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聽著也替高興,“還是你教養得好,才能得個這麼可心的兒媳婦。”
王氏想了想卻覺得不是這樣的。顧茵確實是養到這麼大的,但從前這孩子見了就像老鼠見了貓。夏前大病之后,胎換骨變了個人,這才相得越來越好。若不是一天都沒離開自己眼前,王氏都覺得兒媳婦像被人掉包了。
多半是跟夢里的老神仙有關。
這話不好細說,所以王氏只含糊道:“你沒有兒媳婦,你不懂。”
本是隨便一句話,沒想許氏像被刺到一樣,突然拉高了嗓門,“我怎麼就不懂?!王寶蕓你不要太過分!”
王氏不落下風地喊回去,“你嚷嚷個啥?我咋就過分了?!”
兩人在家門口說著話,顧茵從武家出了來,笑道:“娘,再不回來包子可涼了。不若先吃過了再和嬸子慢慢說話。”
“誰跟有話慢慢說,我這就來。”
王氏背著雙手,搖頭晃腦地往家走。
顧茵上前攙了一條胳膊,輕聲細語地道:“嬸子剛剛才特地告知咱們武安有天分這個事兒,娘也是禮尚往來送了包子去。本都是好事兒,怎麼我方才聽著好像你倆又要爭上了?”
王氏連忙解釋說沒有,“我沒有和爭,是酸我還嚷嚷起來了。”
顧茵無奈,只得轉沖著許氏微微福致歉。
許氏微微笑了笑,算是接了勸和的好意。
等到許氏回了屋,許青川也出聲勸道:“娘和武家嬸子本是舊友,有話好好說,別傷了兩家分。”
“誰和有分?”許氏仍然氣哼哼的,其實也知道王氏那句“沒有兒媳婦”只是順說出,而不是故意刺的,但這件事卻是的一大心病。
早些年許家還沒倒的時候,不人家都上趕著來給年的許青川說。
許家二老參詳了很久,給許青川定下了一門娃娃親。
對方家境普通,但是書香門第,家風清正。
兩家自此了通家之好,對方靠著許家的幫襯,日子越來越好。
這門親事很對許氏的胃口,把那孩當親兒來疼。
但后來許家出了事,二老被抓進大牢,許氏的夫君又病倒了,許氏惶然無助之下求助到親家,希對方能幫自己寫一紙訴狀遞上去。
可對方不僅對避而不見,甚至還讓仆從扔出了當年的定親信,說什麼“當年不過是兩家長輩說的玩笑話,做不得數,許太太還是別說什麼親家這樣的話來惹人發笑了”,讓許氏心寒到了如今。
一直到后來許青川十三歲了年案首,風頭無兩,這才又有人上門來張羅說親。
但是那會子說親的人家檔次就很低了,畢竟許家家境一落千丈,許青川雖是年才俊,但未來到底如何也沒人敢打包票。
許氏心里憋著一子氣,想著非要給兒子尋一門不輸于當年的親事,就把那些人都拒了。
一晃眼,許青川都這個年紀了,許氏還是沒能選到合心意的兒媳婦。
“兒啊,是娘對不住你。”想到舊事,許氏一時淚眼婆娑,“旁人在你這個年歲孩子都該有了,為娘卻……”
許青川連忙給他拭淚,“娘這又是說的哪里話,我一心讀書,本也不想家。您要是真讓我隨便娶個不適合的媳婦,才是對我不好。”
許氏一想也對,自家兒子是有大前程的,真要娶了媳婦,回頭下場的時候分了心可是得不償失。
的緒來得快去的也快,被哄好了就破涕為笑,催著許青川回屋看書去。
…………
顧茵和王氏這天早早地就歇下了,半夜更深重的時候又一起起了。
顧茵開始熬菜粥,先用適量豬油把切好的青菜炒過一遍,等炒出香味再加水開熬。
等粥上了鍋,再開始包包子。
素餡的包了一百個,菜的包了五十個,時不時還要去調整灶膛里的火。
王氏看在小小的灶房里忙的團團轉,心疼道:“你只管包,我給你看著火。”
顧茵不是不相信,只是熬粥說簡單也簡單,大火燒開然后文火溫著即可。但是家家傳的功夫粥則不同,什麼食材什麼時候用什麼火都是講究,一句兩句說不清。
好在等包子包完,粥也熬好了,顧茵最后在鍋里撒上一把干蝦米磨的末提鮮,便就此出鍋。
一通忙活到晨熹微,兩人到了碼頭上。
老劉頭比婆媳二人到的還早一些,看到顧茵的時候先是對笑了下,又低聲音同道:“我還擔心你今天不來了。昨天怎麼樣?你婆婆沒有為難你吧。”
昨天顧茵和王氏雖是做戲,但老劉頭仗義相助的分卻不是假的。
所以顧茵回以微笑,一面擺弄桌椅板凳一面回答:“謝謝大叔的關心。我娘其實很好的,昨兒個是一時心急,所以才對我發了火。回去后也沒有為難我,還同我道歉了呢。”
顧茵盡力給王氏挽回形象,老劉頭聽了卻是不信。
昨兒個那婆婆若只是責罵,這倒還算有可原。可那婆婆張口就說是兒媳婦改嫁給老員外那種死人的話,怎麼可能像小媳婦口中那麼好?
老劉頭長嘆一聲,搖頭道:“怪不得你婆婆敢那麼欺侮你,你這子……”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許氏聽著也替高興,“還是你教養得好,才能得個這麼可心的兒媳婦。”
王氏想了想卻覺得不是這樣的。顧茵確實是養到這麼大的,但從前這孩子見了就像老鼠見了貓。夏前大病之后,胎換骨變了個人,這才相得越來越好。若不是一天都沒離開自己眼前,王氏都覺得兒媳婦像被人掉包了。
多半是跟夢里的老神仙有關。
這話不好細說,所以王氏只含糊道:“你沒有兒媳婦,你不懂。”
本是隨便一句話,沒想許氏像被刺到一樣,突然拉高了嗓門,“我怎麼就不懂?!王寶蕓你不要太過分!”
王氏不落下風地喊回去,“你嚷嚷個啥?我咋就過分了?!”
兩人在家門口說著話,顧茵從武家出了來,笑道:“娘,再不回來包子可涼了。不若先吃過了再和嬸子慢慢說話。”
“誰跟有話慢慢說,我這就來。”
王氏背著雙手,搖頭晃腦地往家走。
顧茵上前攙了一條胳膊,輕聲細語地道:“嬸子剛剛才特地告知咱們武安有天分這個事兒,娘也是禮尚往來送了包子去。本都是好事兒,怎麼我方才聽著好像你倆又要爭上了?”
王氏連忙解釋說沒有,“我沒有和爭,是酸我還嚷嚷起來了。”
顧茵無奈,只得轉沖著許氏微微福致歉。
許氏微微笑了笑,算是接了勸和的好意。
等到許氏回了屋,許青川也出聲勸道:“娘和武家嬸子本是舊友,有話好好說,別傷了兩家分。”
“誰和有分?”許氏仍然氣哼哼的,其實也知道王氏那句“沒有兒媳婦”只是順說出,而不是故意刺的,但這件事卻是的一大心病。
早些年許家還沒倒的時候,不人家都上趕著來給年的許青川說。
許家二老參詳了很久,給許青川定下了一門娃娃親。
對方家境普通,但是書香門第,家風清正。
兩家自此了通家之好,對方靠著許家的幫襯,日子越來越好。
這門親事很對許氏的胃口,把那孩當親兒來疼。
但后來許家出了事,二老被抓進大牢,許氏的夫君又病倒了,許氏惶然無助之下求助到親家,希對方能幫自己寫一紙訴狀遞上去。
可對方不僅對避而不見,甚至還讓仆從扔出了當年的定親信,說什麼“當年不過是兩家長輩說的玩笑話,做不得數,許太太還是別說什麼親家這樣的話來惹人發笑了”,讓許氏心寒到了如今。
一直到后來許青川十三歲了年案首,風頭無兩,這才又有人上門來張羅說親。
但是那會子說親的人家檔次就很低了,畢竟許家家境一落千丈,許青川雖是年才俊,但未來到底如何也沒人敢打包票。
許氏心里憋著一子氣,想著非要給兒子尋一門不輸于當年的親事,就把那些人都拒了。
一晃眼,許青川都這個年紀了,許氏還是沒能選到合心意的兒媳婦。
“兒啊,是娘對不住你。”想到舊事,許氏一時淚眼婆娑,“旁人在你這個年歲孩子都該有了,為娘卻……”
許青川連忙給他拭淚,“娘這又是說的哪里話,我一心讀書,本也不想家。您要是真讓我隨便娶個不適合的媳婦,才是對我不好。”
許氏一想也對,自家兒子是有大前程的,真要娶了媳婦,回頭下場的時候分了心可是得不償失。
的緒來得快去的也快,被哄好了就破涕為笑,催著許青川回屋看書去。
…………
顧茵和王氏這天早早地就歇下了,半夜更深重的時候又一起起了。
顧茵開始熬菜粥,先用適量豬油把切好的青菜炒過一遍,等炒出香味再加水開熬。
等粥上了鍋,再開始包包子。
素餡的包了一百個,菜的包了五十個,時不時還要去調整灶膛里的火。
王氏看在小小的灶房里忙的團團轉,心疼道:“你只管包,我給你看著火。”
顧茵不是不相信,只是熬粥說簡單也簡單,大火燒開然后文火溫著即可。但是家家傳的功夫粥則不同,什麼食材什麼時候用什麼火都是講究,一句兩句說不清。
好在等包子包完,粥也熬好了,顧茵最后在鍋里撒上一把干蝦米磨的末提鮮,便就此出鍋。
一通忙活到晨熹微,兩人到了碼頭上。
老劉頭比婆媳二人到的還早一些,看到顧茵的時候先是對笑了下,又低聲音同道:“我還擔心你今天不來了。昨天怎麼樣?你婆婆沒有為難你吧。”
昨天顧茵和王氏雖是做戲,但老劉頭仗義相助的分卻不是假的。
所以顧茵回以微笑,一面擺弄桌椅板凳一面回答:“謝謝大叔的關心。我娘其實很好的,昨兒個是一時心急,所以才對我發了火。回去后也沒有為難我,還同我道歉了呢。”
顧茵盡力給王氏挽回形象,老劉頭聽了卻是不信。
昨兒個那婆婆若只是責罵,這倒還算有可原。可那婆婆張口就說是兒媳婦改嫁給老員外那種死人的話,怎麼可能像小媳婦口中那麼好?
老劉頭長嘆一聲,搖頭道:“怪不得你婆婆敢那麼欺侮你,你這子……”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