”程姎臉上淚珠還亮晶晶的。雖然葛氏不慈,但還是希父母不要絕婚。
蕭夫人‘簌’的一下坐直子,瞪著兒道:“這話你不許說。”想了想,又道,“尤其不許說與你父!”兒之智實是過于犀利了。
商以袖扇風,驅趕著炭火氣,涼涼道:“咦,昨日阿母還說,孩兒對父母應是知無不言,不藏不私的,怎麼如今又不許我跟阿父說了?”
蕭夫人怒目而視,閉口不言。
桑氏終于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手去擰了商的耳朵,佯罵道:“你這個不省心的小冤家,聽你阿母的吧!”
——除了懵懂不知的程姎,車三人都心知肚明,倘若程始聽了適才那話,知道程承和葛氏還有復合的可能,估計會被嚇的明日就張羅找新娣婦了。
可蕭夫人卻覺得這事不該這麼倉促。程承窩囊半生,一直為兄長為母親為家族而活,從沒獨立思考過自己的未來;如今是時候讓他自己想想了。不論將來是分是合,亦或是遇到自己心的子另娶,都應該由程承自己提出來,而非程始一手包攬。程承該長大了。
商知蕭夫人所想,心中卻不以為然:世人百態,有些人自有主見——比如自己,小學沒畢業就決定混太妹,哭半天也沒用,大姨媽還沒來就決定退出江湖從良讀書,直屬上司大姐頭加一樣沒用;可有些人就是沒主見,需要別人來推一把。
程二叔又是心之人,設想將來葛太公臨終之時招至床邊,一番泣涕囑托,再看葛氏可憐模樣,沒準就答應復合了,那這牛皮糖豈非一輩子甩不了。照程始的做法,直截了當給程承找個溫賢惠的子,知冷知熱會心疼人,豈不干手凈腳?
桑氏看這母倆各自心事,笑瞇瞇的不予置評,拿出隨錦囊翻了翻,把最后一顆牛飴糖塞商里,算是封口費。
人之托,忠人之事,蕭夫人第二日置家務時就帶上了程姎,因要準備正旦祭祖敬神,蕭夫人從擺放祭臺貢桌,添置祭品貢果,詢問莊頭回報的收和來年的打算,一直到給部曲以及孤寡家屬下放年節錢,甚至如何跟部曲眷說話,都手把手的教給程姎。
至于商,繼續讀書,寫字,背書,足不出戶——即使心里火燒火燎的想知道這世道是個什麼樣子。
總算還有兩件高興的事。
其一,商長高了。阿苧按自己高一比,至高了兩三寸,細腰肢,走間有了幾分婷婷裊裊的意思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拙拙稚氣的孩模樣了。阿苧笑著拆開商的袍的邊角,放出多余的布料,直覺得自己這些日子鴨牛羊蔬的沒有白白喂養,同時應允商多在庭院走,哪怕跑跑跳跳也不勸阻了。
其二,完崗前培訓的阿梅來了。有這個活潑伶俐的小孩在邊嘰嘰呱呱,商方覺得日子不那麼死氣沉沉。
與阿梅一起來的還有十幾個新婢,青蓯夫人一一指給商認了,年齡從十一歲到十四歲不等,個子高矮胖瘦都有,才能配置從擅長針織刺繡到到熏香驅蟲再到力壯山河各齊備,至此,程四小姐的班底才算完整。
這里和商來的那個時代剛好相反,那時代質空前富,可人力日趨昂貴,普通中產之家也只適合負擔一個保姆頂多加個鐘點工而已,可這里……看著眼前將近二十個‘服侍’自己的員工,商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想法,迷茫中迎來了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正旦。
正旦這日,天還沒亮程始就和程止去參加大朝會了,回來時兩兄弟都凍的臉發紫,原來只有兩千石及以上的公卿大夫才能殿朝賀,像程始這樣才一千石只能站在殿階上,至于程止這樣才幾百石的更只能站到中庭遙賀——把程母心疼的險些想子辭了。
程始故意說笑來安眷們:“虧得我們兄弟秩低,朝賀完就打發了,萬兄這會兒還等著賜皇上食酒呢。”又轉頭對桑氏道,“我看見你兄長了。聽說陛下采納了皇甫先生的諫言,以后要在每年正旦朝賀百僚畢會之后召人講論經學。我看子懷兄領著一幫儒生呢,也不知他回白鹿山之前有沒有空來家里一聚。”
“皇甫儀?他,他不是還在……”程止反應過來,不等他往下說,桑氏趕擰了他一把,笑著對程始道,“自是要來的。我本想兄長住到家里來,誰知陛下不肯放人,一腦都箍到論經臺去了。”一邊瞪丈夫一眼,程止只好訕訕的閉。
這時,蕭夫人招呼大家進去開始正旦儀式。
古代的正旦更多是一種儀式活,敬告神靈求保佑,祭奠祖先繼續求保佑,然后就是看看驅儺舞,聽聽外面鑼鼓響亮在驅趕邪穢,再宰些牲口來搞搞迷信活,最后自然是必不可免的家庭盛宴。程家眾人不分男,按老而置座,依次向程母敬獻椒柏酒,然后一齊舉觴向老婦祝賀長壽康健。
程家三兄弟想到不久后就又要手足分離,各奔前程,便聚到程母席前你來我往的敬酒,逗的程母哈哈大笑。蕭夫人辛苦多日,被桑氏勸的多飲了些,映的面頰緋紅艷,心中高興,便指著這兒道‘這是姎姎布置的’,又指著那兒道‘那是姎姎安排的’,引的家宴上眾人齊夸程姎賢良聰慧。
旁人就罷了,程詠素來心細,察覺有異,待宴罷后急步趕至蕭夫人跟前,拱手問‘阿母為何只教姎姎這些,卻不教嫋嫋’。
蕭夫人面如常,笑道:“嫋嫋連字都不識得幾個,是能看懂族譜還是能朗讀花冊?何況做事之前先明理,好歹先讀幾卷圣賢書罷。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須得循序漸進。”
程詠至孝,雖依然覺得不妥,卻不好多問了,只是心中更加憐惜妹年坎坷,不能如尋常宦人家的公子一般到應有的教養。
想了半天,他將自己用了多年的那張麒麟四首紫檀漆紋書案收拾出來——這還是他十一歲那年讀書小夫子贈與他的,吩咐隨從清理一下捆好了明日給商送去,算是給妹的新年禮,鼓勵好好讀書識字。自己先用舊書案應付應付,回頭再找人打造一張新的。
手足意如此拳拳,哪怕是商這樣的小沒良心也是容的,知道古代讀書人,別說多年用慣的書案了,哪怕一筆一硯一片書簡都是不許別人輕易的。
不過商也想不到,自己和蕭夫人的第一場大型口頭斗毆居然就是因為這張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