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吃。”趙明雅咽了咽口水,嚴肅地澄清道。
剛剛只是尚未完全蘇醒時腦子的一時不清醒,趙明雅是那種自制力差的不行的人嗎?
上節目可就是為了用形挽回形象的,怎麼可能會去吃這個!
“不過是幾盤菜罷了,你吃了就吃了,我剛好減。”
阮玲玲撓撓頭,也沒有追究底,“好吧,我知道了。”
趙明雅忍不住又看了眼阮玲玲是材,腰還細,臉看著也不胖,頗有一副弱柳扶風之姿,但是……怎麼就這麼能吃呢?
阮玲玲好似也注意到了的差異,解釋道,“我一直能吃的,不用擔心。”
“我沒擔心你。”趙明雅又忍不住。
怎麼可能擔心一個比自己小還材更好的演員?
只是羨慕對方吃不胖!
都這個時間點了,差不多也是能洗漱睡覺的時間了。好在雖然沒有熱水,用廚房里的土灶燒熱水洗澡還是沒問題的,熱得快也有。
兩人洗漱后睡下。
趙明雅聞著空中飄散著的香味,鼻尖輕輕嗅。
過了十秒,被捂住的薄單子下,又傳出了一聲極為清晰地咕嚕聲。那聲音不大,在寂靜得能聽見外面蟋蟀、蛙鳴的夜晚聽著尤為清楚。
“明雅姐,你了……”嗎?
“沒有,你聽錯了。我睡著了,不要說話。”
行吧。
兩人沉沉睡去。
.
第二天清晨,天破曉,窗外的黑一點點被一抹魚肚白取代,那抹白翻滾著擴大,很快占據了整片天空,金的霞云層后若若現。
這會兒還早,清晨的順著窗戶投進屋子里,鳥雀站在窗臺上嘰嘰喳喳,隨著一雙手把窗戶推開,清新的空氣也涌了進來。
趙明雅醒了。
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呆愣愣地坐在床上,了有些雜的發,看向一旁的阮玲玲。
阮玲玲已經換好了服,趴在窗邊往外看。
此刻的耳畔只有啁啾鳥鳴,沒有任何其他雜音。沒有趙明雅討厭死了的鬧鐘聲,沒有微博上停歇不了的提示音和紅點,沒有經紀人要求二十四小時開機好隨時接電話的沉重,也沒有必須隨時趕通告的痛苦。
昨晚睡得很沉,也很香,沒有被任何事務打擾。
趙明雅跟著換好服,出門在院子里洗漱。
蔡嬸也起床了,正在廚房中做飯。煙火氣息從廚房蔓延到院落,傳趙明雅耳中,但是聽著柴火噼里啪啦的響聲,竟然出奇地平靜。
也許是昨天已經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發現實際況沒有那麼糟糕時,反而松了口氣。
對藝人來說,熬夜,晝夜顛倒似乎是常事,早上如果沒有工作,要一大早起來也困難。
但是今天,四個藝人都是自然醒的,他們陸陸續續起床了,只是洗漱后都有些呆呆地坐在院子里,一時不知道能干什麼。
時間實在是太早了,比導演讓他們放心睡,說會有人來喊起床的時間都早。
工作還沒有開始,這里也沒有流暢的網絡,沒有什麼娛樂,這段時間能做什麼?出去轉轉?
在這里住了一周多,同樣習慣早起的導演和攝影團隊敏銳地發現了今天的不同,林軒忽而喊來助理,讓他去隔壁跑一趟,自己又拿出紙來寫了封信,示意另一個助理給這些藝人遞過去。
信紙上寫了簡單的一行字:今天采取沉浸式驗,把你們自己當本地居民,跟著大家行就好。
林軒原本是設計了一些游戲和對抗環節的。但是他忽然被這個狀態中,忍不住換種方法。反正試一天吧,不行了再改回去。
不一會兒,一個看著約莫十六歲的小姑娘提著兩個竹筐進來,瞧見這些藝人都在院子里坐著,對他們喊道,“你們都閑著?要不要過來幫忙收菜?”
這個小姑娘自然是竹笙。就在旁邊的竹屋里,剛剛導演去喊,讓和蔡嬸今天都帶一下這些藝人,會他們的生活日常。
趙明雅他們聽見有人招呼,猜測是不是這就是導演說的沉浸式驗,都點了點頭,“好。”
竹笙便給他們一人分發了一個筐子,然后往承包的小山包上走去。
趙明雅看著他們離開了村子,忍不住問道,“我們這是去哪兒?”
“去山上。很多村民都是在山坡上開辟土地的,我們這兒平坦的地。”
戴志剛是老前輩,年紀大了,見過的也不,他看著這邊的山上的土地,疑地問道,“你們怎麼沒有修一些水利設施?這灌溉很不方便吧?”
竹笙便告訴他,“現在還沒錢修,等過段時間有錢了就會修的。”
戴志剛聽了這話,有點尷尬,不再說什麼了。
一路到了山上的菜地,竹笙的菜地也在這邊。把筐子放在邊,招呼他們幾個人過來看,“諾,要這樣把菜拔出來,盡量不要傷到葉子了……”
說完,便不再管他們幾個,自己手拔了起來。
趙明雅他們幾人就也找了個地方開始拔。
用手撥開泥土,將長滿綠葉的青菜拔出,然后放進竹筐里,幾乎就是重復這三個作。累了,就抬頭看一眼周圍。
這好似是在竹林附近,又是在小山包接近頂部的地方,他們是上來就走了一個小時。
因為起來的早,太還沒高升。這會兒往遠看去,先看到的是仿佛手可及的云霧,似一層薄紗,蓋在青翠的山上。
再往下,是一大片開墾出來的田地,里面金黃沉甸甸的水稻。
被呈塊狀分隔開的稻田旁邊,還有一條溪流,似乎是沿著山往下,在靠近這個小山包底部的地方和另一條支流匯聚,共同流進村子,應該就是他們進村時看到的那條小河。
很。
他們后的攝像師也忍不住將鏡頭對準這個地方,細細拍攝起來。
“八點半前貨車會來運輸的,你們作最好快一點哦。”竹笙轉頭提醒他們。
一群人這會兒才被驚醒,從那景中離出來,繼續手上的作。
收菜完全就是機械重復,可是正是在這種機械重復中,在看著自己的背簍越來越滿時,他們又會到了一點奇異的趣味。
白沐生問道,“一會兒來的貨車是為了收這批菜嗎?”
“對,來收菜的,他們和我們村子的蔬菜簽訂的有協議,早上我們需要把的菜裝好給他們。”
阮玲玲也忍不住問道,“價格大約是多?”
竹笙想了想,“看菜的品質。這塊地上的不大一樣,比較貴,其他地上的相對便宜一些。”
竹笙沒有細說,趙明雅他們也沒有再問。一想起上來時竹笙說的還沒修水利設施,他們便覺得,這價格應該貴不到哪里去吧?
竹笙接著又說道,“其實太忙的時候也會請人幫工,大家種菜的時間都不一樣嘛,有時候會錯開。幫工的價格大概是一天五十元。”
這個價格實在是比他們想象得地很多,甚至可以說是低到不可思議。
這麼一想,他們竟然覺得之前的生活格外珍惜起來,只是那樣輕輕松松就可以賺很多錢。
再往后時間有些了,他們沒有閑聊,匆忙地把菜裝進背簍,辛辛苦苦地背下山,和竹笙一起看著來運輸的司機在那邊稱重。
不過竹笙留下了一部分,他們好奇地過去一看,是一些長得奇形怪狀的瓜果蔬菜。有些長有些扁的南瓜,過于圓胖的黃瓜,亦或是長條狀的西紅柿、分叉了的蘿卜等等。
“是不是很好玩兒?剛好可以留著我們自己吃。”
不一會兒,竹笙給了他們一人五十元錢,“這是你們今天幫工的酬勞。走吧,我們該回去吃早飯了。”
著那張五十元,眾人心一時之間頗為慨。
早飯是蔡嬸做的,白粥,榨菜,煮蛋還有饅頭。
大家吃多拿多。
趙明雅本來沒想吃很多,這些都是碳水化合,吃多了肯定會長胖。
先吃了一個蛋。是煮蛋,竹笙告訴他們,就是家里養的下的。
蛋煮好后放在冷水中浸泡過,在桌子上輕輕一磕,一滾,網狀的紋路便爬了上去,用手指輕輕撕開,一整層殼就掉了下來,出潤白的蛋。
趙明雅咬了一口。
蛋白很,咬下去牙齒很快到蛋黃,帶著一種細膩的口,蛋黃和蛋白裹在一起,在里翻滾,難免又覺得有點噎,便喝了一口白粥。
這粥看起來好似平平無奇,卻是靈米,早上蔡嬸用土灶煮出來的,米粒已經了米花,在里面翻滾,放進里一抿就散開了,混合著里殘余的蛋,一起吞咽腹。
確實很好吃。
趙明雅吃完蛋,喝了小半碗白粥,本來沒想拿饅頭——蔡嬸用盆裝的,整整一盆放在桌子中間。
可是來自小麥的香甜味始終吸引著。
這是今年新收的小麥,竹笙去年和別人換到了小麥種子,今年一起種下了。小麥收獲后磨面,再兌上水,面團,捶打,發酵,放在鍋上蒸。
鍋中是熬煮的白粥,蒸籠上就是這些饅頭。水汽一層層向上,兩種作的氣息匯。
趙明雅還是沒忍住,拿了一個,和阮玲玲說好分一半,只吃半個。
白的饅頭從中間撕開,那韌勁仿佛還殘留在手上,熱氣從中間散發出來,香甜的味道更加濃郁。
既然饅頭都吃了,那榨菜也不能放過。
夾起一筷子榨菜夾在饅頭當中,放在邊咬下,脆爽咸的奇異口混合在一起,牙齒的每次,都能咬過的饅頭,繼而咬到中間脆爽的榨菜,榨菜的咸香和饅頭融得極好,單吃榨菜太咸,單吃饅頭味道太淡,但是兩者配合起來時,會讓人慨怎麼會有這麼適配的搭檔,再喝上一口白粥……
舒服!
很多時候,為了趕通告,趙明雅只能在路上隨便吃點。亦或是為了減,早上也只能吃點沙拉、水果。
像這樣沒有任何需要發愁的事,只是單純地坐在這里,慢悠悠地吃著早飯,細細品味食本的味道,好似已經在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
吃過早飯,幾人在廚房里幫忙洗碗。
上午和下午又是新一的忙碌,如今正是秋收的時節,每天還是要下地看看的。
蔡嬸家的地租了出去,就還是竹笙帶著他們幾人去地里干活。
竹溪村的秋收已經開始了。
雖然太很大,還是要拿著鐮刀開始收割,速度不能太慢,一定要在這幾個晴天收完,不然一下雨,稻谷一泡就要壞了。
趙明雅他們四人就跟著收割,不斷地運,累了就相互之間說說話。
戴志剛早年是上山下鄉過的,他給大家說起來過去,“我們那會兒啊,也是跟著在地里干活……”
大家忙完了一天,晚上恨不得回去就累攤在那里,洗漱一下躺在床上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又是很早醒來。
生活好似自發地有了規律。
每天都很累,但是不用想太多,干活,去吃飯,吃完飯繼續干活,晚上睡覺。
對工作中不得不接收無數信息的他們,竟然在神上形了難得的放松。
而秋收期間,每天的飯食不用自己做,都是蔡嬸幫忙做好,他們只用洗碗就行。
吃飯的時候大家也會聊聊天,竹笙會和蔡嬸說家里的今天又怎麼爭地位了,蔡嬸會說今天地里的才怎麼樣了,蔡嬸的兒子石厚也在,他會講講山上種得菌菇如何了。
三天后,忙完了秋收,稻谷也曬著了,他們這段規律的生活暫時結束。
在這三天,趙明雅從第一天第一頓飯的試一試,到第二頓飯的我再試一試,進而到第三頓飯的算了算了不掙扎了直接吃吧,僅僅經歷了一天。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飯菜,也實在是太好吃了吧!
趙明雅完全不敢照鏡子了,怕自己又胖了。當天晚上,沉痛地跟阮玲玲說,“明天我必須開始減了,你可得看住我。”
阮玲玲點了點頭,“你放心,我會看住你的。”
剛睡下沒多久,忽然有人來敲門。
是竹笙。
悄聲問道,“今晚我種的竹蓀要開了,你們要來一起挖嗎?挖到了我們明天就可以喝竹蓀湯了。”
是的,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九月,經過這樣漫長的時期,山上種下的竹蓀終于要了。
被食喂了三四天的四位藝人,這會兒滿腦子都是好喝的竹蓀湯了,而且是去挖竹蓀,親自看著他們開!
這聽著也太有趣了吧?
打著手電筒,竹笙走在最前面,石厚跟在最后面,一行人往山上走去。
傍晚的竹溪村看著和白天又不大一樣,充滿了靜謐。
趙明雅本來有點害怕,不知道竹笙是不是看出來了,在一旁說道,“其實這會兒山里面很多小的。我們剛剛路過的地方跑過兩只竹鼠,那邊,看見那個了嗎?里面住著一只狐貍……”
既然竹笙在山上養,吸引到狐貍似乎是一件難免的事。
四人都知道竹笙的養場也在山上,白沐生張地問,“那狐貍是不是回去吃?”
竹笙含糊地說,“有員工看守。”
大家放心了,以為竹笙說的是人。
實際上,竹笙想的還是,就是第一批的戰斗。有他們在,那只狐貍還可憐的,一次都沒能功吃到過。
“到了!”
來到竹林旁,幾人輕手輕腳地進去了。
白天散養在竹林間的這會兒都在舍睡覺,張大年已經在門口等著他們了,房間里的燈也開著。
竹蓀這種菌菇,時常是凌晨開傘,必須要在它開的時候趕快采下,隨開隨采,不然無法保留太久,很快就會腐爛,鮮味流失。
石厚觀察了好幾天,今天差不多就是該破蕾開傘的時候。
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個竹籃,里面墊有白紙,還分到了一把小刀。
原先在竹林旁劃分出來種竹蓀的地方,無數竹蓀已經長到有著長長的傘柄,褐的傘蓋,傘蓋下方邊緣出一點白擺的模樣。
竹笙帶著他們在一叢竹蓀旁蹲下,指著其中一顆擺最長,“瞧,這個馬上就要開完了。”
那一叢就長在竹子下方,足足七八個,長在一起,但是每個長的方向不同,向著不同地方展出菌柄。
竹笙指著的,是最靠邊上,最大的那個。幾乎是眼可見的,褐傘蓋下,白的傘從一點白邊越長越長,漸漸了一條長,籠罩住大半菌柄。待到傘完全長出,這顆竹蓀看著就像是穿白紗的小姑娘。
竹笙拿出小刀,一手托在上方,一手從菌托底部割下,這一整顆竹蓀輕輕一歪便落手中,將菌帽、菌托依次去掉,只留菌柄和菌,裝進旁邊提著的竹籃中。
趙明雅幾人看得連氣都不敢,生怕打擾到竹笙的節奏,讓這顆珍貴的竹蓀有什麼破損。
等竹笙采摘好了,他們才圍到那竹籃邊,對著里面是鮮竹蓀看了又看,“原來就是這樣采摘的啊!”
看著竹笙采集了好幾顆,他們也在石厚的指導下起手來。找到已經完全開傘,或者即將完全開傘的竹蓀,輕輕按住菌柄,一手從菌托下割斷……
竹林的夜晚點著燈,但不算太亮,更多還是得靠邊的手電筒。
幾個人興致,順著這片地采摘過去。低頭久了時不時抬一下頭,就能看到滿天星子的天空,還有無數星相伴。
深夜的竹林,即使是在這秋老虎還沒過去的也算不上熱。
來回走時,鞋底和竹葉發出沙沙聲響,邊的籃子越裝越多,忙活了好一會兒,他們才完了采摘。
大部分都放在山上這塊兒了,竹蓀一旦采下,鮮味兒就會慢慢開始流失,需要盡快理。
張大年、石厚都留在了山上,竹笙帶著一籃采好的,帶眾人下去了,先回到床上補覺。
第二天早上,他們便是在一陣鮮香的味道中醒來。
是蔡嬸在蒸竹蓀!
新鮮竹蓀可以做湯也可以炒菜,但還是上鍋蒸才能保留鮮味。
昨晚熬了一會兒夜,大家早上起來時都十點了。不過吃食也無須死扣那中午吃飯的時間,在那張大大的木桌前坐下,大家嚴陣以待,蔡嬸呼喚著,“竹蓀來嘍!”
一盤蒸好的竹蓀便端了上來。
經過蒸,竹蓀已經變幾乎明的,但是形狀依舊還保留著,用手都能撕開,此時也經過了涼水冷卻。
趙明雅迫不及待地夾起來一個,放進里。
過涼水之后,并不會很燙了,上面也沒有撒任何調料,咬在里就是純然的鮮味和菌子本的香甜脆爽,中帶有韌的菌子被咬開,它包裹住的鮮便在口中濺出,瞬間盈滿口腔。
輕輕咀嚼兩下,那鮮的口就和菌子一起漾,整個人好似被凈化了一圈,昨晚熬夜的疲憊都一點點散去。
清代《素食說略》有過詳細記載:“或作竹蓀,出四川。滾水淬過,酌加鹽、料酒,以高湯煨之。清脆,得未曾有。或與豆腐、玉蘭片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夾雜別并搭饋也。”
等趙明雅咽下這一口竹蓀,又是一口鍋端了上來,既然采摘了那麼多,當然不能只做一盤蒸的。接著蒸竹蓀,又是一鍋竹蓀湯,湯濃白,湯里滾著竹蓀、豆腐,沒有任何其他東西。
趙明雅又趕快盛了一碗竹蓀湯,熱乎乎的湯一下肚,全又暖了起來,用高湯煨的味道和蒸的又有些不同,但是也都很好吃!
餐桌上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竹笙吃得也很新奇。第一世沒有吃過這個,第二世自己就是竹笙,還沒有喪心病狂到真的把自己的吃了。
如今這一世,終于品嘗到了竹蓀的味道,心中只能慨一句,不愧是菌中皇后,自古以來的“草八珍”之一,這個味道,難怪在修行界有那麼多食修追著想要抓住。
實在是太味了!
這一頓竹蓀宴,每道菜都是竹蓀,大家可謂是吃了個夠。
晚上,已經徹底放棄治療的趙明雅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準備面對一下慘痛現實。
一直拒絕面對,只要看見鏡子好像都能看見經紀人指著自己罵“你怎麼又管不住!”的場景。
但是怎麼好吃的錯過了,豈不是更可惜?
那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摘下來的竹蓀!
過去幾天的菜蔬也是大家早上去摘的。
“玲玲,鏡子給我吧。”
自從第三頓飯徹底放棄,趙明雅就把鏡子給阮玲玲了,免得自己忍不住去看。
阮玲玲把房間里原本掛著一面鏡子遞過來,趙明雅深深地吐出一口氣,睜開了眼睛。
鏡子中的,臉型大上還是圓的,但是看著似乎比過去瘦了不,下頜線清晰起來……
嗯?
等等?
瘦了不!
“我怎麼會忽然變瘦了!”
阮玲玲聽到趙明雅的疑問,轉過頭來,“你每天運量都很大呀。我們幫忙干了三天秋收呢。”
“可是那幾天我吃的那麼多!”趙明雅忍不住說道,照的質,要是這麼吃,肯定得胖了。
阮玲玲想了想,又說道,“今天吃的竹蓀宴,竹蓀有降、脂、減的功效。”
所以,難道是今天吃的竹蓀?
趙明雅忍不住把鏡子拉進了,幾乎了上去,細細地看著自己的臉。
天哪,之前怎麼著肚子減都沒有減出這個功效,現在這張臉,乍一看連尖下都約有一點了!
這效果,也太神了吧?
“我沒有想吃。”趙明雅咽了咽口水,嚴肅地澄清道。
剛剛只是尚未完全蘇醒時腦子的一時不清醒,趙明雅是那種自制力差的不行的人嗎?
上節目可就是為了用形挽回形象的,怎麼可能會去吃這個!
“不過是幾盤菜罷了,你吃了就吃了,我剛好減。”
阮玲玲撓撓頭,也沒有追究底,“好吧,我知道了。”
趙明雅忍不住又看了眼阮玲玲是材,腰還細,臉看著也不胖,頗有一副弱柳扶風之姿,但是……怎麼就這麼能吃呢?
阮玲玲好似也注意到了的差異,解釋道,“我一直能吃的,不用擔心。”
“我沒擔心你。”趙明雅又忍不住。
怎麼可能擔心一個比自己小還材更好的演員?
只是羨慕對方吃不胖!
都這個時間點了,差不多也是能洗漱睡覺的時間了。好在雖然沒有熱水,用廚房里的土灶燒熱水洗澡還是沒問題的,熱得快也有。
兩人洗漱后睡下。
趙明雅聞著空中飄散著的香味,鼻尖輕輕嗅。
過了十秒,被捂住的薄單子下,又傳出了一聲極為清晰地咕嚕聲。那聲音不大,在寂靜得能聽見外面蟋蟀、蛙鳴的夜晚聽著尤為清楚。
“明雅姐,你了……”嗎?
“沒有,你聽錯了。我睡著了,不要說話。”
行吧。
兩人沉沉睡去。
.
第二天清晨,天破曉,窗外的黑一點點被一抹魚肚白取代,那抹白翻滾著擴大,很快占據了整片天空,金的霞云層后若若現。
這會兒還早,清晨的順著窗戶投進屋子里,鳥雀站在窗臺上嘰嘰喳喳,隨著一雙手把窗戶推開,清新的空氣也涌了進來。
趙明雅醒了。
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呆愣愣地坐在床上,了有些雜的發,看向一旁的阮玲玲。
阮玲玲已經換好了服,趴在窗邊往外看。
此刻的耳畔只有啁啾鳥鳴,沒有任何其他雜音。沒有趙明雅討厭死了的鬧鐘聲,沒有微博上停歇不了的提示音和紅點,沒有經紀人要求二十四小時開機好隨時接電話的沉重,也沒有必須隨時趕通告的痛苦。
昨晚睡得很沉,也很香,沒有被任何事務打擾。
趙明雅跟著換好服,出門在院子里洗漱。
蔡嬸也起床了,正在廚房中做飯。煙火氣息從廚房蔓延到院落,傳趙明雅耳中,但是聽著柴火噼里啪啦的響聲,竟然出奇地平靜。
也許是昨天已經做好了各種心理準備,發現實際況沒有那麼糟糕時,反而松了口氣。
對藝人來說,熬夜,晝夜顛倒似乎是常事,早上如果沒有工作,要一大早起來也困難。
但是今天,四個藝人都是自然醒的,他們陸陸續續起床了,只是洗漱后都有些呆呆地坐在院子里,一時不知道能干什麼。
時間實在是太早了,比導演讓他們放心睡,說會有人來喊起床的時間都早。
工作還沒有開始,這里也沒有流暢的網絡,沒有什麼娛樂,這段時間能做什麼?出去轉轉?
在這里住了一周多,同樣習慣早起的導演和攝影團隊敏銳地發現了今天的不同,林軒忽而喊來助理,讓他去隔壁跑一趟,自己又拿出紙來寫了封信,示意另一個助理給這些藝人遞過去。
信紙上寫了簡單的一行字:今天采取沉浸式驗,把你們自己當本地居民,跟著大家行就好。
林軒原本是設計了一些游戲和對抗環節的。但是他忽然被這個狀態中,忍不住換種方法。反正試一天吧,不行了再改回去。
不一會兒,一個看著約莫十六歲的小姑娘提著兩個竹筐進來,瞧見這些藝人都在院子里坐著,對他們喊道,“你們都閑著?要不要過來幫忙收菜?”
這個小姑娘自然是竹笙。就在旁邊的竹屋里,剛剛導演去喊,讓和蔡嬸今天都帶一下這些藝人,會他們的生活日常。
趙明雅他們聽見有人招呼,猜測是不是這就是導演說的沉浸式驗,都點了點頭,“好。”
竹笙便給他們一人分發了一個筐子,然后往承包的小山包上走去。
趙明雅看著他們離開了村子,忍不住問道,“我們這是去哪兒?”
“去山上。很多村民都是在山坡上開辟土地的,我們這兒平坦的地。”
戴志剛是老前輩,年紀大了,見過的也不,他看著這邊的山上的土地,疑地問道,“你們怎麼沒有修一些水利設施?這灌溉很不方便吧?”
竹笙便告訴他,“現在還沒錢修,等過段時間有錢了就會修的。”
戴志剛聽了這話,有點尷尬,不再說什麼了。
一路到了山上的菜地,竹笙的菜地也在這邊。把筐子放在邊,招呼他們幾個人過來看,“諾,要這樣把菜拔出來,盡量不要傷到葉子了……”
說完,便不再管他們幾個,自己手拔了起來。
趙明雅他們幾人就也找了個地方開始拔。
用手撥開泥土,將長滿綠葉的青菜拔出,然后放進竹筐里,幾乎就是重復這三個作。累了,就抬頭看一眼周圍。
這好似是在竹林附近,又是在小山包接近頂部的地方,他們是上來就走了一個小時。
因為起來的早,太還沒高升。這會兒往遠看去,先看到的是仿佛手可及的云霧,似一層薄紗,蓋在青翠的山上。
再往下,是一大片開墾出來的田地,里面金黃沉甸甸的水稻。
被呈塊狀分隔開的稻田旁邊,還有一條溪流,似乎是沿著山往下,在靠近這個小山包底部的地方和另一條支流匯聚,共同流進村子,應該就是他們進村時看到的那條小河。
很。
他們后的攝像師也忍不住將鏡頭對準這個地方,細細拍攝起來。
“八點半前貨車會來運輸的,你們作最好快一點哦。”竹笙轉頭提醒他們。
一群人這會兒才被驚醒,從那景中離出來,繼續手上的作。
收菜完全就是機械重復,可是正是在這種機械重復中,在看著自己的背簍越來越滿時,他們又會到了一點奇異的趣味。
白沐生問道,“一會兒來的貨車是為了收這批菜嗎?”
“對,來收菜的,他們和我們村子的蔬菜簽訂的有協議,早上我們需要把的菜裝好給他們。”
阮玲玲也忍不住問道,“價格大約是多?”
竹笙想了想,“看菜的品質。這塊地上的不大一樣,比較貴,其他地上的相對便宜一些。”
竹笙沒有細說,趙明雅他們也沒有再問。一想起上來時竹笙說的還沒修水利設施,他們便覺得,這價格應該貴不到哪里去吧?
竹笙接著又說道,“其實太忙的時候也會請人幫工,大家種菜的時間都不一樣嘛,有時候會錯開。幫工的價格大概是一天五十元。”
這個價格實在是比他們想象得地很多,甚至可以說是低到不可思議。
這麼一想,他們竟然覺得之前的生活格外珍惜起來,只是那樣輕輕松松就可以賺很多錢。
再往后時間有些了,他們沒有閑聊,匆忙地把菜裝進背簍,辛辛苦苦地背下山,和竹笙一起看著來運輸的司機在那邊稱重。
不過竹笙留下了一部分,他們好奇地過去一看,是一些長得奇形怪狀的瓜果蔬菜。有些長有些扁的南瓜,過于圓胖的黃瓜,亦或是長條狀的西紅柿、分叉了的蘿卜等等。
“是不是很好玩兒?剛好可以留著我們自己吃。”
不一會兒,竹笙給了他們一人五十元錢,“這是你們今天幫工的酬勞。走吧,我們該回去吃早飯了。”
著那張五十元,眾人心一時之間頗為慨。
早飯是蔡嬸做的,白粥,榨菜,煮蛋還有饅頭。
大家吃多拿多。
趙明雅本來沒想吃很多,這些都是碳水化合,吃多了肯定會長胖。
先吃了一個蛋。是煮蛋,竹笙告訴他們,就是家里養的下的。
蛋煮好后放在冷水中浸泡過,在桌子上輕輕一磕,一滾,網狀的紋路便爬了上去,用手指輕輕撕開,一整層殼就掉了下來,出潤白的蛋。
趙明雅咬了一口。
蛋白很,咬下去牙齒很快到蛋黃,帶著一種細膩的口,蛋黃和蛋白裹在一起,在里翻滾,難免又覺得有點噎,便喝了一口白粥。
這粥看起來好似平平無奇,卻是靈米,早上蔡嬸用土灶煮出來的,米粒已經了米花,在里面翻滾,放進里一抿就散開了,混合著里殘余的蛋,一起吞咽腹。
確實很好吃。
趙明雅吃完蛋,喝了小半碗白粥,本來沒想拿饅頭——蔡嬸用盆裝的,整整一盆放在桌子中間。
可是來自小麥的香甜味始終吸引著。
這是今年新收的小麥,竹笙去年和別人換到了小麥種子,今年一起種下了。小麥收獲后磨面,再兌上水,面團,捶打,發酵,放在鍋上蒸。
鍋中是熬煮的白粥,蒸籠上就是這些饅頭。水汽一層層向上,兩種作的氣息匯。
趙明雅還是沒忍住,拿了一個,和阮玲玲說好分一半,只吃半個。
白的饅頭從中間撕開,那韌勁仿佛還殘留在手上,熱氣從中間散發出來,香甜的味道更加濃郁。
既然饅頭都吃了,那榨菜也不能放過。
夾起一筷子榨菜夾在饅頭當中,放在邊咬下,脆爽咸的奇異口混合在一起,牙齒的每次,都能咬過的饅頭,繼而咬到中間脆爽的榨菜,榨菜的咸香和饅頭融得極好,單吃榨菜太咸,單吃饅頭味道太淡,但是兩者配合起來時,會讓人慨怎麼會有這麼適配的搭檔,再喝上一口白粥……
舒服!
很多時候,為了趕通告,趙明雅只能在路上隨便吃點。亦或是為了減,早上也只能吃點沙拉、水果。
像這樣沒有任何需要發愁的事,只是單純地坐在這里,慢悠悠地吃著早飯,細細品味食本的味道,好似已經在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
吃過早飯,幾人在廚房里幫忙洗碗。
上午和下午又是新一的忙碌,如今正是秋收的時節,每天還是要下地看看的。
蔡嬸家的地租了出去,就還是竹笙帶著他們幾人去地里干活。
竹溪村的秋收已經開始了。
雖然太很大,還是要拿著鐮刀開始收割,速度不能太慢,一定要在這幾個晴天收完,不然一下雨,稻谷一泡就要壞了。
趙明雅他們四人就跟著收割,不斷地運,累了就相互之間說說話。
戴志剛早年是上山下鄉過的,他給大家說起來過去,“我們那會兒啊,也是跟著在地里干活……”
大家忙完了一天,晚上恨不得回去就累攤在那里,洗漱一下躺在床上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又是很早醒來。
生活好似自發地有了規律。
每天都很累,但是不用想太多,干活,去吃飯,吃完飯繼續干活,晚上睡覺。
對工作中不得不接收無數信息的他們,竟然在神上形了難得的放松。
而秋收期間,每天的飯食不用自己做,都是蔡嬸幫忙做好,他們只用洗碗就行。
吃飯的時候大家也會聊聊天,竹笙會和蔡嬸說家里的今天又怎麼爭地位了,蔡嬸會說今天地里的才怎麼樣了,蔡嬸的兒子石厚也在,他會講講山上種得菌菇如何了。
三天后,忙完了秋收,稻谷也曬著了,他們這段規律的生活暫時結束。
在這三天,趙明雅從第一天第一頓飯的試一試,到第二頓飯的我再試一試,進而到第三頓飯的算了算了不掙扎了直接吃吧,僅僅經歷了一天。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飯菜,也實在是太好吃了吧!
趙明雅完全不敢照鏡子了,怕自己又胖了。當天晚上,沉痛地跟阮玲玲說,“明天我必須開始減了,你可得看住我。”
阮玲玲點了點頭,“你放心,我會看住你的。”
剛睡下沒多久,忽然有人來敲門。
是竹笙。
悄聲問道,“今晚我種的竹蓀要開了,你們要來一起挖嗎?挖到了我們明天就可以喝竹蓀湯了。”
是的,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九月,經過這樣漫長的時期,山上種下的竹蓀終于要了。
被食喂了三四天的四位藝人,這會兒滿腦子都是好喝的竹蓀湯了,而且是去挖竹蓀,親自看著他們開!
這聽著也太有趣了吧?
打著手電筒,竹笙走在最前面,石厚跟在最后面,一行人往山上走去。
傍晚的竹溪村看著和白天又不大一樣,充滿了靜謐。
趙明雅本來有點害怕,不知道竹笙是不是看出來了,在一旁說道,“其實這會兒山里面很多小的。我們剛剛路過的地方跑過兩只竹鼠,那邊,看見那個了嗎?里面住著一只狐貍……”
既然竹笙在山上養,吸引到狐貍似乎是一件難免的事。
四人都知道竹笙的養場也在山上,白沐生張地問,“那狐貍是不是回去吃?”
竹笙含糊地說,“有員工看守。”
大家放心了,以為竹笙說的是人。
實際上,竹笙想的還是,就是第一批的戰斗。有他們在,那只狐貍還可憐的,一次都沒能功吃到過。
“到了!”
來到竹林旁,幾人輕手輕腳地進去了。
白天散養在竹林間的這會兒都在舍睡覺,張大年已經在門口等著他們了,房間里的燈也開著。
竹蓀這種菌菇,時常是凌晨開傘,必須要在它開的時候趕快采下,隨開隨采,不然無法保留太久,很快就會腐爛,鮮味流失。
石厚觀察了好幾天,今天差不多就是該破蕾開傘的時候。
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個竹籃,里面墊有白紙,還分到了一把小刀。
原先在竹林旁劃分出來種竹蓀的地方,無數竹蓀已經長到有著長長的傘柄,褐的傘蓋,傘蓋下方邊緣出一點白擺的模樣。
竹笙帶著他們在一叢竹蓀旁蹲下,指著其中一顆擺最長,“瞧,這個馬上就要開完了。”
那一叢就長在竹子下方,足足七八個,長在一起,但是每個長的方向不同,向著不同地方展出菌柄。
竹笙指著的,是最靠邊上,最大的那個。幾乎是眼可見的,褐傘蓋下,白的傘從一點白邊越長越長,漸漸了一條長,籠罩住大半菌柄。待到傘完全長出,這顆竹蓀看著就像是穿白紗的小姑娘。
竹笙拿出小刀,一手托在上方,一手從菌托底部割下,這一整顆竹蓀輕輕一歪便落手中,將菌帽、菌托依次去掉,只留菌柄和菌,裝進旁邊提著的竹籃中。
趙明雅幾人看得連氣都不敢,生怕打擾到竹笙的節奏,讓這顆珍貴的竹蓀有什麼破損。
等竹笙采摘好了,他們才圍到那竹籃邊,對著里面是鮮竹蓀看了又看,“原來就是這樣采摘的啊!”
看著竹笙采集了好幾顆,他們也在石厚的指導下起手來。找到已經完全開傘,或者即將完全開傘的竹蓀,輕輕按住菌柄,一手從菌托下割斷……
竹林的夜晚點著燈,但不算太亮,更多還是得靠邊的手電筒。
幾個人興致,順著這片地采摘過去。低頭久了時不時抬一下頭,就能看到滿天星子的天空,還有無數星相伴。
深夜的竹林,即使是在這秋老虎還沒過去的也算不上熱。
來回走時,鞋底和竹葉發出沙沙聲響,邊的籃子越裝越多,忙活了好一會兒,他們才完了采摘。
大部分都放在山上這塊兒了,竹蓀一旦采下,鮮味兒就會慢慢開始流失,需要盡快理。
張大年、石厚都留在了山上,竹笙帶著一籃采好的,帶眾人下去了,先回到床上補覺。
第二天早上,他們便是在一陣鮮香的味道中醒來。
是蔡嬸在蒸竹蓀!
新鮮竹蓀可以做湯也可以炒菜,但還是上鍋蒸才能保留鮮味。
昨晚熬了一會兒夜,大家早上起來時都十點了。不過吃食也無須死扣那中午吃飯的時間,在那張大大的木桌前坐下,大家嚴陣以待,蔡嬸呼喚著,“竹蓀來嘍!”
一盤蒸好的竹蓀便端了上來。
經過蒸,竹蓀已經變幾乎明的,但是形狀依舊還保留著,用手都能撕開,此時也經過了涼水冷卻。
趙明雅迫不及待地夾起來一個,放進里。
過涼水之后,并不會很燙了,上面也沒有撒任何調料,咬在里就是純然的鮮味和菌子本的香甜脆爽,中帶有韌的菌子被咬開,它包裹住的鮮便在口中濺出,瞬間盈滿口腔。
輕輕咀嚼兩下,那鮮的口就和菌子一起漾,整個人好似被凈化了一圈,昨晚熬夜的疲憊都一點點散去。
清代《素食說略》有過詳細記載:“或作竹蓀,出四川。滾水淬過,酌加鹽、料酒,以高湯煨之。清脆,得未曾有。或與豆腐、玉蘭片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夾雜別并搭饋也。”
等趙明雅咽下這一口竹蓀,又是一口鍋端了上來,既然采摘了那麼多,當然不能只做一盤蒸的。接著蒸竹蓀,又是一鍋竹蓀湯,湯濃白,湯里滾著竹蓀、豆腐,沒有任何其他東西。
趙明雅又趕快盛了一碗竹蓀湯,熱乎乎的湯一下肚,全又暖了起來,用高湯煨的味道和蒸的又有些不同,但是也都很好吃!
餐桌上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竹笙吃得也很新奇。第一世沒有吃過這個,第二世自己就是竹笙,還沒有喪心病狂到真的把自己的吃了。
如今這一世,終于品嘗到了竹蓀的味道,心中只能慨一句,不愧是菌中皇后,自古以來的“草八珍”之一,這個味道,難怪在修行界有那麼多食修追著想要抓住。
實在是太味了!
這一頓竹蓀宴,每道菜都是竹蓀,大家可謂是吃了個夠。
晚上,已經徹底放棄治療的趙明雅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準備面對一下慘痛現實。
一直拒絕面對,只要看見鏡子好像都能看見經紀人指著自己罵“你怎麼又管不住!”的場景。
但是怎麼好吃的錯過了,豈不是更可惜?
那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摘下來的竹蓀!
過去幾天的菜蔬也是大家早上去摘的。
“玲玲,鏡子給我吧。”
自從第三頓飯徹底放棄,趙明雅就把鏡子給阮玲玲了,免得自己忍不住去看。
阮玲玲把房間里原本掛著一面鏡子遞過來,趙明雅深深地吐出一口氣,睜開了眼睛。
鏡子中的,臉型大上還是圓的,但是看著似乎比過去瘦了不,下頜線清晰起來……
嗯?
等等?
瘦了不!
“我怎麼會忽然變瘦了!”
阮玲玲聽到趙明雅的疑問,轉過頭來,“你每天運量都很大呀。我們幫忙干了三天秋收呢。”
“可是那幾天我吃的那麼多!”趙明雅忍不住說道,照的質,要是這麼吃,肯定得胖了。
阮玲玲想了想,又說道,“今天吃的竹蓀宴,竹蓀有降、脂、減的功效。”
所以,難道是今天吃的竹蓀?
趙明雅忍不住把鏡子拉進了,幾乎了上去,細細地看著自己的臉。
天哪,之前怎麼著肚子減都沒有減出這個功效,現在這張臉,乍一看連尖下都約有一點了!
這效果,也太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