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沈孝剛提出了征糧的事,次日戶部尚書就他寫了封折子遞上去,到下午時,折子端端正正地擺在正元帝案頭。
正元帝看罷拊掌好。
當時鄭仆也在,正元帝便他看了一遍折子,末了道,“朕記得鄭卿當初說科舉選拔的人才怕是書呆子,做不了實事。朕看這沈孝便是個做實事的人。關中大旱,戶部短糧,征糧一事正是解決之法。”
語氣中不無顯擺。
鄭仆笑了笑,也不否定,順著正元帝隨意夸了幾句。
心里卻不屑一顧。想得到法子,跟能不能施行法子,這是兩碼事。這位狀元郎是自取滅亡,二皇子讓他征糧,想必也是走到絕路上了。
夸贊之余,正元帝心中也知道征糧的難,他當場大筆一揮,親自給沈孝寫了一道征糧詔,要他捧著詔令去征糧。對八品小來說,這已是無上的榮耀了。
但正元帝明顯低估了征糧的難度。
從三月底提出征糧的法子,如今已是六月初了,兩個月的時間,沈孝捧著詔令征糧,關中各郡縣的鄉紳大族拜訪了不止三五遍,可三十萬石糧至今才征了不到十萬石,且大半的糧食都是跟二皇子好的世家貢獻出來的。
而永通渠那頭,崔進之拿著戶部發的糧給民工做人,修永通渠如今了長安城一等一的好差事,吃香的喝辣的,一人干活,街坊領居都不會著。二皇子氣得牙,就連二皇子后的世家如今也微詞陣陣沈孝這是拿他們的糧食去幫襯太子呢,他到底是二皇子這頭的,還是太子那頭的
“沈大人如今可好,捧著陛下的征糧詔在長安城灰。就剩一個月了,還差二十萬石糧食的缺口,據說他天天守在各個世家大族的門外頭,可本沒人愿意見他。不過二皇子好像一點都不著急,連個征糧的助手都不給沈大人派。”
隨從躬著子,對李述匯報近來的況。
昨日是六月初一,李述照例去了千福寺給亡母祈福。剛從千福寺回到別苑,便見府里的侍從已等在門口了。
自二皇子那邊提出征糧這件事后,李述自知自己也逃不過被征糧的命運,因此借著避暑的名頭搬到了城外別苑住著。到如今已住了兩個月了,朝堂里的大事小都靠府里隨從隨時稟報,幸得近兩個月來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都比較安生,朝中無大事,忙碌的唯有沈孝一個人。
這別苑坐落在山腰上,山頂上便是千福寺,山里還有清泉,到了夏季涼爽又舒適。李述年年夏天都會來此避暑。
隨從跟著李述進了別苑,沿著曲折的走廊,他弓著腰將近日朝中的事都稟報了一通,尤其是沈孝的近況。
李述淡淡地嗯了一聲,也不多說。
沒有什麼好說的。朝堂之事不是過家家酒,筆墨紙硯下藏的都是刀劍影,稍有不慎就會尸骨全無。沈孝想要爬上去,可也得看他有沒有本事爬上去。他既然了二皇子麾下,走錯了路,最后跌下來碎骨,那也是他自己著。
李述繼續沿著走廊往前走,侍從哈著腰又稟報道,“公主,匠人將羊脂玉石雕好了,一人高的玉觀音,沒一點瑕疵,如今在庫房里擱著。管事的說看您什麼時候回府瞧一瞧,皇后的生日將近,近來府中為這事不敢松懈。”
李述聽了就點了點頭,“明日就回。”
侍從放了心,又請示道,“還有崔家那頭,前幾日您說給崔國公還有兩位嫂嫂下帖子,看崔家這回要不要去宮里赴宴,可至今都沒有回應。駙馬爺兩個月以來又一直在永通渠督工,奴才們都不敢去問。”
李述聽了,沒什麼驚訝的表,道,“崔家不理便不理罷,當初給那頭下帖子,也是隨手提醒一下。”
崔進之有兩個嫡兄,都是跟著老崔國公在軍中打拼的。五年前出征南疆平,兩位兄長相繼戰死,打那之后崔家的勢力就一蹶不振。老崔國公晚年連喪二子,自此退家中,再不過問政事,兩位孀嫂嫂鎮日吃齋念佛,從不赴任何宴會。
崔家在長安城如今就像不存在一樣。
若不是崔進之靠著太子生生撐起了崔家的門楣,怕是所有人都要忘了昔年崔家在長安城是如何呼風喚雨的。
李述跟崔家那頭的人關系都不,們不愿去赴宴,那也不強求。無無求過日子也好。
皇后生辰在六月初八,李述此時才回府準備已經算是晚了的,畢竟那可是皇后,從人往來到生辰壽禮,再到上穿的戴的,是一一毫疏忽不得。幸得府上最不缺的就是各奇珍異寶,壽禮早都準備好了從新疆運回的羊脂玉,命匠人雕了等人高的白玉觀音,花了近一年的時間。
&
nbsp;這禮也說不上有心意,無非占了個貴重,算是中規中矩。
若是禮送得出彩了,過了安樂公主,安樂小心眼兒一生氣,皇后看李述便也沒什麼好眼了。這種事經歷過,如今已不會自討苦頭了。
當夜紅螺忙命丫鬟們收拾行裝,次日一早趁著天氣涼爽,平公主的車架起行,沿著道往城里行去。待行到十三王坊時,已是將近中午的時候了。
馬車里熱了起來,李述也沒心再看書,合上書打開了簾子,氣。
車馬拐過最后一道彎,前面就是平公主府。朱門大開,正等著迎接公主回府。臺階下左右立著兩個碩大的石獅子,石獅子旁竟然站著沈孝。
李述微微皺了皺眉。
自己在山里待了兩個月,剛回府他就湊上來了。沈孝這幾個月的也是沒白當,消息倒是廣。
車馬穩穩當當地停在府門口,李述下了車。知道沈孝來此要做什麼,因此并不想理他。
只當沒看見沈孝,徑直略過他就往府門口走,可剛上了一兩級臺階,后沈孝就住了,“戶部提舉沈孝,見過平公主。”
聲音還是肅冷,只是夾著些沉啞,聽著像好久沒喝水了似的。
李述停腳,轉,看著沈孝。
站在兩階臺階上,發現自己竟然才和沈孝平視。平日里遠遠瞧著,倒是看不出來他原來生的頗為高大。大抵是偏瘦的原因,因此不顯量。
李述將沈孝打量了一遍,他還是一深青袍,愈發趁得眉目濃郁,只是臉泛紅,泛白,這等毒辣天氣,不知道在他酷日下等了多久李述下有方,下人沒有主子的命令,從來不敢放任何閑雜人等進府。
沈孝見李述停下,忙道,“下有事與公主相商,不知公主能否”
“沈大人,”李述笑著打斷了沈孝的話,“本宮剛從別苑回府,此時有些疲累。若有要事相商,不妨日后再說。”
沈孝見李述拒絕,堅持道,“下長話短說,不會占用公主很長時間。”
“短說”
李述笑了笑,“短說就不必了,你若是短說的話,全長安城的人都猜得到你要說什麼。”
李述豎起兩指頭,晃了晃,“兩個字,征糧。”
沈孝目驟然一,旋即又明了了。也是,平公主這樣聰明的人,怎麼可能猜不出他要說什麼。
李述又道,“本宮累了,沈大人,今日無暇見你;后幾日本宮還要忙著給皇后準備生辰禮,也沒時間見你。沈大人若真心想求見本宮,那不妨等到六月末”
六月末,那是沈孝征糧的最后期限。那時一切早已塵埃落定,再求見李述還有什麼用這分明是不想借糧的托辭。
李述說罷便轉往府門口走去,再不管沈孝。只當沈孝討了個沒趣,早都灰溜溜地走了。
回房先換了輕薄裳,涼快了片刻,然后把府里各管事到花廳聽他們匯報府中況,理了幾起府中大事,又查了查上個月各種生意的往來賬本。
這期間前院的小黃門屢次探頭探腦,一臉著急,可偏偏所有能說得上話的管事都在花廳里給公主匯報事,公主邊的侍又都忙著伺候。他半天找不到空隙。
直到李述去庫房親自瞧那尊白玉觀音,小黃門終于逮到了機會,連忙把紅螺拉到了一旁。
“姑”小黃門跺著腳,“那位沈大人至今還在府外站著呢,你說這可怎麼辦侍衛他走,他非說要見公主;侍衛又不能把他攆走。”
紅螺瞪了小黃門一眼,“你急什麼,吵到公主了”想了想,道,“不管他了,他愿意等那就等著吧,公主的態度你剛又不是沒瞧見,擺明了不想見他。”
可小黃門卻急道,“這可您瞧外頭這太,站半個時辰就能曬懵了,沈大人從正午等到這會兒,這都曬了兩三個時辰了。再這麼下去在咱們府外頭出了事可怎麼辦。”
瞧沈大人直站的那個模樣,簡直是不見公主誓不罷休的架勢。萬一真曬出個三長兩短,他一個看門可擔不起責任,還他活不活啦。
小黃門遲疑道,“要不要不紅螺姐姐還是給公主說一聲,該怎麼著讓咱們心里有個數。”
紅螺瞪了他一眼,“說什麼說,你沒看公主這會兒忙著呢。”
誰知此時李述已從庫房里出來了,見他們二人躲在廊柱后,李述皺眉道,“紅螺,你們在說什麼”
當天下午沈孝剛提出了征糧的事,次日戶部尚書就他寫了封折子遞上去,到下午時,折子端端正正地擺在正元帝案頭。
正元帝看罷拊掌好。
當時鄭仆也在,正元帝便他看了一遍折子,末了道,“朕記得鄭卿當初說科舉選拔的人才怕是書呆子,做不了實事。朕看這沈孝便是個做實事的人。關中大旱,戶部短糧,征糧一事正是解決之法。”
語氣中不無顯擺。
鄭仆笑了笑,也不否定,順著正元帝隨意夸了幾句。
心里卻不屑一顧。想得到法子,跟能不能施行法子,這是兩碼事。這位狀元郎是自取滅亡,二皇子讓他征糧,想必也是走到絕路上了。
夸贊之余,正元帝心中也知道征糧的難,他當場大筆一揮,親自給沈孝寫了一道征糧詔,要他捧著詔令去征糧。對八品小來說,這已是無上的榮耀了。
但正元帝明顯低估了征糧的難度。
從三月底提出征糧的法子,如今已是六月初了,兩個月的時間,沈孝捧著詔令征糧,關中各郡縣的鄉紳大族拜訪了不止三五遍,可三十萬石糧至今才征了不到十萬石,且大半的糧食都是跟二皇子好的世家貢獻出來的。
而永通渠那頭,崔進之拿著戶部發的糧給民工做人,修永通渠如今了長安城一等一的好差事,吃香的喝辣的,一人干活,街坊領居都不會著。二皇子氣得牙,就連二皇子后的世家如今也微詞陣陣沈孝這是拿他們的糧食去幫襯太子呢,他到底是二皇子這頭的,還是太子那頭的
“沈大人如今可好,捧著陛下的征糧詔在長安城灰。就剩一個月了,還差二十萬石糧食的缺口,據說他天天守在各個世家大族的門外頭,可本沒人愿意見他。不過二皇子好像一點都不著急,連個征糧的助手都不給沈大人派。”
隨從躬著子,對李述匯報近來的況。
昨日是六月初一,李述照例去了千福寺給亡母祈福。剛從千福寺回到別苑,便見府里的侍從已等在門口了。
自二皇子那邊提出征糧這件事后,李述自知自己也逃不過被征糧的命運,因此借著避暑的名頭搬到了城外別苑住著。到如今已住了兩個月了,朝堂里的大事小都靠府里隨從隨時稟報,幸得近兩個月來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都比較安生,朝中無大事,忙碌的唯有沈孝一個人。
這別苑坐落在山腰上,山頂上便是千福寺,山里還有清泉,到了夏季涼爽又舒適。李述年年夏天都會來此避暑。
隨從跟著李述進了別苑,沿著曲折的走廊,他弓著腰將近日朝中的事都稟報了一通,尤其是沈孝的近況。
李述淡淡地嗯了一聲,也不多說。
沒有什麼好說的。朝堂之事不是過家家酒,筆墨紙硯下藏的都是刀劍影,稍有不慎就會尸骨全無。沈孝想要爬上去,可也得看他有沒有本事爬上去。他既然了二皇子麾下,走錯了路,最后跌下來碎骨,那也是他自己著。
李述繼續沿著走廊往前走,侍從哈著腰又稟報道,“公主,匠人將羊脂玉石雕好了,一人高的玉觀音,沒一點瑕疵,如今在庫房里擱著。管事的說看您什麼時候回府瞧一瞧,皇后的生日將近,近來府中為這事不敢松懈。”
李述聽了就點了點頭,“明日就回。”
侍從放了心,又請示道,“還有崔家那頭,前幾日您說給崔國公還有兩位嫂嫂下帖子,看崔家這回要不要去宮里赴宴,可至今都沒有回應。駙馬爺兩個月以來又一直在永通渠督工,奴才們都不敢去問。”
李述聽了,沒什麼驚訝的表,道,“崔家不理便不理罷,當初給那頭下帖子,也是隨手提醒一下。”
崔進之有兩個嫡兄,都是跟著老崔國公在軍中打拼的。五年前出征南疆平,兩位兄長相繼戰死,打那之后崔家的勢力就一蹶不振。老崔國公晚年連喪二子,自此退家中,再不過問政事,兩位孀嫂嫂鎮日吃齋念佛,從不赴任何宴會。
崔家在長安城如今就像不存在一樣。
若不是崔進之靠著太子生生撐起了崔家的門楣,怕是所有人都要忘了昔年崔家在長安城是如何呼風喚雨的。
李述跟崔家那頭的人關系都不,們不愿去赴宴,那也不強求。無無求過日子也好。
皇后生辰在六月初八,李述此時才回府準備已經算是晚了的,畢竟那可是皇后,從人往來到生辰壽禮,再到上穿的戴的,是一一毫疏忽不得。幸得府上最不缺的就是各奇珍異寶,壽禮早都準備好了從新疆運回的羊脂玉,命匠人雕了等人高的白玉觀音,花了近一年的時間。
&
nbsp;這禮也說不上有心意,無非占了個貴重,算是中規中矩。
若是禮送得出彩了,過了安樂公主,安樂小心眼兒一生氣,皇后看李述便也沒什麼好眼了。這種事經歷過,如今已不會自討苦頭了。
當夜紅螺忙命丫鬟們收拾行裝,次日一早趁著天氣涼爽,平公主的車架起行,沿著道往城里行去。待行到十三王坊時,已是將近中午的時候了。
馬車里熱了起來,李述也沒心再看書,合上書打開了簾子,氣。
車馬拐過最后一道彎,前面就是平公主府。朱門大開,正等著迎接公主回府。臺階下左右立著兩個碩大的石獅子,石獅子旁竟然站著沈孝。
李述微微皺了皺眉。
自己在山里待了兩個月,剛回府他就湊上來了。沈孝這幾個月的也是沒白當,消息倒是廣。
車馬穩穩當當地停在府門口,李述下了車。知道沈孝來此要做什麼,因此并不想理他。
只當沒看見沈孝,徑直略過他就往府門口走,可剛上了一兩級臺階,后沈孝就住了,“戶部提舉沈孝,見過平公主。”
聲音還是肅冷,只是夾著些沉啞,聽著像好久沒喝水了似的。
李述停腳,轉,看著沈孝。
站在兩階臺階上,發現自己竟然才和沈孝平視。平日里遠遠瞧著,倒是看不出來他原來生的頗為高大。大抵是偏瘦的原因,因此不顯量。
李述將沈孝打量了一遍,他還是一深青袍,愈發趁得眉目濃郁,只是臉泛紅,泛白,這等毒辣天氣,不知道在他酷日下等了多久李述下有方,下人沒有主子的命令,從來不敢放任何閑雜人等進府。
沈孝見李述停下,忙道,“下有事與公主相商,不知公主能否”
“沈大人,”李述笑著打斷了沈孝的話,“本宮剛從別苑回府,此時有些疲累。若有要事相商,不妨日后再說。”
沈孝見李述拒絕,堅持道,“下長話短說,不會占用公主很長時間。”
“短說”
李述笑了笑,“短說就不必了,你若是短說的話,全長安城的人都猜得到你要說什麼。”
李述豎起兩指頭,晃了晃,“兩個字,征糧。”
沈孝目驟然一,旋即又明了了。也是,平公主這樣聰明的人,怎麼可能猜不出他要說什麼。
李述又道,“本宮累了,沈大人,今日無暇見你;后幾日本宮還要忙著給皇后準備生辰禮,也沒時間見你。沈大人若真心想求見本宮,那不妨等到六月末”
六月末,那是沈孝征糧的最后期限。那時一切早已塵埃落定,再求見李述還有什麼用這分明是不想借糧的托辭。
李述說罷便轉往府門口走去,再不管沈孝。只當沈孝討了個沒趣,早都灰溜溜地走了。
回房先換了輕薄裳,涼快了片刻,然后把府里各管事到花廳聽他們匯報府中況,理了幾起府中大事,又查了查上個月各種生意的往來賬本。
這期間前院的小黃門屢次探頭探腦,一臉著急,可偏偏所有能說得上話的管事都在花廳里給公主匯報事,公主邊的侍又都忙著伺候。他半天找不到空隙。
直到李述去庫房親自瞧那尊白玉觀音,小黃門終于逮到了機會,連忙把紅螺拉到了一旁。
“姑”小黃門跺著腳,“那位沈大人至今還在府外站著呢,你說這可怎麼辦侍衛他走,他非說要見公主;侍衛又不能把他攆走。”
紅螺瞪了小黃門一眼,“你急什麼,吵到公主了”想了想,道,“不管他了,他愿意等那就等著吧,公主的態度你剛又不是沒瞧見,擺明了不想見他。”
可小黃門卻急道,“這可您瞧外頭這太,站半個時辰就能曬懵了,沈大人從正午等到這會兒,這都曬了兩三個時辰了。再這麼下去在咱們府外頭出了事可怎麼辦。”
瞧沈大人直站的那個模樣,簡直是不見公主誓不罷休的架勢。萬一真曬出個三長兩短,他一個看門可擔不起責任,還他活不活啦。
小黃門遲疑道,“要不要不紅螺姐姐還是給公主說一聲,該怎麼著讓咱們心里有個數。”
紅螺瞪了他一眼,“說什麼說,你沒看公主這會兒忙著呢。”
誰知此時李述已從庫房里出來了,見他們二人躲在廊柱后,李述皺眉道,“紅螺,你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