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煙火

他一邊用自己的肩來擋住推搡的人群,一邊低頭輕聲對道:“晏姑娘,是你啊。”

他的聲音清亮,所以在周圍嘈雜的人聲裏顯得尤為清晰,像一道清流耳。

晏清仰著頭愣愣地看著他,點了點頭後,有些口吃地道:“江……江大哥……”

江惟仁瞧了瞧四周,實在有些擁,便輕聲道了句:“冒犯了。”

然後握住了的手腕,帶著,緩緩走到人流稀疏的地方。

人一,晏清反而覺得不自在了,江惟仁又沒說話,便禮貌地道:“好巧……你的傷全好了?”

晏清是下意識的,本是真心關切他的傷勢,想知道是否無虞,問的時候,目也自然而然落到了他傷的地方。

此刻的腦子也有些糊塗,等目落下去後才發現,好像不大對,可此時,江惟仁已經看到那道視線了。

晏清的臉騰地一下紅了,慌抬起眼來,若是在此時抬頭,便可以看到前的人的耳廓,也是與臉上一般的緋紅。

江惟仁咳了咳,低聲道:“嗯,好了。”

晏清想罵自己,問這個幹嗎,問就問了,這眼睛還看。

“這兒人多,我送晏姑娘回府吧。”他想了想道。

晏清卻為難地答:“我是同沈注一道來的,他現在肯定在尋我,我得等他……”

“國子監的沈注沈大人?”江惟仁沉著,然後道,“那我帶你四尋一尋,看能不能遇上沈大人……”

晏清點了點頭,又想到沈注每次都靠著燈毬找若拿著燈毬,定然會容易遇上他一些,可出門時又沒帶銀錢,這會兒隻得著頭皮對江惟仁開口:“江大哥……你能不能借我一點錢啊?”

江惟仁哪料到會問自己借錢,便問:“你是想買什麽麽?我去幫你買。”

指了指遠販賣燈毬的地方,“我想買一盞燈毬……”

江惟仁看了看,人流未散,他與一同走過去,搞不好又走散了,便將帶到一燈棚,那棚子一邊掛著一串玉兔樣式的燈籠是別沒有的。

“你在這兒等我,我去幫你買來。”

晏清點點頭,然後看他背影消失在人群裏,還想著,或許江惟仁還沒回來沈注就找來了,可等啊等,等了好一會兒,見江惟仁已越過人群,向自己走來,

他兩隻手都沒空著,一隻手拿著一盞要的燈毬,另一隻手還拿了一串獅子糖。

“這是……”指著那獅子糖問。

他彎了彎眉眼,“這也是給你的。”

晏清起初還有些疑,可看了看四周,才發現,周圍的小孩子莫不是一手拿著燈毬一手拿著獅子糖。

忽然明白了,江惟仁一定以為要燈毬是跟這些小孩子一樣,不過是為了好玩,雖然沒有開口說要獅子糖,但看周圍的孩子都有,便也給買了一個回來。

本想解釋一下這燈毬的作用,可江惟仁對自己買獅子糖的舉似乎覺得非常的周全,臉上的神分明有一種“現在他們的糖你也有了”的欣,晏清隻能接過,笑著答:“謝謝江大哥。”

江惟仁還十分地將燈毬拿過去,道:“我來替你拿著吧。”

言外之意,就是你可以專心吃手裏的獅子糖了。

就在此時,人群中忽然傳來驚喜地聲音,“快,要放煙火了!”

今晚的煙火是朝廷置辦的,曆年皆是如此,京中那麽多慶賀佳節的地方,晏清每年都要趕到宣德樓前來,就是因為這裏的煙火是最盛大的。

聞言頓住了腳步,正抬頭時,隻聞耳邊“嗖嗖”數聲,再然後半空中就炸開了無數道火,如一簇簇火樹一般,照亮整個夜空,壯觀至極。

與江惟仁就停在那兒,一同抬頭著。

晏清忽地轉頭,便看到那片璀璨的火下,他微微揚起的側,如玉琢一般線條優,泛著瑩潤微

而他如同黑曜石一般發亮的眼裏,倒映著夜空裏那無數道絢爛的芒。

直到煙火徹底完了,兩人才回過神來。

晏清隻能十分傻氣地,拿著手裏的糖,跟在他側走著,為了應付過去,還真的低頭去那糖。

“可惜了……”低著頭,黯然地道。

聲音那樣小,竟被他聽到了,他靠過來問:“什麽可惜了?”

看著他,眼中瑩瑩水帶著一點憾,“我的玉簪掉了……”

他沒有說話,大約是不擅長安這樣的小姑娘。

終於,在人群的外圍,聽到了沈注喚的聲音,又循著那聲音,找到了他。

見到安然無恙,沈注鬆了口氣,可此時他頭上已有一層薄汗,可見一直在焦急地找

他忍不住板著臉開口:“你知不知道我都要急壞了?”

說著,他就看到了手裏的糖,明顯覺到沈注的臉更沉了,仿佛在說,我急著找你,你還有心思去買這玩意兒。

倒是想說這是江惟仁買的,可這樣一說似乎更難描摹,正在這時,耳邊傳來江惟仁的聲音,“既然尋到了沈大人,那在下便告辭了。”

沈注與他告了別,與晏清尋到了晏家的馬車,回了晏府。

有些心虛地提起玉簪丟了,他歎了口氣,的頭,歎道:“玉簪丟了有什麽,我是怕你丟……”

晏清並不知道,上元這一天,一大早哥晏瀾就跑去了翰林院。

往年的這一天,他都是要去曲江那兒,沿岸的花樓會讓自家頭牌姑娘出來給大家表演,各家的院子裏,也有各式有趣兒的活,挨著逛過去,到天亮都不想回。

他想著江惟仁定然沒有去花樓過過上元,有意想帶他去開開眼,誰知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我傷雖好了,但久不休息也難熬。”

嗯,晏瀾覺得為重,確實不能強人所難,隻能非常憾的囑咐他好好休息。

“你不回去跟家中人一共過節麽?”江惟仁忽然問。

“我爹娘歇得早,慣常家裏就多點些花燈意思一下,冷清得很。”

江惟仁狀似無意地繼續問,“那晏姑娘呢?”

“我家小妹啊,”晏瀾笑了笑,“可不要我陪,每年都會和沈注一同去宣德樓看煙火,這丫頭,喜歡一樣東西就不會厭,宣德樓的煙火看了十幾年,每年還是興衝衝的……”

他搖著頭,也沒在意江惟仁的神,又打趣道,“對沈注那小子也是,日日見著,也不覺著煩……”

江惟仁點了點頭,低聲喃喃道,“宣德樓……”

這不是他第一次在京中過上元,可宣德樓的煙火,他還沒看過。

轉年開春,北契之困既然已解,朝廷的大臣們便也不再為此憂心,世宗已經置了當初嘉定、郢城失守的守將,又給嘉定增添了兵力。

在朝中眾人看來,最艱難的這個寒冬已然過去。

晏瀾初跟父親提自己要去往北疆時,晏閣老自然是反對的,誰知晏瀾竟自作主張,辭去了軍中的任職,隻是這一次,麵對父親的責罵,他卻並未再頂撞。

“父親,兒子知道,您自曾寄重在兒子上”他自嘲地笑了笑,“可兒子一直都在辜負您的期,文臣武將,忠君護國之心並無高低,兒子平日雖口口聲聲不屑酸腐儒生,可對父親卻從來是萬分敬仰,因為在兒子眼中,父親不僅是朝中清流,更是能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北契破關,兒子一直以為父親一定會是力諫陛下出兵迎戰,可……”

晏閣老一語不發,晏瀾繼續道,“父親所思慮的,兒子明白,朝中黨爭的形勢,也確然需要步步為營……可父親也比誰都明白,這樣的茍且求安,會給大虞埋下怎樣的患。閣,兒子明白父親有諸多顧慮,也明白父親深遠的謀略,可兒子寧願做一個沒有‘大智慧’的人,沒有那諸般思慮,隻一心為國,不問其他。”

晏清聞言目也低黯了下去,看到父親袖中那微微發的雙手,知道哥哥說的每一句話,一定都像重鼓一樣敲擊在父親的心上。

也曾聽說過父親當年,殿試拔籌,意氣風發,也曾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曾在書房中看到過父親當年寫下的文章,雖也顯稍顯稚拙,可筆下卻豪氣萬千。

那天,父親拿著江惟仁所寫的那封奏疏,說了一句,“到底還是太年輕了……”

話是這樣說了,可晏清也看到父親分明將那奏疏又再看了好幾遍。

或許,他是在那些字句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和曾經的那片赤子之心,那時的他,又何曾不是“太過年輕”。

隻是星移鬥轉,白駒過隙,深陷朝堂之中,日日爭鬥,有時為了相爭甚至不惜損害家國利益,卻是再也找不回曾經的本心了。

父親的無奈,或許比哥哥還要徹明白。

“你去吧,”晏閣老背過去,不再看他,“你已弱冠,往後的人生便由自己做主了,為父日後不會再橫加幹預。”

父親的話中有一種難言的滄桑,從前父子相爭,也有多次父親向晏瀾退讓,可那都和這一次不同,從前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無奈之下的縱容,這一次,是他真的打算放手。

等從父親那兒告了退,隻剩兄妹二人時,晏清才知道,原來此次晏瀾的打算並非是獨前去,而是與江惟仁一道前去。

他們要去的,是北疆十城,這十城連起了北地的邊防,也是北地的十座烽火城牆,它們的城池、地形、駐防,不僅決定著邊關的得失,更決定了整個中原大地的平安。

兩人出發的那天,晏清出城相送,一路上好幾次打起車簾,就能看到兩人騎馬的背影,到了城外長亭,便要止步了。

晏清給哥哥備下了不東西,不停叮囑,晏瀾過來的頭,“好了,至多月餘,我便會回來了。”

兄妹倆平日裏雖時時鬥,可正是這樣才更是親近,也隻有在晏清年之時,晏瀾跟著父親回鄉祭祖的時候才離去得久些,況且此次前往北疆,要經曆北境風霜,晏清著實有些擔憂。

晏清抬眼,看到江惟仁就在晏瀾側,他神倒很淡,不像是要出行,倒像與同是來送行一般。

“江大哥,”仰頭著江惟仁,輕聲道,“你也要小心。”

江惟仁十分鄭重地朝點頭,又認真地道,“你放心,我也會照顧好你哥哥的。”

晏瀾笑著捶了捶他的肩,“江廷琛你好大的口氣,指不定咱誰照顧誰呢!”

晏清卻對著江惟仁道,“麻煩江大哥了!”

“好了,走了。”晏瀾催促道。

江惟仁回看了看晏清,“晏姑娘,珍重!”

話音未落,晏瀾已揮鞭馳了出去,江惟仁也隻能跟隨上前,晏清著兩人背影遠遠而去,直到那背影徹底消失在道上,這才轉上車返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70章

玉殿春

煙火

他一邊用自己的肩來擋住推搡的人群,一邊低頭輕聲對道:“晏姑娘,是你啊。”

他的聲音清亮,所以在周圍嘈雜的人聲裏顯得尤為清晰,像一道清流耳。

晏清仰著頭愣愣地看著他,點了點頭後,有些口吃地道:“江……江大哥……”

江惟仁瞧了瞧四周,實在有些擁,便輕聲道了句:“冒犯了。”

然後握住了的手腕,帶著,緩緩走到人流稀疏的地方。

人一,晏清反而覺得不自在了,江惟仁又沒說話,便禮貌地道:“好巧……你的傷全好了?”

晏清是下意識的,本是真心關切他的傷勢,想知道是否無虞,問的時候,目也自然而然落到了他傷的地方。

此刻的腦子也有些糊塗,等目落下去後才發現,好像不大對,可此時,江惟仁已經看到那道視線了。

晏清的臉騰地一下紅了,慌抬起眼來,若是在此時抬頭,便可以看到前的人的耳廓,也是與臉上一般的緋紅。

江惟仁咳了咳,低聲道:“嗯,好了。”

晏清想罵自己,問這個幹嗎,問就問了,這眼睛還看。

“這兒人多,我送晏姑娘回府吧。”他想了想道。

晏清卻為難地答:“我是同沈注一道來的,他現在肯定在尋我,我得等他……”

“國子監的沈注沈大人?”江惟仁沉著,然後道,“那我帶你四尋一尋,看能不能遇上沈大人……”

晏清點了點頭,又想到沈注每次都靠著燈毬找若拿著燈毬,定然會容易遇上他一些,可出門時又沒帶銀錢,這會兒隻得著頭皮對江惟仁開口:“江大哥……你能不能借我一點錢啊?”

江惟仁哪料到會問自己借錢,便問:“你是想買什麽麽?我去幫你買。”

指了指遠販賣燈毬的地方,“我想買一盞燈毬……”

江惟仁看了看,人流未散,他與一同走過去,搞不好又走散了,便將帶到一燈棚,那棚子一邊掛著一串玉兔樣式的燈籠是別沒有的。

“你在這兒等我,我去幫你買來。”

晏清點點頭,然後看他背影消失在人群裏,還想著,或許江惟仁還沒回來沈注就找來了,可等啊等,等了好一會兒,見江惟仁已越過人群,向自己走來,

他兩隻手都沒空著,一隻手拿著一盞要的燈毬,另一隻手還拿了一串獅子糖。

“這是……”指著那獅子糖問。

他彎了彎眉眼,“這也是給你的。”

晏清起初還有些疑,可看了看四周,才發現,周圍的小孩子莫不是一手拿著燈毬一手拿著獅子糖。

忽然明白了,江惟仁一定以為要燈毬是跟這些小孩子一樣,不過是為了好玩,雖然沒有開口說要獅子糖,但看周圍的孩子都有,便也給買了一個回來。

本想解釋一下這燈毬的作用,可江惟仁對自己買獅子糖的舉似乎覺得非常的周全,臉上的神分明有一種“現在他們的糖你也有了”的欣,晏清隻能接過,笑著答:“謝謝江大哥。”

江惟仁還十分地將燈毬拿過去,道:“我來替你拿著吧。”

言外之意,就是你可以專心吃手裏的獅子糖了。

就在此時,人群中忽然傳來驚喜地聲音,“快,要放煙火了!”

今晚的煙火是朝廷置辦的,曆年皆是如此,京中那麽多慶賀佳節的地方,晏清每年都要趕到宣德樓前來,就是因為這裏的煙火是最盛大的。

聞言頓住了腳步,正抬頭時,隻聞耳邊“嗖嗖”數聲,再然後半空中就炸開了無數道火,如一簇簇火樹一般,照亮整個夜空,壯觀至極。

與江惟仁就停在那兒,一同抬頭著。

晏清忽地轉頭,便看到那片璀璨的火下,他微微揚起的側,如玉琢一般線條優,泛著瑩潤微

而他如同黑曜石一般發亮的眼裏,倒映著夜空裏那無數道絢爛的芒。

直到煙火徹底完了,兩人才回過神來。

晏清隻能十分傻氣地,拿著手裏的糖,跟在他側走著,為了應付過去,還真的低頭去那糖。

“可惜了……”低著頭,黯然地道。

聲音那樣小,竟被他聽到了,他靠過來問:“什麽可惜了?”

看著他,眼中瑩瑩水帶著一點憾,“我的玉簪掉了……”

他沒有說話,大約是不擅長安這樣的小姑娘。

終於,在人群的外圍,聽到了沈注喚的聲音,又循著那聲音,找到了他。

見到安然無恙,沈注鬆了口氣,可此時他頭上已有一層薄汗,可見一直在焦急地找

他忍不住板著臉開口:“你知不知道我都要急壞了?”

說著,他就看到了手裏的糖,明顯覺到沈注的臉更沉了,仿佛在說,我急著找你,你還有心思去買這玩意兒。

倒是想說這是江惟仁買的,可這樣一說似乎更難描摹,正在這時,耳邊傳來江惟仁的聲音,“既然尋到了沈大人,那在下便告辭了。”

沈注與他告了別,與晏清尋到了晏家的馬車,回了晏府。

有些心虛地提起玉簪丟了,他歎了口氣,的頭,歎道:“玉簪丟了有什麽,我是怕你丟……”

晏清並不知道,上元這一天,一大早哥晏瀾就跑去了翰林院。

往年的這一天,他都是要去曲江那兒,沿岸的花樓會讓自家頭牌姑娘出來給大家表演,各家的院子裏,也有各式有趣兒的活,挨著逛過去,到天亮都不想回。

他想著江惟仁定然沒有去花樓過過上元,有意想帶他去開開眼,誰知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我傷雖好了,但久不休息也難熬。”

嗯,晏瀾覺得為重,確實不能強人所難,隻能非常憾的囑咐他好好休息。

“你不回去跟家中人一共過節麽?”江惟仁忽然問。

“我爹娘歇得早,慣常家裏就多點些花燈意思一下,冷清得很。”

江惟仁狀似無意地繼續問,“那晏姑娘呢?”

“我家小妹啊,”晏瀾笑了笑,“可不要我陪,每年都會和沈注一同去宣德樓看煙火,這丫頭,喜歡一樣東西就不會厭,宣德樓的煙火看了十幾年,每年還是興衝衝的……”

他搖著頭,也沒在意江惟仁的神,又打趣道,“對沈注那小子也是,日日見著,也不覺著煩……”

江惟仁點了點頭,低聲喃喃道,“宣德樓……”

這不是他第一次在京中過上元,可宣德樓的煙火,他還沒看過。

轉年開春,北契之困既然已解,朝廷的大臣們便也不再為此憂心,世宗已經置了當初嘉定、郢城失守的守將,又給嘉定增添了兵力。

在朝中眾人看來,最艱難的這個寒冬已然過去。

晏瀾初跟父親提自己要去往北疆時,晏閣老自然是反對的,誰知晏瀾竟自作主張,辭去了軍中的任職,隻是這一次,麵對父親的責罵,他卻並未再頂撞。

“父親,兒子知道,您自曾寄重在兒子上”他自嘲地笑了笑,“可兒子一直都在辜負您的期,文臣武將,忠君護國之心並無高低,兒子平日雖口口聲聲不屑酸腐儒生,可對父親卻從來是萬分敬仰,因為在兒子眼中,父親不僅是朝中清流,更是能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北契破關,兒子一直以為父親一定會是力諫陛下出兵迎戰,可……”

晏閣老一語不發,晏瀾繼續道,“父親所思慮的,兒子明白,朝中黨爭的形勢,也確然需要步步為營……可父親也比誰都明白,這樣的茍且求安,會給大虞埋下怎樣的患。閣,兒子明白父親有諸多顧慮,也明白父親深遠的謀略,可兒子寧願做一個沒有‘大智慧’的人,沒有那諸般思慮,隻一心為國,不問其他。”

晏清聞言目也低黯了下去,看到父親袖中那微微發的雙手,知道哥哥說的每一句話,一定都像重鼓一樣敲擊在父親的心上。

也曾聽說過父親當年,殿試拔籌,意氣風發,也曾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曾在書房中看到過父親當年寫下的文章,雖也顯稍顯稚拙,可筆下卻豪氣萬千。

那天,父親拿著江惟仁所寫的那封奏疏,說了一句,“到底還是太年輕了……”

話是這樣說了,可晏清也看到父親分明將那奏疏又再看了好幾遍。

或許,他是在那些字句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和曾經的那片赤子之心,那時的他,又何曾不是“太過年輕”。

隻是星移鬥轉,白駒過隙,深陷朝堂之中,日日爭鬥,有時為了相爭甚至不惜損害家國利益,卻是再也找不回曾經的本心了。

父親的無奈,或許比哥哥還要徹明白。

“你去吧,”晏閣老背過去,不再看他,“你已弱冠,往後的人生便由自己做主了,為父日後不會再橫加幹預。”

父親的話中有一種難言的滄桑,從前父子相爭,也有多次父親向晏瀾退讓,可那都和這一次不同,從前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無奈之下的縱容,這一次,是他真的打算放手。

等從父親那兒告了退,隻剩兄妹二人時,晏清才知道,原來此次晏瀾的打算並非是獨前去,而是與江惟仁一道前去。

他們要去的,是北疆十城,這十城連起了北地的邊防,也是北地的十座烽火城牆,它們的城池、地形、駐防,不僅決定著邊關的得失,更決定了整個中原大地的平安。

兩人出發的那天,晏清出城相送,一路上好幾次打起車簾,就能看到兩人騎馬的背影,到了城外長亭,便要止步了。

晏清給哥哥備下了不東西,不停叮囑,晏瀾過來的頭,“好了,至多月餘,我便會回來了。”

兄妹倆平日裏雖時時鬥,可正是這樣才更是親近,也隻有在晏清年之時,晏瀾跟著父親回鄉祭祖的時候才離去得久些,況且此次前往北疆,要經曆北境風霜,晏清著實有些擔憂。

晏清抬眼,看到江惟仁就在晏瀾側,他神倒很淡,不像是要出行,倒像與同是來送行一般。

“江大哥,”仰頭著江惟仁,輕聲道,“你也要小心。”

江惟仁十分鄭重地朝點頭,又認真地道,“你放心,我也會照顧好你哥哥的。”

晏瀾笑著捶了捶他的肩,“江廷琛你好大的口氣,指不定咱誰照顧誰呢!”

晏清卻對著江惟仁道,“麻煩江大哥了!”

“好了,走了。”晏瀾催促道。

江惟仁回看了看晏清,“晏姑娘,珍重!”

話音未落,晏瀾已揮鞭馳了出去,江惟仁也隻能跟隨上前,晏清著兩人背影遠遠而去,直到那背影徹底消失在道上,這才轉上車返回。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