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胞妹長風公主,就很不錯。」
話一經落下,趙嫣心臟驟然痙攣。
聞人藺噙著淺笑垂眸審視,將的神盡收眼底,不放過丁點細微的變化。
風從殿前穿過,袂翩飛。
然而趙嫣只是懵懂地僵站著,回過神來,慢慢地彎起了眼睛。
「孤的胞妹,自是世間極好的,可惜配肅王並不合適。」
以趙衍的口吻誇讚自己,那雙惴惴半垂的眸子也染了亮,仰首溫吞道,「若孤的太傅了孤的妹夫,豈非降了輩?這於倫常不合。」
聞人藺的笑意淺了些,目掃視,試圖在那張瑩白的臉上辨出些許慌無措。
然而的眸子乾乾淨淨,倒映著他晦明難辨的容。
聞人藺並不著急,玩弄人心的遊戲,他總是相當有耐心。
「那就要看,殿下給不給本王這個降輩的機會了。」
他抬手拭去小太子襟上沾染的殷紅藥水,方越離去。
後沉穩的腳步聲漸行漸遠,不稍片刻,連寒風吹他袍的窸窣聲也無了,趙嫣才敢鬆開拳的五指,呼出一口白氣。
和肅王的每一次見面,都像是一場兵不厭詐的鋒。有那麼一瞬,趙嫣以為自己的底細真要代於此,他那雙深邃懾人的眼睛彷彿早已明一切。
直到他問出了「長風公主」……
聞人藺若已掌握魚目混珠的鐵證,方才在太極殿必有直接行,斷不會這般出言試探。換而言之,他雖懷疑對了人,可手裡並不實證。
而他這般份的人,也不可能堂而皇之要求東宮儲君驗明正,那是大不敬之罪。
聞人藺想看驚慌失措的模樣,想看自陣腳,可趙嫣偏不如他所願。
知曉,只需自己抗住他三番五次的試探逗弄,便暫無命之憂。
層層包裹於嚴實的與束之下,連自己都只有沐澤那片刻時間能看到真,聞人藺不會有找到實證的機會。
永遠不會。
趙嫣攏了上的,如同護著自己最後的甲胄,定神走瑟瑟寒風中。
出了正月,霜雪融化。
風中依舊殘存著冬日的凜寒,天空卻不再灰濛翳,過白的雲層灑落,已有了幾分春的和煦。
然而這份和煦對趙嫣來說只是累贅——尚裹著太子必備的狐裘,遮擋得嚴嚴實實。
若是去年剛回宮那會兒,說不定還得小聲抱怨兩句悶熱,而今卻抿線乖乖忍了。
距離聞人藺上次試探已過去半月之久,此番崇文殿復學,還不知聞人藺又挖了什麼坑等著跳。
於長慶門落轎,便見門下候著一名馬尾高束的勁裝年。
趙嫣見那勁裝年的背影眼,還未及詢問,流螢便心道:「娘娘恐殿下孤單勢弱,故而命伴讀提前來了。」
正說著,裴颯一眼瞧見了下文文弱弱的太子。
趙嫣對他在冬宴上的仗義執言頗有好,正主打招呼,便見裴颯不不願向前行了個禮:「臣裴颯,見過太子殿下。」
說罷退至一旁,一路上再未言語,有著和宴席上截然不同的冷淡。
趙嫣瞥了他冷的側幾眼,忍不住問:「裴世子可心不佳?」
裴颯停了腳步,留有小疤的斷眉一擰:「敢問太子殿下,臣可是哪裡得罪過你?」
這話將趙嫣問懵了:「世子冬宴上仗義執言,孤懷還來不及,何來『得罪』之說?」
「若非如此,為何偏偏挑了我做伴讀?」裴颯眉頭擰得更些。
趙嫣眨了眨眼,以眼神示意:怎麼回事?
流螢亦是茫然,輕輕搖了搖頭。
他們來得較早,離辰正還有兩刻鐘,然而崇文殿已有人候著。
有伴讀陪著,趙嫣的底氣稍足了些,對著屏風后那道佇立的形深吸了口氣,方踏殿中攏袖道:「學生見過……」
話卡在中,趙嫣詫異地向一襲儒雅青衫的青年:「怎的是你?」
周及正凝神觀壁上《鶴唳圖》真跡,聞言轉過來,淡漠的視線在趙嫣臉上略一停留,面上又浮出了那點疑。
但他素來是知禮守禮的,很快移開視線,躬行禮道:「臣周及,暫領東宮侍講學士一職,見過太子殿下。」
趙嫣自然知曉他是今後的太子侍講……可上午時辰的課業,不一直是由太傅輔佐的嗎?
管他呢!
只要能離聞人藺遠遠的,自是高興還來不及。
趙嫣還是頭一次覺得周及這張冰山臉如此可,角幾不可察地翹了翹,忙道:「久仰小周先生大名,快請坐。」
周及在眼中看到了如盼甘霖的熱忱,心中略有違和。
然而思及太子素有賢名,待誰都這般溫和煦,也就慢慢釋然了。
他略一頷首致意,方袍端坐,問道:「臣初上任,對先前教學進程尚不了解。還請殿下告知,如今所學是何書何篇目?」
自文太師致仕后,倒是有幾位翰林的學士來講過學,因都是兼任輔佐,講的文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本無甚系統可言。
趙嫣本也志不在此,便隨意點了一篇自己知的:「年前學到了《春秋要義》第二卷。」
周及表示明了,溫潤的指節拿起鎮紙由左至右一,開始講解起來。
他的聲音不如聞人藺那般低沉醇厚,清清冷冷有如泉水漱石,波瀾不驚。
趙嫣曾一度嫌棄周及講書的音調宛若念經般枯燥,現在才知自己當初在福中不知福。至面前這位小古板一生以文墨為友,心無旁騖,坦磊落,全然不似聞人藺那般外白黑、危險狡詐。
右邊書案的裴颯一臉驚訝,盯著周及空空如也的書案,沒忍住問道:「他不用看書就能授課的嗎?」
趙嫣對周及的教學方式習以為常,便含笑答道:「周挽瀾記憶好得很。有千卷,倒背如流。」
裴颯肅然起敬,拿書的姿勢都端正了幾分。
然而,那書卷拿倒了。
「……」
這下趙嫣明白他那番兇的「得罪」之辭從何而來了,晉平侯世子竟然是大字不識幾個的純武夫。
要這樣的年規規矩矩坐在崇文殿伴讀,也難怪他會如此悶悶不悅。
趙嫣正遲疑要否出聲提醒,便見一道影自後侵襲,越過頭頂在書案上蔓延,直至將整個兒籠罩其中。
這種悉的覺……
趙嫣緩緩回頭,先映眼簾的是一片暗的袍角,視線再往上,便是聞人藺那張不辨喜怒的俊。
該來的還是來了。
趙嫣忙調開視線,佯做認真看書,聽見聞人藺低沉的嗓音自上方傳來:「今日崇文殿,倒是熱鬧。」
周及方才一心認真授課,直到聞人藺出聲方反應過來,便也抬眼看他。
四目相接,周及依舊端坐如松,不見毫怯意。
「肅王殿下!哎喲,都怪老奴!」
崇文殿的掌事太監適時打破了死寂,解釋道,「周侍講暫代師之職,為太子殿下授課,陛下就將辰正勻出來給周侍講,武課則挪至巳正。老奴原是親自去給您回話的,誰知您正巧宮面聖,這才岔開了。」
掌事太監了額上細的冷汗,賠笑道:「您看這……可否去後殿歇息一個時辰,容老奴給您沏杯熱茶賠罪?」
聞人藺的脾氣看起來好極了,目在小太子低垂的後腦勺上微頓,略一抬手道:「無妨,本王就在此旁聽。」
說罷,他行至先前皇后旁聽的圈椅前,堂而皇之振袖坐下,屈指抵著太示意他們繼續。
掌事太監自然不敢勸阻,見周及沒有出聲反對,於是奉了茶訥訥退下。
周及確實對文墨以外的東西毫無興緻——甚至可以說,有些遲鈍。他只朝著聞人藺略一頷首致意,便接著講解起來。
殿看似平靜和諧,如果沒有忽略那道若有若無掃來的微涼視線的話。
趙嫣專心致志地看著面前的書卷,時不時執筆圈畫,纖長的眼睫半垂著,顯出幾分氣。
聞人藺端詳著這副好好學生的認真模樣,冷白而筋絡分明的手隨意搭在膝頭,食指有一搭沒一搭地點叩著。
在別人的課上,倒乖巧得很。
別說發病暈厥了,連眨眨眼皮都捨不得。真稀奇。
沒由來一聲低嗤,輕飄飄落在相隔極近的趙嫣耳里。
不知聞人藺在哼笑什麼,只覺一半子涼颼颼的,任憑再凝神,也無法阻止時辰的流逝。
撞鐘聲響,一個時辰的文課很快過去。
周及平靜起回禮,將崇文殿給了兼任太傅的肅王。
聞人藺放下疊的長,剛要朝趙嫣行去,便見一溜煙起,跟著裴颯一同去殿外長廊遠眺氣去了。
聞人藺著頭也不回的背影,頓了一頓,緩緩瞇起眼眸。
廊下風鈴叮噹晃,淺淡,曬得很舒服。
裴颯倚靠在欄桿上,抱臂與人閑聊:「沒想到周侍講年紀輕輕,與肅王對峙卻毫不落下風,真是當之無愧的文人風骨。」
趙嫣聽了不免失笑。
風骨麼,周及自然是有的。世人皆言周挽瀾是高嶺之花,難下凡塵,只有趙嫣知曉他純粹是因為略有臉盲,為避免認錯人的尷尬,索閉口不語,等候對方自報家門。
久而久之,便給人一種孤高難近的錯覺。
趙嫣收斂心神,戚戚然著京城遠青灰起伏的群山,長長嘆了口氣。
裴颯果然被這番愁苦的模樣吸引了目,轉頭看了過來。
「接下來肅王的課,恐有難度。」
趙嫣適時將話題朝自己預設的方向引。
裴颯不以為意:「騎是我的強項,對弈和兵法亦略懂,無甚難的。」
「是呢,所以孤才特地請世子為太子伴讀,襄助於孤。」
說著,面幾分凄惶,垂首嘆道,「都怪孤太弱了,是以在太傅的課上表現得不盡如人意。」
裴颯是個仗義的直腸子,聽太子是特意請求他相助的,心裡的抵鬱悶已消了大半。
又見小太子神低迷,便瞭然道:「他刁難殿下?」
趙嫣只搖首一笑,一副委曲求全的好脾。
裴颯心中責任油然而生,直言道:「明白了。臣雖不喜殿下弱,但該盡之責,義不容辭。」
趙嫣面,待裴颯轉先行了殿,才轉頭對候在殿外的流螢道:「張太醫研製的那茶,給孤泡一杯來。」
若沒記錯,今日的武課又到了騎。
趙嫣最頭疼的,便是這門課程。因其不似兵法、對弈那般只需端坐即可,教學時不了接,還是多留一手準備為好。
皺眉飲下那杯苦茶,待脈象發生了變化,趙嫣再回大殿時步履輕鬆了許多。
聞人藺沒有去崇文殿後的校場。
殿中的書案已經挪開,騰出一片空地來,聞人藺正盯著周及坐過的那把椅子,慢悠悠道:「把這髒東西給本王丟了。」
掌事太監著冷汗,點頭哈腰地命小太監將椅子挪了出去,換上聞人藺方才坐的那把。
而方才提前進殿的裴世子,正腰上各綁一沉重的沙袋,端著一盞茶在角落裡扎馬步,鼻尖上已滲出細的汗珠。
「怎麼回事?」趙嫣愕然問李浮。
不過去飲了一杯茶的功夫,的「盟友」怎就這樣了?
李浮悄聲答道:「許是對肅王今日的授課容不滿,裴世子便為您抱不平,主提出代您對戰。然後就……」
說著,李浮搖了搖頭:「裴世子的手絕對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可惜對手是肅王,抗了幾十招還是敗下陣來。肅王說其下盤不穩,得多練練,於是便這樣了。」
即便如此,趙嫣對裴颯的好只增不減。
裴颯說過不喜太子濫好人的子,可到了關鍵時刻仍會而出,這份不以自喜惡待人的忠貞,在人人自危求保的朝堂中頗顯得難能可貴。
何況聞人藺是單手就能制叛軍猛將何虎的人,能與他過上幾十招,雖敗猶榮。
一陣喑啞的拖聲傳來,打斷了趙嫣的思緒。
聞人藺抬手握住椅背,將其拖到了窗邊的位置,而後面朝趙嫣坐了下來,疊雙平下裳。窗邊和的暖斜斜投進來,一半打在他英的側上,一半順著他的裳下擺和靴尖蜿蜒垂下,彷彿勾了一匹金紗。
這樣的聞人藺如去年雪中初見時那般,安靜而無害。
「太傅。」趙嫣平靜地朝他行了禮,沒有半點慌躲閃。
聞人藺抬起眼來,濃長的眼睫便也染了金的澤。
「看來殿下,是想好如何應付本王了。」
他含著興味的笑,示意靠近些。
趙嫣依言向前一步,對答如流:「太傅這是哪裡的話,孤說過會好好學的,再不懈怠。」
聞人藺卻是笑了,拇指微微挲玄鐵指環。
侍很快將教學所需兵搬了上來,刀劍長槍,應有盡有。
「春寒料峭,校場上四面通風,易風邪,便不必挪了。今日教授殿下簡單的格擋之,將來再遇險,便可防。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聞人藺看出了趙嫣的心思,起行至兵架前,指節挨個點過兵刃,「上次是殿下命好,反抗時萬幸只傷了表皮。下次若再這般不管不顧……」
他睨眼過來,半邊形陷影中,抬指輕輕橫過自己的頸側。
輕描淡寫的作,卻讓趙嫣驀地發寒。郊祀歸途遇刺的驚險畫面爭先恐後浮現腦海。
乖乖手,接過了聞人藺為挑選的輕便匕首。
匕首冰冰冷冷,握在手中有些不適。
裴颯還在角落裡蹲著,手中的茶盞已晃起微微的漣漪。聞人藺像是忘了還有這麼個人存在,只專心致志地為趙嫣拆解講解作。
趙嫣面上「寵若驚」,心中暗自切齒。
難為肅王殿下對如此關,連一對二的課程,也要將全部力放在一人上。
「被人從後以利刃挾持,切不可隨意晃腦袋掙扎。」
聞人藺只單手就攥住了趙嫣握刀的腕子,輕鬆將匕首反擱在了自己的頸上,「殿下方才那作,便不對……」
著指腹傳來的脈搏,他尾音微妙的一頓,若有所思。
趙嫣自知是那杯茶的藥效起了作用,線一揚,掙了掙道:「太傅只為孤講解,而對裴世子置之不理,是否不太公平。」
「殿下這般掙,只會激怒歹徒。因如此攀住我的手臂,往下,另一隻手臂曲肘,用盡全力往後擊。」
聞人藺一邊糾正的作,一邊氣定神閑道,「太子太傅,自然只對太子殿下負責。本王素來專一,不似殿下這般……」
他低沉的嗓音自耳後傳來,想了個合適的詞:「……朝秦暮楚。」
誰朝秦暮楚!
趙嫣一肘子回擊,卻被聞人藺輕鬆包住。
「力道不夠,必失先機。」
聞人藺鉗制著,「殿下自病癒驚以來,待人對事總留有幾分警惕。可對那周狀元,卻頗為親近信任,好似早就相識一般。」
趙嫣眼皮一跳,裝糊塗道:「太傅說笑了。孤沉痾病,連伴讀都是臨時湊的,相更是伶仃寥落,怎會認識周狀元?不過是久仰其才高志潔,心生敬意罷了。」
聞人藺「嗯」了聲,淡然頷首:「他才高志潔,本王險狡詐,是以避之不及。」
原來您還知道吶?
趙嫣抬手反擊,卻被他連另一手也制住,反鉗在後。
自始至終,聞人藺都只用了左手,而力量更強的右臂一直負在後。
他凝視因惱怒挫敗而泛紅的耳尖,眼底笑意遞染:「聽聞周狀元曾在華遊學,許是見過長風公主。」
與旁人看來,肅王只是在盡職盡責地與拆分講解作,只有趙嫣知曉他藏在道貌岸然下的惡劣心機。
「是嗎?若真如此,他日有機會見面,周侍講定是第一個認出嫣兒的人。」
言外之意,周及沒認出來,則說明並非他的故人。
趙嫣反將一軍:「肅王殿下對孤的胞妹,倒是十分上心呢。」
「自然。」
聞人藺俯挨近了些,故意道,「本王還盼著簪花宴上,能一睹長風公主芳容。」
「……」
趙嫣束勒得,本就息困難,聞言險些眼前一黑。
匕首叮噹墜落在地,趙嫣捂著腕子跌坐,從聞人藺的角度看去,只見瘦弱的雙肩不住聳,似是難至極。
他目凝了凝,落在自己空空如也的掌心,方才也沒用什麼勁。
「同樣的招數用第三遍,便不管用了。」
說著,他手去扶趙嫣。
指尖才及的料,便見寒已閃到眼前。
聞人藺眸一凜,左手輕飄飄攥住的腕子,剛想嘲弄的襲不堪一擊,便發覺不對。
手中握著的只是刀鞘,那麼匕首隻可能在……
耳畔風響,聞人藺下意識以右臂格擋住趙嫣揮來的另一隻手,略一側首,刀刃著他的下頜而過,帶起鋒芒的涼意。
從僵持的兩人中靜謐穿過,照亮空氣中舞的塵埃。
風停,兩人蹁躚的料也隨之落下,殿中靜得只聽聞一急一緩兩道纏的呼吸。
聞人藺很快回過神來。
方才佯做力跌坐,只是為藏好匕首和刀鞘做掩飾。這一招佯攻用得極妙,竟然能他出雙手應付。
「殿下這是,真打算弒師?」
他虛垂著眼簾,看著面前氣短不已的年,漆眸暈開如墨般的深暗。
「學生怎敢?」
用力過猛,趙嫣束好的髮髻散下一縷,臉頰充盈,急促息道:「兵不厭詐,是太傅教得好。」
聲音是虛弱的,脈象紊,可眼睛卻很明亮。
彷彿在說:你看,孤說過會好好跟著太傅學的。
聞人藺像是第一次認識,凝神瞧了許久。那目彷彿要生生剝開的層層偽裝,出最真實幹凈的里。
被制住雙手的姿勢並不好,趙嫣心臟突突打鼓,見他果真不再提「華」「長風公主」的話題,便不聲地掙了掙腕子。
聞人藺當做沒看穿這點小心思,平靜鬆了手。
撞鐘聲適時響起,趙嫣輕咳兩聲避開視線,朝聞人藺晃悠悠行禮告別,這才行至仍在扎馬步的裴颯面前,替他取走臂端著的茶盞道:「你沒事吧?」
整整一個時辰,杯子里的茶水竟是一滴未灑。
裴颯解了腰上的沙袋,抬手按著後頸,將僵痛的脖子撇得咔嚓響,語氣著濃濃的不甘:「無礙,練練基本功而已。」
趁著聞人藺還未反悔,趙嫣忙帶著裴颯往殿外走。
上了回東宮的轎輦,放下重重車帷,趙嫣這才癱倒在綉枕堆中,連多說一個字的力氣也無了。
阿兄保佑,今天又是茍住小命的一天。
崇文殿。
聞人藺抬起右臂,束的武袖上,料被劃開齊整的一道小口。
這是方才太子襲之時,他抬臂格擋下的。雖然只是極細極淺的一道破口,旁觀了全局的張滄卻難免額角突突直跳。
除了在敵軍如蝗的戰場上,他還沒見有誰能近王爺的。
這一刀多危險吶!若非王爺經百戰,及時化了招式,匕首說不定就劃在王爺的臉上了!
平心而論,王爺這人吧喜怒不定,手段呢也不甚明,名聲更不用說了,能止小兒夜啼……
也就著一張臉算得上出,若是連最後的優點也沒了,以後還如何找媳婦兒?
眼瞅著簪花宴要到了,他還指著王爺找個知冷知熱的溫夫人相伴呢,可不能在這關鍵時刻破相。
與張滄千迴百轉的心思相比,聞人藺倒是淡然得多。
「華那邊,可有靜?」他問。
張滄這才想起正事來,答道:「已收到蔡田的飛鴿傳書,他按照您的吩咐謁見了太後娘娘,長風公主隨行在側,並無異常。」
聞人藺略一沉眸:「確定,是小公主本人?」
張滄道:「蔡田會繼續潛伏在行宮一段時日,觀察是否有變。」
聞人藺抬指了那道微小的破口,忽的低笑起來。
每當他略覺乏味之時,小太子總會勾起他新的樂趣。也罷,倒想想看看東宮的這場戲能演多久。
不知到了藏不住的那日,會出怎樣惶恐慄的神呢。
真是期待極了。
料峭春風穿堂而過,雲翳遮擋了太,於皇城上空投下大片影。
驚蟄,的雨氣席捲京城。
春雷滾滾,雍王府別院一派沉。
紗帳鼓,映出裡頭蛇一般扭的形,哦夾雜在雨聲中,分不清是痛楚還是歡愉。
趙元煜看得口乾舌燥,可這燥熱也就止步於腔,再往下,便沒了半點反應。
帳中是他買來的最烈的子,只沾了一點那葯,便神志不清了這般模樣。
「這葯,確定男都能用?」他扯了扯襟,問道。
著輕薄的冠沒骨頭似的著他,笑道:「世子放心,仙師親自調配的靈藥,便是閹人用了亦能重振……」
說罷意識到自己中了趙元煜痛,冠面一白。
可眼下趙元煜並不在乎這些。
他對這藥頗為滿意,即將摧毀太子賢名所帶來的扭曲愉悅,掩蓋了他患疾的痛苦。
趙元煜仔細盤算著,幾乎按捺不住興道:「是如此還不夠,得再加上一條罪,使其萬劫不復。」
冠賠笑,從善如流敬酒道:「妾替仙師恭祝世子一步登天,榮無限。」
趙元煜哈哈大笑,一把將冠拉懷中,紫白的閃電將他鷙的臉照得猙獰。
幾場春雨過後,京師煥然一新。
厚重的青灰逐漸掩映於桃紅柳綠中,天上紙鳶紛呈,地上百花齊放,蜂蝶縈繞,一派生機盎然。
恩科放榜,最不開心的是柳姬。
「若非東宮遇上禍事,今年的恩科我……」
恩科如何,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趙嫣明白的未盡之言:若沒有去年的接連禍事,考中恩科的或許就是沈驚鳴、程寄行那樣的年英才……
東宮也不至於勢單力薄,至今未有擁躉跟隨。
趙嫣看著禮部呈上來的名冊,一個頭兩個大,這些都是什麼七八糟的人哪!和朝中各黨派沾親帶故,一個乾淨能用的都沒有。
偏生父皇閉關清修,無暇顧及簪花宴,這重任便落在了東宮頭上。
天快黑了,趙嫣還忙著溫習宴會流程,桌上關於各部員為恩科進士引薦職的奏摺堆積山,還未來得及查閱。
流螢進來掌燈,見奏摺后的年眉頭鎖,便勸道:「明日還要赴宴,殿下早些歇息吧。」
「是這個理。」
柳姬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案幾上百無聊賴地畫王八,「你如今並無實權,皇帝也不會真的放心將任免之事予你手中,那些奏摺隨便批個『閱』字就行,不必急於一時。」
「倒不全是為奏摺苦惱。」
趙嫣抬起纖細的手掌,輕輕覆在點了硃砂小痣的眼尾。
不知為何,從午後開始,這隻眼皮便跳個不停,攪得人心煩意。
春風滿城,肅王府卻彷彿被神明忘。
在京城爭妍鬥豔之時,這裡只有蒼松翠柏立,不見半點桃杏紅。
蔡田自華行宮歸來已有數日,可連王爺的面也不曾見到。算算日子,已快到了病發的時候了。
每當此時王爺的心便不佳,誰也不見。
他看著閉的書閣大門,問道:「上個月的葯,王爺幾號吃的?」
張滄想了半天,才道:「王爺說想看看的極限,撐到第七號才服藥。」
蔡田點點頭。
今天才是初二,看來還有幾天才到那時候。
「發病的時日一月比一月晚,說不定哪天就不用吃藥了呢,也是好事。」
張滄正絮叨著,書閣的門便從里打開了。
聞人藺除了臉比平常白些,並無其他異常。
「備車,宮。」他道。
暮中,他的背影依舊高大拔,步履從容,彷彿世間沒有一能使他駐足折腰。:,,.
「殿下的胞妹長風公主,就很不錯。」
話一經落下,趙嫣心臟驟然痙攣。
聞人藺噙著淺笑垂眸審視,將的神盡收眼底,不放過丁點細微的變化。
風從殿前穿過,袂翩飛。
然而趙嫣只是懵懂地僵站著,回過神來,慢慢地彎起了眼睛。
「孤的胞妹,自是世間極好的,可惜配肅王並不合適。」
以趙衍的口吻誇讚自己,那雙惴惴半垂的眸子也染了亮,仰首溫吞道,「若孤的太傅了孤的妹夫,豈非降了輩?這於倫常不合。」
聞人藺的笑意淺了些,目掃視,試圖在那張瑩白的臉上辨出些許慌無措。
然而的眸子乾乾淨淨,倒映著他晦明難辨的容。
聞人藺並不著急,玩弄人心的遊戲,他總是相當有耐心。
「那就要看,殿下給不給本王這個降輩的機會了。」
他抬手拭去小太子襟上沾染的殷紅藥水,方越離去。
後沉穩的腳步聲漸行漸遠,不稍片刻,連寒風吹他袍的窸窣聲也無了,趙嫣才敢鬆開拳的五指,呼出一口白氣。
和肅王的每一次見面,都像是一場兵不厭詐的鋒。有那麼一瞬,趙嫣以為自己的底細真要代於此,他那雙深邃懾人的眼睛彷彿早已明一切。
直到他問出了「長風公主」……
聞人藺若已掌握魚目混珠的鐵證,方才在太極殿必有直接行,斷不會這般出言試探。換而言之,他雖懷疑對了人,可手裡並不實證。
而他這般份的人,也不可能堂而皇之要求東宮儲君驗明正,那是大不敬之罪。
聞人藺想看驚慌失措的模樣,想看自陣腳,可趙嫣偏不如他所願。
知曉,只需自己抗住他三番五次的試探逗弄,便暫無命之憂。
層層包裹於嚴實的與束之下,連自己都只有沐澤那片刻時間能看到真,聞人藺不會有找到實證的機會。
永遠不會。
趙嫣攏了上的,如同護著自己最後的甲胄,定神走瑟瑟寒風中。
出了正月,霜雪融化。
風中依舊殘存著冬日的凜寒,天空卻不再灰濛翳,過白的雲層灑落,已有了幾分春的和煦。
然而這份和煦對趙嫣來說只是累贅——尚裹著太子必備的狐裘,遮擋得嚴嚴實實。
若是去年剛回宮那會兒,說不定還得小聲抱怨兩句悶熱,而今卻抿線乖乖忍了。
距離聞人藺上次試探已過去半月之久,此番崇文殿復學,還不知聞人藺又挖了什麼坑等著跳。
於長慶門落轎,便見門下候著一名馬尾高束的勁裝年。
趙嫣見那勁裝年的背影眼,還未及詢問,流螢便心道:「娘娘恐殿下孤單勢弱,故而命伴讀提前來了。」
正說著,裴颯一眼瞧見了下文文弱弱的太子。
趙嫣對他在冬宴上的仗義執言頗有好,正主打招呼,便見裴颯不不願向前行了個禮:「臣裴颯,見過太子殿下。」
說罷退至一旁,一路上再未言語,有著和宴席上截然不同的冷淡。
趙嫣瞥了他冷的側幾眼,忍不住問:「裴世子可心不佳?」
裴颯停了腳步,留有小疤的斷眉一擰:「敢問太子殿下,臣可是哪裡得罪過你?」
這話將趙嫣問懵了:「世子冬宴上仗義執言,孤懷還來不及,何來『得罪』之說?」
「若非如此,為何偏偏挑了我做伴讀?」裴颯眉頭擰得更些。
趙嫣眨了眨眼,以眼神示意:怎麼回事?
流螢亦是茫然,輕輕搖了搖頭。
他們來得較早,離辰正還有兩刻鐘,然而崇文殿已有人候著。
有伴讀陪著,趙嫣的底氣稍足了些,對著屏風后那道佇立的形深吸了口氣,方踏殿中攏袖道:「學生見過……」
話卡在中,趙嫣詫異地向一襲儒雅青衫的青年:「怎的是你?」
周及正凝神觀壁上《鶴唳圖》真跡,聞言轉過來,淡漠的視線在趙嫣臉上略一停留,面上又浮出了那點疑。
但他素來是知禮守禮的,很快移開視線,躬行禮道:「臣周及,暫領東宮侍講學士一職,見過太子殿下。」
趙嫣自然知曉他是今後的太子侍講……可上午時辰的課業,不一直是由太傅輔佐的嗎?
管他呢!
只要能離聞人藺遠遠的,自是高興還來不及。
趙嫣還是頭一次覺得周及這張冰山臉如此可,角幾不可察地翹了翹,忙道:「久仰小周先生大名,快請坐。」
周及在眼中看到了如盼甘霖的熱忱,心中略有違和。
然而思及太子素有賢名,待誰都這般溫和煦,也就慢慢釋然了。
他略一頷首致意,方袍端坐,問道:「臣初上任,對先前教學進程尚不了解。還請殿下告知,如今所學是何書何篇目?」
自文太師致仕后,倒是有幾位翰林的學士來講過學,因都是兼任輔佐,講的文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本無甚系統可言。
趙嫣本也志不在此,便隨意點了一篇自己知的:「年前學到了《春秋要義》第二卷。」
周及表示明了,溫潤的指節拿起鎮紙由左至右一,開始講解起來。
他的聲音不如聞人藺那般低沉醇厚,清清冷冷有如泉水漱石,波瀾不驚。
趙嫣曾一度嫌棄周及講書的音調宛若念經般枯燥,現在才知自己當初在福中不知福。至面前這位小古板一生以文墨為友,心無旁騖,坦磊落,全然不似聞人藺那般外白黑、危險狡詐。
右邊書案的裴颯一臉驚訝,盯著周及空空如也的書案,沒忍住問道:「他不用看書就能授課的嗎?」
趙嫣對周及的教學方式習以為常,便含笑答道:「周挽瀾記憶好得很。有千卷,倒背如流。」
裴颯肅然起敬,拿書的姿勢都端正了幾分。
然而,那書卷拿倒了。
「……」
這下趙嫣明白他那番兇的「得罪」之辭從何而來了,晉平侯世子竟然是大字不識幾個的純武夫。
要這樣的年規規矩矩坐在崇文殿伴讀,也難怪他會如此悶悶不悅。
趙嫣正遲疑要否出聲提醒,便見一道影自後侵襲,越過頭頂在書案上蔓延,直至將整個兒籠罩其中。
這種悉的覺……
趙嫣緩緩回頭,先映眼簾的是一片暗的袍角,視線再往上,便是聞人藺那張不辨喜怒的俊。
該來的還是來了。
趙嫣忙調開視線,佯做認真看書,聽見聞人藺低沉的嗓音自上方傳來:「今日崇文殿,倒是熱鬧。」
周及方才一心認真授課,直到聞人藺出聲方反應過來,便也抬眼看他。
四目相接,周及依舊端坐如松,不見毫怯意。
「肅王殿下!哎喲,都怪老奴!」
崇文殿的掌事太監適時打破了死寂,解釋道,「周侍講暫代師之職,為太子殿下授課,陛下就將辰正勻出來給周侍講,武課則挪至巳正。老奴原是親自去給您回話的,誰知您正巧宮面聖,這才岔開了。」
掌事太監了額上細的冷汗,賠笑道:「您看這……可否去後殿歇息一個時辰,容老奴給您沏杯熱茶賠罪?」
聞人藺的脾氣看起來好極了,目在小太子低垂的後腦勺上微頓,略一抬手道:「無妨,本王就在此旁聽。」
說罷,他行至先前皇后旁聽的圈椅前,堂而皇之振袖坐下,屈指抵著太示意他們繼續。
掌事太監自然不敢勸阻,見周及沒有出聲反對,於是奉了茶訥訥退下。
周及確實對文墨以外的東西毫無興緻——甚至可以說,有些遲鈍。他只朝著聞人藺略一頷首致意,便接著講解起來。
殿看似平靜和諧,如果沒有忽略那道若有若無掃來的微涼視線的話。
趙嫣專心致志地看著面前的書卷,時不時執筆圈畫,纖長的眼睫半垂著,顯出幾分氣。
聞人藺端詳著這副好好學生的認真模樣,冷白而筋絡分明的手隨意搭在膝頭,食指有一搭沒一搭地點叩著。
在別人的課上,倒乖巧得很。
別說發病暈厥了,連眨眨眼皮都捨不得。真稀奇。
沒由來一聲低嗤,輕飄飄落在相隔極近的趙嫣耳里。
不知聞人藺在哼笑什麼,只覺一半子涼颼颼的,任憑再凝神,也無法阻止時辰的流逝。
撞鐘聲響,一個時辰的文課很快過去。
周及平靜起回禮,將崇文殿給了兼任太傅的肅王。
聞人藺放下疊的長,剛要朝趙嫣行去,便見一溜煙起,跟著裴颯一同去殿外長廊遠眺氣去了。
聞人藺著頭也不回的背影,頓了一頓,緩緩瞇起眼眸。
廊下風鈴叮噹晃,淺淡,曬得很舒服。
裴颯倚靠在欄桿上,抱臂與人閑聊:「沒想到周侍講年紀輕輕,與肅王對峙卻毫不落下風,真是當之無愧的文人風骨。」
趙嫣聽了不免失笑。
風骨麼,周及自然是有的。世人皆言周挽瀾是高嶺之花,難下凡塵,只有趙嫣知曉他純粹是因為略有臉盲,為避免認錯人的尷尬,索閉口不語,等候對方自報家門。
久而久之,便給人一種孤高難近的錯覺。
趙嫣收斂心神,戚戚然著京城遠青灰起伏的群山,長長嘆了口氣。
裴颯果然被這番愁苦的模樣吸引了目,轉頭看了過來。
「接下來肅王的課,恐有難度。」
趙嫣適時將話題朝自己預設的方向引。
裴颯不以為意:「騎是我的強項,對弈和兵法亦略懂,無甚難的。」
「是呢,所以孤才特地請世子為太子伴讀,襄助於孤。」
說著,面幾分凄惶,垂首嘆道,「都怪孤太弱了,是以在太傅的課上表現得不盡如人意。」
裴颯是個仗義的直腸子,聽太子是特意請求他相助的,心裡的抵鬱悶已消了大半。
又見小太子神低迷,便瞭然道:「他刁難殿下?」
趙嫣只搖首一笑,一副委曲求全的好脾。
裴颯心中責任油然而生,直言道:「明白了。臣雖不喜殿下弱,但該盡之責,義不容辭。」
趙嫣面,待裴颯轉先行了殿,才轉頭對候在殿外的流螢道:「張太醫研製的那茶,給孤泡一杯來。」
若沒記錯,今日的武課又到了騎。
趙嫣最頭疼的,便是這門課程。因其不似兵法、對弈那般只需端坐即可,教學時不了接,還是多留一手準備為好。
皺眉飲下那杯苦茶,待脈象發生了變化,趙嫣再回大殿時步履輕鬆了許多。
聞人藺沒有去崇文殿後的校場。
殿中的書案已經挪開,騰出一片空地來,聞人藺正盯著周及坐過的那把椅子,慢悠悠道:「把這髒東西給本王丟了。」
掌事太監著冷汗,點頭哈腰地命小太監將椅子挪了出去,換上聞人藺方才坐的那把。
而方才提前進殿的裴世子,正腰上各綁一沉重的沙袋,端著一盞茶在角落裡扎馬步,鼻尖上已滲出細的汗珠。
「怎麼回事?」趙嫣愕然問李浮。
不過去飲了一杯茶的功夫,的「盟友」怎就這樣了?
李浮悄聲答道:「許是對肅王今日的授課容不滿,裴世子便為您抱不平,主提出代您對戰。然後就……」
說著,李浮搖了搖頭:「裴世子的手絕對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可惜對手是肅王,抗了幾十招還是敗下陣來。肅王說其下盤不穩,得多練練,於是便這樣了。」
即便如此,趙嫣對裴颯的好只增不減。
裴颯說過不喜太子濫好人的子,可到了關鍵時刻仍會而出,這份不以自喜惡待人的忠貞,在人人自危求保的朝堂中頗顯得難能可貴。
何況聞人藺是單手就能制叛軍猛將何虎的人,能與他過上幾十招,雖敗猶榮。
一陣喑啞的拖聲傳來,打斷了趙嫣的思緒。
聞人藺抬手握住椅背,將其拖到了窗邊的位置,而後面朝趙嫣坐了下來,疊雙平下裳。窗邊和的暖斜斜投進來,一半打在他英的側上,一半順著他的裳下擺和靴尖蜿蜒垂下,彷彿勾了一匹金紗。
這樣的聞人藺如去年雪中初見時那般,安靜而無害。
「太傅。」趙嫣平靜地朝他行了禮,沒有半點慌躲閃。
聞人藺抬起眼來,濃長的眼睫便也染了金的澤。
「看來殿下,是想好如何應付本王了。」
他含著興味的笑,示意靠近些。
趙嫣依言向前一步,對答如流:「太傅這是哪裡的話,孤說過會好好學的,再不懈怠。」
聞人藺卻是笑了,拇指微微挲玄鐵指環。
侍很快將教學所需兵搬了上來,刀劍長槍,應有盡有。
「春寒料峭,校場上四面通風,易風邪,便不必挪了。今日教授殿下簡單的格擋之,將來再遇險,便可防。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聞人藺看出了趙嫣的心思,起行至兵架前,指節挨個點過兵刃,「上次是殿下命好,反抗時萬幸只傷了表皮。下次若再這般不管不顧……」
他睨眼過來,半邊形陷影中,抬指輕輕橫過自己的頸側。
輕描淡寫的作,卻讓趙嫣驀地發寒。郊祀歸途遇刺的驚險畫面爭先恐後浮現腦海。
乖乖手,接過了聞人藺為挑選的輕便匕首。
匕首冰冰冷冷,握在手中有些不適。
裴颯還在角落裡蹲著,手中的茶盞已晃起微微的漣漪。聞人藺像是忘了還有這麼個人存在,只專心致志地為趙嫣拆解講解作。
趙嫣面上「寵若驚」,心中暗自切齒。
難為肅王殿下對如此關,連一對二的課程,也要將全部力放在一人上。
「被人從後以利刃挾持,切不可隨意晃腦袋掙扎。」
聞人藺只單手就攥住了趙嫣握刀的腕子,輕鬆將匕首反擱在了自己的頸上,「殿下方才那作,便不對……」
著指腹傳來的脈搏,他尾音微妙的一頓,若有所思。
趙嫣自知是那杯茶的藥效起了作用,線一揚,掙了掙道:「太傅只為孤講解,而對裴世子置之不理,是否不太公平。」
「殿下這般掙,只會激怒歹徒。因如此攀住我的手臂,往下,另一隻手臂曲肘,用盡全力往後擊。」
聞人藺一邊糾正的作,一邊氣定神閑道,「太子太傅,自然只對太子殿下負責。本王素來專一,不似殿下這般……」
他低沉的嗓音自耳後傳來,想了個合適的詞:「……朝秦暮楚。」
誰朝秦暮楚!
趙嫣一肘子回擊,卻被聞人藺輕鬆包住。
「力道不夠,必失先機。」
聞人藺鉗制著,「殿下自病癒驚以來,待人對事總留有幾分警惕。可對那周狀元,卻頗為親近信任,好似早就相識一般。」
趙嫣眼皮一跳,裝糊塗道:「太傅說笑了。孤沉痾病,連伴讀都是臨時湊的,相更是伶仃寥落,怎會認識周狀元?不過是久仰其才高志潔,心生敬意罷了。」
聞人藺「嗯」了聲,淡然頷首:「他才高志潔,本王險狡詐,是以避之不及。」
原來您還知道吶?
趙嫣抬手反擊,卻被他連另一手也制住,反鉗在後。
自始至終,聞人藺都只用了左手,而力量更強的右臂一直負在後。
他凝視因惱怒挫敗而泛紅的耳尖,眼底笑意遞染:「聽聞周狀元曾在華遊學,許是見過長風公主。」
與旁人看來,肅王只是在盡職盡責地與拆分講解作,只有趙嫣知曉他藏在道貌岸然下的惡劣心機。
「是嗎?若真如此,他日有機會見面,周侍講定是第一個認出嫣兒的人。」
言外之意,周及沒認出來,則說明並非他的故人。
趙嫣反將一軍:「肅王殿下對孤的胞妹,倒是十分上心呢。」
「自然。」
聞人藺俯挨近了些,故意道,「本王還盼著簪花宴上,能一睹長風公主芳容。」
「……」
趙嫣束勒得,本就息困難,聞言險些眼前一黑。
匕首叮噹墜落在地,趙嫣捂著腕子跌坐,從聞人藺的角度看去,只見瘦弱的雙肩不住聳,似是難至極。
他目凝了凝,落在自己空空如也的掌心,方才也沒用什麼勁。
「同樣的招數用第三遍,便不管用了。」
說著,他手去扶趙嫣。
指尖才及的料,便見寒已閃到眼前。
聞人藺眸一凜,左手輕飄飄攥住的腕子,剛想嘲弄的襲不堪一擊,便發覺不對。
手中握著的只是刀鞘,那麼匕首隻可能在……
耳畔風響,聞人藺下意識以右臂格擋住趙嫣揮來的另一隻手,略一側首,刀刃著他的下頜而過,帶起鋒芒的涼意。
從僵持的兩人中靜謐穿過,照亮空氣中舞的塵埃。
風停,兩人蹁躚的料也隨之落下,殿中靜得只聽聞一急一緩兩道纏的呼吸。
聞人藺很快回過神來。
方才佯做力跌坐,只是為藏好匕首和刀鞘做掩飾。這一招佯攻用得極妙,竟然能他出雙手應付。
「殿下這是,真打算弒師?」
他虛垂著眼簾,看著面前氣短不已的年,漆眸暈開如墨般的深暗。
「學生怎敢?」
用力過猛,趙嫣束好的髮髻散下一縷,臉頰充盈,急促息道:「兵不厭詐,是太傅教得好。」
聲音是虛弱的,脈象紊,可眼睛卻很明亮。
彷彿在說:你看,孤說過會好好跟著太傅學的。
聞人藺像是第一次認識,凝神瞧了許久。那目彷彿要生生剝開的層層偽裝,出最真實幹凈的里。
被制住雙手的姿勢並不好,趙嫣心臟突突打鼓,見他果真不再提「華」「長風公主」的話題,便不聲地掙了掙腕子。
聞人藺當做沒看穿這點小心思,平靜鬆了手。
撞鐘聲適時響起,趙嫣輕咳兩聲避開視線,朝聞人藺晃悠悠行禮告別,這才行至仍在扎馬步的裴颯面前,替他取走臂端著的茶盞道:「你沒事吧?」
整整一個時辰,杯子里的茶水竟是一滴未灑。
裴颯解了腰上的沙袋,抬手按著後頸,將僵痛的脖子撇得咔嚓響,語氣著濃濃的不甘:「無礙,練練基本功而已。」
趁著聞人藺還未反悔,趙嫣忙帶著裴颯往殿外走。
上了回東宮的轎輦,放下重重車帷,趙嫣這才癱倒在綉枕堆中,連多說一個字的力氣也無了。
阿兄保佑,今天又是茍住小命的一天。
崇文殿。
聞人藺抬起右臂,束的武袖上,料被劃開齊整的一道小口。
這是方才太子襲之時,他抬臂格擋下的。雖然只是極細極淺的一道破口,旁觀了全局的張滄卻難免額角突突直跳。
除了在敵軍如蝗的戰場上,他還沒見有誰能近王爺的。
這一刀多危險吶!若非王爺經百戰,及時化了招式,匕首說不定就劃在王爺的臉上了!
平心而論,王爺這人吧喜怒不定,手段呢也不甚明,名聲更不用說了,能止小兒夜啼……
也就著一張臉算得上出,若是連最後的優點也沒了,以後還如何找媳婦兒?
眼瞅著簪花宴要到了,他還指著王爺找個知冷知熱的溫夫人相伴呢,可不能在這關鍵時刻破相。
與張滄千迴百轉的心思相比,聞人藺倒是淡然得多。
「華那邊,可有靜?」他問。
張滄這才想起正事來,答道:「已收到蔡田的飛鴿傳書,他按照您的吩咐謁見了太後娘娘,長風公主隨行在側,並無異常。」
聞人藺略一沉眸:「確定,是小公主本人?」
張滄道:「蔡田會繼續潛伏在行宮一段時日,觀察是否有變。」
聞人藺抬指了那道微小的破口,忽的低笑起來。
每當他略覺乏味之時,小太子總會勾起他新的樂趣。也罷,倒想想看看東宮的這場戲能演多久。
不知到了藏不住的那日,會出怎樣惶恐慄的神呢。
真是期待極了。
料峭春風穿堂而過,雲翳遮擋了太,於皇城上空投下大片影。
驚蟄,的雨氣席捲京城。
春雷滾滾,雍王府別院一派沉。
紗帳鼓,映出裡頭蛇一般扭的形,哦夾雜在雨聲中,分不清是痛楚還是歡愉。
趙元煜看得口乾舌燥,可這燥熱也就止步於腔,再往下,便沒了半點反應。
帳中是他買來的最烈的子,只沾了一點那葯,便神志不清了這般模樣。
「這葯,確定男都能用?」他扯了扯襟,問道。
著輕薄的冠沒骨頭似的著他,笑道:「世子放心,仙師親自調配的靈藥,便是閹人用了亦能重振……」
說罷意識到自己中了趙元煜痛,冠面一白。
可眼下趙元煜並不在乎這些。
他對這藥頗為滿意,即將摧毀太子賢名所帶來的扭曲愉悅,掩蓋了他患疾的痛苦。
趙元煜仔細盤算著,幾乎按捺不住興道:「是如此還不夠,得再加上一條罪,使其萬劫不復。」
冠賠笑,從善如流敬酒道:「妾替仙師恭祝世子一步登天,榮無限。」
趙元煜哈哈大笑,一把將冠拉懷中,紫白的閃電將他鷙的臉照得猙獰。
幾場春雨過後,京師煥然一新。
厚重的青灰逐漸掩映於桃紅柳綠中,天上紙鳶紛呈,地上百花齊放,蜂蝶縈繞,一派生機盎然。
恩科放榜,最不開心的是柳姬。
「若非東宮遇上禍事,今年的恩科我……」
恩科如何,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趙嫣明白的未盡之言:若沒有去年的接連禍事,考中恩科的或許就是沈驚鳴、程寄行那樣的年英才……
東宮也不至於勢單力薄,至今未有擁躉跟隨。
趙嫣看著禮部呈上來的名冊,一個頭兩個大,這些都是什麼七八糟的人哪!和朝中各黨派沾親帶故,一個乾淨能用的都沒有。
偏生父皇閉關清修,無暇顧及簪花宴,這重任便落在了東宮頭上。
天快黑了,趙嫣還忙著溫習宴會流程,桌上關於各部員為恩科進士引薦職的奏摺堆積山,還未來得及查閱。
流螢進來掌燈,見奏摺后的年眉頭鎖,便勸道:「明日還要赴宴,殿下早些歇息吧。」
「是這個理。」
柳姬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案幾上百無聊賴地畫王八,「你如今並無實權,皇帝也不會真的放心將任免之事予你手中,那些奏摺隨便批個『閱』字就行,不必急於一時。」
「倒不全是為奏摺苦惱。」
趙嫣抬起纖細的手掌,輕輕覆在點了硃砂小痣的眼尾。
不知為何,從午後開始,這隻眼皮便跳個不停,攪得人心煩意。
春風滿城,肅王府卻彷彿被神明忘。
在京城爭妍鬥豔之時,這裡只有蒼松翠柏立,不見半點桃杏紅。
蔡田自華行宮歸來已有數日,可連王爺的面也不曾見到。算算日子,已快到了病發的時候了。
每當此時王爺的心便不佳,誰也不見。
他看著閉的書閣大門,問道:「上個月的葯,王爺幾號吃的?」
張滄想了半天,才道:「王爺說想看看的極限,撐到第七號才服藥。」
蔡田點點頭。
今天才是初二,看來還有幾天才到那時候。
「發病的時日一月比一月晚,說不定哪天就不用吃藥了呢,也是好事。」
張滄正絮叨著,書閣的門便從里打開了。
聞人藺除了臉比平常白些,並無其他異常。
「備車,宮。」他道。
暮中,他的背影依舊高大拔,步履從容,彷彿世間沒有一能使他駐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