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 38 節 太子柏仁

我娶世子妃的那天。

因和太子鬧了矛盾,他沒有來喝酒。

只是當我掀開蓋頭,就看見太子坐在大紅的喜床上,正言笑晏晏地看著我。

我愣住了。

嗯?我的新娘呢?怎麼變了太子?

太子慢條斯理地挑起了我的下,他輕聲道:「阿陵,無論如何,和你親的人只能是我。

「你躲不掉的。」

說完,他懶散地往榻上斜斜一靠,扯散了領。

「阿陵,今天是我們的新婚之夜。

「請盡用我。」

1

今日是我婚的日子。

我迎娶的子,是汴京中名聞遐邇的人。

當朝太傅之陳懷夕。

這場婚宴是世子府有的喜事,因此儀式辦得極為聲勢浩大,京中有些名聲的貴人都來了世子府。

來往的賓客都笑盈盈地朝我作揖:「世子福壽康寧,今日迎娶京中一大人,實屬妙事。」

我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在滿堂賓客中掃了一圈,卻沒看到我想見的那人。

我隨手拽過旁匆匆路過的小廝,低聲問他:「太子還沒來嗎?」

小廝愣了一瞬,誠懇地搖了搖頭:「太子還沒到,只遣人送了一份禮單。」

聽到這個回答,我毫不意外。

京中人盡皆知,我和太子年相識,擁有極為深厚的誼,

但前幾日,因為要娶世子妃這件事,我同太子大吵了一架。

那時,他便放下氣話,說若我果真要娶陳懷夕,那他日后永遠都不會再同我相見。

這才造了今天這個局面。

我正再追問,但贊者已經來催,說吉時快到,讓我早些行禮。

不得已之下,我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想法,轉牽住了新娘子的手。

只是我覺得有些奇怪。

雖然我平日里鮮跟陳懷夕接,但……我知道,京中貴的一雙玉手一向保養得極其金貴。

陳懷夕的手,應當是一雙芊芊玉手,十指膩如細蔥才對。

為什麼……我握在手中的這雙手,骨節分明,敦厚有力。

甚至就連虎口和指節也留著薄薄細繭?

陳懷夕——汴京中最聲名遠揚的才,雙手竟然生得如此獷?

似是知道我心中疑慮,陳懷夕輕輕地我的掌心,示意我不要分心。

我回過神來,也懶得糾結這些細微末節。

跟從婚宴的流程,拜完了天地高堂之后。

我克制有禮地拉著陳懷夕的指尖,被推搡著進了被布置得尤為喜慶的房。

屏散了眾人,此刻房間里終于只剩下我跟陳懷夕兩人。

我嘆了一口氣,對陳懷夕道:「陳小姐,實在是抱歉,要連累你嫁給我。

「但按照契約所說,我絕對不會你。日后你有需要的時候,我會為你偽造一個份,送你離開。」

陳懷夕坐在喜床上,沒有說話。

用手指了指依舊罩在頭頂的大紅蓋頭,似乎在示意我替掀開。

我試探道:「是需要我幫你挑開蓋頭嗎?」

奇怪……即使是我同協議親這樣的況下,陳懷夕竟也在意要毫不差地完婚宴流程嗎。

我心中雖然奇怪,但想著反正也已經是婚宴尾聲。

在陳懷夕的默許下,我順手拿起了桌上的秤桿。

我正直接挑開。

卻沒想到,陳懷夕突然出了手,握住了我的手腕。

手上的力道不重,但似乎帶著一引導之意。

我只能順著手腕上的力,慢慢地掀開了頭頂的蓋頭。

只是等這蓋頭掀開,我看到蓋頭下的那張臉,吃驚得險些握不住秤桿。

「太子?」

2

蓋頭下的臉并不是京中第一人陳懷夕。

而是正目灼灼注視著我的太子。

式喜服穿在他上完全不顯得突兀,反而更襯得他劍眉星目,紅齒白宛若妖孽。

可——我的新世子妃,陳懷夕到哪兒去了?

我一下子便驚得站直了,險些沒說出話來。

等我反應過來,我立刻皺雙目,低了嗓音質問太子:「同我親的人怎麼會是你?陳懷夕呢?」

太子言笑晏晏地看著我,似帶著嘆息:「哎……阿陵,今天是我們的大婚之日,你卻一心只想著別的人,真是讓我傷心吶。」

我簡直被太子氣得說不出話。

什麼別的人,今日本就是我同陳懷夕的新婚!

而方才跟我過禮的那個人竟然一直都是太子。

他先前放出的狠話,我娶親后的什麼絕,什麼日后永不相見。

都是假的!

太子

就是親自代替了陳懷夕同我親。

簡直……荒唐!

一時間,我簡直要被太子氣得昏過去。

太子猜出了我的反應。

他不疾不徐地站起,居高臨下地看著我,手挑起了我的下

雖然是笑著,但太子的語調卻是輕得讓我心頭一:「阿陵,我怎麼舍得眼睜睜看你娶了旁人。

「無論如何,和你親的人只能是我。

「你躲不掉的。」

我偏頭躲開了太子的手,帶著惱怒:「你瘋了嗎?我是男人!」

男人同男人,怎麼能親?

太子微微笑起來,那張妖孽般的面容更顯得蠱,他慢條斯理道:「男人又如何?阿陵,你我都是男人,這不是正正好嗎?」

「我們可以玩的花樣,可比男人同人多得多。」太子一本正經地牽著我的手,說著不堪耳的下流話。

他吻了吻我的指尖。

被他過的地方燙得厲害。

驚得我立馬甩開了太子的手。

太子也不在意,懶散地往榻上斜斜一靠,扯散了領。

他用指尖捻了一抹胭脂,在他那張花瓣般漂亮的上。

看起來,他整個人就像是一尊玉白無瑕的瓷瓶上,被迫染了幾抹艷的紅。

迷醉人。

「阿陵,今天是我們的新婚之夜。

「來,請盡用我。

「夫君。」

本來應當是極其正常的詞匯,從太子的中念出來卻顯得尤為輕佻

他那本應殺伐果決下令的,卻說著如此油腔調的下流話。

讓我額頭上青筋跳了又跳,實在按捺不下心頭的無名怒火。

我腦子都快要被太子所做的荒唐事攪得炸。

此刻也本想不起什麼君臣有別,長尊卑。

我憤然地一腳踹在了太子上。

「庾柏仁!老子倒數三個數,立刻給我滾下來!」

3

太子被我一訓,只能灰溜溜地下榻。

而我看著他上那件龍飛舞的大紅喜服就覺得太突突地疼。

但現在也不是注意這些細節的時候。

我單刀直地問道:「你替陳懷夕嫁人,那人呢?」

太子懶洋洋地在桌邊一坐,漫不經心地把玩著桌上的花生,沒好氣道:「死了,本宮讓人把拖進葬崗埋了。」

太子這信口開河險些把我氣個倒仰。

我從角落里出一把佩劍,「啪」地重重一聲拍在桌上。

試圖威懾太子。

「庾柏仁!說正經的。」

太子毫不在意地聳了聳肩,剝了兩顆棗仁桂圓拋到里。

他語氣里帶著埋怨:「陸陵游,你真是不懂得恤我。為了嫁給你,我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把陳懷夕換出去。

「結果到頭來,你本不關心我累不累,,你只會為了一個無關要的人兇我。」

無關要……我聽著這個詞就頭疼。

我深吸了幾口氣,才勉力讓心平復下來:「陳懷夕是太傅的嫡,提出協議親這件事的是我,我必須保證的安危。

「況且……我同陳懷夕親,不都是為了穩固你在朝堂的地位嗎。」

當今圣上龍抱恙,日薄西山。

各方勢力早就了一鍋粥,全在暗地里角逐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勢。

我從小跟太子一起長大,竹溪早就為太子不可分的左膀右臂。

而太子式微。

陳懷夕是當朝太傅的嫡

我娶了陳懷夕,就相當于能為太子麾下增添一份有力的籌碼。

所以陳懷夕絕對不能出事。

說到這里,太子似乎被到了痛腳,他皺眉道:「我從一開始就告訴過你,我從來沒覺得你是一個可以隨意換的工,我不需要你為我犧牲。

「你從來都不是放在天平上衡量的品。

「我只需要你安穩地躲在我后,做我邊的最后一個人。

「陸陵游,你是人,不是籌碼也不是工

「你怎麼就不懂呢?」

我輕嘆了一口氣。

「殿下……我生來就是你最忠心的一把刀,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

太子不地盯著我,無聲地表達他的態度。

我們就這樣互相對峙,誰也不肯讓步。

最后,太子嘆了一口氣,他妥協道:「我就知道每次都吵不過你,當初讓你別娶陳懷夕,怎麼也勸不你,所以我今日才不得出使這一出。

「我把陳懷夕送出城了,送到了一個偏遠的小鎮里,太傅也知道這件事,很安全。」

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所以你這幾日不肯見我,就是在謀劃這件事?」

太子剝了一把花生桂圓到我的手心:「那我能怎麼辦?難道真的看著你眼睜睜去娶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

他小聲嘀咕:「還不如我嫁呢。」

太子抬手剪了一截燭芯。

頓時,蠟燭燃得更加旺盛,跳的燈火照在太子那張略施黛的臉上,顯得尤其妖冶人。

他拉了拉我的袖口,笑盈盈道:「別生氣了,阿陵。

「今天是我們的大喜日子,應該喝杯酒了。」

什麼大喜的日子,簡直胡鬧!

庾柏仁他今夜就是故意捉弄我來玩的吧。

我白了他一眼。

事已至此,也不能挽回。

但我相信太子的手段,他的后手一定做得很干凈,無須擔心。

我沒好氣地隨手抄起桌前的酒盞,就要隨意跟他杯。

但太子攔住了我。

他牽著我的手,另一只手穿過我的小臂。

這是喝杯酒的姿勢。

我們上的大紅喜服落在一起,在燭火的映照下,我眼神一晃,仿佛真覺得是我們兩人親。

沾了一點酒漬,那一抹大紅胭脂的映照下,顯得濡而溫潤。

太子定定地看著我,微微勾:「阿陵,這才是喝杯酒。」

說完,他引著我,逐漸靠近。

就在我們鼻尖險些到一起時,我們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了堪堪幾寸。

甚至近到能覺到對方熾熱的呼吸。

這是我們從未有過的距離。

太子輕聲道:「結發為夫妻,恩兩不疑。」

我面無表地在桌下踹了太子一腳,徑直仰頭將杯中的酒喝下:「要喝就喝,別嘰嘰歪歪的。」

4

因為今日世子府中人多眼雜,我也不便將太子連夜送出府。

只能將就讓他歇在世子府中。

我正來替太子收拾房間,我另尋一歇息。

太子卻勾住了我的掌心,他笑盈盈地:「不必這麼麻煩,我跟你一起睡在這里就好。」

他說:「反正我們又不是沒有歇在同一張床榻過。」

「而且……今夜可是我們的新婚之夜呢。」太子眨了眨眼,那雙漂亮的丹眼中有眸

「阿陵,春宵一夜值千金。」

看著太子那不自覺間出的挑逗神

我心煩意地偏開了頭。

這副模樣可真是欠揍。

我咬牙道:「庾柏仁,你再這樣矯造作,我就一腳把你踢出去。」

5

因陳懷夕被太子送出了城。

親第二天,我便讓下人傳出去消息,說世子妃染了風寒,不便見客。

預備先糊弄一段時間,日后再做打算。

但沒想到,沒過多久。

我就收到了一封請帖。

是信王派人送來的拔寒宴帖子,邀請我與世子妃一同前往。

我的侍衛長青送來這封信時,頗有些愁眉苦臉:「世子爺,怎麼辦?我們連世子妃去哪兒了都不知道,如何帶世子妃參加這勞什子拔寒宴?」

我正在書房中臨帖,聽聞此話,我頭也不太抬道:「拒了。」

他掀開信紙,在我面前抖了又抖:「世子爺,您沒瞧見這上面的金印嗎,這宴咱們是不得不去呢。」

眉心,有些發愁。

信王平日里同我集最

今日這個拜帖,信王居然還有模有樣地蓋了王印。

看來是非去不可。

但……世子妃如今在哪兒我都不知道。

怎麼偕同前往?

6

赴宴的那天,我是一個人上的馬車。

到了信王府,剛下馬車。

就瞧見了平日里跟我最不對付的益王。

他唰得一下將折扇抖開,一雙眼睛似笑非笑地盯著我:「喲,竹溪世子這了婚的人就是不一樣。

「不復之前的氣,倒是終于有了幾分男人樣。」

益王長了脖子,就要往我后的馬車里瞧世子妃的影:「聽說新婚當夜,世子妃就了風寒。

「本王覺得,可能不是風寒,是厭惡陸陵游你技不行吧。」

被他這話一激,他后的簇擁者配合地哄堂大笑起來。

益王朝我眉弄眼:「怎麼?世子爺,破的滋味覺如何?」

我聽了益王這些混賬話也不生氣,只是把腰間的佩劍往外了兩寸。

面無表地看著益王道:「既然益王這麼興趣,不知益王想不想嘗嘗被人割斷舌頭的滋味。」

被我手中的寒一閃,益王到底不敢再胡來。

他只能死鴨子道:「嘁,誰不知道你陸陵游是太子的一條走狗。

「不過就是仗著太子的寵,才敢在這里胡

作非為。」

「等太子倒臺,本王看多得是人把你拆吃骨頭。」最后這句話,益王說得又低又輕,語氣嘲弄。

我本來都已經往前走,聽聞這話。

我唰的一聲出腰間長劍,不偏不倚地抵在了益王的脖頸上。

我冷聲道:「益王,謹言慎行的道理,不會沒人教過你吧。」

被這長劍一指,益王渾僵了片刻。

也沒敢說話。

我冷冷了瞪了他一眼,才重新往走。

遠遠地,我聽見益王氣急敗壞的聲音:「媽的,賤人!」

坐在席上,周圍觥籌錯聲不停。

信王見我一人坐在席上,裝模作樣地給我斟酒,問道:「竹溪世子怎麼一個人前來,沒偕同世子妃一起嗎?」

我掀了掀眼皮。

也不知道這些王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閑來無事跟我套什麼近乎。

但礙于面,我還是回答了他:「世子妃染了風寒,尚未康健,不方便出門。」

益王坐在我的斜對面,冷冷笑一聲,嘲諷道:「只怕不是不能出門,而是不想跟你陸陵游一起出門。

「只怕是覺得丟人。

「京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得,竹溪世子陸陵游是個閹人。」

益王這是在嘲諷我的過去。

年時,太子不,被皇上當作質子,送往了邊境。

我族與太子母族一向親厚,為了保護太子。

我被父母假扮孩子,一同送到了太子的邊。

一扮就是十余年。

直到邊境大捷,太子終于名正言順地歸位。

我也才跟從太子回了京。

然后父母親為了恢復我的份,才終于對外宣布我是男兒

益王就是在拿此事嘲弄我。

我也沒生氣,只是垂眸懶懶地撥著花生。

懶得搭理他。

下一刻,一道含笑的嗓音響起。

「世子爺恤我昨夜辛苦,才躲著我一個人來了宴會。

「怎麼會是我嫌棄世子爺呢,臣妾不得想跟世子爺一同來。」

我愣了一瞬,這個聲音,十分耳

是陳懷夕,可不是已經被太子送出京了嗎,為什麼會在這里。

抬頭一看,陳懷夕戴著面紗,在我旁款款坐下。

在桌下輕輕握住了我的手。

我一愣,指尖的虎口

果不其然,到了細細的薄繭。

陳懷夕微微勾起角,道:「世子爺,你這麼熱,反倒讓我有些招架不住。

「這天清日白,不宜白日宣吶。」

舉起手帕掩住角,遮住那意味深長的笑:「不過若阿陵實在是急不可耐,我也并非抗拒。」

陳懷夕這些荒誕不經的話一說出來,再加上我在虎口到的細繭,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我面前的這位,哪兒是什麼陳懷夕。

分明就是易容后的太子!

我簡直要瘋,太子怎麼會假扮陳懷夕的樣子來參會?

要是被人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低了嗓音,幾乎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你瘋了嗎?這里是信王府!要是被人發現了你的份,那些大臣又會怎麼寫折子參你一本?你這樣胡來,想過后果嗎?」

太子本人顯得很坦然,他抬手斟了一杯茶,笑盈盈地推到了我的面前:「弟弟們有活也不上我這個兄長,我這個作為兄長的人可是很無聊的。」

太子將嗓音輕,仿若帶著蠱的鉤子:「況且——

「帖子上邀的可是我們夫妻二人,阿陵怎麼能不上我呢?」

7

太子神自若地坐在席間喝酒,沒有毫擔憂之

我剛想開口訓斥,讓他喝一點。

一道油腔調的嗓音驀地響起,打斷了我的話。

我抬頭一看,迎面一位穿著白鷴補子服的男子搖著折扇朝著我們這邊走了過來:「久聞陳小姐的名,只可惜往日沒有機會一睹芳。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他笑盈盈地在太子邊坐下,故作親切道:「陳小姐生的風華絕代、天人之姿,實在是得讓小生心神不寧,這才斗膽想來跟陳小姐結一番。」

我認識他,他是益王的簇擁,一個從五品的給事中。

名為劉云。

我輕輕往后一靠,掠過他,向了他后的益王。

益王此時正笑盈盈地剝著花生,饒有興趣地看向了我們這邊。

我看出來了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這劉云言語調戲「陳懷夕」,以達到激怒我的目的。

如果我一怒之下揍了劉云,益王剛好借著這個機會參我一本,說我喜怒無常。

而若是這種程度下我都能忍著不發作。

益王更是對此喜聞樂見,高興我落個頭王八的名聲。

益王為了挑釁我,竟然舍得用他麾下的從五品員,也不知道到底給了什麼好

但只可惜……他們找錯了人。

他們眼中的「陳懷夕」并非陳懷夕,而是太子。

想到待會兒要收拾的爛攤子,我就覺得有幾分頭大。

但劉云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的嚴重

他見我還沒反應,又瞇瞇挪了挪屁,坐得離太子更近:「陳小姐……下只是覺得可惜,你這等天姿國人,怎麼就甘心嫁給世子。」

他掩住口鼻,狀似低了嗓音,實則卻一字不落地說給我聽:「下聽說過,竹溪世子看著外表正常,實則……嘖嘖,沒有男人之氣啊。」

太子帶著笑,似有好奇,他笑盈盈道:「是嗎?」

劉云見狀,以為興趣,他雙眼一亮,接著就說了下去:「可不是嗎,竹溪世子五勞七傷、脾腎虛,他勢必是不能在床事上滿足你。

「但下仰慕陳小姐已久,若是陳小姐不嫌棄……」

太子角的微笑不變,他放輕了嗓音,問道:「我不嫌棄的話,你要怎麼?」

劉云被這聲一問,早已心猿意馬。

他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陳懷夕」的那張臉,一臉壞笑道:「下愿意滿足陳小姐的任何需求。」

太子又道:「你什麼名字,我之前見過你嗎?」

劉云壞笑起來,他作勢就想拉住太子的手:「我劉云,先前只聽過陳小姐的閨名,卻一直惋惜沒能跟陳小姐上面,今日算是圓滿。」

劉云什麼也不懂,還覺得人對他有意思。

但我看著太子這副溫得快要滴出水的模樣,只覺得頭疼。

他這是被人引得了怒,還暫且忍耐著沒有發作。

果然,下一刻,太子端起桌邊的酒盞就砸到了劉云的臉上,他站起,一腳將劉云踹翻在地上。

太子角的笑已經徹底冷了下來,他冷笑一聲:「你算個什麼東西,不就是個從五品的給事中嗎?居然還有膽子撒潑到我面前來?

「在我沒出嫁前,我父親是正一品的太傅,你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肖想我?

「現如今我已經出嫁,是世子正妃,從一品的宮眷,你出言不遜、以下犯上,你是哪兒來的膽子?」

我盯著太子,思忖了半晌。

看得出來,他是認真看過陳懷夕的資料,說得井井有條,滴水不

太子順手出我腰間的佩劍,踩著劉云的腦袋直直地用劍尖抵著他的腦袋,太子冷笑一聲。

「你知道嗎,憑借你剛才的那些話,我稟報圣上,你們全家人加起來再長十顆頭都不夠砍的。」

劉云被猝不及防地一踹,整個人已經傻了。

此時,因為這里的靜,整個宴會上的目都注視了過來。

劉云自從朝做后,哪兒在這麼多人面前過這麼狼狽的場面,他咬牙掙扎了一番,想從地上站起來。

但太子的腳踩得死死的,他撲騰半晌,也沒法撼毫。

他整個人的臉已經漲得通紅,只能堅持益王遞給他的任務,道:「下說的話,難道不是事實?竹溪世子就是個廢。」

太子眸冷得宛若寒潭。

出乎意料,太子漫不經心地碾了碾劉云的腦袋,慢慢松開了桎梏著劉云的腳。

他翹了翹角,看不出緒:「給你十息,跑得越遠越好。

「若是十息之后,還能被我這支箭給追上,那就說明你連我這個人都比不過,廢得徹底。

「到時候,記得跪下來向我們家世子道歉。」

「快跑吧,我可不保證,我這支箭追上你的時候,是得你的腳邊,還是你的頭呢。」太子隨意從墻上摘下了一支弓,已經做出了一副彎弓搭箭的姿勢。

他瞄準劉云,似笑非笑地輕聲倒數:「十、九……」

劉云看著太子的這副架勢,早已經嚇得肝膽裂。

他敢打包票,若是被「陳懷夕」中,他可能真的會死!

劉云踉蹌地往后爬了兩步,卻被太子的倒計時猛然一嚇,手腳并用地爬起來就往外跑。

一支箭的程是有限的。

對劉云來說,一個久居深閨的人臂力更是不足,只要他跑出「陳懷夕」力所能及的程,他就沒有危險。

況且信王府中格局復雜,只要他繞過假山,「陳懷夕」的箭就瞄不準他。

抱著這樣的想法,劉云咬著牙狼狽地朝著亭子外跑去。

太子神自若地盯著劉云撲到假山后面蓬頭散發地逃竄,他嗓音不變:「三、二、一。」

下一刻。

「錚!」的一聲破空之音。

箭矢宛若流星之勢出,直直穿過假山空,「鐺」的一聲過劉云的袖,將他整個人釘在了假山上。

箭矢尾羽發出「嗡」的聲。

假山碎屑飛濺。

石三分。

太子懶洋洋地收回弓箭,隨手丟給看呆了的侍:「哎呀,真沒勁,這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眾人定睛看去,劉云被釘在假山石上,渾冒著冷汗,服下擺已經是淋淋的一片。

席中眷忍不住皺起了眉,嫌惡地舉起手帕遮住了口鼻。

太子若無其事道:「噥,真是廢,連我這個人都比不過。」

「愿賭服輸,快點收拾干凈,過來跪下給我們家世子爺賠罪。」太子揚聲道。

而此時,目睹了這一場鬧劇的益王終于坐不住了,他先前從未與「陳懷夕」接過,沒想到對方竟然是這樣護著世子的「烈」。

這回算是踢到了鐵板。

他出來皮笑不笑地打圓場道:「世子妃,劉云他只是開了個玩笑話,他這模樣已經到了太子妃的懲罰,就不要再過于得寸進尺了吧。」

太子挑了挑眉,看向了他這個拱火的罪魁禍首,他道:「莫不是輸不起?既然益王替他求,我也不過分追究他的責任。」

益王作一松,以為「陳懷夕」終于讓步。

卻沒料到,太子不不慢道:「我可以不讓劉云給我們家世子下跪道歉,他既然輸不起,那就讓益王替他給我們家世子下跪道歉如何?」

太子這是把剛才劉云下的臉面,原封不地下給了益王。

聽完這句話。

益王臉頓時變得難看起來,他咬牙道:「陳懷夕!你別太過于咄咄人!本王是什麼地位,豈容得你在這里放肆?」

太子聳了聳肩,不以為意道:「益王莫不是也只是想皮子,卻拿不出一點真心誠意?」

眼見益王就要惱怒,我一把拉住了太子,無奈道:「好了,別開玩笑了。」

益王是什麼份,是絕不可能在這種宴席上給人當場下跪。

若是跪了,皇室的臉面又置于何地。

太子這話,只是想把益王架起來,讓他丟臉。

我頭也不抬對益王道:「世子妃胡鬧了一通,還請見諒,我同世子妃還有事,就先行一步了,告辭。」

我拉住了太子的手腕,帶著他就往外走。

太子笑地任由我牽著,也不掙

只是在路過益王時,他輕聲道:「做人怎麼能不誠信呢,愿賭服輸啊。」

聽到這句話。

益王下頜繃,看起來氣得不行。

8

上了馬車,車簾放下,我才忍不住冷笑一聲:「庾柏仁,你今天好威風啊,仗著世子妃的份,就敢在信王的宴席上胡鬧。」

太子被我這一訓,他也不生氣。

懶洋洋地往坐墊上一靠,就來牽我的角:「別生氣了嘛,阿陵。

「我這是看不慣他們,有事沒事非要往你面前蹦跶,我這是替你教訓一下他們。」

我看著太子如今頂著的這張陳懷夕的臉就來氣。

若不是他自作主張在大婚之夜送陳懷夕離開,又在今天的宴會上不請自來。

我哪兒會招來這麼多麻煩。

我沒好氣道:「快把你臉上的假人皮給撕下來,我看到就煩。」

太子嗓音拉長:「阿陵想見我的臉,直說就是了,何必拐彎抹角。」

他抬手就毫不避諱地將他臉上那張人皮面給撕了下來,出里面那雙星辰般的眸子,含笑看著我。

「怎麼?幾日不見,阿陵可是想我想得?」

我正開口罵他,卻沒想到,窗外傳來馬蹄聲,逐漸靠近。

是信王的聲音。

「陸小世子,方才宴席上的事,真是抱歉。」說著,馬車簾子就被人手準備一把起。

該死!信王怎麼會突然這個時候追上來?他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太子剛摘下他的人皮面

不能被人給認出來!

急之下,我迅速拆下了太子的發髻,一把將他按在懷里。

食指在太子的上,我俯下了頭。

即使聽到馬車外的聲音,太子也毫不慌張,他似乎知道我想做什麼。

不變,那雙眸子笑盈盈地盯著我。

「唰」的一聲,車簾被人從外面掀開,我余一瞥,注意到了信王和益王正坐在馬上,準備開口。

我這才像是驚醒一般,抬起頭看向了馬車外。

我摟著太子,迅速地轉過了半側,意圖擋住他。

我淡淡道:「信王,我同我夫人的私事,你確定還要看下去?」

信王一愣,似乎不敢確定我們剛出信王府,就開始在馬車上胡鬧。

他尷尬地笑了一聲,連連道歉:「我方才還以為這檔事會讓你們鬧矛盾,沒想到你們二人伉儷深,居然在馬車上就迫不及待……」

他意識到

后面的話不宜多說,只能收了聲,迅速放下了馬車簾子。

隔著簾子,他才道:「我只是關心一下世子,就不打擾了,世子帶著世子妃一路好走。」

直到馬車搖晃著走出半刻鐘,我才松開了抱著太子的手,驚覺自己背后竟然出了一冷汗。

我皺著眉對太子道:「方才你在宴會上胡鬧的事,益王蠢笨,或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信王肯定已經有所察覺,他在懷疑『陳懷夕』了。」

只是我話語說完許久,也沒見得太子回應。

太子對于謀略一事最為稔,半晌不說話,他這是怎麼了?

我抬頭一看,就見太子臉頰緋紅,雙耳騰霞。

他結結道:「阿陵,方才你親得不夠認真,不如這會兒我們再親一個?」

我:「……庾柏仁,你在想什麼?方才只是急之下的做戲!」

太子雙眸明亮,眼地看著我。

我咬牙切齒道:「……庾柏仁,滾下去!」

9

而此時,遠遠地被我們甩在后的信王和益王,還在原地,坐在馬背上冷冷地看著我們的馬車離開的方向。

益王跟信王互相換了一個眼,益王道:「三哥,我方才看清楚了……馬車里面的那個人,不像陳懷夕,倒像是……」

信王淡淡地抬了抬手,示意益王不要再說下去。

益王冷笑一聲:「陸陵游這個豎子,居然有膽子做出這樣的事。」

信王勒馬,偏過頭看了一眼益王,意味不明地問道:「太子今天是不是沒來?」

益王笑了笑:「是啊。」

信王輕輕點了點頭,示意益王回府再說。

益王回頭看了一眼世子府馬車離開的方向,忍不住朝著地上啐了一口:「陸陵游,你小子終于有把柄落到我手里了。

「這麼有悖人倫的事,可是天理不容呢。」

10

自從信王的拔寒宴后,便臨近冬至。

一時間,宮里宮外忙得不可開

各地紛飛的文書接踵而至,宮中又忙著祭祀。

因此太子每日都被三公攔下理朝務,忙得焦頭爛額。

倒是了許多來我這里惹麻煩的時候。

我樂得清閑,每日都窩在我的世子府中。

因為我小時候落下了病,所以無論我去哪兒,下人總是習慣地提前把炭給我點上,整個室都是暖烘烘的。

這日,我在書房邊看書邊打瞌睡。

遽然,一雙帶著寒氣的手在我的脖頸上,凍得我一個激靈。

我驀地睜開眼,就看見太子披著一狐裘,笑盈盈地彎下腰看著我:「哎呀,我這般想念阿陵,一下朝便迫不及待地趕了過來。但阿陵卻一點也不在意我,竟都窩在這里睡著了。

「可真是讓人心寒。」

我注意到,他的大氅肩頭落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太子跟我說話,向來都是這樣沒正形的。

我懶得搭理他。

我坐起后,只是習慣地幫他把外套下,皺眉問他:「你來的時候,沒下人給你打傘麼?怎麼上落了這麼多雪?」

太子嘆了一口氣:「我思念阿陵的心意深厚,迫不及待地想來見到阿陵。」

「噥,你瞧。」太子隨手往窗邊一指,窗外的積雪上赫然留著幾只腳印,「我懶得等你開門,都是翻窗進來的。」

我:「……」

我的額頭上青筋一跳,忍不住道:「我養的這些暗衛都是吃白飯的嗎?你這麼胡鬧,居然都能放你翻進來?」

太子笑地牽住我的袖口,輕輕晃了晃:「別生氣,暗衛們都知道我對你魂牽夢縈已久,所以舍不得攔我。」

我有些無語,甩開了他的手:「宮中的事還不夠你忙的嗎?這時候來我這小小的世子府做什麼?」

太子不依不饒地抓住了我的手心,他放了嗓音:「你是不是日子都過糊涂了,今日是冬至,往日冬至都是我們倆一起過的,難道你忘了?

「莫不是有了世子妃這個新歡,就忘了我這個舊人?

「阿陵,你可真是讓我心碎吶。」

時,我便陪著太子去了邊境。

遠在他鄉,又無人問津。

每當年關臨近的時候,只能我跟太子兩個人在一起,過一個簡陋的新年。

景國傳來消息。

十一月,甲午。太子的生母,恭哀許皇后崩。

收到信時,太子愣了很久,他攥著我的手掌用了很大的力,幾乎失去了

外面竹聲聲,沸反盈天。

而我跟太子卻只能狼狽地窩在一,汲取對方上零星溫度。

沒有一刻覺得異國他鄉讓人這般冷清難挨。

太子臉煞白,握著我的手掌幾乎快失去知覺:「阿陵,等回去后,嫁給我吧。」

我蜷在一,垂眸頂著自己的膝蓋:「太子哥哥,雖然我平日里扮作孩,但你是知道的,我是個男孩。

「男孩同男孩,怎麼能親呢?」

太子抱著我的肩膀,滾燙的眼淚濡了我的角。

他小聲道:「沒關系的,阿陵,我只有你了。所以無論你是男孩還是孩,都沒關系的。我只要你。」

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有些出神。

直到跟太子并肩坐在桌上的時候,我還有些心不在焉。

太子有些不滿我三心二意,他抓起我的手,握在了他的手心,放在角張就咬了一口:「想什麼呢?阿陵。

「同你親過禮的人可是我,我才是你名正言順的世子妃。你心心念念、朝思暮想的人只能是我,你的腦子里不許想別人。

「你到底在想誰呢?」

太子如今已經年,早已不復當初那個稚可憐的孩模樣。

他一雙眸子生得明,眼波流轉間,仿若就能攝人心魄。

太子笑地單手托腮著我,被那雙專注的眸子一,仿若能燙進人的心底。

他拉長了嗓音,似在撒,又似是不地試探:「阿陵難道不喜歡我了嗎?」

我被這眸一燙。

沉默了半晌,才緩緩搖了搖頭:「沒有,我只是在想當初我們在云國時候的事。」

太子這才像是放下了心,黏黏糊糊地拉著我的手。

滿口心肝心肝地胡說八道。

我想起來我當初是怎麼回復太子的了。

我回抱住了他,說:「別擔心,我會一直一直陪你走下去的,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

「陪你歲歲年年,歡榮良久。」

太子一愣,他的手抬起片刻,才緩緩落在了我的肩上。

他似是有些無奈,帶著笑:「哎呀,我的阿陵,你這樣黏人,可教我如何是好。

「我只好答應你,歲序如今日,今生長相守。」

太子上說得輕佻。

但是擁抱我的力道卻很,像是想將我箍進他的骨里永不分離。

恍惚之間,我的視線仿若掠過了太子,穿過荏苒

向了當初那對臭未干的可憐稚子。

他們倆地擁在一起,仿若對方就是他們彼此的全部。

11

冬至之后,便臨近新年。

按理來說,宮中的人,不論是誰,都應當忙得不可開

侍衛長青卻滿臉疑地遞給了我一封帖子,他納悶道:「主子,這已經是益王本月送來的第八封拜帖了,前幾次我們都拒掉了。但即使這樣,益王還是不依不饒地差人送過來。」

益王與我的關系說得上是水火不容。

他給我遞拜帖,相當于明明白白地就在紙上寫著幾個字:不安好心。

眉心,正想讓長青照舊拒掉。

卻沒想到,長青將信一翻,滿面狐疑地遞給了我:「主子……這……您瞧瞧。」

我接過來隨意瞥了一眼。

就見益王在信后寫道:【陸陵游,我這里有你興趣的東西,你確定不來看一眼嗎?如若你不來,那就太可惜了。】

看到這句話。

我的心臟冷不丁跳了起來,我約約能覺到,益王似乎是有備而來。

他知道了些什麼?

我的腦子在電石火間,思考了我可能會被益王拿住的把柄。

難道……拔寒宴的那天,益王真的看到了些什麼?

跟太子有關的事,不容得我輕忽。

我下頜收,實在是不能忍這種被人戲弄的覺,我慢慢攥了雙拳,對長青道:「接了,就說我陸陵游會如約而至。」

益王將會面地址定在了城北的一座酒樓。

我一推門進去,就看見屋只有益王一人,他正吊兒郎當地靠在侍的懷中調

輕巧地剝了一粒提子送益王口中。

見我進來,益王毫無反應,甚至還在笑嘻嘻地攬侍的腰。

我面無表地在他對面坐下,手叩了叩桌面:「有什麼事,直說。」

益王這才像是注意到了我,他手拍了拍侍的腰,輕佻地示意

這才皮笑不笑地看向了我:「哎呀,世子爺著什麼急,人還沒來齊呢。」

人?

益王不只了我一個,他還了誰?

我皺起眉,就準備起離開:「益王可沒提前在帖子里跟我商討這宴邀請的來客不只我一人,既然益王不誠心,我也沒什麼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

益王嬉皮笑臉地攔住了我:「別著急嘛,世子爺,來人你肯定愿意見。

「太子哥哥向來準

時,說不定,他這會兒已經到門口了。」

我一愣?

他還了太子?

不妙的覺驀地從心底升起。

難道……益王知道了太子假扮陳懷夕的那件事?

這可有點難辦。

正巧,門外傳來了太子那疏懶矜貴的嗓音:「我的好六弟,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突如其來給你大哥遞拜帖是做什麼?

「我可不記得你什麼時候跟我關系有這麼好了。」

太子推開房門,抬頭就撞見了我的目

我們不地互相換了一個視線。

他懶洋洋地勾一笑,手中的折扇展開,不疾不徐地掩住口鼻:「哎呀,六弟可真是給了我一份好大的禮。

「我親的竹溪世子怎麼也在這里。

「多日未見阿陵,可總算讓我緩解了這思念之苦。」

益王早已經習慣了太子的不著四六,聽聞這話,他倒也沒什麼反應。

皇室的人把綿里藏針這一套使得爐火純青。

就算太子明里暗里諷刺益王,他也能笑盈盈地迎上去,親切地牽著太子的袖口:「太子哥哥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們兄弟幾人,屬你地位尊貴,平日里小打小鬧的活,我們這幾個不學無的弟弟怎麼敢上你。」

益王往外遞了幾個眼,示意侍衛把門關上。

他這才親親熱熱地將太子拉到席間坐下:「這次太子哥哥來,當然是有要事。」

太子不咸不淡地挑了挑眉:「哦?」

益王嘖嘖了兩聲,才惋惜地將目看向了我。

「弟弟實在是為竹溪世子惋惜,世子長得一表人才,只可惜在京中風評不好,大家明里暗里都在譏笑竹溪世子男扮裝的那幾年,覺得竹溪世子是個變態。

「臣弟實在是為竹溪世子到心痛。」

嘖……益王這話說的,最先在京中傳出我的流言飛語的人,就是他。

他如今怎麼會突如其來改了子?

不對勁。

我的心逐漸沉甸甸了下去,地盯著益王,想看他接下來會說什麼話。

益王接著道:「只是臣弟不知道,竹溪世子竟然變態到這個程度。太子哥哥,陸陵游他竟然膽大包天地肖想你啊!

「那日我同二哥設宴,陸陵游卻帶著世子妃早早退席,弟弟我還正覺得奇怪。

「您猜怎麼著?我跟二哥追上陸陵游時,想跟他道歉。

「就瞧見馬車里的人本不是什麼世子妃,他懷里的那人,赫然就是太子哥哥您的臉!」

益王說得激了起來。

他重重一拍桌,厲聲道:「陸陵游,你可知錯?蓄意在府中養著當朝太子的替!你可知你慕太子的這件事要是被傳了出去,世人會怎麼看你?」

我聽到益王的話,心里一咯噔。

下一刻,卻是一愣?

嗯?替?什麼替

益王苦口婆心地對太子道:「臣弟輾轉反側之下,覺得這件事實在荒謬,于是立刻就來告訴太子哥哥你這件事!

「太子,我知道陸陵游跟你有誼,你對他一向良善。

「可……陸陵游他是個變態!他肖想你啊!為了得到你,他不惜將世子妃易容你的模樣!只為了有片刻歡愉。

「太子哥哥!這樣的人,你怎麼還敢留在邊啊!」

太子:「……」

他表有些一言難盡地跟我對視了一眼。

早曉得益王蠢笨,沒想到竟然蠢笨這樣。

那日信王同益王一,肯定看得比益王清楚。

即使知道了這件事,信王在這段時間里卻一直沒發作,是在暗地里窺著一個合適的時機。

但益王這個蠢東西,連事都沒弄清楚,就妄自猜測事的真相,然后得意洋洋地想來挑撥我們之間的關系。

或許在他看來,竹溪是太子的肱,

若是我對太子揣著不當之心,太子一怒之下,或許就會同我斷絕關系。

這樣,太子就失去了一條得力的臂膀。

先不說這事是假的。

但若事真是如此,他不想想,太子舍得放棄他的左臂右膀嗎?

太子笑盈盈手拍了拍益王的肩膀,嘆氣道:「六弟,哥哥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世上哪兒來的什麼易容之,你興許是一時眼花,看錯了。

「我對世子爺的心一片赤忱,若是世子爺對我有意,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生氣。」

太子似是為了證明跟我的關系有多親

他長臂一攬,就將胳膊搭在了我的肩上。

太子親地半摟著我,笑道:「你說是不是呀,阿陵。」

我:「……」

某人又要開始胡鬧了。

益王本來對此事竹,他以為出了這檔子事,怎麼著也該讓太子跟我生出嫌隙。

卻沒想到太子對此毫不在意。

甚至還樂在其中。

他瞪了半晌,突然就傻眼了:「太子……你竟然這般能忍?」

太子惋惜道:「益王,你怎麼可以這樣揣測你的兄長,我跟阿陵關系好,難不讓你嫉妒了?這才想出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來污蔑我的好阿陵。」

太子角的笑意突然就冷了下去。

他冷冷盯著益王,嗓音仿若淬了毒:「本宮平日里是怎麼告誡你的,別招惹阿陵。益王,難道你就從來不聽嗎?」

太子驟然翻臉。

這是想起了先前拔寒宴時益王做的荒唐事,他正愁無發泄怒火。

想新仇舊賬一起清算。

益王早就清了太子的脾晴不定、喜怒無常。

被太子驟然一瞪,他已經來不及繼續吃驚,頃刻間,他臉頰上的冷汗就滴了下來。

太子一腳踹翻了益王前的桌子。

霎時間,一通巨響,桌上的杯盤骨碌碌滾了一地。

太子冷笑道:「好你個益王,為了挑撥離間,連這種荒唐事都能編排出來!當本宮是瞎的嗎?」

益王被太子一通嚇,當即就心慌意地跪了下來。

他哆哆嗦嗦地求饒道:「太子息怒,臣弟一時鬼迷心竅,才做出了這樣的事。」

我注意到,益王在暗,眼神毒地狠狠剜了我一眼。

12

了夜,我吹滅了燭火,正準備睡下。

就聽見窗戶吱呀一聲,夾雜著雪沫的寒風呼嘯著涌進了室

有人踩著窗欞跳了進來。

我抬眼一,就瞧見太子徑直推開了我的窗,正含笑注視著我。

我:「……本王的暗衛死哪兒去了?」

長青委委屈屈的嗓音隔著窗戶傳了進來:「主子,這可是太子爺,金枝玉葉的,屬下怎麼敢攔。」

太子轉過,隨手從荷包里掏了一粒碎金子從窗戶口丟出去,笑著道:「好長青,我到你對我的敬了,可別再打趣我了。」

長青笑嘻嘻地接走了那粒金子,順手替太子將窗欞合上:「太子爺,您和咱們主子慢慢聊。」

我:「……當本王是死的嗎?」

太子將上的大氅下,搭在了一旁。

他道:「我的好阿陵,我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在想你。你倒好,早早就熄了燈要睡下,我趕來見你,你還對我答不理。」

我只覺得腦仁疼。

此從我那次因為親的事,跟太子大吵一架后。

這似乎讓他愈發沒有安全

隔三差五就要夜闖世子府,似是為了證明什麼,他也不走正門,非要翻窗進來。

我:「……」

我沉默了片刻,鼻梁骨,無奈地往里給太子挪了一個角落:「下人給你打水洗漱,你愿意的話就直接歇在這里吧。

「別再一天咋咋呼呼地翻窗進來了。」

太子眸一亮:「真的?」

直到太子紅著臉,躺在我邊的時候,他還有些不敢相信。

「阿陵,自從我們回京之后,你再也不肯同我睡在一,說什麼于禮不合。

「你親的那晚,全因為世子府有賓客來往,你到底才沒把我趕出去。

「你今日是怎麼了,突然對我這麼心?」

太子眸亮晶晶地偏過頭注視著我,他這小心翼翼的模樣,莫名燙得我心口一

他拉長了嗓音:「阿陵,你對我怎麼這樣好。」

我閉上眼,錯開他的視線,只道:「好了,如你所愿。明日你還要趕早回太子府去上朝,快點歇息吧。」

太子對我錯開的話語很不滿意。

他單手撐在下頜,目直勾勾盯著我:「阿陵,你是不是害了?」

說著,他就要掀開我拉到臉頰的錦被。

同時,太子的里還油舌道:「別害,你我都是過親的人了,我不會笑話你的。」

惱地扯著被子,不愿意讓太子掀開。

「庾柏仁!別胡鬧。」

就在我們倆打鬧間,太子的發扣被掉,他那頭烏黑發亮,漂亮得如錦緞般的長發頃刻就如瀑般落下。

他單手撐在我的肩,居高臨下地看著我。

太子那雙漂亮的狹長眸帶著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我。

我被他抵在一角,獨屬于太子的茱萸熏香麻麻地籠罩住了我。

太子嗓音莫名地,變得又啞又黏,他炙熱的目落在我的上,似乎在約約發燙。

太子的結上下了一番,才輕聲開口:「阿陵,別躲我。」

我偏頭,錯開了他那滾燙的目,只能悶聲道:「松手。」

太子的目地粘在我上,半晌,才回過神般,慢慢松開了對我的束縛。

他錯過,耳

紅得仿若在滴:「抱歉……阿陵,我鬧得過分了一點。」

我把臉埋在被子里,須臾后,才悶悶應了一聲。

實在不對頭……

我方才跟太子打鬧一番……竟然……竟然起了反應。

這!

這這這!

啊!

我煩躁地把腦袋埋進了被子里,一句話也不敢跟太子多講。

怎麼會這個樣子!

13

朝堂上出了一件大事。

本來臨近年關,所有人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

邊關把這急報送過來時,眼可見,朝堂上的氛圍登時就冷了下來。

突厥進犯,攻勢迅猛,轉眼間就攻破了三座城池。

他們在城中燒殺掠奪,做盡強取豪奪之事。

因為這事,京中權貴盡是一副人心惶惶的模樣,早早就有了杞人憂天之相。

但即使圣上許下豪賞,朝中也無人敢接這一將職。

也因為這事,太子接連幾天都宿在宮中,不出時間回他的太子府。

京中逐漸傳出謠言,說老的竹溪世子爺曾經打退過突厥,最后更是跟突厥人同歸于盡。

這才讓突厥人沉寂了幾年。

于理,我這個承襲的竹溪世子也該子承父業,重新帶兵打退突厥。

誠然,在三年前,我爹跟突厥人一起死的那一年。

是景國國力最旺盛的時候。

但隨著圣上的一落千丈,他的疑心病也愈來愈重,如今的景國,已是憂外患,一盤散沙。

要我這個病秧子去帶兵平叛突厥,這幾乎是不可能完的任務。

很顯然,這些謠言是有人刻意放了出來。

為的就是讓我攬下這個難如登天的任務。

一是將我從太子邊支開,讓他了一個助力。

二是我死在戰場上最好,若我帶兵大敗,圣上怒不可遏之下,也必定會殺我泄憤。

無論如何,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有利無害的事

而太子遠在宮中忙得焦頭爛額,鞭長莫及,不下去這些流言飛語。

謠言愈演愈烈,沉疴難起圣上也聽到了這些消息。

為了此事,他特意在早朝時把我召進了宮中。

圣上居高臨下坐在龍椅上,做出了一副最和善的模樣問我,愿不愿意帶兵平叛突厥。

朝堂上所有人的目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只等著挑我的錯,好將我打萬劫不復之地。

太子下頜一繃,剛往前走了一步,預備開口替我回絕。

我就先他一步,從隊列中走了出來,跪在地上對著圣上磕頭道:「臣陸陵游,愿為圣上排憂解難,萬死不辭。」

下朝的時候,眾臣散去。

益王在路過我時,故意用肩膀撞了我一下。

他笑嘻嘻道:「世子爺,可別死在邊疆了呀,若你死了,那我可真是了許多樂子。」

益王抬起眼,那雙眼睛里,滿滿當當都是溢出的惡意。

看起來,他對這個結果滿意極了,并且真的很想我死在外面。

我皮笑不笑道:「只怕臣的命比益王多了。」

益王被我刺了一句,他怒道:「你!」

旋即,他冷笑一聲:「陸陵游,你也就現在能兩句了,等去了邊疆,我看你能活幾日。」

言語刺走了益王,我迎面看見太子朝著我走了過來。

太子路過我時,眸,頭也不抬地冷聲道:「陸陵游,來我太子府。」

看到太子的這副模樣,我心里咯噔了片刻,頗有些牙疼地嘶了一聲。

糟糕。

太子這副模樣,看起來像是真的生氣了。

14

果不其然,進了太子府,我看見太子書房里的瓷擺件摔了一地。

他見我進來,合上眼冷靜了片刻,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后,才冷笑著看向了我:「陸陵游,我說的話你全當耳旁風嗎?

「我提前囑咐過你,京中的流言是信王刻意放出來的,讓你別聽別看別理。

「我說父皇若是讓你帶兵,我只管裝病,我來替你回絕。

「結果你做了什麼?

「你倒是有勇有謀,直接就擔了下來!你不知道那是信王特意為你設的圈套,就等著你跳進去嗎?」

太子握了手掌,他憤然地想找個東西發泄他的緒,但意識到我還在場,他生生忍了下來。

只是雙眼發紅地盯著我:「你以為帶兵打仗是兒戲嗎?你知不知道你這一應,很可能就是有去無回!」

「我今天晚些時候就宮再向父皇幫你拒掉這件事,你別著急。」太子闔了闔眼,嗓音帶著無奈。

我穿過書房的一地狼藉。

站在了太子的前。

我沉默片刻,輕輕拽住了太子的袖口:「圣上

近來對你的疑心本來就大,若是你替我回絕,他勢必要把怒火發泄在你的上,如今你的太子之位本來就岌岌可危,后面無數雙眼睛盯著你,等著將你扯下去。

「信王這是盯著你我,做的一箭雙雕的局。

「你在朝堂上向來比我看得清,我都明白的道理,難道你會不明白嗎?」

我嘆了口氣:「我說過的,陸陵游一輩子都是你庾柏仁的狗,哪兒有讓主人下場保全我的道理。」

太子氣得說不出話,他焦躁地原地轉了兩圈,憤然摔書道:「你是人!你不是籌碼!我不需要你為我犧牲!我只想你活在我的庇護下,活得好好的。

「老子對你好,從來都不是要求得到你的回報。

「只想你在這個混的世道,能安穩健康地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活著。

「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陸陵游!老子把你看得比我的命還重要,這些事,難道你全然不知嗎?」

太子已經氣得磨牙,他焦躁地在狹隘的書房中抓狂。

我走到了太子的邊,拉住了他的角,一只手慢慢輕拍太子的后背,試圖讓他冷靜下來。

而那只拉著他角的手,順著太子的指尖逐漸攀了上去。

我跟太子十指相扣。

我一字一頓道:「庾柏仁,我說愿意當你的狗,不只是跟你做單純的君臣關系。

「而是我的這顆心,純粹為你而跳,讓我忍不住想幫你把路鋪好,好讓你走得更穩些。」

我苦笑一聲。

「愿意為你鋪路的人有許多,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但對我來說,這是我能為你做到的唯一有價值的事了。」

庾柏仁聽到我的話,他愣了片刻。

他細細咀嚼著我所說的話。

再回過頭時,太子的耳了。

他的表幾乎是一片空白,太子結結道:「你……你方才說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平靜的注視著他,將我們兩人十指相扣的那只手掌舉了起來。

「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

我的目,毫不躲閃地直視著太子。

「我、我、我,我草。」太子罕見地了一句口。

他人傻了。

15

雖然說信王是不懷好意將這件事推諉到了我的上。

但對我們來說,并不完全是個死局。

若是我能擊退突厥,那一切事就迎刃而解。

到最后,我仔細向太子分析了我本次帶兵的利弊。

對太子曉之以理,之以

「突厥人驟然進犯。京中權貴事不關己,都在相互推諉這份差事。

「但百姓何其無辜,他們被突厥人燒殺搶掠,更有甚者,子被擄掠。

「他們本來可以過一個幸福無憂的新年,卻因為景國的無能,而遭災害。

「這件事再拖下去,還會有更多的無辜百姓到傷害。

「你是太子,你是一國未來的君主,你難道不多為你的百姓想想嗎?」

并且向太子再三保證,我一定會保護好我自己,不會讓自己傷。

太子這才勉勉強強松了口。

定好的預備出發的那天,是除夕。

頭天晚上,我本來已經歇下。

但誰曾想,太子又一言不發翻窗進來。

我無語極了:「你下次能不能走正門,當我的暗衛是死的嗎?」

太子一聲不吭徑直走過來抱住了我,他沉默半晌才道:「阿陵,我很擔心。」

我一時詫異,不知道太子居然有如此多愁善的一面。

這還是往日里殺伐果斷的他嗎?

我只當是太子越活越年

他的發頂,我只能溫聲安道:「庾柏仁,我會安全回來見你的。」

太子黏黏糊糊地埋在我的口半晌。

最后他的手勾上了我的腰帶,悶聲道:「所以我思來想去,總覺得不能將你白白放走。」

太子像只求賢若的小狗,貪心地蹭上了我的臉頰。

他嗓音含糊:「既然我們已經互相表明了心意,總應當在對方上留下一點獨屬于自己的痕跡。

「這樣,你才不會忘記我。」

我:「……」

下次再對庾柏仁心我就是狗。

真的狗。

會汪汪的那種。

……

隔天,早上出發時。

我翻上馬的剎那,險些沒踩住馬鞍。

因為過于丟臉。

我面無表地偏過了頭。

心里暗暗把太子罵了個狗淋頭。

庾柏仁才是狗吧!咬我咬得這麼痛。

16

邊關戰事吃,等我趕到的時候,元宵已經過完。

往日這個時候,即使是貧苦人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但自從我打馬進城,放眼去,城中一片死寂,家家戶戶都閉門窗。

甚至在我路過時,還會有稚掀開窗,憤然從里面丟石頭到我的上。

「狗!年年稅收水漲船高,等突厥人打進來,你們又全然不管!

「什麼狗屁景國!」

……

諸如此類的言語,全是在痛批景國的不作為。

他們憎恨這個護不住他們的君主,痛恨這個護不住他們的國家。

我知道,自從圣上病得一發不可收拾后,他底下的各方勢力都了一團,互相較量。

但我沒想到……竟會荼毒百姓如此之深,他們竟然已經到了厭惡這個國家的地步。

在我正式接管郾城兵馬的那天。

接軍令的時候,我一袍角,徑直跪在了地上。

沉默地朝著零零散散前來觀看的城中百姓鄭重地磕了三個頭,我肅然道:「我太子之命,前來鎮守郾城。我陸陵游今日對天發誓,日后我絕不會再讓突厥人的兵馬踏進郾城半步。

「我愿意用我的軀和命,守護郾城到我戰死的最后一刻。

「如有違者,天打雷劈。」

開始的那段時間,確實非常難熬。

我剛坐上將軍的職位,又因我在京中的風評不好,幾乎所有的將士都看不起我。

他們甚至在暗地里打賭,賭我什麼時候會干不下去。

但隨著我跟他們一同訓練的時間越來越久,我原本在京中養得細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得礪。

我從原本只能跟一個校尉分庭抗禮。

到了后來的能單挑十個校尉。

甚至,在我的策略之下,我們小范圍埋伏突厥兵馬功。

將士們向我的目逐漸變了,從一開始的輕視,變得充滿了希,對我變得敬重起來。

但即使這樣,在某些時候,收到京中送來的文書,我也會頭疼許久。

太子的信赫然擺在最上面。

他絮絮叨叨寫了一張信紙,問我有沒有傷,在軍中待得是否習慣,他又黏黏糊糊地寫,他很想我,想我想得幾乎夜不能寐。

每當這個時候,我只能讓軍醫一邊幫我細心包扎對敵時導致的傷口,一邊提筆回復太子。

我沒有傷,一切安好。

畢竟……當初我一腦答應太子的條件,就是我會保證自己不傷。

但是,畢竟是坐上了將軍的職位,若是不以作則上陣殺敵,底下的士兵又有幾個會服氣呢。

所有傷是難免的……我只能在信里騙騙太子,好讓他安心。

況且,太子也只在信中問我的境況,卻對他的境只字不提。

若不是我留在京中的暗衛送信,我都不知道太子如今的境地這般艱險。

信王、歷王齊齊對太子發難。

太子如今的境況危機四伏、險象叢生。

幾乎自難保。

但他寫給我的信中從來沒向我提過這種事,只是在信里叮囑我好好照顧自己。

太子只會叮囑我,軍中有什麼需要京中支持的,只管寫信告訴他,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幫我。

我只當這是太子的一句隨口保證。

并未放在心上。

只是我萬萬想不到,有人錦玉食久了,優渥的生活蒙蔽了他們的腦子。

竟然膽大包天到敢扣押軍隊的糧草。

要知道,這些糧草就是將士們在外征戰的基礎保障!

長青去清點了京中運糧過來的馬車后,他的面目十分凝重:「主子,這批糧草數量遠遠不足,只夠將士們吃上半月。」

而半月后,按照我們本來的計劃,是會有跟突厥人的一場大戰。

京中的這些混賬東西!

是被滿腦子的油腸塞住了腦子嗎!

連軍糧也敢貪?

17

我遣人往京中送了兩份急報,一份送至宮中,遞到圣上手中。

而另一份,我把最后的籌碼在了太子上。

只盼著圣上那里不要出什麼紕,盡早查清錯,將本應運來軍中的糧草如數奉還。

送出這兩封急報后。

我讓人把糧草不足的消息瞞了下去,照例還是讓將士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蓄銳,才好在之后跟突厥人好好打上一場。

若不然……突厥人的鐵騎,便會踩著我們的尸首,踏破郾城城門,傷害到我們后的無辜百姓。

這是我絕不容許發生的事

為了不坐以待斃,我這幾日連夜跟將領商討作戰策略,想看看能不能提前襲突厥人,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軍中糧草日漸消耗,而京中卻仍舊沒有任何一封回信。

我意識到不能這

樣繼續這樣束手就擒下去。

我決定先派出一支小隊,夜襲突厥軍隊。

而這支小隊,將由我領頭。

臨行前,我再三囑咐長青,即使我回不來了,他也要替我守好郾城。

我告訴他,再堅持一段時間,太子一定會帶著糧草趕來。

只需要堅持。

長青背過去,悄悄抹了一把眼淚,他嗓音帶著微不可察的哽咽:「將軍!我一定會守好郾城的,你一定要早點回來啊!」

當夜,我就帶著這支銳小隊靜悄悄出發了。

突厥人雖不懂兵法,但他們生得人高馬大,兵馬強壯。

這次的夜襲不能算失敗,但也算不得功。

我們功潛了他們的軍營,本意是想直接取他們首領首級,再燒兩座糧草,緩解一下長青他們的力。

但沒想到,突厥人防備我們防得很死。

我們本沒靠近他們的首領帳篷,就已經被殺了一半的兄弟。

幸好這個時候,他們的糧草倉終于起火,我們趁著混打了出來。

卻被突厥人追到了一山谷里。

山谷易守難攻,突厥人打不進來,我們卻也被堵得死死的,本出不去。

在這樣彈盡糧絕的況下,我們支撐不了多久。

更何況,我沖鋒時首當其沖,肩上中了突厥人兩箭。

無藥,傷口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而迅速惡化了下去。

覺……我可能活不太久了。

就在我以為他們會將我們困死在這里之際。

意外突變!

晚上夜,突厥士兵忽然點燃了狼煙,堵在山谷外一直沉寂不的士兵突然了起來。

他們舉著火把,騎著馬就沖了進來。

為首的,正是突厥軍隊的首領阿史那汗。

他蓄著滿臉的絡腮胡,生得一副獷之相:「陸陵游!我敬你是條好漢,決定送你一個痛快!我不讓你困頓而死,而是讓你堂堂正正明正大地死在戰場上!

「陸陵游!你敢不敢堂皇正大與我一戰!」

我咳嗽了一聲,撐著劍站起了,站到了外顯眼的大石頭上,居高臨下地看著阿史那汗,冷聲道:「戰!為何不戰!

「我是景國的將領,合該死在戰場上。」

阿史那汗大笑一聲,他坐在馬背上,朝著后的士兵們招了招手:「去吧,讓我們的鎮北侯死得風一點。」

我強撐著,一腳踢翻了沖上來的士兵,面無表地用刀抹了對方的脖子。

在這個時候,我只能想著,在我死之前,多殺幾個突厥士兵。

這樣……我的士兵才有可能活下去。

跟我一同流落至此的士兵,我讓他們躲在了暗,不要出現。

下一刻,異變橫生,阿史那汗不知什麼時候下了馬,舉著一把長刀就要往我上劈下。

我已經躲不過他這一刀,只能咬牙將長劍送進對面的突厥士兵的脖子里。

只盼在我死之前能多帶走一個。

「锃!」的一聲。

阿史那汗的大刀被人擋下。

是我的士兵,他們接二連三從暗地里沖了出來,替我擋下了攻擊。

其中一人回頭對我道:「將軍,你都在這里為我們爭取求生的最后一條路,我們怎麼可能舍棄你私自奔逃。」

說完,他就轉咬牙力反抗。

阿史那汗大笑:「好!陸將軍你下有方,你的下屬們都愿意跟你一起死,真是人吶!」

說完,他長刀橫掃,就要將我們一齊斬下。

千鈞一發之際,我一腳踢向了阿史那汗的手腕,他一時吃痛,手上的刀險些沒握住。

就在這時,一支長箭在黑夜的掩映下,撕開暮,直直向了阿史那汗!

長箭的準頭極佳,箭頭從阿史那汗的眉心中央徑直穿過。

穿了他的整個顱骨。

太子手握弓箭從山頂緩緩走出,他一甲胄,夜的籠罩顯得尤為銳利。

而他后,一群景國的士兵沖出,皆是殺紅了眼。

太子此刻也顧不上耍帥,他咬牙切齒地收了弓箭,疾步走到我們邊,扶住了我的肩膀:「陸陵游,你告訴我這個甕中捉鱉的計劃時,可沒告訴我你了這麼嚴重的傷!」

慘白,見到援兵按時趕來,總算是泄了力。

直愣愣就倒在太子的懷中。

昏過去前,我攥住了太子的角:「保護好我的士兵,我答應過他們的,要把他們一個不落地全部帶回去……」

回答我的,是太子氣急敗壞的聲音:「陸陵游,都什麼時候了,你不能多擔心擔心自己嗎?」

18

我那兩封急信,確實是送到了京城。

只可惜,送給圣上的信被人攔了下來。

只有送給太子的那封

信,才被完完整整地收到。

太子看到這封信時,簡直要氣瘋了,送給邊疆的糧草都敢扣押,這京中的權貴是擔心自己長了十顆腦袋不夠砍嗎?

他當下就進宮去面見了圣上。

但圣上已經病得起不來床,本沒有辦法做決斷,現在朝堂上幾乎都是信王的一言堂。

太子走明路被拒,他干脆一咬牙,直接帶人帶著刀沖進了尚書的家里。

他一個一個拿刀架著,迫這些富得流油的權貴們各捐了一車糧草。

又連夜把這些糧草都召集起來,要親眼看著,親自押到邊關。

太子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信王只是在旁邊冷冷看著,信王冷笑:「庾柏仁,有什麼用呢?即使你把這些糧草到邊關,也無濟于事,該死的人照舊會死,郾城是保不住的。

「你做了這些事,天下百姓誰也不會知道,誰也不會激你,只會恨你。

「你以為那些老臣還會有幾顆心向著你?等你回來后,只怕你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

太子面無表地回頭瞪了一眼信王:「你管得著嗎?老子就是愿意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老子干!」

信王挲著指尖的戒指,盯了太子半晌,他冷不丁道:「你跟陸陵游的那件事,果然是真的,看來我的這步棋,下得不錯。

「我不用跟你爭斗什麼,只要陸陵游出了事,你就已經不攻自破。」

太子半晌沒有回話。

驀然,他轉過,眼神霾地掃向了信王:「別讓我有翻的機會,不然,就憑你做的這些事,我一定會讓你死得很慘。」

說完,太子再也不理會信王。

他翻就上了馬。

帶著他從權貴搜刮來的糧草,帶著他的一小隊兵馬,風馳電掣地趕向了郾城。

而好不容易趕趕慢到了郾城,正好趕上了糧草消耗殆盡的那天。

太子本以為這算是救了當下燃眉之急,卻沒想到,長青臉慘白地告訴他,我帶著一隊銳兵馬去突襲突厥軍隊。

當晚,突厥糧倉起火。

但我沒能回來……

那一瞬間,太子的呼吸都停滯了片刻。

他繃了下頜,握拳道:「找!陸陵游絕不可能平白無故死在戰場上!」

此后,才有了太子的暗衛找到了躲藏在山谷中的我。

然后有了將突厥人引進山谷中,后來太子領兵甕中捉鱉的一幕。

17

我醒過來的時候,正躺在軍營里,太子不解帶地守在我側,看上去像是困得睡著了。

我一抬頭,正準備起

一只手卻按住了我,對方的嗓音溫和:「小世子,別急著起,你現在傷還未好,擅自運只會讓傷勢加重。」

我聽著這道嗓音就覺得悉。

愕然抬頭,就看見我面前的人,正是我的世子妃「陳懷夕」。

背著醫箱,穿著一布長褂。

一張秀麗的臉蛋也盡是灰塵。

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京中生慣養的大人,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村中行腳大夫。

我驚訝極了:「你怎麼會在這里?你不是被太子送去……」

陳懷夕慢吞吞收著醫箱,淡淡道:「民間戰,朝不保夕。只為求取自己的錦玉食有何用?

「這個世,總得要有人出來做點什麼事

「你已經先士卒,替我們頂在了最前面,我又怎麼敢躲在你們的后貪圖樂。雖然我作為子,不能朝為

「但……我也想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在閨閣中待得太久,只有上這一還算過得去,聽聞太子勒令各家籌糧,我便跟著太子一同過來了。

「想著能幫你們治治傷也是好的。」

我沉默片刻。

懷道:「陳小姐,你的所作所為讓我很激。」

陳懷夕輕笑了一聲:「行了,別跟我說這些嘰嘰歪歪的話了,你再說下去,某人都要被自己的醋給酸死了。」

我一愣,回頭一看,太子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醒了過來,正一臉幽怨地瞪著我。

「好哇!果然是看見你的真世子妃,就忘了我這個假世子妃。

「陸陵游,你可真是太讓我寒心了。

「也不知道我這幾天幾宿不吃不喝,睡不著覺是為了擔心誰。」

我:「……」

我當機立斷認錯道:「對不起,我錯了。」

因為有了太子送來的糧草,以及他承諾會源源不斷繼續送來糧草的承諾。

一時間,士氣大增。

太子居要職,不能在郾城久待。

看著我醒了過來,太子終于放下了心。

臨行前,他不放心地再三向長青叮囑:「不能讓你主子跟陳懷夕單獨待在一起,即使是治病也不行!聽見了沒有!要是到時候我知

道了,我拿你是問!」

長青因為太子送來糧草,又功營救我的事

早已經對太子佩服得五投地,他嚴肅地點頭應道:「是!我絕不會讓主子跟陳姑娘單獨待在一個屋子里。」

我:「……」

18

因為我們圍剿了阿史那汗,突厥群龍無首。

再加上太子的糧草供應齊備。

在丹慶戰役中,我們大獲全勝,終于把突厥打了個落花流水。

突厥也派使者前來跟我們談求和。

他們愿意讓地一百公里,并且承諾,十年,不再攻打景國。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差點喜極而泣。

我剛想先把這個好消息給太子送回去。

就收到暗衛從京中傳來的消息。

信王宮,太子生死不明。

19

我帶了一支銳兵馬先行,徹夜不休,連夜趕回京中。

剛到城門口,就被衛軍攔下。

是信王攔住了我們,不讓我們進城。

我冷笑:「我們這是帶了突厥投降的協議書而來,若是你繼續攔著,耽誤了大事,你擔當得起嗎?」

說完,我一腳踹開擋在我面前的衛軍。

就要帶著我的一小隊人闖進去。

衛軍只是信王指示,他也不敢再攔,看著我們人馬不多,掀不起什麼風浪,就將我們放了進去。

信王早就帶兵將皇宮給圍了起來,只等著殺進去修改詔書。

我心里擔心太子,先是馬不停蹄地在京中問了一圈,得知太子跟圣上躲在上宮的道中。

暫且沒有命之憂。

我這才放下心來。

得知太子命無虞,我做事就大膽了起來。

信王敢宮,我就敢殺進去把太子給救出來!

等了半日后,跟在我們這支小隊之后的大部隊終于抵達,我們里應外合,直接破城而,將城中衛軍悉數拿下。

,我一人一馬率先殺宮中,直抵上宮。

太子早就得知了消息,他從上道中也殺了出來。

太子一黃袍被鮮染紅,他一人一劍,鮮橫流,紅,一雙丹眼凜冽。

宛若地獄中爬出來的惡鬼。

益王得知了消息,正慌慌張張往外跑。

太子隨手取過一旁的弓箭,彎弓搭箭,直直就瞄準了益王。

「锃!」的一聲。

飛濺到了上宮的地面上,宛若一幅鮮的畫卷。

益王的直直倒了下去。

而信王此刻也被人捉了回來,五花大綁丟在了太子的面前。

太子眉眼不抬,湊到信王耳畔輕聲道:「你知道為什麼那老不死的不愿意下旨改詔嗎?你以為是他不想麼,而是他不行了。他已經被我毒傻了,神志不清,再也改不了了。

「我的好二弟,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你名正言順地宮啊。

「你說朝堂的大臣不愿意支持我當太子,那我就讓他們睜大他們的狗眼好生看著, 誰才是真正心懷天下的君主。

「現在,這個結果你滿意嗎?」

太子再抬起眼時, 又恢復了他那副八風不的模樣,他惋惜道:「二弟不顧手足之, 罔顧人倫徑直宮, 真是讓人寒心啊。」

太子笑了起來:「只可惜,圣上在方才的戰中, 已經駕崩了。

「誰來主持這個局子呢?」

聞訊趕來的大臣們頭皮一麻, 皆是不約而同地跪了下去。

「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太子回頭看了我一眼。

我微微笑起來,也跟著跪了下去:「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后的數萬將士們, 也跟著一起跪了下去,嗓音震耳聾:「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20

公元 259 年, 景國新帝庾伯仁即位。

改立國號為

同年, 新帝大赦, 減輕百姓賦稅。

百姓皆是歡天喜地, 對新帝贊不絕口。

新帝還做了一件足以翻天覆地的事

他修改歷法, 允許朝為,且品階與男子并無不同。

這令一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國各地對此令持有反對之音的,皆是男子。

但都被新帝以鐵手腕給了下去。

在他的嚴苛整改下。

當年,就有子高中狀元。

名為, 陳懷夕。

21

太子……不,已經不能稱為太子。

如今的新帝,正黏黏糊糊地躺在我懷里,撒道:「也不知道那些老不死的一天到晚在嘰嘰歪歪些什麼東西, 吵得我頭疼死了。」

他道:「

真是討厭,到底是我做皇帝,還是他們做皇帝!

「也不知道,等過段時間,我告訴他們, 準備娶你做皇后,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得把房檐掀到天上去。」

他那頭烏黑的長發,淡淡應了一聲。

新帝突然坐起了, 朝著我懷疑道:「你就只嗯?你是不是不我了!

「好哇,陸陵游, 朕封你為鎮國大將軍,還賜你封地!

「你居然就對朕這麼冷淡?」

我無奈極了:「別鬧了,庾柏仁, 現在那些大臣們正在為你新頒的朝為的歷法急得跳腳, 若是你這個時候突然告訴他們這檔事。

「那些大臣會鬧什麼樣,你難道不知道嗎?」

新帝一拍手心:「你說得對,我就應該現在告訴他們。

「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利益,我的事往他們面前一擺, 即使再于禮不合, 他們也沒空來搭理我!」

我:「……」

說著,新帝的手就開始不安分地

他解開了我的腰帶:「阿陵,我的好阿陵,自從你上次回了郾城后, 就再也沒跟我好好親熱了。

「難道你都不想我嗎?」

我臉紅道:「……放肆!」

而回答我的,是驟然落下的紅帳。

我:「……唔!庾柏仁,你是屬狗的嗎?」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連載中 • 共49章

月滿

第 38 節 太子柏仁

我娶世子妃的那天。

因和太子鬧了矛盾,他沒有來喝酒。

只是當我掀開蓋頭,就看見太子坐在大紅的喜床上,正言笑晏晏地看著我。

我愣住了。

嗯?我的新娘呢?怎麼變了太子?

太子慢條斯理地挑起了我的下,他輕聲道:「阿陵,無論如何,和你親的人只能是我。

「你躲不掉的。」

說完,他懶散地往榻上斜斜一靠,扯散了領。

「阿陵,今天是我們的新婚之夜。

「請盡用我。」

1

今日是我婚的日子。

我迎娶的子,是汴京中名聞遐邇的人。

當朝太傅之陳懷夕。

這場婚宴是世子府有的喜事,因此儀式辦得極為聲勢浩大,京中有些名聲的貴人都來了世子府。

來往的賓客都笑盈盈地朝我作揖:「世子福壽康寧,今日迎娶京中一大人,實屬妙事。」

我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在滿堂賓客中掃了一圈,卻沒看到我想見的那人。

我隨手拽過旁匆匆路過的小廝,低聲問他:「太子還沒來嗎?」

小廝愣了一瞬,誠懇地搖了搖頭:「太子還沒到,只遣人送了一份禮單。」

聽到這個回答,我毫不意外。

京中人盡皆知,我和太子年相識,擁有極為深厚的誼,

但前幾日,因為要娶世子妃這件事,我同太子大吵了一架。

那時,他便放下氣話,說若我果真要娶陳懷夕,那他日后永遠都不會再同我相見。

這才造了今天這個局面。

我正再追問,但贊者已經來催,說吉時快到,讓我早些行禮。

不得已之下,我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想法,轉牽住了新娘子的手。

只是我覺得有些奇怪。

雖然我平日里鮮跟陳懷夕接,但……我知道,京中貴的一雙玉手一向保養得極其金貴。

陳懷夕的手,應當是一雙芊芊玉手,十指膩如細蔥才對。

為什麼……我握在手中的這雙手,骨節分明,敦厚有力。

甚至就連虎口和指節也留著薄薄細繭?

陳懷夕——汴京中最聲名遠揚的才,雙手竟然生得如此獷?

似是知道我心中疑慮,陳懷夕輕輕地我的掌心,示意我不要分心。

我回過神來,也懶得糾結這些細微末節。

跟從婚宴的流程,拜完了天地高堂之后。

我克制有禮地拉著陳懷夕的指尖,被推搡著進了被布置得尤為喜慶的房。

屏散了眾人,此刻房間里終于只剩下我跟陳懷夕兩人。

我嘆了一口氣,對陳懷夕道:「陳小姐,實在是抱歉,要連累你嫁給我。

「但按照契約所說,我絕對不會你。日后你有需要的時候,我會為你偽造一個份,送你離開。」

陳懷夕坐在喜床上,沒有說話。

用手指了指依舊罩在頭頂的大紅蓋頭,似乎在示意我替掀開。

我試探道:「是需要我幫你挑開蓋頭嗎?」

奇怪……即使是我同協議親這樣的況下,陳懷夕竟也在意要毫不差地完婚宴流程嗎。

我心中雖然奇怪,但想著反正也已經是婚宴尾聲。

在陳懷夕的默許下,我順手拿起了桌上的秤桿。

我正直接挑開。

卻沒想到,陳懷夕突然出了手,握住了我的手腕。

手上的力道不重,但似乎帶著一引導之意。

我只能順著手腕上的力,慢慢地掀開了頭頂的蓋頭。

只是等這蓋頭掀開,我看到蓋頭下的那張臉,吃驚得險些握不住秤桿。

「太子?」

2

蓋頭下的臉并不是京中第一人陳懷夕。

而是正目灼灼注視著我的太子。

式喜服穿在他上完全不顯得突兀,反而更襯得他劍眉星目,紅齒白宛若妖孽。

可——我的新世子妃,陳懷夕到哪兒去了?

我一下子便驚得站直了,險些沒說出話來。

等我反應過來,我立刻皺雙目,低了嗓音質問太子:「同我親的人怎麼會是你?陳懷夕呢?」

太子言笑晏晏地看著我,似帶著嘆息:「哎……阿陵,今天是我們的大婚之日,你卻一心只想著別的人,真是讓我傷心吶。」

我簡直被太子氣得說不出話。

什麼別的人,今日本就是我同陳懷夕的新婚!

而方才跟我過禮的那個人竟然一直都是太子。

他先前放出的狠話,我娶親后的什麼絕,什麼日后永不相見。

都是假的!

太子

就是親自代替了陳懷夕同我親。

簡直……荒唐!

一時間,我簡直要被太子氣得昏過去。

太子猜出了我的反應。

他不疾不徐地站起,居高臨下地看著我,手挑起了我的下

雖然是笑著,但太子的語調卻是輕得讓我心頭一:「阿陵,我怎麼舍得眼睜睜看你娶了旁人。

「無論如何,和你親的人只能是我。

「你躲不掉的。」

我偏頭躲開了太子的手,帶著惱怒:「你瘋了嗎?我是男人!」

男人同男人,怎麼能親?

太子微微笑起來,那張妖孽般的面容更顯得蠱,他慢條斯理道:「男人又如何?阿陵,你我都是男人,這不是正正好嗎?」

「我們可以玩的花樣,可比男人同人多得多。」太子一本正經地牽著我的手,說著不堪耳的下流話。

他吻了吻我的指尖。

被他過的地方燙得厲害。

驚得我立馬甩開了太子的手。

太子也不在意,懶散地往榻上斜斜一靠,扯散了領。

他用指尖捻了一抹胭脂,在他那張花瓣般漂亮的上。

看起來,他整個人就像是一尊玉白無瑕的瓷瓶上,被迫染了幾抹艷的紅。

迷醉人。

「阿陵,今天是我們的新婚之夜。

「來,請盡用我。

「夫君。」

本來應當是極其正常的詞匯,從太子的中念出來卻顯得尤為輕佻

他那本應殺伐果決下令的,卻說著如此油腔調的下流話。

讓我額頭上青筋跳了又跳,實在按捺不下心頭的無名怒火。

我腦子都快要被太子所做的荒唐事攪得炸。

此刻也本想不起什麼君臣有別,長尊卑。

我憤然地一腳踹在了太子上。

「庾柏仁!老子倒數三個數,立刻給我滾下來!」

3

太子被我一訓,只能灰溜溜地下榻。

而我看著他上那件龍飛舞的大紅喜服就覺得太突突地疼。

但現在也不是注意這些細節的時候。

我單刀直地問道:「你替陳懷夕嫁人,那人呢?」

太子懶洋洋地在桌邊一坐,漫不經心地把玩著桌上的花生,沒好氣道:「死了,本宮讓人把拖進葬崗埋了。」

太子這信口開河險些把我氣個倒仰。

我從角落里出一把佩劍,「啪」地重重一聲拍在桌上。

試圖威懾太子。

「庾柏仁!說正經的。」

太子毫不在意地聳了聳肩,剝了兩顆棗仁桂圓拋到里。

他語氣里帶著埋怨:「陸陵游,你真是不懂得恤我。為了嫁給你,我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把陳懷夕換出去。

「結果到頭來,你本不關心我累不累,,你只會為了一個無關要的人兇我。」

無關要……我聽著這個詞就頭疼。

我深吸了幾口氣,才勉力讓心平復下來:「陳懷夕是太傅的嫡,提出協議親這件事的是我,我必須保證的安危。

「況且……我同陳懷夕親,不都是為了穩固你在朝堂的地位嗎。」

當今圣上龍抱恙,日薄西山。

各方勢力早就了一鍋粥,全在暗地里角逐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勢。

我從小跟太子一起長大,竹溪早就為太子不可分的左膀右臂。

而太子式微。

陳懷夕是當朝太傅的嫡

我娶了陳懷夕,就相當于能為太子麾下增添一份有力的籌碼。

所以陳懷夕絕對不能出事。

說到這里,太子似乎被到了痛腳,他皺眉道:「我從一開始就告訴過你,我從來沒覺得你是一個可以隨意換的工,我不需要你為我犧牲。

「你從來都不是放在天平上衡量的品。

「我只需要你安穩地躲在我后,做我邊的最后一個人。

「陸陵游,你是人,不是籌碼也不是工

「你怎麼就不懂呢?」

我輕嘆了一口氣。

「殿下……我生來就是你最忠心的一把刀,我愿意為你做任何事。」

太子不地盯著我,無聲地表達他的態度。

我們就這樣互相對峙,誰也不肯讓步。

最后,太子嘆了一口氣,他妥協道:「我就知道每次都吵不過你,當初讓你別娶陳懷夕,怎麼也勸不你,所以我今日才不得出使這一出。

「我把陳懷夕送出城了,送到了一個偏遠的小鎮里,太傅也知道這件事,很安全。」

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所以你這幾日不肯見我,就是在謀劃這件事?」

太子剝了一把花生桂圓到我的手心:「那我能怎麼辦?難道真的看著你眼睜睜去娶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

他小聲嘀咕:「還不如我嫁呢。」

太子抬手剪了一截燭芯。

頓時,蠟燭燃得更加旺盛,跳的燈火照在太子那張略施黛的臉上,顯得尤其妖冶人。

他拉了拉我的袖口,笑盈盈道:「別生氣了,阿陵。

「今天是我們的大喜日子,應該喝杯酒了。」

什麼大喜的日子,簡直胡鬧!

庾柏仁他今夜就是故意捉弄我來玩的吧。

我白了他一眼。

事已至此,也不能挽回。

但我相信太子的手段,他的后手一定做得很干凈,無須擔心。

我沒好氣地隨手抄起桌前的酒盞,就要隨意跟他杯。

但太子攔住了我。

他牽著我的手,另一只手穿過我的小臂。

這是喝杯酒的姿勢。

我們上的大紅喜服落在一起,在燭火的映照下,我眼神一晃,仿佛真覺得是我們兩人親。

沾了一點酒漬,那一抹大紅胭脂的映照下,顯得濡而溫潤。

太子定定地看著我,微微勾:「阿陵,這才是喝杯酒。」

說完,他引著我,逐漸靠近。

就在我們鼻尖險些到一起時,我們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了堪堪幾寸。

甚至近到能覺到對方熾熱的呼吸。

這是我們從未有過的距離。

太子輕聲道:「結發為夫妻,恩兩不疑。」

我面無表地在桌下踹了太子一腳,徑直仰頭將杯中的酒喝下:「要喝就喝,別嘰嘰歪歪的。」

4

因為今日世子府中人多眼雜,我也不便將太子連夜送出府。

只能將就讓他歇在世子府中。

我正來替太子收拾房間,我另尋一歇息。

太子卻勾住了我的掌心,他笑盈盈地:「不必這麼麻煩,我跟你一起睡在這里就好。」

他說:「反正我們又不是沒有歇在同一張床榻過。」

「而且……今夜可是我們的新婚之夜呢。」太子眨了眨眼,那雙漂亮的丹眼中有眸

「阿陵,春宵一夜值千金。」

看著太子那不自覺間出的挑逗神

我心煩意地偏開了頭。

這副模樣可真是欠揍。

我咬牙道:「庾柏仁,你再這樣矯造作,我就一腳把你踢出去。」

5

因陳懷夕被太子送出了城。

親第二天,我便讓下人傳出去消息,說世子妃染了風寒,不便見客。

預備先糊弄一段時間,日后再做打算。

但沒想到,沒過多久。

我就收到了一封請帖。

是信王派人送來的拔寒宴帖子,邀請我與世子妃一同前往。

我的侍衛長青送來這封信時,頗有些愁眉苦臉:「世子爺,怎麼辦?我們連世子妃去哪兒了都不知道,如何帶世子妃參加這勞什子拔寒宴?」

我正在書房中臨帖,聽聞此話,我頭也不太抬道:「拒了。」

他掀開信紙,在我面前抖了又抖:「世子爺,您沒瞧見這上面的金印嗎,這宴咱們是不得不去呢。」

眉心,有些發愁。

信王平日里同我集最

今日這個拜帖,信王居然還有模有樣地蓋了王印。

看來是非去不可。

但……世子妃如今在哪兒我都不知道。

怎麼偕同前往?

6

赴宴的那天,我是一個人上的馬車。

到了信王府,剛下馬車。

就瞧見了平日里跟我最不對付的益王。

他唰得一下將折扇抖開,一雙眼睛似笑非笑地盯著我:「喲,竹溪世子這了婚的人就是不一樣。

「不復之前的氣,倒是終于有了幾分男人樣。」

益王長了脖子,就要往我后的馬車里瞧世子妃的影:「聽說新婚當夜,世子妃就了風寒。

「本王覺得,可能不是風寒,是厭惡陸陵游你技不行吧。」

被他這話一激,他后的簇擁者配合地哄堂大笑起來。

益王朝我眉弄眼:「怎麼?世子爺,破的滋味覺如何?」

我聽了益王這些混賬話也不生氣,只是把腰間的佩劍往外了兩寸。

面無表地看著益王道:「既然益王這麼興趣,不知益王想不想嘗嘗被人割斷舌頭的滋味。」

被我手中的寒一閃,益王到底不敢再胡來。

他只能死鴨子道:「嘁,誰不知道你陸陵游是太子的一條走狗。

「不過就是仗著太子的寵,才敢在這里胡

作非為。」

「等太子倒臺,本王看多得是人把你拆吃骨頭。」最后這句話,益王說得又低又輕,語氣嘲弄。

我本來都已經往前走,聽聞這話。

我唰的一聲出腰間長劍,不偏不倚地抵在了益王的脖頸上。

我冷聲道:「益王,謹言慎行的道理,不會沒人教過你吧。」

被這長劍一指,益王渾僵了片刻。

也沒敢說話。

我冷冷了瞪了他一眼,才重新往走。

遠遠地,我聽見益王氣急敗壞的聲音:「媽的,賤人!」

坐在席上,周圍觥籌錯聲不停。

信王見我一人坐在席上,裝模作樣地給我斟酒,問道:「竹溪世子怎麼一個人前來,沒偕同世子妃一起嗎?」

我掀了掀眼皮。

也不知道這些王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閑來無事跟我套什麼近乎。

但礙于面,我還是回答了他:「世子妃染了風寒,尚未康健,不方便出門。」

益王坐在我的斜對面,冷冷笑一聲,嘲諷道:「只怕不是不能出門,而是不想跟你陸陵游一起出門。

「只怕是覺得丟人。

「京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得,竹溪世子陸陵游是個閹人。」

益王這是在嘲諷我的過去。

年時,太子不,被皇上當作質子,送往了邊境。

我族與太子母族一向親厚,為了保護太子。

我被父母假扮孩子,一同送到了太子的邊。

一扮就是十余年。

直到邊境大捷,太子終于名正言順地歸位。

我也才跟從太子回了京。

然后父母親為了恢復我的份,才終于對外宣布我是男兒

益王就是在拿此事嘲弄我。

我也沒生氣,只是垂眸懶懶地撥著花生。

懶得搭理他。

下一刻,一道含笑的嗓音響起。

「世子爺恤我昨夜辛苦,才躲著我一個人來了宴會。

「怎麼會是我嫌棄世子爺呢,臣妾不得想跟世子爺一同來。」

我愣了一瞬,這個聲音,十分耳

是陳懷夕,可不是已經被太子送出京了嗎,為什麼會在這里。

抬頭一看,陳懷夕戴著面紗,在我旁款款坐下。

在桌下輕輕握住了我的手。

我一愣,指尖的虎口

果不其然,到了細細的薄繭。

陳懷夕微微勾起角,道:「世子爺,你這麼熱,反倒讓我有些招架不住。

「這天清日白,不宜白日宣吶。」

舉起手帕掩住角,遮住那意味深長的笑:「不過若阿陵實在是急不可耐,我也并非抗拒。」

陳懷夕這些荒誕不經的話一說出來,再加上我在虎口到的細繭,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我面前的這位,哪兒是什麼陳懷夕。

分明就是易容后的太子!

我簡直要瘋,太子怎麼會假扮陳懷夕的樣子來參會?

要是被人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低了嗓音,幾乎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你瘋了嗎?這里是信王府!要是被人發現了你的份,那些大臣又會怎麼寫折子參你一本?你這樣胡來,想過后果嗎?」

太子本人顯得很坦然,他抬手斟了一杯茶,笑盈盈地推到了我的面前:「弟弟們有活也不上我這個兄長,我這個作為兄長的人可是很無聊的。」

太子將嗓音輕,仿若帶著蠱的鉤子:「況且——

「帖子上邀的可是我們夫妻二人,阿陵怎麼能不上我呢?」

7

太子神自若地坐在席間喝酒,沒有毫擔憂之

我剛想開口訓斥,讓他喝一點。

一道油腔調的嗓音驀地響起,打斷了我的話。

我抬頭一看,迎面一位穿著白鷴補子服的男子搖著折扇朝著我們這邊走了過來:「久聞陳小姐的名,只可惜往日沒有機會一睹芳。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他笑盈盈地在太子邊坐下,故作親切道:「陳小姐生的風華絕代、天人之姿,實在是得讓小生心神不寧,這才斗膽想來跟陳小姐結一番。」

我認識他,他是益王的簇擁,一個從五品的給事中。

名為劉云。

我輕輕往后一靠,掠過他,向了他后的益王。

益王此時正笑盈盈地剝著花生,饒有興趣地看向了我們這邊。

我看出來了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這劉云言語調戲「陳懷夕」,以達到激怒我的目的。

如果我一怒之下揍了劉云,益王剛好借著這個機會參我一本,說我喜怒無常。

而若是這種程度下我都能忍著不發作。

益王更是對此喜聞樂見,高興我落個頭王八的名聲。

益王為了挑釁我,竟然舍得用他麾下的從五品員,也不知道到底給了什麼好

但只可惜……他們找錯了人。

他們眼中的「陳懷夕」并非陳懷夕,而是太子。

想到待會兒要收拾的爛攤子,我就覺得有幾分頭大。

但劉云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的嚴重

他見我還沒反應,又瞇瞇挪了挪屁,坐得離太子更近:「陳小姐……下只是覺得可惜,你這等天姿國人,怎麼就甘心嫁給世子。」

他掩住口鼻,狀似低了嗓音,實則卻一字不落地說給我聽:「下聽說過,竹溪世子看著外表正常,實則……嘖嘖,沒有男人之氣啊。」

太子帶著笑,似有好奇,他笑盈盈道:「是嗎?」

劉云見狀,以為興趣,他雙眼一亮,接著就說了下去:「可不是嗎,竹溪世子五勞七傷、脾腎虛,他勢必是不能在床事上滿足你。

「但下仰慕陳小姐已久,若是陳小姐不嫌棄……」

太子角的微笑不變,他放輕了嗓音,問道:「我不嫌棄的話,你要怎麼?」

劉云被這聲一問,早已心猿意馬。

他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陳懷夕」的那張臉,一臉壞笑道:「下愿意滿足陳小姐的任何需求。」

太子又道:「你什麼名字,我之前見過你嗎?」

劉云壞笑起來,他作勢就想拉住太子的手:「我劉云,先前只聽過陳小姐的閨名,卻一直惋惜沒能跟陳小姐上面,今日算是圓滿。」

劉云什麼也不懂,還覺得人對他有意思。

但我看著太子這副溫得快要滴出水的模樣,只覺得頭疼。

他這是被人引得了怒,還暫且忍耐著沒有發作。

果然,下一刻,太子端起桌邊的酒盞就砸到了劉云的臉上,他站起,一腳將劉云踹翻在地上。

太子角的笑已經徹底冷了下來,他冷笑一聲:「你算個什麼東西,不就是個從五品的給事中嗎?居然還有膽子撒潑到我面前來?

「在我沒出嫁前,我父親是正一品的太傅,你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肖想我?

「現如今我已經出嫁,是世子正妃,從一品的宮眷,你出言不遜、以下犯上,你是哪兒來的膽子?」

我盯著太子,思忖了半晌。

看得出來,他是認真看過陳懷夕的資料,說得井井有條,滴水不

太子順手出我腰間的佩劍,踩著劉云的腦袋直直地用劍尖抵著他的腦袋,太子冷笑一聲。

「你知道嗎,憑借你剛才的那些話,我稟報圣上,你們全家人加起來再長十顆頭都不夠砍的。」

劉云被猝不及防地一踹,整個人已經傻了。

此時,因為這里的靜,整個宴會上的目都注視了過來。

劉云自從朝做后,哪兒在這麼多人面前過這麼狼狽的場面,他咬牙掙扎了一番,想從地上站起來。

但太子的腳踩得死死的,他撲騰半晌,也沒法撼毫。

他整個人的臉已經漲得通紅,只能堅持益王遞給他的任務,道:「下說的話,難道不是事實?竹溪世子就是個廢。」

太子眸冷得宛若寒潭。

出乎意料,太子漫不經心地碾了碾劉云的腦袋,慢慢松開了桎梏著劉云的腳。

他翹了翹角,看不出緒:「給你十息,跑得越遠越好。

「若是十息之后,還能被我這支箭給追上,那就說明你連我這個人都比不過,廢得徹底。

「到時候,記得跪下來向我們家世子道歉。」

「快跑吧,我可不保證,我這支箭追上你的時候,是得你的腳邊,還是你的頭呢。」太子隨意從墻上摘下了一支弓,已經做出了一副彎弓搭箭的姿勢。

他瞄準劉云,似笑非笑地輕聲倒數:「十、九……」

劉云看著太子的這副架勢,早已經嚇得肝膽裂。

他敢打包票,若是被「陳懷夕」中,他可能真的會死!

劉云踉蹌地往后爬了兩步,卻被太子的倒計時猛然一嚇,手腳并用地爬起來就往外跑。

一支箭的程是有限的。

對劉云來說,一個久居深閨的人臂力更是不足,只要他跑出「陳懷夕」力所能及的程,他就沒有危險。

況且信王府中格局復雜,只要他繞過假山,「陳懷夕」的箭就瞄不準他。

抱著這樣的想法,劉云咬著牙狼狽地朝著亭子外跑去。

太子神自若地盯著劉云撲到假山后面蓬頭散發地逃竄,他嗓音不變:「三、二、一。」

下一刻。

「錚!」的一聲破空之音。

箭矢宛若流星之勢出,直直穿過假山空,「鐺」的一聲過劉云的袖,將他整個人釘在了假山上。

箭矢尾羽發出「嗡」的聲。

假山碎屑飛濺。

石三分。

太子懶洋洋地收回弓箭,隨手丟給看呆了的侍:「哎呀,真沒勁,這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眾人定睛看去,劉云被釘在假山石上,渾冒著冷汗,服下擺已經是淋淋的一片。

席中眷忍不住皺起了眉,嫌惡地舉起手帕遮住了口鼻。

太子若無其事道:「噥,真是廢,連我這個人都比不過。」

「愿賭服輸,快點收拾干凈,過來跪下給我們家世子爺賠罪。」太子揚聲道。

而此時,目睹了這一場鬧劇的益王終于坐不住了,他先前從未與「陳懷夕」接過,沒想到對方竟然是這樣護著世子的「烈」。

這回算是踢到了鐵板。

他出來皮笑不笑地打圓場道:「世子妃,劉云他只是開了個玩笑話,他這模樣已經到了太子妃的懲罰,就不要再過于得寸進尺了吧。」

太子挑了挑眉,看向了他這個拱火的罪魁禍首,他道:「莫不是輸不起?既然益王替他求,我也不過分追究他的責任。」

益王作一松,以為「陳懷夕」終于讓步。

卻沒料到,太子不不慢道:「我可以不讓劉云給我們家世子下跪道歉,他既然輸不起,那就讓益王替他給我們家世子下跪道歉如何?」

太子這是把剛才劉云下的臉面,原封不地下給了益王。

聽完這句話。

益王臉頓時變得難看起來,他咬牙道:「陳懷夕!你別太過于咄咄人!本王是什麼地位,豈容得你在這里放肆?」

太子聳了聳肩,不以為意道:「益王莫不是也只是想皮子,卻拿不出一點真心誠意?」

眼見益王就要惱怒,我一把拉住了太子,無奈道:「好了,別開玩笑了。」

益王是什麼份,是絕不可能在這種宴席上給人當場下跪。

若是跪了,皇室的臉面又置于何地。

太子這話,只是想把益王架起來,讓他丟臉。

我頭也不抬對益王道:「世子妃胡鬧了一通,還請見諒,我同世子妃還有事,就先行一步了,告辭。」

我拉住了太子的手腕,帶著他就往外走。

太子笑地任由我牽著,也不掙

只是在路過益王時,他輕聲道:「做人怎麼能不誠信呢,愿賭服輸啊。」

聽到這句話。

益王下頜繃,看起來氣得不行。

8

上了馬車,車簾放下,我才忍不住冷笑一聲:「庾柏仁,你今天好威風啊,仗著世子妃的份,就敢在信王的宴席上胡鬧。」

太子被我這一訓,他也不生氣。

懶洋洋地往坐墊上一靠,就來牽我的角:「別生氣了嘛,阿陵。

「我這是看不慣他們,有事沒事非要往你面前蹦跶,我這是替你教訓一下他們。」

我看著太子如今頂著的這張陳懷夕的臉就來氣。

若不是他自作主張在大婚之夜送陳懷夕離開,又在今天的宴會上不請自來。

我哪兒會招來這麼多麻煩。

我沒好氣道:「快把你臉上的假人皮給撕下來,我看到就煩。」

太子嗓音拉長:「阿陵想見我的臉,直說就是了,何必拐彎抹角。」

他抬手就毫不避諱地將他臉上那張人皮面給撕了下來,出里面那雙星辰般的眸子,含笑看著我。

「怎麼?幾日不見,阿陵可是想我想得?」

我正開口罵他,卻沒想到,窗外傳來馬蹄聲,逐漸靠近。

是信王的聲音。

「陸小世子,方才宴席上的事,真是抱歉。」說著,馬車簾子就被人手準備一把起。

該死!信王怎麼會突然這個時候追上來?他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太子剛摘下他的人皮面

不能被人給認出來!

急之下,我迅速拆下了太子的發髻,一把將他按在懷里。

食指在太子的上,我俯下了頭。

即使聽到馬車外的聲音,太子也毫不慌張,他似乎知道我想做什麼。

不變,那雙眸子笑盈盈地盯著我。

「唰」的一聲,車簾被人從外面掀開,我余一瞥,注意到了信王和益王正坐在馬上,準備開口。

我這才像是驚醒一般,抬起頭看向了馬車外。

我摟著太子,迅速地轉過了半側,意圖擋住他。

我淡淡道:「信王,我同我夫人的私事,你確定還要看下去?」

信王一愣,似乎不敢確定我們剛出信王府,就開始在馬車上胡鬧。

他尷尬地笑了一聲,連連道歉:「我方才還以為這檔事會讓你們鬧矛盾,沒想到你們二人伉儷深,居然在馬車上就迫不及待……」

他意識到

后面的話不宜多說,只能收了聲,迅速放下了馬車簾子。

隔著簾子,他才道:「我只是關心一下世子,就不打擾了,世子帶著世子妃一路好走。」

直到馬車搖晃著走出半刻鐘,我才松開了抱著太子的手,驚覺自己背后竟然出了一冷汗。

我皺著眉對太子道:「方才你在宴會上胡鬧的事,益王蠢笨,或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信王肯定已經有所察覺,他在懷疑『陳懷夕』了。」

只是我話語說完許久,也沒見得太子回應。

太子對于謀略一事最為稔,半晌不說話,他這是怎麼了?

我抬頭一看,就見太子臉頰緋紅,雙耳騰霞。

他結結道:「阿陵,方才你親得不夠認真,不如這會兒我們再親一個?」

我:「……庾柏仁,你在想什麼?方才只是急之下的做戲!」

太子雙眸明亮,眼地看著我。

我咬牙切齒道:「……庾柏仁,滾下去!」

9

而此時,遠遠地被我們甩在后的信王和益王,還在原地,坐在馬背上冷冷地看著我們的馬車離開的方向。

益王跟信王互相換了一個眼,益王道:「三哥,我方才看清楚了……馬車里面的那個人,不像陳懷夕,倒像是……」

信王淡淡地抬了抬手,示意益王不要再說下去。

益王冷笑一聲:「陸陵游這個豎子,居然有膽子做出這樣的事。」

信王勒馬,偏過頭看了一眼益王,意味不明地問道:「太子今天是不是沒來?」

益王笑了笑:「是啊。」

信王輕輕點了點頭,示意益王回府再說。

益王回頭看了一眼世子府馬車離開的方向,忍不住朝著地上啐了一口:「陸陵游,你小子終于有把柄落到我手里了。

「這麼有悖人倫的事,可是天理不容呢。」

10

自從信王的拔寒宴后,便臨近冬至。

一時間,宮里宮外忙得不可開

各地紛飛的文書接踵而至,宮中又忙著祭祀。

因此太子每日都被三公攔下理朝務,忙得焦頭爛額。

倒是了許多來我這里惹麻煩的時候。

我樂得清閑,每日都窩在我的世子府中。

因為我小時候落下了病,所以無論我去哪兒,下人總是習慣地提前把炭給我點上,整個室都是暖烘烘的。

這日,我在書房邊看書邊打瞌睡。

遽然,一雙帶著寒氣的手在我的脖頸上,凍得我一個激靈。

我驀地睜開眼,就看見太子披著一狐裘,笑盈盈地彎下腰看著我:「哎呀,我這般想念阿陵,一下朝便迫不及待地趕了過來。但阿陵卻一點也不在意我,竟都窩在這里睡著了。

「可真是讓人心寒。」

我注意到,他的大氅肩頭落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太子跟我說話,向來都是這樣沒正形的。

我懶得搭理他。

我坐起后,只是習慣地幫他把外套下,皺眉問他:「你來的時候,沒下人給你打傘麼?怎麼上落了這麼多雪?」

太子嘆了一口氣:「我思念阿陵的心意深厚,迫不及待地想來見到阿陵。」

「噥,你瞧。」太子隨手往窗邊一指,窗外的積雪上赫然留著幾只腳印,「我懶得等你開門,都是翻窗進來的。」

我:「……」

我的額頭上青筋一跳,忍不住道:「我養的這些暗衛都是吃白飯的嗎?你這麼胡鬧,居然都能放你翻進來?」

太子笑地牽住我的袖口,輕輕晃了晃:「別生氣,暗衛們都知道我對你魂牽夢縈已久,所以舍不得攔我。」

我有些無語,甩開了他的手:「宮中的事還不夠你忙的嗎?這時候來我這小小的世子府做什麼?」

太子不依不饒地抓住了我的手心,他放了嗓音:「你是不是日子都過糊涂了,今日是冬至,往日冬至都是我們倆一起過的,難道你忘了?

「莫不是有了世子妃這個新歡,就忘了我這個舊人?

「阿陵,你可真是讓我心碎吶。」

時,我便陪著太子去了邊境。

遠在他鄉,又無人問津。

每當年關臨近的時候,只能我跟太子兩個人在一起,過一個簡陋的新年。

景國傳來消息。

十一月,甲午。太子的生母,恭哀許皇后崩。

收到信時,太子愣了很久,他攥著我的手掌用了很大的力,幾乎失去了

外面竹聲聲,沸反盈天。

而我跟太子卻只能狼狽地窩在一,汲取對方上零星溫度。

沒有一刻覺得異國他鄉讓人這般冷清難挨。

太子臉煞白,握著我的手掌幾乎快失去知覺:「阿陵,等回去后,嫁給我吧。」

我蜷在一,垂眸頂著自己的膝蓋:「太子哥哥,雖然我平日里扮作孩,但你是知道的,我是個男孩。

「男孩同男孩,怎麼能親呢?」

太子抱著我的肩膀,滾燙的眼淚濡了我的角。

他小聲道:「沒關系的,阿陵,我只有你了。所以無論你是男孩還是孩,都沒關系的。我只要你。」

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有些出神。

直到跟太子并肩坐在桌上的時候,我還有些心不在焉。

太子有些不滿我三心二意,他抓起我的手,握在了他的手心,放在角張就咬了一口:「想什麼呢?阿陵。

「同你親過禮的人可是我,我才是你名正言順的世子妃。你心心念念、朝思暮想的人只能是我,你的腦子里不許想別人。

「你到底在想誰呢?」

太子如今已經年,早已不復當初那個稚可憐的孩模樣。

他一雙眸子生得明,眼波流轉間,仿若就能攝人心魄。

太子笑地單手托腮著我,被那雙專注的眸子一,仿若能燙進人的心底。

他拉長了嗓音,似在撒,又似是不地試探:「阿陵難道不喜歡我了嗎?」

我被這眸一燙。

沉默了半晌,才緩緩搖了搖頭:「沒有,我只是在想當初我們在云國時候的事。」

太子這才像是放下了心,黏黏糊糊地拉著我的手。

滿口心肝心肝地胡說八道。

我想起來我當初是怎麼回復太子的了。

我回抱住了他,說:「別擔心,我會一直一直陪你走下去的,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

「陪你歲歲年年,歡榮良久。」

太子一愣,他的手抬起片刻,才緩緩落在了我的肩上。

他似是有些無奈,帶著笑:「哎呀,我的阿陵,你這樣黏人,可教我如何是好。

「我只好答應你,歲序如今日,今生長相守。」

太子上說得輕佻。

但是擁抱我的力道卻很,像是想將我箍進他的骨里永不分離。

恍惚之間,我的視線仿若掠過了太子,穿過荏苒

向了當初那對臭未干的可憐稚子。

他們倆地擁在一起,仿若對方就是他們彼此的全部。

11

冬至之后,便臨近新年。

按理來說,宮中的人,不論是誰,都應當忙得不可開

侍衛長青卻滿臉疑地遞給了我一封帖子,他納悶道:「主子,這已經是益王本月送來的第八封拜帖了,前幾次我們都拒掉了。但即使這樣,益王還是不依不饒地差人送過來。」

益王與我的關系說得上是水火不容。

他給我遞拜帖,相當于明明白白地就在紙上寫著幾個字:不安好心。

眉心,正想讓長青照舊拒掉。

卻沒想到,長青將信一翻,滿面狐疑地遞給了我:「主子……這……您瞧瞧。」

我接過來隨意瞥了一眼。

就見益王在信后寫道:【陸陵游,我這里有你興趣的東西,你確定不來看一眼嗎?如若你不來,那就太可惜了。】

看到這句話。

我的心臟冷不丁跳了起來,我約約能覺到,益王似乎是有備而來。

他知道了些什麼?

我的腦子在電石火間,思考了我可能會被益王拿住的把柄。

難道……拔寒宴的那天,益王真的看到了些什麼?

跟太子有關的事,不容得我輕忽。

我下頜收,實在是不能忍這種被人戲弄的覺,我慢慢攥了雙拳,對長青道:「接了,就說我陸陵游會如約而至。」

益王將會面地址定在了城北的一座酒樓。

我一推門進去,就看見屋只有益王一人,他正吊兒郎當地靠在侍的懷中調

輕巧地剝了一粒提子送益王口中。

見我進來,益王毫無反應,甚至還在笑嘻嘻地攬侍的腰。

我面無表地在他對面坐下,手叩了叩桌面:「有什麼事,直說。」

益王這才像是注意到了我,他手拍了拍侍的腰,輕佻地示意

這才皮笑不笑地看向了我:「哎呀,世子爺著什麼急,人還沒來齊呢。」

人?

益王不只了我一個,他還了誰?

我皺起眉,就準備起離開:「益王可沒提前在帖子里跟我商討這宴邀請的來客不只我一人,既然益王不誠心,我也沒什麼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

益王嬉皮笑臉地攔住了我:「別著急嘛,世子爺,來人你肯定愿意見。

「太子哥哥向來準

時,說不定,他這會兒已經到門口了。」

我一愣?

他還了太子?

不妙的覺驀地從心底升起。

難道……益王知道了太子假扮陳懷夕的那件事?

這可有點難辦。

正巧,門外傳來了太子那疏懶矜貴的嗓音:「我的好六弟,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這突如其來給你大哥遞拜帖是做什麼?

「我可不記得你什麼時候跟我關系有這麼好了。」

太子推開房門,抬頭就撞見了我的目

我們不地互相換了一個視線。

他懶洋洋地勾一笑,手中的折扇展開,不疾不徐地掩住口鼻:「哎呀,六弟可真是給了我一份好大的禮。

「我親的竹溪世子怎麼也在這里。

「多日未見阿陵,可總算讓我緩解了這思念之苦。」

益王早已經習慣了太子的不著四六,聽聞這話,他倒也沒什麼反應。

皇室的人把綿里藏針這一套使得爐火純青。

就算太子明里暗里諷刺益王,他也能笑盈盈地迎上去,親切地牽著太子的袖口:「太子哥哥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們兄弟幾人,屬你地位尊貴,平日里小打小鬧的活,我們這幾個不學無的弟弟怎麼敢上你。」

益王往外遞了幾個眼,示意侍衛把門關上。

他這才親親熱熱地將太子拉到席間坐下:「這次太子哥哥來,當然是有要事。」

太子不咸不淡地挑了挑眉:「哦?」

益王嘖嘖了兩聲,才惋惜地將目看向了我。

「弟弟實在是為竹溪世子惋惜,世子長得一表人才,只可惜在京中風評不好,大家明里暗里都在譏笑竹溪世子男扮裝的那幾年,覺得竹溪世子是個變態。

「臣弟實在是為竹溪世子到心痛。」

嘖……益王這話說的,最先在京中傳出我的流言飛語的人,就是他。

他如今怎麼會突如其來改了子?

不對勁。

我的心逐漸沉甸甸了下去,地盯著益王,想看他接下來會說什麼話。

益王接著道:「只是臣弟不知道,竹溪世子竟然變態到這個程度。太子哥哥,陸陵游他竟然膽大包天地肖想你啊!

「那日我同二哥設宴,陸陵游卻帶著世子妃早早退席,弟弟我還正覺得奇怪。

「您猜怎麼著?我跟二哥追上陸陵游時,想跟他道歉。

「就瞧見馬車里的人本不是什麼世子妃,他懷里的那人,赫然就是太子哥哥您的臉!」

益王說得激了起來。

他重重一拍桌,厲聲道:「陸陵游,你可知錯?蓄意在府中養著當朝太子的替!你可知你慕太子的這件事要是被傳了出去,世人會怎麼看你?」

我聽到益王的話,心里一咯噔。

下一刻,卻是一愣?

嗯?替?什麼替

益王苦口婆心地對太子道:「臣弟輾轉反側之下,覺得這件事實在荒謬,于是立刻就來告訴太子哥哥你這件事!

「太子,我知道陸陵游跟你有誼,你對他一向良善。

「可……陸陵游他是個變態!他肖想你啊!為了得到你,他不惜將世子妃易容你的模樣!只為了有片刻歡愉。

「太子哥哥!這樣的人,你怎麼還敢留在邊啊!」

太子:「……」

他表有些一言難盡地跟我對視了一眼。

早曉得益王蠢笨,沒想到竟然蠢笨這樣。

那日信王同益王一,肯定看得比益王清楚。

即使知道了這件事,信王在這段時間里卻一直沒發作,是在暗地里窺著一個合適的時機。

但益王這個蠢東西,連事都沒弄清楚,就妄自猜測事的真相,然后得意洋洋地想來挑撥我們之間的關系。

或許在他看來,竹溪是太子的肱,

若是我對太子揣著不當之心,太子一怒之下,或許就會同我斷絕關系。

這樣,太子就失去了一條得力的臂膀。

先不說這事是假的。

但若事真是如此,他不想想,太子舍得放棄他的左臂右膀嗎?

太子笑盈盈手拍了拍益王的肩膀,嘆氣道:「六弟,哥哥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世上哪兒來的什麼易容之,你興許是一時眼花,看錯了。

「我對世子爺的心一片赤忱,若是世子爺對我有意,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生氣。」

太子似是為了證明跟我的關系有多親

他長臂一攬,就將胳膊搭在了我的肩上。

太子親地半摟著我,笑道:「你說是不是呀,阿陵。」

我:「……」

某人又要開始胡鬧了。

益王本來對此事竹,他以為出了這檔子事,怎麼著也該讓太子跟我生出嫌隙。

卻沒想到太子對此毫不在意。

甚至還樂在其中。

他瞪了半晌,突然就傻眼了:「太子……你竟然這般能忍?」

太子惋惜道:「益王,你怎麼可以這樣揣測你的兄長,我跟阿陵關系好,難不讓你嫉妒了?這才想出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來污蔑我的好阿陵。」

太子角的笑意突然就冷了下去。

他冷冷盯著益王,嗓音仿若淬了毒:「本宮平日里是怎麼告誡你的,別招惹阿陵。益王,難道你就從來不聽嗎?」

太子驟然翻臉。

這是想起了先前拔寒宴時益王做的荒唐事,他正愁無發泄怒火。

想新仇舊賬一起清算。

益王早就清了太子的脾晴不定、喜怒無常。

被太子驟然一瞪,他已經來不及繼續吃驚,頃刻間,他臉頰上的冷汗就滴了下來。

太子一腳踹翻了益王前的桌子。

霎時間,一通巨響,桌上的杯盤骨碌碌滾了一地。

太子冷笑道:「好你個益王,為了挑撥離間,連這種荒唐事都能編排出來!當本宮是瞎的嗎?」

益王被太子一通嚇,當即就心慌意地跪了下來。

他哆哆嗦嗦地求饒道:「太子息怒,臣弟一時鬼迷心竅,才做出了這樣的事。」

我注意到,益王在暗,眼神毒地狠狠剜了我一眼。

12

了夜,我吹滅了燭火,正準備睡下。

就聽見窗戶吱呀一聲,夾雜著雪沫的寒風呼嘯著涌進了室

有人踩著窗欞跳了進來。

我抬眼一,就瞧見太子徑直推開了我的窗,正含笑注視著我。

我:「……本王的暗衛死哪兒去了?」

長青委委屈屈的嗓音隔著窗戶傳了進來:「主子,這可是太子爺,金枝玉葉的,屬下怎麼敢攔。」

太子轉過,隨手從荷包里掏了一粒碎金子從窗戶口丟出去,笑著道:「好長青,我到你對我的敬了,可別再打趣我了。」

長青笑嘻嘻地接走了那粒金子,順手替太子將窗欞合上:「太子爺,您和咱們主子慢慢聊。」

我:「……當本王是死的嗎?」

太子將上的大氅下,搭在了一旁。

他道:「我的好阿陵,我日日夜夜,無時無刻不在想你。你倒好,早早就熄了燈要睡下,我趕來見你,你還對我答不理。」

我只覺得腦仁疼。

此從我那次因為親的事,跟太子大吵一架后。

這似乎讓他愈發沒有安全

隔三差五就要夜闖世子府,似是為了證明什麼,他也不走正門,非要翻窗進來。

我:「……」

我沉默了片刻,鼻梁骨,無奈地往里給太子挪了一個角落:「下人給你打水洗漱,你愿意的話就直接歇在這里吧。

「別再一天咋咋呼呼地翻窗進來了。」

太子眸一亮:「真的?」

直到太子紅著臉,躺在我邊的時候,他還有些不敢相信。

「阿陵,自從我們回京之后,你再也不肯同我睡在一,說什麼于禮不合。

「你親的那晚,全因為世子府有賓客來往,你到底才沒把我趕出去。

「你今日是怎麼了,突然對我這麼心?」

太子眸亮晶晶地偏過頭注視著我,他這小心翼翼的模樣,莫名燙得我心口一

他拉長了嗓音:「阿陵,你對我怎麼這樣好。」

我閉上眼,錯開他的視線,只道:「好了,如你所愿。明日你還要趕早回太子府去上朝,快點歇息吧。」

太子對我錯開的話語很不滿意。

他單手撐在下頜,目直勾勾盯著我:「阿陵,你是不是害了?」

說著,他就要掀開我拉到臉頰的錦被。

同時,太子的里還油舌道:「別害,你我都是過親的人了,我不會笑話你的。」

惱地扯著被子,不愿意讓太子掀開。

「庾柏仁!別胡鬧。」

就在我們倆打鬧間,太子的發扣被掉,他那頭烏黑發亮,漂亮得如錦緞般的長發頃刻就如瀑般落下。

他單手撐在我的肩,居高臨下地看著我。

太子那雙漂亮的狹長眸帶著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我。

我被他抵在一角,獨屬于太子的茱萸熏香麻麻地籠罩住了我。

太子嗓音莫名地,變得又啞又黏,他炙熱的目落在我的上,似乎在約約發燙。

太子的結上下了一番,才輕聲開口:「阿陵,別躲我。」

我偏頭,錯開了他那滾燙的目,只能悶聲道:「松手。」

太子的目地粘在我上,半晌,才回過神般,慢慢松開了對我的束縛。

他錯過,耳

紅得仿若在滴:「抱歉……阿陵,我鬧得過分了一點。」

我把臉埋在被子里,須臾后,才悶悶應了一聲。

實在不對頭……

我方才跟太子打鬧一番……竟然……竟然起了反應。

這!

這這這!

啊!

我煩躁地把腦袋埋進了被子里,一句話也不敢跟太子多講。

怎麼會這個樣子!

13

朝堂上出了一件大事。

本來臨近年關,所有人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

邊關把這急報送過來時,眼可見,朝堂上的氛圍登時就冷了下來。

突厥進犯,攻勢迅猛,轉眼間就攻破了三座城池。

他們在城中燒殺掠奪,做盡強取豪奪之事。

因為這事,京中權貴盡是一副人心惶惶的模樣,早早就有了杞人憂天之相。

但即使圣上許下豪賞,朝中也無人敢接這一將職。

也因為這事,太子接連幾天都宿在宮中,不出時間回他的太子府。

京中逐漸傳出謠言,說老的竹溪世子爺曾經打退過突厥,最后更是跟突厥人同歸于盡。

這才讓突厥人沉寂了幾年。

于理,我這個承襲的竹溪世子也該子承父業,重新帶兵打退突厥。

誠然,在三年前,我爹跟突厥人一起死的那一年。

是景國國力最旺盛的時候。

但隨著圣上的一落千丈,他的疑心病也愈來愈重,如今的景國,已是憂外患,一盤散沙。

要我這個病秧子去帶兵平叛突厥,這幾乎是不可能完的任務。

很顯然,這些謠言是有人刻意放了出來。

為的就是讓我攬下這個難如登天的任務。

一是將我從太子邊支開,讓他了一個助力。

二是我死在戰場上最好,若我帶兵大敗,圣上怒不可遏之下,也必定會殺我泄憤。

無論如何,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有利無害的事

而太子遠在宮中忙得焦頭爛額,鞭長莫及,不下去這些流言飛語。

謠言愈演愈烈,沉疴難起圣上也聽到了這些消息。

為了此事,他特意在早朝時把我召進了宮中。

圣上居高臨下坐在龍椅上,做出了一副最和善的模樣問我,愿不愿意帶兵平叛突厥。

朝堂上所有人的目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只等著挑我的錯,好將我打萬劫不復之地。

太子下頜一繃,剛往前走了一步,預備開口替我回絕。

我就先他一步,從隊列中走了出來,跪在地上對著圣上磕頭道:「臣陸陵游,愿為圣上排憂解難,萬死不辭。」

下朝的時候,眾臣散去。

益王在路過我時,故意用肩膀撞了我一下。

他笑嘻嘻道:「世子爺,可別死在邊疆了呀,若你死了,那我可真是了許多樂子。」

益王抬起眼,那雙眼睛里,滿滿當當都是溢出的惡意。

看起來,他對這個結果滿意極了,并且真的很想我死在外面。

我皮笑不笑道:「只怕臣的命比益王多了。」

益王被我刺了一句,他怒道:「你!」

旋即,他冷笑一聲:「陸陵游,你也就現在能兩句了,等去了邊疆,我看你能活幾日。」

言語刺走了益王,我迎面看見太子朝著我走了過來。

太子路過我時,眸,頭也不抬地冷聲道:「陸陵游,來我太子府。」

看到太子的這副模樣,我心里咯噔了片刻,頗有些牙疼地嘶了一聲。

糟糕。

太子這副模樣,看起來像是真的生氣了。

14

果不其然,進了太子府,我看見太子書房里的瓷擺件摔了一地。

他見我進來,合上眼冷靜了片刻,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后,才冷笑著看向了我:「陸陵游,我說的話你全當耳旁風嗎?

「我提前囑咐過你,京中的流言是信王刻意放出來的,讓你別聽別看別理。

「我說父皇若是讓你帶兵,我只管裝病,我來替你回絕。

「結果你做了什麼?

「你倒是有勇有謀,直接就擔了下來!你不知道那是信王特意為你設的圈套,就等著你跳進去嗎?」

太子握了手掌,他憤然地想找個東西發泄他的緒,但意識到我還在場,他生生忍了下來。

只是雙眼發紅地盯著我:「你以為帶兵打仗是兒戲嗎?你知不知道你這一應,很可能就是有去無回!」

「我今天晚些時候就宮再向父皇幫你拒掉這件事,你別著急。」太子闔了闔眼,嗓音帶著無奈。

我穿過書房的一地狼藉。

站在了太子的前。

我沉默片刻,輕輕拽住了太子的袖口:「圣上

近來對你的疑心本來就大,若是你替我回絕,他勢必要把怒火發泄在你的上,如今你的太子之位本來就岌岌可危,后面無數雙眼睛盯著你,等著將你扯下去。

「信王這是盯著你我,做的一箭雙雕的局。

「你在朝堂上向來比我看得清,我都明白的道理,難道你會不明白嗎?」

我嘆了口氣:「我說過的,陸陵游一輩子都是你庾柏仁的狗,哪兒有讓主人下場保全我的道理。」

太子氣得說不出話,他焦躁地原地轉了兩圈,憤然摔書道:「你是人!你不是籌碼!我不需要你為我犧牲!我只想你活在我的庇護下,活得好好的。

「老子對你好,從來都不是要求得到你的回報。

「只想你在這個混的世道,能安穩健康地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活著。

「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陸陵游!老子把你看得比我的命還重要,這些事,難道你全然不知嗎?」

太子已經氣得磨牙,他焦躁地在狹隘的書房中抓狂。

我走到了太子的邊,拉住了他的角,一只手慢慢輕拍太子的后背,試圖讓他冷靜下來。

而那只拉著他角的手,順著太子的指尖逐漸攀了上去。

我跟太子十指相扣。

我一字一頓道:「庾柏仁,我說愿意當你的狗,不只是跟你做單純的君臣關系。

「而是我的這顆心,純粹為你而跳,讓我忍不住想幫你把路鋪好,好讓你走得更穩些。」

我苦笑一聲。

「愿意為你鋪路的人有許多,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但對我來說,這是我能為你做到的唯一有價值的事了。」

庾柏仁聽到我的話,他愣了片刻。

他細細咀嚼著我所說的話。

再回過頭時,太子的耳了。

他的表幾乎是一片空白,太子結結道:「你……你方才說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平靜的注視著他,將我們兩人十指相扣的那只手掌舉了起來。

「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

我的目,毫不躲閃地直視著太子。

「我、我、我,我草。」太子罕見地了一句口。

他人傻了。

15

雖然說信王是不懷好意將這件事推諉到了我的上。

但對我們來說,并不完全是個死局。

若是我能擊退突厥,那一切事就迎刃而解。

到最后,我仔細向太子分析了我本次帶兵的利弊。

對太子曉之以理,之以

「突厥人驟然進犯。京中權貴事不關己,都在相互推諉這份差事。

「但百姓何其無辜,他們被突厥人燒殺搶掠,更有甚者,子被擄掠。

「他們本來可以過一個幸福無憂的新年,卻因為景國的無能,而遭災害。

「這件事再拖下去,還會有更多的無辜百姓到傷害。

「你是太子,你是一國未來的君主,你難道不多為你的百姓想想嗎?」

并且向太子再三保證,我一定會保護好我自己,不會讓自己傷。

太子這才勉勉強強松了口。

定好的預備出發的那天,是除夕。

頭天晚上,我本來已經歇下。

但誰曾想,太子又一言不發翻窗進來。

我無語極了:「你下次能不能走正門,當我的暗衛是死的嗎?」

太子一聲不吭徑直走過來抱住了我,他沉默半晌才道:「阿陵,我很擔心。」

我一時詫異,不知道太子居然有如此多愁善的一面。

這還是往日里殺伐果斷的他嗎?

我只當是太子越活越年

他的發頂,我只能溫聲安道:「庾柏仁,我會安全回來見你的。」

太子黏黏糊糊地埋在我的口半晌。

最后他的手勾上了我的腰帶,悶聲道:「所以我思來想去,總覺得不能將你白白放走。」

太子像只求賢若的小狗,貪心地蹭上了我的臉頰。

他嗓音含糊:「既然我們已經互相表明了心意,總應當在對方上留下一點獨屬于自己的痕跡。

「這樣,你才不會忘記我。」

我:「……」

下次再對庾柏仁心我就是狗。

真的狗。

會汪汪的那種。

……

隔天,早上出發時。

我翻上馬的剎那,險些沒踩住馬鞍。

因為過于丟臉。

我面無表地偏過了頭。

心里暗暗把太子罵了個狗淋頭。

庾柏仁才是狗吧!咬我咬得這麼痛。

16

邊關戰事吃,等我趕到的時候,元宵已經過完。

往日這個時候,即使是貧苦人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但自從我打馬進城,放眼去,城中一片死寂,家家戶戶都閉門窗。

甚至在我路過時,還會有稚掀開窗,憤然從里面丟石頭到我的上。

「狗!年年稅收水漲船高,等突厥人打進來,你們又全然不管!

「什麼狗屁景國!」

……

諸如此類的言語,全是在痛批景國的不作為。

他們憎恨這個護不住他們的君主,痛恨這個護不住他們的國家。

我知道,自從圣上病得一發不可收拾后,他底下的各方勢力都了一團,互相較量。

但我沒想到……竟會荼毒百姓如此之深,他們竟然已經到了厭惡這個國家的地步。

在我正式接管郾城兵馬的那天。

接軍令的時候,我一袍角,徑直跪在了地上。

沉默地朝著零零散散前來觀看的城中百姓鄭重地磕了三個頭,我肅然道:「我太子之命,前來鎮守郾城。我陸陵游今日對天發誓,日后我絕不會再讓突厥人的兵馬踏進郾城半步。

「我愿意用我的軀和命,守護郾城到我戰死的最后一刻。

「如有違者,天打雷劈。」

開始的那段時間,確實非常難熬。

我剛坐上將軍的職位,又因我在京中的風評不好,幾乎所有的將士都看不起我。

他們甚至在暗地里打賭,賭我什麼時候會干不下去。

但隨著我跟他們一同訓練的時間越來越久,我原本在京中養得細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得礪。

我從原本只能跟一個校尉分庭抗禮。

到了后來的能單挑十個校尉。

甚至,在我的策略之下,我們小范圍埋伏突厥兵馬功。

將士們向我的目逐漸變了,從一開始的輕視,變得充滿了希,對我變得敬重起來。

但即使這樣,在某些時候,收到京中送來的文書,我也會頭疼許久。

太子的信赫然擺在最上面。

他絮絮叨叨寫了一張信紙,問我有沒有傷,在軍中待得是否習慣,他又黏黏糊糊地寫,他很想我,想我想得幾乎夜不能寐。

每當這個時候,我只能讓軍醫一邊幫我細心包扎對敵時導致的傷口,一邊提筆回復太子。

我沒有傷,一切安好。

畢竟……當初我一腦答應太子的條件,就是我會保證自己不傷。

但是,畢竟是坐上了將軍的職位,若是不以作則上陣殺敵,底下的士兵又有幾個會服氣呢。

所有傷是難免的……我只能在信里騙騙太子,好讓他安心。

況且,太子也只在信中問我的境況,卻對他的境只字不提。

若不是我留在京中的暗衛送信,我都不知道太子如今的境地這般艱險。

信王、歷王齊齊對太子發難。

太子如今的境況危機四伏、險象叢生。

幾乎自難保。

但他寫給我的信中從來沒向我提過這種事,只是在信里叮囑我好好照顧自己。

太子只會叮囑我,軍中有什麼需要京中支持的,只管寫信告訴他,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幫我。

我只當這是太子的一句隨口保證。

并未放在心上。

只是我萬萬想不到,有人錦玉食久了,優渥的生活蒙蔽了他們的腦子。

竟然膽大包天到敢扣押軍隊的糧草。

要知道,這些糧草就是將士們在外征戰的基礎保障!

長青去清點了京中運糧過來的馬車后,他的面目十分凝重:「主子,這批糧草數量遠遠不足,只夠將士們吃上半月。」

而半月后,按照我們本來的計劃,是會有跟突厥人的一場大戰。

京中的這些混賬東西!

是被滿腦子的油腸塞住了腦子嗎!

連軍糧也敢貪?

17

我遣人往京中送了兩份急報,一份送至宮中,遞到圣上手中。

而另一份,我把最后的籌碼在了太子上。

只盼著圣上那里不要出什麼紕,盡早查清錯,將本應運來軍中的糧草如數奉還。

送出這兩封急報后。

我讓人把糧草不足的消息瞞了下去,照例還是讓將士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蓄銳,才好在之后跟突厥人好好打上一場。

若不然……突厥人的鐵騎,便會踩著我們的尸首,踏破郾城城門,傷害到我們后的無辜百姓。

這是我絕不容許發生的事

為了不坐以待斃,我這幾日連夜跟將領商討作戰策略,想看看能不能提前襲突厥人,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軍中糧草日漸消耗,而京中卻仍舊沒有任何一封回信。

我意識到不能這

樣繼續這樣束手就擒下去。

我決定先派出一支小隊,夜襲突厥軍隊。

而這支小隊,將由我領頭。

臨行前,我再三囑咐長青,即使我回不來了,他也要替我守好郾城。

我告訴他,再堅持一段時間,太子一定會帶著糧草趕來。

只需要堅持。

長青背過去,悄悄抹了一把眼淚,他嗓音帶著微不可察的哽咽:「將軍!我一定會守好郾城的,你一定要早點回來啊!」

當夜,我就帶著這支銳小隊靜悄悄出發了。

突厥人雖不懂兵法,但他們生得人高馬大,兵馬強壯。

這次的夜襲不能算失敗,但也算不得功。

我們功潛了他們的軍營,本意是想直接取他們首領首級,再燒兩座糧草,緩解一下長青他們的力。

但沒想到,突厥人防備我們防得很死。

我們本沒靠近他們的首領帳篷,就已經被殺了一半的兄弟。

幸好這個時候,他們的糧草倉終于起火,我們趁著混打了出來。

卻被突厥人追到了一山谷里。

山谷易守難攻,突厥人打不進來,我們卻也被堵得死死的,本出不去。

在這樣彈盡糧絕的況下,我們支撐不了多久。

更何況,我沖鋒時首當其沖,肩上中了突厥人兩箭。

無藥,傷口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而迅速惡化了下去。

覺……我可能活不太久了。

就在我以為他們會將我們困死在這里之際。

意外突變!

晚上夜,突厥士兵忽然點燃了狼煙,堵在山谷外一直沉寂不的士兵突然了起來。

他們舉著火把,騎著馬就沖了進來。

為首的,正是突厥軍隊的首領阿史那汗。

他蓄著滿臉的絡腮胡,生得一副獷之相:「陸陵游!我敬你是條好漢,決定送你一個痛快!我不讓你困頓而死,而是讓你堂堂正正明正大地死在戰場上!

「陸陵游!你敢不敢堂皇正大與我一戰!」

我咳嗽了一聲,撐著劍站起了,站到了外顯眼的大石頭上,居高臨下地看著阿史那汗,冷聲道:「戰!為何不戰!

「我是景國的將領,合該死在戰場上。」

阿史那汗大笑一聲,他坐在馬背上,朝著后的士兵們招了招手:「去吧,讓我們的鎮北侯死得風一點。」

我強撐著,一腳踢翻了沖上來的士兵,面無表地用刀抹了對方的脖子。

在這個時候,我只能想著,在我死之前,多殺幾個突厥士兵。

這樣……我的士兵才有可能活下去。

跟我一同流落至此的士兵,我讓他們躲在了暗,不要出現。

下一刻,異變橫生,阿史那汗不知什麼時候下了馬,舉著一把長刀就要往我上劈下。

我已經躲不過他這一刀,只能咬牙將長劍送進對面的突厥士兵的脖子里。

只盼在我死之前能多帶走一個。

「锃!」的一聲。

阿史那汗的大刀被人擋下。

是我的士兵,他們接二連三從暗地里沖了出來,替我擋下了攻擊。

其中一人回頭對我道:「將軍,你都在這里為我們爭取求生的最后一條路,我們怎麼可能舍棄你私自奔逃。」

說完,他就轉咬牙力反抗。

阿史那汗大笑:「好!陸將軍你下有方,你的下屬們都愿意跟你一起死,真是人吶!」

說完,他長刀橫掃,就要將我們一齊斬下。

千鈞一發之際,我一腳踢向了阿史那汗的手腕,他一時吃痛,手上的刀險些沒握住。

就在這時,一支長箭在黑夜的掩映下,撕開暮,直直向了阿史那汗!

長箭的準頭極佳,箭頭從阿史那汗的眉心中央徑直穿過。

穿了他的整個顱骨。

太子手握弓箭從山頂緩緩走出,他一甲胄,夜的籠罩顯得尤為銳利。

而他后,一群景國的士兵沖出,皆是殺紅了眼。

太子此刻也顧不上耍帥,他咬牙切齒地收了弓箭,疾步走到我們邊,扶住了我的肩膀:「陸陵游,你告訴我這個甕中捉鱉的計劃時,可沒告訴我你了這麼嚴重的傷!」

慘白,見到援兵按時趕來,總算是泄了力。

直愣愣就倒在太子的懷中。

昏過去前,我攥住了太子的角:「保護好我的士兵,我答應過他們的,要把他們一個不落地全部帶回去……」

回答我的,是太子氣急敗壞的聲音:「陸陵游,都什麼時候了,你不能多擔心擔心自己嗎?」

18

我那兩封急信,確實是送到了京城。

只可惜,送給圣上的信被人攔了下來。

只有送給太子的那封

信,才被完完整整地收到。

太子看到這封信時,簡直要氣瘋了,送給邊疆的糧草都敢扣押,這京中的權貴是擔心自己長了十顆腦袋不夠砍嗎?

他當下就進宮去面見了圣上。

但圣上已經病得起不來床,本沒有辦法做決斷,現在朝堂上幾乎都是信王的一言堂。

太子走明路被拒,他干脆一咬牙,直接帶人帶著刀沖進了尚書的家里。

他一個一個拿刀架著,迫這些富得流油的權貴們各捐了一車糧草。

又連夜把這些糧草都召集起來,要親眼看著,親自押到邊關。

太子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信王只是在旁邊冷冷看著,信王冷笑:「庾柏仁,有什麼用呢?即使你把這些糧草到邊關,也無濟于事,該死的人照舊會死,郾城是保不住的。

「你做了這些事,天下百姓誰也不會知道,誰也不會激你,只會恨你。

「你以為那些老臣還會有幾顆心向著你?等你回來后,只怕你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了。」

太子面無表地回頭瞪了一眼信王:「你管得著嗎?老子就是愿意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老子干!」

信王挲著指尖的戒指,盯了太子半晌,他冷不丁道:「你跟陸陵游的那件事,果然是真的,看來我的這步棋,下得不錯。

「我不用跟你爭斗什麼,只要陸陵游出了事,你就已經不攻自破。」

太子半晌沒有回話。

驀然,他轉過,眼神霾地掃向了信王:「別讓我有翻的機會,不然,就憑你做的這些事,我一定會讓你死得很慘。」

說完,太子再也不理會信王。

他翻就上了馬。

帶著他從權貴搜刮來的糧草,帶著他的一小隊兵馬,風馳電掣地趕向了郾城。

而好不容易趕趕慢到了郾城,正好趕上了糧草消耗殆盡的那天。

太子本以為這算是救了當下燃眉之急,卻沒想到,長青臉慘白地告訴他,我帶著一隊銳兵馬去突襲突厥軍隊。

當晚,突厥糧倉起火。

但我沒能回來……

那一瞬間,太子的呼吸都停滯了片刻。

他繃了下頜,握拳道:「找!陸陵游絕不可能平白無故死在戰場上!」

此后,才有了太子的暗衛找到了躲藏在山谷中的我。

然后有了將突厥人引進山谷中,后來太子領兵甕中捉鱉的一幕。

17

我醒過來的時候,正躺在軍營里,太子不解帶地守在我側,看上去像是困得睡著了。

我一抬頭,正準備起

一只手卻按住了我,對方的嗓音溫和:「小世子,別急著起,你現在傷還未好,擅自運只會讓傷勢加重。」

我聽著這道嗓音就覺得悉。

愕然抬頭,就看見我面前的人,正是我的世子妃「陳懷夕」。

背著醫箱,穿著一布長褂。

一張秀麗的臉蛋也盡是灰塵。

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京中生慣養的大人,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村中行腳大夫。

我驚訝極了:「你怎麼會在這里?你不是被太子送去……」

陳懷夕慢吞吞收著醫箱,淡淡道:「民間戰,朝不保夕。只為求取自己的錦玉食有何用?

「這個世,總得要有人出來做點什麼事

「你已經先士卒,替我們頂在了最前面,我又怎麼敢躲在你們的后貪圖樂。雖然我作為子,不能朝為

「但……我也想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在閨閣中待得太久,只有上這一還算過得去,聽聞太子勒令各家籌糧,我便跟著太子一同過來了。

「想著能幫你們治治傷也是好的。」

我沉默片刻。

懷道:「陳小姐,你的所作所為讓我很激。」

陳懷夕輕笑了一聲:「行了,別跟我說這些嘰嘰歪歪的話了,你再說下去,某人都要被自己的醋給酸死了。」

我一愣,回頭一看,太子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醒了過來,正一臉幽怨地瞪著我。

「好哇!果然是看見你的真世子妃,就忘了我這個假世子妃。

「陸陵游,你可真是太讓我寒心了。

「也不知道我這幾天幾宿不吃不喝,睡不著覺是為了擔心誰。」

我:「……」

我當機立斷認錯道:「對不起,我錯了。」

因為有了太子送來的糧草,以及他承諾會源源不斷繼續送來糧草的承諾。

一時間,士氣大增。

太子居要職,不能在郾城久待。

看著我醒了過來,太子終于放下了心。

臨行前,他不放心地再三向長青叮囑:「不能讓你主子跟陳懷夕單獨待在一起,即使是治病也不行!聽見了沒有!要是到時候我知

道了,我拿你是問!」

長青因為太子送來糧草,又功營救我的事

早已經對太子佩服得五投地,他嚴肅地點頭應道:「是!我絕不會讓主子跟陳姑娘單獨待在一個屋子里。」

我:「……」

18

因為我們圍剿了阿史那汗,突厥群龍無首。

再加上太子的糧草供應齊備。

在丹慶戰役中,我們大獲全勝,終于把突厥打了個落花流水。

突厥也派使者前來跟我們談求和。

他們愿意讓地一百公里,并且承諾,十年,不再攻打景國。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差點喜極而泣。

我剛想先把這個好消息給太子送回去。

就收到暗衛從京中傳來的消息。

信王宮,太子生死不明。

19

我帶了一支銳兵馬先行,徹夜不休,連夜趕回京中。

剛到城門口,就被衛軍攔下。

是信王攔住了我們,不讓我們進城。

我冷笑:「我們這是帶了突厥投降的協議書而來,若是你繼續攔著,耽誤了大事,你擔當得起嗎?」

說完,我一腳踹開擋在我面前的衛軍。

就要帶著我的一小隊人闖進去。

衛軍只是信王指示,他也不敢再攔,看著我們人馬不多,掀不起什麼風浪,就將我們放了進去。

信王早就帶兵將皇宮給圍了起來,只等著殺進去修改詔書。

我心里擔心太子,先是馬不停蹄地在京中問了一圈,得知太子跟圣上躲在上宮的道中。

暫且沒有命之憂。

我這才放下心來。

得知太子命無虞,我做事就大膽了起來。

信王敢宮,我就敢殺進去把太子給救出來!

等了半日后,跟在我們這支小隊之后的大部隊終于抵達,我們里應外合,直接破城而,將城中衛軍悉數拿下。

,我一人一馬率先殺宮中,直抵上宮。

太子早就得知了消息,他從上道中也殺了出來。

太子一黃袍被鮮染紅,他一人一劍,鮮橫流,紅,一雙丹眼凜冽。

宛若地獄中爬出來的惡鬼。

益王得知了消息,正慌慌張張往外跑。

太子隨手取過一旁的弓箭,彎弓搭箭,直直就瞄準了益王。

「锃!」的一聲。

飛濺到了上宮的地面上,宛若一幅鮮的畫卷。

益王的直直倒了下去。

而信王此刻也被人捉了回來,五花大綁丟在了太子的面前。

太子眉眼不抬,湊到信王耳畔輕聲道:「你知道為什麼那老不死的不愿意下旨改詔嗎?你以為是他不想麼,而是他不行了。他已經被我毒傻了,神志不清,再也改不了了。

「我的好二弟,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你名正言順地宮啊。

「你說朝堂的大臣不愿意支持我當太子,那我就讓他們睜大他們的狗眼好生看著, 誰才是真正心懷天下的君主。

「現在,這個結果你滿意嗎?」

太子再抬起眼時, 又恢復了他那副八風不的模樣,他惋惜道:「二弟不顧手足之, 罔顧人倫徑直宮, 真是讓人寒心啊。」

太子笑了起來:「只可惜,圣上在方才的戰中, 已經駕崩了。

「誰來主持這個局子呢?」

聞訊趕來的大臣們頭皮一麻, 皆是不約而同地跪了下去。

「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太子回頭看了我一眼。

我微微笑起來,也跟著跪了下去:「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后的數萬將士們, 也跟著一起跪了下去,嗓音震耳聾:「請太子即位!主持大局!」

20

公元 259 年, 景國新帝庾伯仁即位。

改立國號為

同年, 新帝大赦, 減輕百姓賦稅。

百姓皆是歡天喜地, 對新帝贊不絕口。

新帝還做了一件足以翻天覆地的事

他修改歷法, 允許朝為,且品階與男子并無不同。

這令一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國各地對此令持有反對之音的,皆是男子。

但都被新帝以鐵手腕給了下去。

在他的嚴苛整改下。

當年,就有子高中狀元。

名為, 陳懷夕。

21

太子……不,已經不能稱為太子。

如今的新帝,正黏黏糊糊地躺在我懷里,撒道:「也不知道那些老不死的一天到晚在嘰嘰歪歪些什麼東西, 吵得我頭疼死了。」

他道:「

真是討厭,到底是我做皇帝,還是他們做皇帝!

「也不知道,等過段時間,我告訴他們, 準備娶你做皇后,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得把房檐掀到天上去。」

他那頭烏黑的長發,淡淡應了一聲。

新帝突然坐起了, 朝著我懷疑道:「你就只嗯?你是不是不我了!

「好哇,陸陵游, 朕封你為鎮國大將軍,還賜你封地!

「你居然就對朕這麼冷淡?」

我無奈極了:「別鬧了,庾柏仁, 現在那些大臣們正在為你新頒的朝為的歷法急得跳腳, 若是你這個時候突然告訴他們這檔事。

「那些大臣會鬧什麼樣,你難道不知道嗎?」

新帝一拍手心:「你說得對,我就應該現在告訴他們。

「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利益,我的事往他們面前一擺, 即使再于禮不合, 他們也沒空來搭理我!」

我:「……」

說著,新帝的手就開始不安分地

他解開了我的腰帶:「阿陵,我的好阿陵,自從你上次回了郾城后, 就再也沒跟我好好親熱了。

「難道你都不想我嗎?」

我臉紅道:「……放肆!」

而回答我的,是驟然落下的紅帳。

我:「……唔!庾柏仁,你是屬狗的嗎?」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