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里申時一過,大明宮右銀臺門外的西街上,就難免喧鬧了起來,這邊的宮墻里面,從右銀臺門進去向北不遠便是挨著的翰林院、學士院與國子監了。申時正是國子監下學的時間,各府里的幾十架獨羊車都已侯在右銀臺門外的兩側排隊等著接人了,能進國子監的,除了皇子、便是親王府、公爺侯爺府和皇親勛貴的子弟,不但各位小爺厲害,連趕車的也沒有一個是好惹省事的,每日都難免要你先我后的磕磕一番,守衛右銀臺門的金吾衛也算是司空見慣了,只要不鬧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假作沒看見。
不過,今日守右銀臺門的金吾衛表略有些奇怪,因他們大白天的,竟看到兩個穿紫黑兩錦衛制服的人,從西街那頭緩緩走了過來,金吾衛與錦衛,一個明一個暗,在長安城從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但自古來就有“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說,這宮城,哪個人又沒點不可見人的私呢,于是這錦衛似乎總有著金吾衛一頭半頭的意思,不過自從去年新任的金吾衛將軍吳青巖上任后,不久就以在長安城修建烽候點為由,將金吾衛編制擴大了近兩,而吳青巖嫡妹又嫁了永嘉坊崔國舅家為長媳,金吾衛這陣子便漸漸有些要抬頭的意思了。
不管如何,兩衛之間表面上從來都是客氣的,錦衛現如今已按例到了太子的手里執掌,金吾衛的人沒事干自然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見那兩個錦衛路過右銀臺門,大家也是各自拱手示意。
兩個錦衛打扮的人都是材魁梧的,邊走邊湊在一起低頭說著什麼,等路過右銀臺門的時候,靠外側那個看著像是與旁邊的同伴說話,眼睛卻瞄向了門里,待見得一個十歲左右的白小爺的時候,眼里便是一亮。
那小爺量不高,卻生的勻稱修長,長相卻顯得過于秀氣了一些,不過因為年紀尚小,看著倒不覺得別扭,他眉眼間帶著幾分郁,由旁邊一個十三四歲的書引著出了門往左邊走去,才到了自家的獨羊車前就要上去,卻被旁邊一略有些黑胖的小爺住了:“李綸,聽聞你大哥一到北疆就立下了不小的戰功,這下子你這世子的位子可算是坐的穩當了。”
李綸子一僵,臉也微微漲紅了,卻并不搭理他,只斜眼看了那小胖子一眼,便只管自己上車了,那黑胖小子正是安王嫡次子家的庶長子李剛,一貫是個頑劣的,因在國子監與李綸挨著坐,平日里沒被先生揪著與學業出的李綸做比較,早就看他極為不順眼,自從李紀死而復生,他就沒拿這事再三來惡心李綸,近日見李綸與往日不同,并不發怒回,便也有些掃興,只管找到自家的車子上去了,周圍本還有幾個看熱鬧的見兩人沒鬧起來,也各自散了。
那兩名錦衛雖已走出去幾步,但對后的靜一直極為留心,把二人間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但見卓王府的車子慢慢駛遠了,才加快了腳步離開,待出了宮城又拐了幾拐,便上了一輛侯在夾弄里的馬車,那馬車一直駛到了東市不遠一不起眼的宅院后門,兩人才下車進去了,下車時卻都已換了平常百姓的服,這宅院前院只住著一戶商戶人家,是在東市租門臉做木雕生意的,看著極為平常,后罩房隨便堆著些貨,像是做倉庫用的,不過待那兩名換了服的錦衛推門進去,里面卻也早坐了幾個面貌糙的漢子正在閑扯,其中一個,卻正是那窩子山的土匪頭子劉臘,見他二人進來,便招呼道:
“怎麼樣,今日見到那小子了嗎”
才進來的一人答道:“見是見到了,不過這地方今后恐怕不好經常去的,那些看門的藍皮注3見到咱們便瞪著直瞧,未免太過顯眼了些。”
劉臘聽了答道:“那里自然是不好隨便去的地方,以后也不需要每日去盯著,在那種地方,估計那小子也出不了什麼狀況,盯怕也是白盯,只不過你們去看一眼,把這小子每日里的活徹底搞搞清楚而已。”
那人笑了一下說道:“倒也不全白盯,今日又有人拿著二當家的事挖苦那小子,咱們隨便去這麼一回便上了,可見平日里也是常有的事,這小子最近恐怕過的不怎麼舒坦。”
劉臘也一笑回道:“自然不能讓他太舒坦,除了他每日進出國子監不必理會,那永興坊和他去的其他地方可要盯了,你們班看著,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也要記清楚了回來稟告,你
們幾個千萬莫要懈怠了。”
其他幾人連聲應下了,又拿了酒菜出來痛快吃喝了起來。
且說那李綸回到了永興坊卓王府里,回自己院先換下了大裳,便到東院去給母親顧王妃請安了,整個永興坊雖然建筑巍峨,但不管園林景致還是房前屋后的裝飾都極為簡樸,原本的黃琉璃瓦、紅漆木柱、白磚墻都已有些斑駁掉了,看著難免頗有些衰敗之氣。
李綸邁進母親顧王妃住的主院,正好看見一個管灑掃的小丫頭拿了個鏟子在刮松鶴影壁上的霉斑,因沒聽到自己進來,并沒及時讓道,仍彎腰在那里賣力刮著,李綸今日心本就不好,雖然平日里也看慣了府里這般的景,但此時卻是突然火上心頭,上去一腳便把那小丫頭踹翻了,跟著他的大丫鬟嚇的連忙上去又哄又勸的把他引到了王妃的房里。
顧王妃坐在雕著三友壁紋的木榻上,自然也聽到了外面的靜,又見兒子進來了臉上仍是滿滿的燥郁之氣,心里頓時難起來,不過面上卻是不顯,只一臉關切的看著兒子向自己施禮請安。
卓王妃顧婷于十六歲嫁于李華,如今才二十七歲,五與堂姐顧婷茹略有幾分肖似,但卻生的人如其名,格外的纖弱,雖穿著寡居婦人的暗沉服飾,卻把一素服穿出了些我見猶憐的味道來。
等李綸坐下了,顧王妃又命人端了甜豆腦給他先墊墊肚子,見兒子拿著調羹只慢慢攪著,半天也沒吃幾口,顧王妃便招手將他到了自己邊站著,手想去攬住他,誰知李綸竟然輕輕閃了一下子,躲了過去。
顧王妃一個愣怔,頓時紅了眼眶,李綸自己躲過去了去也是傻住了,母子二人相顧無言,一時這房寂靜一片,半響,顧王妃才聲開言道:“綸兒是否也同旁人一樣,猜忌于娘......”
李綸也反應了過來,連忙主依到了母親懷里,低聲說道:“是綸兒錯了,綸兒總想著自己是大人了,便有些不好意思和娘親近,卻沒想害的娘傷心了,還請娘原諒綸兒吧。”,話語間竟是一字也不提李紀的事。
顧王妃眉宇間劃過一失,卻也不勉強于他,只摟著他問些國子監里的事,兒子邊的小廝都是心挑選的,這陣子他在國子監所經的風言風語,顧王妃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心下還是存著有一希,想李綸能主與自己說說,可問了半天,李綸只一味說些不關要的話,顧王妃心里難過的,也越發怨恨起那個該死的李紀來。
當初李紀突然死而復生,卻只回府報了個平安,顧王妃連他面也沒見著,他便已經匆匆住進了宮里,因事發實在突然,一個被自己害死了多年的人居然又活了過來,顧婷又驚又怕又氣,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后來見李紀一直拖著不回府,顯見是要借此毀壞自己的名聲,顧王妃便馬上有了應對的打算,早早讓李綸寫好請辭世子的奏折,只等李紀一發難,便馬上呈給圣上,到時自己再直接搬出府住進道觀里去清修,把偌大一個永興坊都讓與那李紀,看他怎麼被吐沫星子淹死,看看衛老將軍他們會不會為自己做主。
誰知道那李紀一直拖著沒靜,只等到了大軍開拔之際,才拋出一番假仁假義的話來,言語間竟然是一心只為了自己和李綸打算,而且說完便拍拍屁走人了,讓自己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而此時再要把那請辭世子的奏折拿出來,便是徹底的弄巧拙了,到時被吐沫星子淹死的,恐怕便只有自己和兒子了。
更可惡的是,那李紀雖然說的好聽,卻始終和自己見也沒見一面便走了,長安城哪個是傻的,明面上齊贊他們母慈子孝,暗地里還不知道怎麼議論呢,這不,連安王家一個庶出的小崽子也敢笑到自己兒子頭上來了,顧王妃越想越氣,毫也不覺得當年自己殘害李紀的狠毒,只想一心再殺他一回。
母子二人相擁了片刻,顧王妃才平復了緒,不愿意見年的兒子為此事煩心,便特意想扯些別的,想了想說道:“綸兒近來一門心思只鉆研課業,都好久沒出府去玩玩了,臉都熬瘦了,過幾天,便是你那永嘉坊表侄子業兒的周歲生日,表姨媽下了帖子給娘,綸兒陪娘一起去可好。”
李綸與顧王妃相依為命多年,知道剛才傷了娘的心,便一心想補償,雖不喜在這當口出去應酬,還是乖乖應下了。
每日里申時一過,大明宮右銀臺門外的西街上,就難免喧鬧了起來,這邊的宮墻里面,從右銀臺門進去向北不遠便是挨著的翰林院、學士院與國子監了。申時正是國子監下學的時間,各府里的幾十架獨羊車都已侯在右銀臺門外的兩側排隊等著接人了,能進國子監的,除了皇子、便是親王府、公爺侯爺府和皇親勛貴的子弟,不但各位小爺厲害,連趕車的也沒有一個是好惹省事的,每日都難免要你先我后的磕磕一番,守衛右銀臺門的金吾衛也算是司空見慣了,只要不鬧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假作沒看見。
不過,今日守右銀臺門的金吾衛表略有些奇怪,因他們大白天的,竟看到兩個穿紫黑兩錦衛制服的人,從西街那頭緩緩走了過來,金吾衛與錦衛,一個明一個暗,在長安城從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但自古來就有“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說,這宮城,哪個人又沒點不可見人的私呢,于是這錦衛似乎總有著金吾衛一頭半頭的意思,不過自從去年新任的金吾衛將軍吳青巖上任后,不久就以在長安城修建烽候點為由,將金吾衛編制擴大了近兩,而吳青巖嫡妹又嫁了永嘉坊崔國舅家為長媳,金吾衛這陣子便漸漸有些要抬頭的意思了。
不管如何,兩衛之間表面上從來都是客氣的,錦衛現如今已按例到了太子的手里執掌,金吾衛的人沒事干自然不會去找他們的麻煩,見那兩個錦衛路過右銀臺門,大家也是各自拱手示意。
兩個錦衛打扮的人都是材魁梧的,邊走邊湊在一起低頭說著什麼,等路過右銀臺門的時候,靠外側那個看著像是與旁邊的同伴說話,眼睛卻瞄向了門里,待見得一個十歲左右的白小爺的時候,眼里便是一亮。
那小爺量不高,卻生的勻稱修長,長相卻顯得過于秀氣了一些,不過因為年紀尚小,看著倒不覺得別扭,他眉眼間帶著幾分郁,由旁邊一個十三四歲的書引著出了門往左邊走去,才到了自家的獨羊車前就要上去,卻被旁邊一略有些黑胖的小爺住了:“李綸,聽聞你大哥一到北疆就立下了不小的戰功,這下子你這世子的位子可算是坐的穩當了。”
李綸子一僵,臉也微微漲紅了,卻并不搭理他,只斜眼看了那小胖子一眼,便只管自己上車了,那黑胖小子正是安王嫡次子家的庶長子李剛,一貫是個頑劣的,因在國子監與李綸挨著坐,平日里沒被先生揪著與學業出的李綸做比較,早就看他極為不順眼,自從李紀死而復生,他就沒拿這事再三來惡心李綸,近日見李綸與往日不同,并不發怒回,便也有些掃興,只管找到自家的車子上去了,周圍本還有幾個看熱鬧的見兩人沒鬧起來,也各自散了。
那兩名錦衛雖已走出去幾步,但對后的靜一直極為留心,把二人間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但見卓王府的車子慢慢駛遠了,才加快了腳步離開,待出了宮城又拐了幾拐,便上了一輛侯在夾弄里的馬車,那馬車一直駛到了東市不遠一不起眼的宅院后門,兩人才下車進去了,下車時卻都已換了平常百姓的服,這宅院前院只住著一戶商戶人家,是在東市租門臉做木雕生意的,看著極為平常,后罩房隨便堆著些貨,像是做倉庫用的,不過待那兩名換了服的錦衛推門進去,里面卻也早坐了幾個面貌糙的漢子正在閑扯,其中一個,卻正是那窩子山的土匪頭子劉臘,見他二人進來,便招呼道:
“怎麼樣,今日見到那小子了嗎”
才進來的一人答道:“見是見到了,不過這地方今后恐怕不好經常去的,那些看門的藍皮注3見到咱們便瞪著直瞧,未免太過顯眼了些。”
劉臘聽了答道:“那里自然是不好隨便去的地方,以后也不需要每日去盯著,在那種地方,估計那小子也出不了什麼狀況,盯怕也是白盯,只不過你們去看一眼,把這小子每日里的活徹底搞搞清楚而已。”
那人笑了一下說道:“倒也不全白盯,今日又有人拿著二當家的事挖苦那小子,咱們隨便去這麼一回便上了,可見平日里也是常有的事,這小子最近恐怕過的不怎麼舒坦。”
劉臘也一笑回道:“自然不能讓他太舒坦,除了他每日進出國子監不必理會,那永興坊和他去的其他地方可要盯了,你們班看著,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也要記清楚了回來稟告,你
們幾個千萬莫要懈怠了。”
其他幾人連聲應下了,又拿了酒菜出來痛快吃喝了起來。
且說那李綸回到了永興坊卓王府里,回自己院先換下了大裳,便到東院去給母親顧王妃請安了,整個永興坊雖然建筑巍峨,但不管園林景致還是房前屋后的裝飾都極為簡樸,原本的黃琉璃瓦、紅漆木柱、白磚墻都已有些斑駁掉了,看著難免頗有些衰敗之氣。
李綸邁進母親顧王妃住的主院,正好看見一個管灑掃的小丫頭拿了個鏟子在刮松鶴影壁上的霉斑,因沒聽到自己進來,并沒及時讓道,仍彎腰在那里賣力刮著,李綸今日心本就不好,雖然平日里也看慣了府里這般的景,但此時卻是突然火上心頭,上去一腳便把那小丫頭踹翻了,跟著他的大丫鬟嚇的連忙上去又哄又勸的把他引到了王妃的房里。
顧王妃坐在雕著三友壁紋的木榻上,自然也聽到了外面的靜,又見兒子進來了臉上仍是滿滿的燥郁之氣,心里頓時難起來,不過面上卻是不顯,只一臉關切的看著兒子向自己施禮請安。
卓王妃顧婷于十六歲嫁于李華,如今才二十七歲,五與堂姐顧婷茹略有幾分肖似,但卻生的人如其名,格外的纖弱,雖穿著寡居婦人的暗沉服飾,卻把一素服穿出了些我見猶憐的味道來。
等李綸坐下了,顧王妃又命人端了甜豆腦給他先墊墊肚子,見兒子拿著調羹只慢慢攪著,半天也沒吃幾口,顧王妃便招手將他到了自己邊站著,手想去攬住他,誰知李綸竟然輕輕閃了一下子,躲了過去。
顧王妃一個愣怔,頓時紅了眼眶,李綸自己躲過去了去也是傻住了,母子二人相顧無言,一時這房寂靜一片,半響,顧王妃才聲開言道:“綸兒是否也同旁人一樣,猜忌于娘......”
李綸也反應了過來,連忙主依到了母親懷里,低聲說道:“是綸兒錯了,綸兒總想著自己是大人了,便有些不好意思和娘親近,卻沒想害的娘傷心了,還請娘原諒綸兒吧。”,話語間竟是一字也不提李紀的事。
顧王妃眉宇間劃過一失,卻也不勉強于他,只摟著他問些國子監里的事,兒子邊的小廝都是心挑選的,這陣子他在國子監所經的風言風語,顧王妃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心下還是存著有一希,想李綸能主與自己說說,可問了半天,李綸只一味說些不關要的話,顧王妃心里難過的,也越發怨恨起那個該死的李紀來。
當初李紀突然死而復生,卻只回府報了個平安,顧王妃連他面也沒見著,他便已經匆匆住進了宮里,因事發實在突然,一個被自己害死了多年的人居然又活了過來,顧婷又驚又怕又氣,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后來見李紀一直拖著不回府,顯見是要借此毀壞自己的名聲,顧王妃便馬上有了應對的打算,早早讓李綸寫好請辭世子的奏折,只等李紀一發難,便馬上呈給圣上,到時自己再直接搬出府住進道觀里去清修,把偌大一個永興坊都讓與那李紀,看他怎麼被吐沫星子淹死,看看衛老將軍他們會不會為自己做主。
誰知道那李紀一直拖著沒靜,只等到了大軍開拔之際,才拋出一番假仁假義的話來,言語間竟然是一心只為了自己和李綸打算,而且說完便拍拍屁走人了,讓自己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而此時再要把那請辭世子的奏折拿出來,便是徹底的弄巧拙了,到時被吐沫星子淹死的,恐怕便只有自己和兒子了。
更可惡的是,那李紀雖然說的好聽,卻始終和自己見也沒見一面便走了,長安城哪個是傻的,明面上齊贊他們母慈子孝,暗地里還不知道怎麼議論呢,這不,連安王家一個庶出的小崽子也敢笑到自己兒子頭上來了,顧王妃越想越氣,毫也不覺得當年自己殘害李紀的狠毒,只想一心再殺他一回。
母子二人相擁了片刻,顧王妃才平復了緒,不愿意見年的兒子為此事煩心,便特意想扯些別的,想了想說道:“綸兒近來一門心思只鉆研課業,都好久沒出府去玩玩了,臉都熬瘦了,過幾天,便是你那永嘉坊表侄子業兒的周歲生日,表姨媽下了帖子給娘,綸兒陪娘一起去可好。”
李綸與顧王妃相依為命多年,知道剛才傷了娘的心,便一心想補償,雖不喜在這當口出去應酬,還是乖乖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