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澹園曬書。
天未亮吳顯就親自帶著二十多輛馬車來了澹園。不僅有工人,晾曬用的竹床,還有臨時裝書的書箱,竹架、布匹。浩浩的隊伍綿延開去,十分壯觀。
雖名為“曬書”,書卻不能真的放在日下曝曬。按《齊民要》中所記,“五月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五月十五日以後,七月二十日前,必須三度舒而展之。須要晴時,於大屋下風涼,不見日……”
因此曬書最好的日子便是晴朗多雲天氣。但鴻淵閣藏書太巨,涼不足夠曬書,便隻能曬在園中的空曠。
為防止突然烈日,或鳥雀糞便,事先要搭起涼棚以白布罩之。也要準備好油布,以防突然下雨。盡管請了幾十個工人,搭涼棚、擺曬床也要花去一兩日的功夫。待到萬事俱備,正式曬書的那一日,更要早早起床指揮工人用幹淨布洗曬床,然後先曬上個把時辰的空床,方能曬書。
澹園比普通人家曬書更講究。搬書前要檢查工人的雙手,洗淨幹,不能有髒、有油、有水。搬書晾曬時,也不許喧嘩,屏氣靜音,戴著紗布麵罩,怕口水或者汗水滴到書上毀了書。
這是澹園的大日子,向前紀言蹊還朗時都是他主持,如今漸漸都讓清辭同田氏夫妻來辦了。清辭不僅要協調各個工頭的分工工作,還要仔細檢查每本書籍是否有黴點、蛀孔,倘若有被蛀的,便要挑出來,到晚上進行修補。
鴻淵閣的藏書分門別類地收藏,除了儒家典籍,各個版本的儒學十三經,史書、典章、政書、史評外,還有諸子百家、佛道等著作。更有曆代名家的詩、詞、文集等,另外還有些方誌、氏族譜、科舉錄等等,種類浩繁。
收藏的時候就已經分門別類了,曬書時也按照這次序晾曬。當日曬好的書便收書箱,放到臨時的庫房裏,第二日再抬回鴻淵閣擺放。
白鷺書院的鄉樓上,幾個年輕人正張目觀。隻見澹園中支起上百張曬床、涼棚,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卻是忙中有序。
澹園這幾日曬書,那些深藏於閣樓裏不見天日的寶貝,如同深宅大院裏藏匿的絕代佳人,如今走到天化日之下,雖不到,遠遠看一眼也是好的。所以這些日子,書院的教授、博士、教習們也都無心教學,便也放學生們自己溫書了。
幾個學生正津津有味地討論著鴻淵閣裏的某本藏書,晏璟則趴在欄桿上看了一會兒,隻見到對麵的院子裏人影晃晃,白布招展。他看不出所以然來,覺得還不如去翰林街上玩耍來得有趣。他直起,轉頭看到韓昭拿著隻千裏眼已然著有兩刻鍾了,不十分好奇。
“你到底在看什麽東西這麽迷?給我看看。”
韓昭倒也沒有拒絕,把千裏眼遞給了他。
晏璟擺弄了好半天,才看清對麵,喃喃自語,“哎呀,元華你這千裏眼真不錯,書名都看得清楚……嘖嘖,這麽多書,得曬到什麽時候喲!所以啊,這藏書就是一種病癖。這許多書,也不過是看個一遍,撐死了看兩三遍,便束之高閣。說到底,不過就是人的一種占有罷了!”
韓昭雖然覺得晏璟這人平時四六不靠,但這句話他倒是難得認同。他母親,熙和長公主蕭蓉就是個例證。蕭蓉也藏書,明明是同樣的容,卻收集了十幾二十個版本。倘若聽說誰家新了什麽書沒有,便是一擲千金也要弄到手,仿佛在同什麽人置氣一樣。倘若看書倒也罷了,但大多時候,蕭蓉不過是坐在家中的藏書樓裏,對著書出神。
晏璟正絮絮叨叨,忽然像乞丐撿了寶一樣,一把抓住了韓昭的胳膊,興道:“元華,你看,是上次茶館裏遇到的姑娘,竟然也在曬書!”
韓昭嫌棄地拂開他的手。剛才自然已經看見了。那一日在茶館裏並沒留心那扮男裝的的模樣,但眼前這個形卻是化灰他都認得的。那天晚上可不就是這個臭小妞毀了自己的清白?
那孩一半新的蛋青布服,比府裏丫頭穿得還不如。但往來指揮調遣,態度怡然,安排得有條不紊。這絕不是個丫頭能幹的活。
也戴著一層薄削的麵巾,服穿得利落,袖口都用綁帶係住。頭發編了一長辮子,用一青的布帶子係著,發帶的尾仿若墜著兩個小金鈴鐺。俯檢查書時,辮子就垂到前,發尾便有些不安分地著。雖然聽不見,但也可以想象得到那靜之間的叮當之聲。
此時正是午時,皮很白,大約是又累又熱,紗巾也遮擋不住腮上的兩坨紅暈。額頭上有些發粘在額角,有些憨相。這樣一看,又哪裏像個書香門第的小姐?
韓昭從來沒見過孩子這樣打扮,像是完全不會打扮,也不在乎如何打扮。好在那張臉還說得過去,不他作嘔。否則一想起和這樣一個人一同洗過澡,就能他殺意四起。
他的左手背在後,手骨得脆響。這臭小妞總算還有點自知之明,長著一張漂亮臉蛋,算是對得起他那被奪去的清白了。
清辭本正在指揮人做事,忽然到鼻酸,打了個噴嚏。吳顯正在旁邊,不無擔心地問:“姑娘沒事吧?”
“沒事……阿嚏!”清辭說著又打了個噴嚏。
吳顯笑道:“咱們老家有句俗話,一個噴嚏有人講,兩個噴嚏有人想。姑娘若不是傷風,那就是被什麽人惦記了吧?”
清辭聞言莞爾一笑,這世界上會惦記的,怕也隻有大哥哥了吧。“吳叔您這俗話倒是應了書裏那句‘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了。”
孩子的盈盈笑臉清清楚楚地映在千裏眼裏,眉似遠山不描而黛,杏眼桃腮,顧盼間嫣然明。
晏璟看得深吸了一口氣,繼而心痛道:“哎呀呀,早知佳人就在隔牆,我就去應聘做曬書工人了!”
旁邊一個紫膛麵方臉的學生聞言笑道:“你當誰都能做那曬書工人嗎?”
看他煞有介事,晏璟忙同他互通了姓名,接著好奇道:“這還有什麽講究?在下雖未曾參加過科舉,不說飽讀詩書吧,總還讀過幾年書,大小也算是個讀書人。怎麽,還沒做曬書工人的資格了?”
那學生二十來歲,名李時序,正是馬上要參加秋闈的生員。他頗有憾地說:“先前咱們還有機會去應聘工人,借著曬書將那珍本孤本大飽眼福。後來紀家出了新規矩,曬書者不得看書,還特別點名不要書院的學生。隻說曬書便是曬書,做工便是做工。”
晏璟頗不以為然,“我就搞不懂這些人,有好東西為何不與大家共,反而要藏著掖著?大家都是聖人教化,也都算得上同門。人怎麽可以對同門這樣冷漠?所謂‘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乎?’是吧?”
李時序卻道:“雖然我也以不能樓一睹為快深以為憾,但書者都知,書若借給書之人倒沒什麽,就怕上那不惜書的,隻覺是借來的東西便不加惜。好好的書,折損丟失,那豈不心疼之極?”
“而且那書是人家三代累積,花費了多銀錢力采買維護?是為私產。即便不肯借與旁人,也可以理解。”
“更何況,人家也不是不近人。春闈秋闈,榜上提名者都可樓讀一日書。既然書,何不以此來激勵自己?既能暢懷飽讀,又多一份榮耀,不比隨著人後搖尾乞憐地討借書來得暢快?”
晏璟聽罷佩服不已。他才書院幾日,汝南學風又和此很不相同。韓昭時也在白鷺書院讀過書,後來據說家中有事便回了京。他們同祖蔭,本在國子監做蔭監生閑散度日,誰知道韓昭忽然說要來白鷺書院讀書。晏璟本來就無所事事,韓昭去哪裏他便也跟到哪裏,是以走了門路進了書院旁聽。晏璟還跟著老老實實聽了幾日的課,可他卻發現韓昭卻整日神神鬼鬼的,常常不見蹤跡。
眾人聽了李時序的話,有讚同他觀點的,也有不以為然的。書院本來治學之風就盛,眾人便是以此為題辯論開來。晏璟興致聽了一會兒,很快就被那滿口的之乎者也弄得神誌不清。
他扶著腦袋退出來,正想說書院的飯菜不可口,不如一起去天香樓打牙祭。抬眼卻見韓昭又在舉著千裏眼一瞬不瞬地著澹園的方向。似乎,好像,是在看那個姑娘?
工人們很是賣力,但清辭整日也不得閑暇,事多且繁雜。於繁忙中直起,捶了捶酸麻的腰背。放眼過去,忽然發現一個平眉垂眼的年輕男人行跡有些可疑。那人在晾曬場裏來回穿梭,每一架曬床前都逗留一小會兒,然後就去了下一張。那覺,就像是在找什麽東西。
從前混進來書的也有,清辭提高了警惕,慢慢靠過去,平聲問:“你在找什麽?”
那人一怔,停住了腳步,然後才轉過向清辭行了一禮,“姑娘,我,沒在找什麽……”
清辭問他名姓。
那人道:“小的,小的李崇。”
清辭卻後退了一步,“李崇,關南人士,家住梧州府大青村,建節三年生人。那就是說今年三十有二了。可你——”不過二十來歲。
清辭立刻吹了手哨,招呼來田叔。
“你到底是什麽人?”
那人立刻跪下來,“姑娘容稟……小人確實不是李崇。小人是李崇的遠方侄子,因為叔叔前些日子在田裏做活傷了腳,無法來澹園曬書。但叔叔家中貧苦,上有六十多歲的病母,下有兩三歲的孩子,還養著我這個吃白飯的親戚。”
“家中一年收有限,單等著給澹園曬書能多賺些銀子,讓家中過得寬裕些,也好給叔叔瞧病。小人這才頂替叔叔來做工的。”他說著一直磕頭,額頭都腫了起來。
旁邊不工人停下來圍觀,那人涕淚齊下,十分的可憐相,看得人都了惻之心。清辭心,但於藏書一事上相當謹慎。此人話雖如此,隻是來曆有疑,不敢再用他。田叔此時也到了,清辭同他到一邊商量了一會兒,這才走到那人麵前,把他扶起來。
“這位大哥,我也很敬佩你對叔叔的孝心。這樣,不管你做了幾日工,曬書的工錢我今天會按全工結算給你,你帶回去給叔叔看病。但我不會再留你在澹園曬書。”
“倘若今日容你天換日,風氣一開,以後這園子就管不住了。”說罷從田叔手裏拿了錢,遞給那人。那人一直垂著眼,似是滿麵愧,推拒不收。最後在眾人七八舌地勸說下,那人隻好拿了錢走了。
韓昭在遠盯著看了半晌,他一開始就發現了那個人形跡可疑,也當他要渾水魚,沒料到卻這麽快就被抓住了。雖然離得遠聽不清他們說了什麽,但看那形,猜也猜出了大概。
他收了千裏眼,手指輕輕扣了扣欄桿。這臭小妞如此謹慎,倒真是有點沒料到啊。
晏璟餘見韓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冥冥就覺得他一定是在看什麽東西,什麽心思。可韓昭口風向來,又是人狠話不多,任他怎樣旁敲側擊都撬不出一個字。此後數日,都見韓昭雷打不地到鄉樓來,拿著千裏眼地看上兩刻鍾。
晏璟是個閑不住的子,一邊好奇心鬧得他百爪撓心,一邊實在陪得無聊,便要另尋玩伴。雖說有些心高氣傲的學生不大瞧得上他們這種送了錢銀進書院的,可晏璟一副笑臉,隨和好說話,出手又大方,為人也沒什麽公子哥的傲氣,倒也了幾個新朋友。
這幾日博士們反正也不怎麽約束學生,他振臂一揮要請客,一群人便相攜著要下山去。臨走時晏璟撞了撞韓昭的胳膊,“不跟我們一起嗎?今日我人安排好了,先去天香樓吃飯,然後去居樂坊喝酒。我聽說那居樂坊十分有趣……”
他這邊說得興高采烈,韓昭的遞過去的表卻一貫立刻能人偃旗息鼓。“居樂坊?晏廷玉,別忘了‘貪為,為大罰’。”
晏璟一口氣沒上來,使勁了才把那口氣順過來。他實在不明白,這紅齒白的年郎,何以渾上下一酸臭的爹味兒?
“我是給自己找了個爹來做兄弟嗎?還有,韓元華你能不能想我點兒好啊?居樂坊又不是什麽煙花之地,不過是個可以吃飯談詩、聽曲看舞的舞樂坊。大家都是讀書人,做的都是風雅事。你總要把人想得這樣不堪。還有,你小小年紀,簡直比我爹還迂腐頑固!”
韓昭懶得理他,閑閑地垂目理了理袖口。
“好好好,不去就不去。我先給你去探探路,下回再帶你去。”晏璟看著韓昭那副死人臉,想著這人喜怒無常的,去了也隻會大家夥冷場,那就讓他自己陪著老鼠玩吧。
過了熄燈時分,晏璟同那幾個學生都沒回來,韓昭難得一日清靜。他坐在桌前剝葵花籽,手前的一隻鎏金的豪華籠子裏,兩隻雪白的老鼠正吃得不亦樂乎。
平寧敲門進來,“爺,我回來了。”
“事打聽清楚了?”
“爺您代的事,我能不好好辦嗎?您前日一說,我就下了山。先到了翰林街蹲了半日,這些人也隻知道那姑娘是紀家人,鴻淵閣的俗務現在都是同那個啞一起打理。其他的,都說不清楚。”
“然後我吧,我想這說了不就等於白說嗎?書中不是說了麽,‘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鈔一分貨’,想打聽事,不花錢怎麽行呢?我就花了一兩銀子,終於得到一個消息,紀家三爺紀秉榮整日在寶利街那邊買古玩……”
平寧說著說著,隻覺得韓昭的目越來越冷,後頭的話就自己給斷了,咽了口唾沫,“爺,怎麽、怎麽了?”
韓昭涼涼道:“我覺得你做說書先生比做小廝有天分,趕明兒別回府了,去茶館裏說書去吧。”
平寧慌得一把抱住韓昭的大,“爺、爺,您不能這樣對我啊!平寧七歲開始就是您的人啦,平寧心裏隻有爺一個人。十年分,日夜廝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心勞……還有,平寧不想做說書先生,平寧的誌向可是寫話本子啊!”
韓昭無奈地曲臂支額,了眉心。
他錯了,他以為這世間子最麻煩,現在發現一個人麻煩,是不分男的。還有,得找個日子把這小廝房裏的話本子全給燒了,聽他那說的都是什麽話!當初教他識字,可不是為了他看這個的。
“鬆手。”
平寧忙鬆開手。
韓昭強住火氣,“說重點。”
平寧立刻像換了個人一樣,幹淨利索地道:“那小姐真是紀府的姑娘,紀清辭,行七,五年前犯事送進澹園的。”
“犯事?”看那臭小妞的年紀,五年前才多大,能做什麽事?不過想起於溫泉唱的小曲,加上舞姿冶豔,確實不像詩禮傳家承庭訓的。
“難怪咱們不知道,那孩是咱們回京以後才進的澹園。我是從紀家二,就是紀德英的夫人的陪嫁婆子的兒子的嶽丈那裏打聽到的。這孩不是崔氏親生,是五歲時紀德英從外頭帶回來的。”
“據說是紀德英外任的時候,房裏一個通房丫頭生的。那通房子骨弱,生了孩子也伺候不了人,母倆被紀德英送到莊子上了。後來那通房病死了,紀德英就把孩子帶回了家。”
“聽說啊,紀德英同崔氏那一個好!大半輩子沒紅過臉,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後來紀清辭進府的時候,可不人等著瞧崔二的笑話呢。”
“雖說紀德英就這一個親生孩兒,不過也不大得他喜歡。想想也是,若是喜歡,早不就接回家了嗎,怎麽會沒名沒姓地在外頭養幾年?”
“反正這孩吧,不知道怎麽惹怒了紀德英。先前說是要送去道觀裏,後來紀德英還是把送到澹園去了。我私想著吧,那崔氏是大學士的兒,算是下嫁,紀德英恐怕不是不喜歡兒,不過是怕崔氏。”
“哎,想想,這孩也可憐。有爹就像沒爹,和我這孤兒沒什麽兩樣,不過大概更可憐,還有後媽。”平寧又想起自己父母雙亡的世,不由對紀清辭有了十分的同。
眼看他囉嗦病又犯了,韓昭適時給了他一個眼神,平寧立刻抿住。
韓昭聽罷倒也沒說什麽。倘若是從小養在莊子上無人教導,那確實說得過去了。
他一手,“服拿給我。”
平寧咧咧,拿了服伺候他穿上,“爺,您還真打算去做賊啊?”
一夜行服勒出韓昭細的腰線,他垂目整理護腕,聞言眉頭也沒抬一下,“書怎麽是做賊了?”
“書賊就不是賊啦?雅賊也是賊啊。您堂堂衛國公世子,大周長公主的獨子,想借一本書,堂而皇之地找紀德英要,他還能不借嗎?何況又不是拿走,就借來複刻一本而已。”
“哼,你懂什麽?那藏書閣名上說是紀家的,實際早就分過了家。”
“紀老太爺一兩子,家產田產都歸了紀大老爺紀蹊的孀。畢竟是婦道人家,懂得什麽書的好?自己又帶著幾個子,怎麽去管這偌大的藏書樓,最後也不過就是賣書而已。”
“可紀老太爺死時就立下家訓,藏書樓裏的書不得售賣,那就等於守著一堆廢紙,還要往裏頭填錢。那孤兒寡母如何度日?”
“紀家三老爺紀言蹊什麽都沒要,就要了這澹園。這澹園名為紀家的,可跟紀德英一點兒關係都沒了。”
“那就說長公主要借書,紀言蹊還能不借嗎?我怎麽聽說他做過公主的老師呢?”
平寧正說著,可瞧著韓昭的神不大對,有些怒容。他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便立刻抿住。而韓昭則隻是冷冷哼了一聲。
他的是一本書嗎,他的是衛國公府的和睦。他幾年前也在白鷺書院讀書,隻不過那時候父母要鬧和離,他不得不匆匆趕回京去。如今再來,不過就是為了一本書。
一想到雙親,韓昭就直覺頭痛。這兩人自從親後,就沒一日消停過。蕭蓉格潑辣直爽,友,與那些酸臭文人詩文聚會。衛國公祖上有從龍之功,韓家一直手握兵權,漸為天子忌諱。
韓昭的父親韓伯信也是武將出,為人沉默寡言不解風,隻舞刀弄槍。後來朝廷以尚公主釋兵權,從此韓伯信賦閑在家。這兩人本就是奉旨婚,各有犧牲,加上格又不對付,一個梗、一個直,結果過了一對怨偶。
蕭蓉自覺委屈,眼中容不下沙子,一有不順心便要和離。但朝廷怕衛國公重掌兵權,便死死摁住,心中怨氣更盛,行事越發乖張。
而這回,起因是蕭蓉同一個蘇遠的文人過從甚,赴其文會,把衛國公老太太的生辰都給忘了,這下真真惹怒了韓伯信。他一氣之下打了人不說,還闖了公主府搶了長公主的《綺合集》,將之付之一炬。
蕭蓉歸家後遍尋不到書,新仇舊恨一起濤浪拍天,放下狠話,“書在人在,書去人離”。
也難怪韓伯信打翻了醋壇子,這些年蕭蓉一直在尋這本《綺合集》的中卷,個中原因,韓伯信知而不能言。公主府裏的大管家呂文質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這本書,獻給了蕭蓉,視若珍寶。後來蕭蓉才知道是這蘇遠當初割所獻,兩人因書相識後一見如故,便頻繁往來。
韓伯信氣頭一過,也懊悔起來,不該如此衝。可他於上是個靦腆斂又不大會哄人的。最後的爛攤子還是落到了韓昭的上。這一對怨偶,除了韓昭,誰也勸不住。
見多了蕭蓉的蠻不講理,韓昭也偏見日深,覺得天下子都是一樣的不可理喻棘手難纏,對於“唯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深以為然,便自不肯親近子。
《綺合集》上下卷已經買好了,隻是這中卷怎麽都買不到,才以讀書為由了白鷺書院,為的就是找機會從鴻淵閣裏把書出來,然後給書坊刻印,以解衛國公的燃眉之急。
他已經觀察了幾日了,今天澹園開始曬文集類書,那麽那套《綺合集》就很有可能就這幾日開始晾曬,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今日就能拿到手。
穿好服,韓昭從籠子裏抓了玉樹、臨風塞進懷裏。
平寧咧了咧,小聲咕噥,“怎麽做賊還帶上老鼠哪?”
六月初六澹園曬書。
天未亮吳顯就親自帶著二十多輛馬車來了澹園。不僅有工人,晾曬用的竹床,還有臨時裝書的書箱,竹架、布匹。浩浩的隊伍綿延開去,十分壯觀。
雖名為“曬書”,書卻不能真的放在日下曝曬。按《齊民要》中所記,“五月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五月十五日以後,七月二十日前,必須三度舒而展之。須要晴時,於大屋下風涼,不見日……”
因此曬書最好的日子便是晴朗多雲天氣。但鴻淵閣藏書太巨,涼不足夠曬書,便隻能曬在園中的空曠。
為防止突然烈日,或鳥雀糞便,事先要搭起涼棚以白布罩之。也要準備好油布,以防突然下雨。盡管請了幾十個工人,搭涼棚、擺曬床也要花去一兩日的功夫。待到萬事俱備,正式曬書的那一日,更要早早起床指揮工人用幹淨布洗曬床,然後先曬上個把時辰的空床,方能曬書。
澹園比普通人家曬書更講究。搬書前要檢查工人的雙手,洗淨幹,不能有髒、有油、有水。搬書晾曬時,也不許喧嘩,屏氣靜音,戴著紗布麵罩,怕口水或者汗水滴到書上毀了書。
這是澹園的大日子,向前紀言蹊還朗時都是他主持,如今漸漸都讓清辭同田氏夫妻來辦了。清辭不僅要協調各個工頭的分工工作,還要仔細檢查每本書籍是否有黴點、蛀孔,倘若有被蛀的,便要挑出來,到晚上進行修補。
鴻淵閣的藏書分門別類地收藏,除了儒家典籍,各個版本的儒學十三經,史書、典章、政書、史評外,還有諸子百家、佛道等著作。更有曆代名家的詩、詞、文集等,另外還有些方誌、氏族譜、科舉錄等等,種類浩繁。
收藏的時候就已經分門別類了,曬書時也按照這次序晾曬。當日曬好的書便收書箱,放到臨時的庫房裏,第二日再抬回鴻淵閣擺放。
白鷺書院的鄉樓上,幾個年輕人正張目觀。隻見澹園中支起上百張曬床、涼棚,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卻是忙中有序。
澹園這幾日曬書,那些深藏於閣樓裏不見天日的寶貝,如同深宅大院裏藏匿的絕代佳人,如今走到天化日之下,雖不到,遠遠看一眼也是好的。所以這些日子,書院的教授、博士、教習們也都無心教學,便也放學生們自己溫書了。
幾個學生正津津有味地討論著鴻淵閣裏的某本藏書,晏璟則趴在欄桿上看了一會兒,隻見到對麵的院子裏人影晃晃,白布招展。他看不出所以然來,覺得還不如去翰林街上玩耍來得有趣。他直起,轉頭看到韓昭拿著隻千裏眼已然著有兩刻鍾了,不十分好奇。
“你到底在看什麽東西這麽迷?給我看看。”
韓昭倒也沒有拒絕,把千裏眼遞給了他。
晏璟擺弄了好半天,才看清對麵,喃喃自語,“哎呀,元華你這千裏眼真不錯,書名都看得清楚……嘖嘖,這麽多書,得曬到什麽時候喲!所以啊,這藏書就是一種病癖。這許多書,也不過是看個一遍,撐死了看兩三遍,便束之高閣。說到底,不過就是人的一種占有罷了!”
韓昭雖然覺得晏璟這人平時四六不靠,但這句話他倒是難得認同。他母親,熙和長公主蕭蓉就是個例證。蕭蓉也藏書,明明是同樣的容,卻收集了十幾二十個版本。倘若聽說誰家新了什麽書沒有,便是一擲千金也要弄到手,仿佛在同什麽人置氣一樣。倘若看書倒也罷了,但大多時候,蕭蓉不過是坐在家中的藏書樓裏,對著書出神。
晏璟正絮絮叨叨,忽然像乞丐撿了寶一樣,一把抓住了韓昭的胳膊,興道:“元華,你看,是上次茶館裏遇到的姑娘,竟然也在曬書!”
韓昭嫌棄地拂開他的手。剛才自然已經看見了。那一日在茶館裏並沒留心那扮男裝的的模樣,但眼前這個形卻是化灰他都認得的。那天晚上可不就是這個臭小妞毀了自己的清白?
那孩一半新的蛋青布服,比府裏丫頭穿得還不如。但往來指揮調遣,態度怡然,安排得有條不紊。這絕不是個丫頭能幹的活。
也戴著一層薄削的麵巾,服穿得利落,袖口都用綁帶係住。頭發編了一長辮子,用一青的布帶子係著,發帶的尾仿若墜著兩個小金鈴鐺。俯檢查書時,辮子就垂到前,發尾便有些不安分地著。雖然聽不見,但也可以想象得到那靜之間的叮當之聲。
此時正是午時,皮很白,大約是又累又熱,紗巾也遮擋不住腮上的兩坨紅暈。額頭上有些發粘在額角,有些憨相。這樣一看,又哪裏像個書香門第的小姐?
韓昭從來沒見過孩子這樣打扮,像是完全不會打扮,也不在乎如何打扮。好在那張臉還說得過去,不他作嘔。否則一想起和這樣一個人一同洗過澡,就能他殺意四起。
他的左手背在後,手骨得脆響。這臭小妞總算還有點自知之明,長著一張漂亮臉蛋,算是對得起他那被奪去的清白了。
清辭本正在指揮人做事,忽然到鼻酸,打了個噴嚏。吳顯正在旁邊,不無擔心地問:“姑娘沒事吧?”
“沒事……阿嚏!”清辭說著又打了個噴嚏。
吳顯笑道:“咱們老家有句俗話,一個噴嚏有人講,兩個噴嚏有人想。姑娘若不是傷風,那就是被什麽人惦記了吧?”
清辭聞言莞爾一笑,這世界上會惦記的,怕也隻有大哥哥了吧。“吳叔您這俗話倒是應了書裏那句‘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了。”
孩子的盈盈笑臉清清楚楚地映在千裏眼裏,眉似遠山不描而黛,杏眼桃腮,顧盼間嫣然明。
晏璟看得深吸了一口氣,繼而心痛道:“哎呀呀,早知佳人就在隔牆,我就去應聘做曬書工人了!”
旁邊一個紫膛麵方臉的學生聞言笑道:“你當誰都能做那曬書工人嗎?”
看他煞有介事,晏璟忙同他互通了姓名,接著好奇道:“這還有什麽講究?在下雖未曾參加過科舉,不說飽讀詩書吧,總還讀過幾年書,大小也算是個讀書人。怎麽,還沒做曬書工人的資格了?”
那學生二十來歲,名李時序,正是馬上要參加秋闈的生員。他頗有憾地說:“先前咱們還有機會去應聘工人,借著曬書將那珍本孤本大飽眼福。後來紀家出了新規矩,曬書者不得看書,還特別點名不要書院的學生。隻說曬書便是曬書,做工便是做工。”
晏璟頗不以為然,“我就搞不懂這些人,有好東西為何不與大家共,反而要藏著掖著?大家都是聖人教化,也都算得上同門。人怎麽可以對同門這樣冷漠?所謂‘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乎?’是吧?”
李時序卻道:“雖然我也以不能樓一睹為快深以為憾,但書者都知,書若借給書之人倒沒什麽,就怕上那不惜書的,隻覺是借來的東西便不加惜。好好的書,折損丟失,那豈不心疼之極?”
“而且那書是人家三代累積,花費了多銀錢力采買維護?是為私產。即便不肯借與旁人,也可以理解。”
“更何況,人家也不是不近人。春闈秋闈,榜上提名者都可樓讀一日書。既然書,何不以此來激勵自己?既能暢懷飽讀,又多一份榮耀,不比隨著人後搖尾乞憐地討借書來得暢快?”
晏璟聽罷佩服不已。他才書院幾日,汝南學風又和此很不相同。韓昭時也在白鷺書院讀過書,後來據說家中有事便回了京。他們同祖蔭,本在國子監做蔭監生閑散度日,誰知道韓昭忽然說要來白鷺書院讀書。晏璟本來就無所事事,韓昭去哪裏他便也跟到哪裏,是以走了門路進了書院旁聽。晏璟還跟著老老實實聽了幾日的課,可他卻發現韓昭卻整日神神鬼鬼的,常常不見蹤跡。
眾人聽了李時序的話,有讚同他觀點的,也有不以為然的。書院本來治學之風就盛,眾人便是以此為題辯論開來。晏璟興致聽了一會兒,很快就被那滿口的之乎者也弄得神誌不清。
他扶著腦袋退出來,正想說書院的飯菜不可口,不如一起去天香樓打牙祭。抬眼卻見韓昭又在舉著千裏眼一瞬不瞬地著澹園的方向。似乎,好像,是在看那個姑娘?
工人們很是賣力,但清辭整日也不得閑暇,事多且繁雜。於繁忙中直起,捶了捶酸麻的腰背。放眼過去,忽然發現一個平眉垂眼的年輕男人行跡有些可疑。那人在晾曬場裏來回穿梭,每一架曬床前都逗留一小會兒,然後就去了下一張。那覺,就像是在找什麽東西。
從前混進來書的也有,清辭提高了警惕,慢慢靠過去,平聲問:“你在找什麽?”
那人一怔,停住了腳步,然後才轉過向清辭行了一禮,“姑娘,我,沒在找什麽……”
清辭問他名姓。
那人道:“小的,小的李崇。”
清辭卻後退了一步,“李崇,關南人士,家住梧州府大青村,建節三年生人。那就是說今年三十有二了。可你——”不過二十來歲。
清辭立刻吹了手哨,招呼來田叔。
“你到底是什麽人?”
那人立刻跪下來,“姑娘容稟……小人確實不是李崇。小人是李崇的遠方侄子,因為叔叔前些日子在田裏做活傷了腳,無法來澹園曬書。但叔叔家中貧苦,上有六十多歲的病母,下有兩三歲的孩子,還養著我這個吃白飯的親戚。”
“家中一年收有限,單等著給澹園曬書能多賺些銀子,讓家中過得寬裕些,也好給叔叔瞧病。小人這才頂替叔叔來做工的。”他說著一直磕頭,額頭都腫了起來。
旁邊不工人停下來圍觀,那人涕淚齊下,十分的可憐相,看得人都了惻之心。清辭心,但於藏書一事上相當謹慎。此人話雖如此,隻是來曆有疑,不敢再用他。田叔此時也到了,清辭同他到一邊商量了一會兒,這才走到那人麵前,把他扶起來。
“這位大哥,我也很敬佩你對叔叔的孝心。這樣,不管你做了幾日工,曬書的工錢我今天會按全工結算給你,你帶回去給叔叔看病。但我不會再留你在澹園曬書。”
“倘若今日容你天換日,風氣一開,以後這園子就管不住了。”說罷從田叔手裏拿了錢,遞給那人。那人一直垂著眼,似是滿麵愧,推拒不收。最後在眾人七八舌地勸說下,那人隻好拿了錢走了。
韓昭在遠盯著看了半晌,他一開始就發現了那個人形跡可疑,也當他要渾水魚,沒料到卻這麽快就被抓住了。雖然離得遠聽不清他們說了什麽,但看那形,猜也猜出了大概。
他收了千裏眼,手指輕輕扣了扣欄桿。這臭小妞如此謹慎,倒真是有點沒料到啊。
晏璟餘見韓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冥冥就覺得他一定是在看什麽東西,什麽心思。可韓昭口風向來,又是人狠話不多,任他怎樣旁敲側擊都撬不出一個字。此後數日,都見韓昭雷打不地到鄉樓來,拿著千裏眼地看上兩刻鍾。
晏璟是個閑不住的子,一邊好奇心鬧得他百爪撓心,一邊實在陪得無聊,便要另尋玩伴。雖說有些心高氣傲的學生不大瞧得上他們這種送了錢銀進書院的,可晏璟一副笑臉,隨和好說話,出手又大方,為人也沒什麽公子哥的傲氣,倒也了幾個新朋友。
這幾日博士們反正也不怎麽約束學生,他振臂一揮要請客,一群人便相攜著要下山去。臨走時晏璟撞了撞韓昭的胳膊,“不跟我們一起嗎?今日我人安排好了,先去天香樓吃飯,然後去居樂坊喝酒。我聽說那居樂坊十分有趣……”
他這邊說得興高采烈,韓昭的遞過去的表卻一貫立刻能人偃旗息鼓。“居樂坊?晏廷玉,別忘了‘貪為,為大罰’。”
晏璟一口氣沒上來,使勁了才把那口氣順過來。他實在不明白,這紅齒白的年郎,何以渾上下一酸臭的爹味兒?
“我是給自己找了個爹來做兄弟嗎?還有,韓元華你能不能想我點兒好啊?居樂坊又不是什麽煙花之地,不過是個可以吃飯談詩、聽曲看舞的舞樂坊。大家都是讀書人,做的都是風雅事。你總要把人想得這樣不堪。還有,你小小年紀,簡直比我爹還迂腐頑固!”
韓昭懶得理他,閑閑地垂目理了理袖口。
“好好好,不去就不去。我先給你去探探路,下回再帶你去。”晏璟看著韓昭那副死人臉,想著這人喜怒無常的,去了也隻會大家夥冷場,那就讓他自己陪著老鼠玩吧。
過了熄燈時分,晏璟同那幾個學生都沒回來,韓昭難得一日清靜。他坐在桌前剝葵花籽,手前的一隻鎏金的豪華籠子裏,兩隻雪白的老鼠正吃得不亦樂乎。
平寧敲門進來,“爺,我回來了。”
“事打聽清楚了?”
“爺您代的事,我能不好好辦嗎?您前日一說,我就下了山。先到了翰林街蹲了半日,這些人也隻知道那姑娘是紀家人,鴻淵閣的俗務現在都是同那個啞一起打理。其他的,都說不清楚。”
“然後我吧,我想這說了不就等於白說嗎?書中不是說了麽,‘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鈔一分貨’,想打聽事,不花錢怎麽行呢?我就花了一兩銀子,終於得到一個消息,紀家三爺紀秉榮整日在寶利街那邊買古玩……”
平寧說著說著,隻覺得韓昭的目越來越冷,後頭的話就自己給斷了,咽了口唾沫,“爺,怎麽、怎麽了?”
韓昭涼涼道:“我覺得你做說書先生比做小廝有天分,趕明兒別回府了,去茶館裏說書去吧。”
平寧慌得一把抱住韓昭的大,“爺、爺,您不能這樣對我啊!平寧七歲開始就是您的人啦,平寧心裏隻有爺一個人。十年分,日夜廝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心勞……還有,平寧不想做說書先生,平寧的誌向可是寫話本子啊!”
韓昭無奈地曲臂支額,了眉心。
他錯了,他以為這世間子最麻煩,現在發現一個人麻煩,是不分男的。還有,得找個日子把這小廝房裏的話本子全給燒了,聽他那說的都是什麽話!當初教他識字,可不是為了他看這個的。
“鬆手。”
平寧忙鬆開手。
韓昭強住火氣,“說重點。”
平寧立刻像換了個人一樣,幹淨利索地道:“那小姐真是紀府的姑娘,紀清辭,行七,五年前犯事送進澹園的。”
“犯事?”看那臭小妞的年紀,五年前才多大,能做什麽事?不過想起於溫泉唱的小曲,加上舞姿冶豔,確實不像詩禮傳家承庭訓的。
“難怪咱們不知道,那孩是咱們回京以後才進的澹園。我是從紀家二,就是紀德英的夫人的陪嫁婆子的兒子的嶽丈那裏打聽到的。這孩不是崔氏親生,是五歲時紀德英從外頭帶回來的。”
“據說是紀德英外任的時候,房裏一個通房丫頭生的。那通房子骨弱,生了孩子也伺候不了人,母倆被紀德英送到莊子上了。後來那通房病死了,紀德英就把孩子帶回了家。”
“聽說啊,紀德英同崔氏那一個好!大半輩子沒紅過臉,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後來紀清辭進府的時候,可不人等著瞧崔二的笑話呢。”
“雖說紀德英就這一個親生孩兒,不過也不大得他喜歡。想想也是,若是喜歡,早不就接回家了嗎,怎麽會沒名沒姓地在外頭養幾年?”
“反正這孩吧,不知道怎麽惹怒了紀德英。先前說是要送去道觀裏,後來紀德英還是把送到澹園去了。我私想著吧,那崔氏是大學士的兒,算是下嫁,紀德英恐怕不是不喜歡兒,不過是怕崔氏。”
“哎,想想,這孩也可憐。有爹就像沒爹,和我這孤兒沒什麽兩樣,不過大概更可憐,還有後媽。”平寧又想起自己父母雙亡的世,不由對紀清辭有了十分的同。
眼看他囉嗦病又犯了,韓昭適時給了他一個眼神,平寧立刻抿住。
韓昭聽罷倒也沒說什麽。倘若是從小養在莊子上無人教導,那確實說得過去了。
他一手,“服拿給我。”
平寧咧咧,拿了服伺候他穿上,“爺,您還真打算去做賊啊?”
一夜行服勒出韓昭細的腰線,他垂目整理護腕,聞言眉頭也沒抬一下,“書怎麽是做賊了?”
“書賊就不是賊啦?雅賊也是賊啊。您堂堂衛國公世子,大周長公主的獨子,想借一本書,堂而皇之地找紀德英要,他還能不借嗎?何況又不是拿走,就借來複刻一本而已。”
“哼,你懂什麽?那藏書閣名上說是紀家的,實際早就分過了家。”
“紀老太爺一兩子,家產田產都歸了紀大老爺紀蹊的孀。畢竟是婦道人家,懂得什麽書的好?自己又帶著幾個子,怎麽去管這偌大的藏書樓,最後也不過就是賣書而已。”
“可紀老太爺死時就立下家訓,藏書樓裏的書不得售賣,那就等於守著一堆廢紙,還要往裏頭填錢。那孤兒寡母如何度日?”
“紀家三老爺紀言蹊什麽都沒要,就要了這澹園。這澹園名為紀家的,可跟紀德英一點兒關係都沒了。”
“那就說長公主要借書,紀言蹊還能不借嗎?我怎麽聽說他做過公主的老師呢?”
平寧正說著,可瞧著韓昭的神不大對,有些怒容。他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便立刻抿住。而韓昭則隻是冷冷哼了一聲。
他的是一本書嗎,他的是衛國公府的和睦。他幾年前也在白鷺書院讀書,隻不過那時候父母要鬧和離,他不得不匆匆趕回京去。如今再來,不過就是為了一本書。
一想到雙親,韓昭就直覺頭痛。這兩人自從親後,就沒一日消停過。蕭蓉格潑辣直爽,友,與那些酸臭文人詩文聚會。衛國公祖上有從龍之功,韓家一直手握兵權,漸為天子忌諱。
韓昭的父親韓伯信也是武將出,為人沉默寡言不解風,隻舞刀弄槍。後來朝廷以尚公主釋兵權,從此韓伯信賦閑在家。這兩人本就是奉旨婚,各有犧牲,加上格又不對付,一個梗、一個直,結果過了一對怨偶。
蕭蓉自覺委屈,眼中容不下沙子,一有不順心便要和離。但朝廷怕衛國公重掌兵權,便死死摁住,心中怨氣更盛,行事越發乖張。
而這回,起因是蕭蓉同一個蘇遠的文人過從甚,赴其文會,把衛國公老太太的生辰都給忘了,這下真真惹怒了韓伯信。他一氣之下打了人不說,還闖了公主府搶了長公主的《綺合集》,將之付之一炬。
蕭蓉歸家後遍尋不到書,新仇舊恨一起濤浪拍天,放下狠話,“書在人在,書去人離”。
也難怪韓伯信打翻了醋壇子,這些年蕭蓉一直在尋這本《綺合集》的中卷,個中原因,韓伯信知而不能言。公主府裏的大管家呂文質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這本書,獻給了蕭蓉,視若珍寶。後來蕭蓉才知道是這蘇遠當初割所獻,兩人因書相識後一見如故,便頻繁往來。
韓伯信氣頭一過,也懊悔起來,不該如此衝。可他於上是個靦腆斂又不大會哄人的。最後的爛攤子還是落到了韓昭的上。這一對怨偶,除了韓昭,誰也勸不住。
見多了蕭蓉的蠻不講理,韓昭也偏見日深,覺得天下子都是一樣的不可理喻棘手難纏,對於“唯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深以為然,便自不肯親近子。
《綺合集》上下卷已經買好了,隻是這中卷怎麽都買不到,才以讀書為由了白鷺書院,為的就是找機會從鴻淵閣裏把書出來,然後給書坊刻印,以解衛國公的燃眉之急。
他已經觀察了幾日了,今天澹園開始曬文集類書,那麽那套《綺合集》就很有可能就這幾日開始晾曬,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今日就能拿到手。
穿好服,韓昭從籠子裏抓了玉樹、臨風塞進懷裏。
平寧咧了咧,小聲咕噥,“怎麽做賊還帶上老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