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駕崩,是在這一年的冬日。
也不算突然,從秋起趙淳便已經起不來了,他先天不足,自多病,中間有十幾年用藥養好了,後來不知怎麽又再度染疾,斷斷續續就再沒好過,吃藥跟喝水一般,日日進服,子早被掏空了。
旁人不知,晏清卻最是清楚。
了冬後天氣驟然變冷,連降大雪,整個金明宮上上下下都被染上一層素白,趙淳的病就如那積雪一樣,一日日越積越深。
到後來,他失常昏厥過去,晏清寸步不離地守在榻前,太醫院的醫們在外殿跪了一殿,此時他們確實已經束手無策了。
太醫院院判曾給晏清過底,說怕是陛下捱不過今冬。晏清卻不肯信,從前最是仁厚,從不曾責罵過底下當差的宮人,卻在那一次失儀地低聲喝道:“你們都是做什麽吃的!廢,都是廢!”
知道不該遷怒,這些太醫們已經盡了力,自趙淳踐祚這三年來,整個太醫院殫竭慮,可生死之事乃是天命,人力又豈能和天命抗衡。
隻是太害怕了,害怕所在意的人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父母,兄長,再到沈注,如今怕自己連趙淳也留不住。
整日不解帶地照顧在病榻前,有時連眼都不敢闔,而趙淳時昏時醒,神智越來越混沌了。
這一晚,趙淳突然醒了過來,暖閣裏靜靜的,能聽到殿角那盞西洋座鍾針腳走時一下一下的聲音。
殿的燭臺熄了一半,被幾重帷幕一隔,更顯幽微,他輕輕咳了兩聲,便驚外間當職的監,立馬有低的聲音傳來,“萬歲爺可是醒了?”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神智清醒了許多,連同沉重的也聽自己使喚了,也不待外麵的監進來,他自己便已撐著半坐起來。
“皇後呢?”他嘶啞著聲音問。
監王廷恩走了進來,恭聲答:“娘娘守著陛下守了好幾日,子實在吃不消了,奴才們勸了許多,終於才勸得娘娘回宮休息一晚。”
王廷恩上前,給趙淳後又墊了個靠枕,讓他能舒坦些,趙淳咳了咳,然後低聲道,“把江惟仁給朕宣來。”
王廷恩一驚,想著陛下此時怕是糊塗了吧,子時都過了,這會兒突然去江大人,會驚多人。可當他抬頭,卻發現陛下眼中神思清明,是連日裏從不曾有過的清醒樣子。
“可陛下,這會兒宮門都落了鑰,”他看著趙淳,躊躇道,“不若等明日,奴才趕早人去……”
宮門已經下了鑰,若是要在夜裏開啟宮門那可是大事,若隻是陛下一時心來,想必明日那些言們又要上疏了。
可趙淳十分堅決地道:“下了鑰就直接拿魚符開宮門,去江大人的家裏,傳朕口諭,讓他夤(yín)夜宮,來此覲見。”
數月來,這是皇帝話說得最多也是最清晰的一次,王廷恩卻一下就慌了,他知道陛下並非糊塗了,他不顧儀製要開啟宮門,隻能說明是遇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
而王廷恩執掌司禮監,又在趙淳邊侍奉多年,此刻心思一轉,就已經猜到了陛下如此堅決的原因。
他鼻子一酸,哽咽著道:“奴才領旨。”
待他正轉時,趙淳又輕聲開口,這一次,他的語氣不似方才那樣斬釘截鐵,而是帶著幾分悵惘和哀傷,低低道:“把皇後也來。”
江惟仁到得很早,因為奉旨去宣召的監不是在他家中將人帶來的,而是在文淵閣。
文淵閣是閣辦公之地,每晚有人值守,與宮城隔午門相對,是以很快便能趕來。
王廷恩一直就候在甘殿外,遠遠見著一行人走來,前頭那著鶴羽大氅的拔影,分明正是首輔大人江惟仁。
江惟仁也看到了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他看到江廷恩看著自己的眼神,從前威風八麵的王公公,此刻竟是雙目通紅。
王廷恩開口了一聲“江大人”,那聲音已有些沙啞。
此時此刻,江惟仁已經確定自己所料不錯了。
江惟仁的反應出乎王廷恩的意料,他以為江大人在如此深夜忽然被宣召,定然是慌不知措。等他見了自己,也必定滿腹疑問,他在方才已經在設想江大人若是到了,會如何焦急地詢問自己。
可此時王廷恩發現江大人異乎鎮定,仿佛將要發生的一切都已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他的目深遠堅毅,仿佛已經做好了準備來承擔將會到來的狂風驟雨。
後來,王廷恩才從前去尋找江惟仁的小黃門口中聽說,原來江大人竟已經一連月餘,夜夜都宿在文淵閣中,不曾回府。
這位首輔大人怕是早已經料到了會有這一日,也必然為此做好了一切打算。
文淵閣就在大中,皇帝若是夜裏召他來奉詔,不用開外宮門,也不會驚更多的人。
王廷恩也終於明白,這位首輔大人,心如磐石,亦如明鏡。
江惟仁進到殿,果然瞧見皇帝的榻前擺好了案幾,而上頭筆墨紙硯俱已備全。
這是在他未曾到來前,趙淳便令王廷恩布置的,也是在那時,王廷恩確定了陛下的意思。
這是要立詔了。
江惟仁神平靜如常,跪著向趙淳行禮。
病榻上的帝王此刻心如目一樣敏銳,他看著這位自己不久前選出來的首輔,笑了一笑道:“看來卿已經猜到朕宣你來所為何事。”
江惟仁靜默不語,卻已是回答,皇帝的病已經無力回天,那便遲早會有這一日。
趙淳是一位仁慈又勤政的帝王,可惜天命不佑,如今若是他撒手而去,子登基,對這個龐大帝國而言,無疑是最大的考驗。
江惟仁為閣首輔,若說朝廷是一艘巨船,如今他就是掌舵之人,皇位更迭,若是掀起滔天巨浪,他便是肩上責任最重的人。
他必須比任何人都要鎮定,也要比任何人都要果決。
趙淳已經命宮人將殿的燈臺盡數點上,此刻偌大的甘殿,亮如白晝,仿佛了這雪夜中最明亮的一盞燈塔。而帝國的主人躺在病榻上,他的麵容竟在此刻變得紅潤起來,目炯炯,毫看不出就在之前他已是氣息奄奄。
這是回返照,江惟仁默默地在心裏想著。
“陛下,”江惟仁已坐到了案幾前,他知道時間不多,接下來趙淳的每一句話,都決定著天下人的命運,於是道,“可以開始了麽?”
趙淳卻搖頭,緩緩答:“還要等一個人。”
不知過了多久,江惟仁終於聽到外頭傳來王廷恩的聲音,“娘娘……”
晏清來了。
連榻上的趙淳也轉過臉,盯著帷幕之外,而江惟仁已驀然起了。
暖閣的門“吱呀”一聲打開,外頭呼嘯的風雪聲變得清晰起來,寒氣裹挾和飄雪吹進殿,他聽到履踏上青磚上的聲音,那腳步有些慌急切,下一瞬,他便見到一個纖瘦的影進了殿。
上那襲猩紅鬥篷還來不及除去,那上麵殘留著好些雪花也未及消融,都昭示著冒著風雪趕來時的急迫。
頭上的兜帽邊沿是一圈白的風,簇擁著一張華瑩瑩的小臉,此刻雙頰如染了茜的彤雲一般。出一雙細細的腕子,將兜帽取下,也讓他看清的眼中那宛然的淚意。
沒有看他,隻將兜風遞給宮人後,便撲倒了趙淳的榻前。
張了口,聲音還沒出來,淚已經順著雙頰落下。
“陛下,”抬頭,含淚看著趙淳,“臣妾來了,陛下……”
趙淳眉頭一皺,是心疼,他最怕的就是這一刻,要同做告別。
他抬手,給了淚,又放輕了聲音,哄勸似的開口:“別哭了,見你哭,朕走得都不安心了……”
江惟仁瞧著那簌簌發著抖的雙肩,方才的鎮定,這會兒卻好像不夠用了。
趙淳握住晏清的手,然後轉頭去吩咐江惟仁,“卿,開始吧。”
晏清未來之前,王廷恩已服侍他喝下一碗參湯,這是趙淳自己吩咐的,他說怕自己待會兒氣力不繼,撐不到詔寫完。
可到底虛,說得也慢,宮人已研好了墨,江惟仁執筆端坐。
趙淳對他道:“你先記下朕的意思,等天亮了再會同閣,擬好詔書,昭告天下。”
“臣謹遵聖諭。”
“朕歸去後,著太子承大統,繼朕登基。”趙淳緩緩道,“隻是新帝年,朕實不放心,所慮者有二,一則外戚幹政,二則宮擅權,閣諸公自當警省,勿使朝政旁落。”
他這話所指,分明就是曹妃,晏清雖為中宮皇後,可既不是新帝的生母,晏家也已敗落。
趙淳歇了一小會兒,又繼續道:“首輔江惟仁,拜為太傅,為朕托孤之臣。”
江惟仁筆尖稍頓,趙淳已轉臉看向他,道:“接下來幾句話不是詔命,隻是朕對江卿私下的囑托。”
江惟仁抬首,見趙淳虛弱地笑了笑,這一次不再喚他“卿”,而是喚他的字。
“廷琛啊,你我君臣,也算相知一場,朕將這天下給了太子,卻將太子給了你,萬你日後盡心輔弼,朕不奢他能為名載史冊的明君,至,也不能耽誤了祖宗社稷。”
“臣萬死不辭!”江惟仁叩首道。
趙淳點了點頭,“朕的山陵、喪禮,務從儉約,以日易月……諸王在封地哭臨,不得京……文武員,不得擅離職守,哭臨三日,悉免赴。”
說完這最後一句,他的意思便也算道盡了。
“留給天下人的,便是這些話。”他說著,終於俯首去看前的晏清,方才他要吩咐後事,竟不敢去看,怕自己見了哀哭的樣子,便再說不下去了。
誰又真的不懼死,他也不過是凡夫俗子,隻是他是一國之君,兼江山社稷,臣民百姓的重擔,不能放任自己沉湎於恐懼與悲痛裏。
晏清這會兒已哭得無力,趙淳輕歎了一聲,他此刻力氣已經要用盡了,連自己都能知到的生氣仿佛在一點點流逝,想攥住的手,卻也明白這本無濟於事。
晏清抬眼看時,隻見他雙已泛白,仍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用力地微笑著對道:“清兒……往後,朕不能護你了,餘生還長,珍重自己……”
他躺著,氣息卻越來越弱,目最後定定地看著,似有萬千不舍,又帶著最後的釋然。
雖是夫妻一場,其實他對如兄如父。
“不要,”晏清攥著他的手,地拽在前,仿佛害怕自己一鬆手,他就這樣走了,泣著,渾都在發著抖,“你不要走,不要丟下我……”
趙淳倒是聽到了,卻實在沒有力氣再回答,像是不忍再看哭泣的臉,緩緩闔上了眼。
像是無比漫長,又像隻在頃刻間,他上的溫度散去,晏清手中握著的手,最終也變得冰冷。
最先哭出聲的是王廷恩,接著殿當值的宮人紛紛跪下慟哭,殿哭匯一片淚海,隻見晏清俯伏在榻沿,一不,像沒了生息。
來不及多想,江惟仁已衝了上去,隻手去扶,隻害怕是昏過去了,卻隻見拿手捂著雙目,間發出微弱的嗚咽。
顧不得什麽儀製,便是僭越他也不懼了,此刻似被空力氣,他便讓倚靠在自己手臂裏。
微微搖頭,噎著道:“沒有了,我什麽都沒有了……”
父母,兄長,包括沈注,如今又是趙淳,一切在意的人,都已被命運一一奪去。
江惟仁靜靜地看著的淚從指間溢出,如同曾經那數次,他目睹的至親一一離而去,而這一次,也如同過往的每一次,他依舊是無能為力,沒有人能懂這一刻他心中的痛意。
晏清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刻,他看著,在心裏說的那句話。
天不佑你,我來佑你。
聖上駕崩,是在這一年的冬日。
也不算突然,從秋起趙淳便已經起不來了,他先天不足,自多病,中間有十幾年用藥養好了,後來不知怎麽又再度染疾,斷斷續續就再沒好過,吃藥跟喝水一般,日日進服,子早被掏空了。
旁人不知,晏清卻最是清楚。
了冬後天氣驟然變冷,連降大雪,整個金明宮上上下下都被染上一層素白,趙淳的病就如那積雪一樣,一日日越積越深。
到後來,他失常昏厥過去,晏清寸步不離地守在榻前,太醫院的醫們在外殿跪了一殿,此時他們確實已經束手無策了。
太醫院院判曾給晏清過底,說怕是陛下捱不過今冬。晏清卻不肯信,從前最是仁厚,從不曾責罵過底下當差的宮人,卻在那一次失儀地低聲喝道:“你們都是做什麽吃的!廢,都是廢!”
知道不該遷怒,這些太醫們已經盡了力,自趙淳踐祚這三年來,整個太醫院殫竭慮,可生死之事乃是天命,人力又豈能和天命抗衡。
隻是太害怕了,害怕所在意的人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父母,兄長,再到沈注,如今怕自己連趙淳也留不住。
整日不解帶地照顧在病榻前,有時連眼都不敢闔,而趙淳時昏時醒,神智越來越混沌了。
這一晚,趙淳突然醒了過來,暖閣裏靜靜的,能聽到殿角那盞西洋座鍾針腳走時一下一下的聲音。
殿的燭臺熄了一半,被幾重帷幕一隔,更顯幽微,他輕輕咳了兩聲,便驚外間當職的監,立馬有低的聲音傳來,“萬歲爺可是醒了?”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神智清醒了許多,連同沉重的也聽自己使喚了,也不待外麵的監進來,他自己便已撐著半坐起來。
“皇後呢?”他嘶啞著聲音問。
監王廷恩走了進來,恭聲答:“娘娘守著陛下守了好幾日,子實在吃不消了,奴才們勸了許多,終於才勸得娘娘回宮休息一晚。”
王廷恩上前,給趙淳後又墊了個靠枕,讓他能舒坦些,趙淳咳了咳,然後低聲道,“把江惟仁給朕宣來。”
王廷恩一驚,想著陛下此時怕是糊塗了吧,子時都過了,這會兒突然去江大人,會驚多人。可當他抬頭,卻發現陛下眼中神思清明,是連日裏從不曾有過的清醒樣子。
“可陛下,這會兒宮門都落了鑰,”他看著趙淳,躊躇道,“不若等明日,奴才趕早人去……”
宮門已經下了鑰,若是要在夜裏開啟宮門那可是大事,若隻是陛下一時心來,想必明日那些言們又要上疏了。
可趙淳十分堅決地道:“下了鑰就直接拿魚符開宮門,去江大人的家裏,傳朕口諭,讓他夤(yín)夜宮,來此覲見。”
數月來,這是皇帝話說得最多也是最清晰的一次,王廷恩卻一下就慌了,他知道陛下並非糊塗了,他不顧儀製要開啟宮門,隻能說明是遇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
而王廷恩執掌司禮監,又在趙淳邊侍奉多年,此刻心思一轉,就已經猜到了陛下如此堅決的原因。
他鼻子一酸,哽咽著道:“奴才領旨。”
待他正轉時,趙淳又輕聲開口,這一次,他的語氣不似方才那樣斬釘截鐵,而是帶著幾分悵惘和哀傷,低低道:“把皇後也來。”
江惟仁到得很早,因為奉旨去宣召的監不是在他家中將人帶來的,而是在文淵閣。
文淵閣是閣辦公之地,每晚有人值守,與宮城隔午門相對,是以很快便能趕來。
王廷恩一直就候在甘殿外,遠遠見著一行人走來,前頭那著鶴羽大氅的拔影,分明正是首輔大人江惟仁。
江惟仁也看到了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他看到江廷恩看著自己的眼神,從前威風八麵的王公公,此刻竟是雙目通紅。
王廷恩開口了一聲“江大人”,那聲音已有些沙啞。
此時此刻,江惟仁已經確定自己所料不錯了。
江惟仁的反應出乎王廷恩的意料,他以為江大人在如此深夜忽然被宣召,定然是慌不知措。等他見了自己,也必定滿腹疑問,他在方才已經在設想江大人若是到了,會如何焦急地詢問自己。
可此時王廷恩發現江大人異乎鎮定,仿佛將要發生的一切都已在他的預料之中。而他的目深遠堅毅,仿佛已經做好了準備來承擔將會到來的狂風驟雨。
後來,王廷恩才從前去尋找江惟仁的小黃門口中聽說,原來江大人竟已經一連月餘,夜夜都宿在文淵閣中,不曾回府。
這位首輔大人怕是早已經料到了會有這一日,也必然為此做好了一切打算。
文淵閣就在大中,皇帝若是夜裏召他來奉詔,不用開外宮門,也不會驚更多的人。
王廷恩也終於明白,這位首輔大人,心如磐石,亦如明鏡。
江惟仁進到殿,果然瞧見皇帝的榻前擺好了案幾,而上頭筆墨紙硯俱已備全。
這是在他未曾到來前,趙淳便令王廷恩布置的,也是在那時,王廷恩確定了陛下的意思。
這是要立詔了。
江惟仁神平靜如常,跪著向趙淳行禮。
病榻上的帝王此刻心如目一樣敏銳,他看著這位自己不久前選出來的首輔,笑了一笑道:“看來卿已經猜到朕宣你來所為何事。”
江惟仁靜默不語,卻已是回答,皇帝的病已經無力回天,那便遲早會有這一日。
趙淳是一位仁慈又勤政的帝王,可惜天命不佑,如今若是他撒手而去,子登基,對這個龐大帝國而言,無疑是最大的考驗。
江惟仁為閣首輔,若說朝廷是一艘巨船,如今他就是掌舵之人,皇位更迭,若是掀起滔天巨浪,他便是肩上責任最重的人。
他必須比任何人都要鎮定,也要比任何人都要果決。
趙淳已經命宮人將殿的燈臺盡數點上,此刻偌大的甘殿,亮如白晝,仿佛了這雪夜中最明亮的一盞燈塔。而帝國的主人躺在病榻上,他的麵容竟在此刻變得紅潤起來,目炯炯,毫看不出就在之前他已是氣息奄奄。
這是回返照,江惟仁默默地在心裏想著。
“陛下,”江惟仁已坐到了案幾前,他知道時間不多,接下來趙淳的每一句話,都決定著天下人的命運,於是道,“可以開始了麽?”
趙淳卻搖頭,緩緩答:“還要等一個人。”
不知過了多久,江惟仁終於聽到外頭傳來王廷恩的聲音,“娘娘……”
晏清來了。
連榻上的趙淳也轉過臉,盯著帷幕之外,而江惟仁已驀然起了。
暖閣的門“吱呀”一聲打開,外頭呼嘯的風雪聲變得清晰起來,寒氣裹挾和飄雪吹進殿,他聽到履踏上青磚上的聲音,那腳步有些慌急切,下一瞬,他便見到一個纖瘦的影進了殿。
上那襲猩紅鬥篷還來不及除去,那上麵殘留著好些雪花也未及消融,都昭示著冒著風雪趕來時的急迫。
頭上的兜帽邊沿是一圈白的風,簇擁著一張華瑩瑩的小臉,此刻雙頰如染了茜的彤雲一般。出一雙細細的腕子,將兜帽取下,也讓他看清的眼中那宛然的淚意。
沒有看他,隻將兜風遞給宮人後,便撲倒了趙淳的榻前。
張了口,聲音還沒出來,淚已經順著雙頰落下。
“陛下,”抬頭,含淚看著趙淳,“臣妾來了,陛下……”
趙淳眉頭一皺,是心疼,他最怕的就是這一刻,要同做告別。
他抬手,給了淚,又放輕了聲音,哄勸似的開口:“別哭了,見你哭,朕走得都不安心了……”
江惟仁瞧著那簌簌發著抖的雙肩,方才的鎮定,這會兒卻好像不夠用了。
趙淳握住晏清的手,然後轉頭去吩咐江惟仁,“卿,開始吧。”
晏清未來之前,王廷恩已服侍他喝下一碗參湯,這是趙淳自己吩咐的,他說怕自己待會兒氣力不繼,撐不到詔寫完。
可到底虛,說得也慢,宮人已研好了墨,江惟仁執筆端坐。
趙淳對他道:“你先記下朕的意思,等天亮了再會同閣,擬好詔書,昭告天下。”
“臣謹遵聖諭。”
“朕歸去後,著太子承大統,繼朕登基。”趙淳緩緩道,“隻是新帝年,朕實不放心,所慮者有二,一則外戚幹政,二則宮擅權,閣諸公自當警省,勿使朝政旁落。”
他這話所指,分明就是曹妃,晏清雖為中宮皇後,可既不是新帝的生母,晏家也已敗落。
趙淳歇了一小會兒,又繼續道:“首輔江惟仁,拜為太傅,為朕托孤之臣。”
江惟仁筆尖稍頓,趙淳已轉臉看向他,道:“接下來幾句話不是詔命,隻是朕對江卿私下的囑托。”
江惟仁抬首,見趙淳虛弱地笑了笑,這一次不再喚他“卿”,而是喚他的字。
“廷琛啊,你我君臣,也算相知一場,朕將這天下給了太子,卻將太子給了你,萬你日後盡心輔弼,朕不奢他能為名載史冊的明君,至,也不能耽誤了祖宗社稷。”
“臣萬死不辭!”江惟仁叩首道。
趙淳點了點頭,“朕的山陵、喪禮,務從儉約,以日易月……諸王在封地哭臨,不得京……文武員,不得擅離職守,哭臨三日,悉免赴。”
說完這最後一句,他的意思便也算道盡了。
“留給天下人的,便是這些話。”他說著,終於俯首去看前的晏清,方才他要吩咐後事,竟不敢去看,怕自己見了哀哭的樣子,便再說不下去了。
誰又真的不懼死,他也不過是凡夫俗子,隻是他是一國之君,兼江山社稷,臣民百姓的重擔,不能放任自己沉湎於恐懼與悲痛裏。
晏清這會兒已哭得無力,趙淳輕歎了一聲,他此刻力氣已經要用盡了,連自己都能知到的生氣仿佛在一點點流逝,想攥住的手,卻也明白這本無濟於事。
晏清抬眼看時,隻見他雙已泛白,仍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用力地微笑著對道:“清兒……往後,朕不能護你了,餘生還長,珍重自己……”
他躺著,氣息卻越來越弱,目最後定定地看著,似有萬千不舍,又帶著最後的釋然。
雖是夫妻一場,其實他對如兄如父。
“不要,”晏清攥著他的手,地拽在前,仿佛害怕自己一鬆手,他就這樣走了,泣著,渾都在發著抖,“你不要走,不要丟下我……”
趙淳倒是聽到了,卻實在沒有力氣再回答,像是不忍再看哭泣的臉,緩緩闔上了眼。
像是無比漫長,又像隻在頃刻間,他上的溫度散去,晏清手中握著的手,最終也變得冰冷。
最先哭出聲的是王廷恩,接著殿當值的宮人紛紛跪下慟哭,殿哭匯一片淚海,隻見晏清俯伏在榻沿,一不,像沒了生息。
來不及多想,江惟仁已衝了上去,隻手去扶,隻害怕是昏過去了,卻隻見拿手捂著雙目,間發出微弱的嗚咽。
顧不得什麽儀製,便是僭越他也不懼了,此刻似被空力氣,他便讓倚靠在自己手臂裏。
微微搖頭,噎著道:“沒有了,我什麽都沒有了……”
父母,兄長,包括沈注,如今又是趙淳,一切在意的人,都已被命運一一奪去。
江惟仁靜靜地看著的淚從指間溢出,如同曾經那數次,他目睹的至親一一離而去,而這一次,也如同過往的每一次,他依舊是無能為力,沒有人能懂這一刻他心中的痛意。
晏清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刻,他看著,在心裏說的那句話。
天不佑你,我來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