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輛馬車從城門緩緩駛出前往觀雲寺,雲泠往後看了眼越來越遠越來越小的皇城,最後,只看得見這高闊藍天,轉頭坐回來。
緩緩閉上眼。
在這座皇城生活了十幾年,盡欺□□,幾次險些命不保,本以為還要熬燈油似的熬上許多年甚至一輩子。
現下雖只是出了皇宮,但已讓足夠欣喜。
太子允了出宮修行的同時,派了幾個武功高強的暗衛隨行,目的是為了保護的安全。
這無疑增加了雲泠逃跑的難度。
雖是保護之名,亦是重重枷鎖與監視。
不過沒關系,觀雲寺比東宮好了不止千百倍,更何況太子政事繁忙,又恰逢要推行新政這樣重要的時刻,他不會有時間來觀雲寺。
只要沒有他在邊,便有九的把握可以逃過幾個暗衛的眼。
因之前青州之行,與畫眉喜鵲兩位暗衛接過,對們的行事作風已有了幾分了解。
……
觀雲寺原本是為前朝的一位出家公主所建,也是前朝公主臣婦潛心禮佛之地。大晉建國後,罰過幾位犯事的妃嬪來此出家修行。
在天暗淡之前,馬車終于到了山下,接下來們只能步行上山。
山中清幽僻靜,草木茂盛,山林深傳來一聲不知名的聲,驚起一陣翅膀撲扇的鳥兒。
一個暗衛對雲泠說,“雲姑娘莫怕,只是一只落單的狐貍,不足為懼。”
雲泠激地點點頭,“多謝。”
從包裹中拿出自己準備的糕點遞給們,“眼看落日,估計還要兩個時辰才能上山,諸位可要用一些填填肚子。”
做得不多,但是分給們還是夠的。
為首的暗衛遲疑地看了雲泠手中的糕點一眼,然後拒絕,“雲姑娘自己吃便可,我們隨有帶幹糧。”
雲泠一瞬間就明白了們的顧慮。們為暗衛本就是極為小心,不會輕易食用別人遞的東西,以防止被下了藥等等。
點點頭,雲泠便收回了手,沒有強求。
看得出來,們這幾個暗衛比喜鵲畫眉們更為謹慎。
來這觀雲寺,也沒有打算一開始就逃跑,畢竟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們最為警惕的時候。
吃飽後雲泠一行人繼續上山,直到月上中天才終于看到筆勁雋逸的‘觀雲寺’三個字。
師太靜雲接了命令早已在門口等候。
見雲泠一行人到來,走過來迎接。
靜雲師太年紀四十左右,面容嚴肅,不茍言笑,
“既是帶發修行,那施主須得遵守我觀雲寺的寺規,忘記塵世的尊榮富貴。不論姑娘是什麽份,貧尼都會一視同仁。”
雲泠行禮:“謝師太教誨,雲泠謹記。”
靜雲帶雲泠到一廂房,“今夜你便在此休息吧。”
……
月上枝頭。
過了戌時,謝玨從書案擡頭,放下筆,手肘撐在案上,閉上眼了酸痛的眉骨。
安公公進書房來報,“暗衛傳信,說姑姑已經到達觀雲寺了,一路平安無礙。”
謝玨淡淡應了聲。
安忠嘆氣,“奴才聽聞在那觀雲寺裏修行最是清苦,姑姑此行算是苦了。”
不僅常年不見葷腥,更是起得比早,睡得比狗晚,日日勞作挑水。
“聽說姑姑什麽都沒帶,就帶了兩裳和一點糕點就出發了。再怎麽也該準備些銀錢首飾才是啊。”
謝玨手指停下,緩緩睜開眼,“山中銀錢往哪花?”
安公公一聽,恍然大悟,連連道,“是是是,是奴才想差了。”
那觀雲寺是清修之地,姑姑帶發修行,有錢也沒地方使啊。
更何況姑姑雖然沒帶什麽,但邊那四個暗衛可不是吃素的。是暗衛司挑細選出來的幾個高手,什麽不會?有們在,姑姑自不必擔心什麽。
謝玨:“讓們好生照看著,有任何問題隨時來報,不可讓出一點差錯。”
“是。”
話音落下,一個侍衛匆匆前來,“稟殿下,詔獄傳信,蕭大人從淮州帶回來的那個男人在獄中本來已經要開口,卻突然暴斃亡!”
線索斷了。
“暴斃亡……”
謝玨眉眼狠厲地了。
可笑。
獄中行刑之人手上自有分寸,看著皮開綻,實則傷皮不傷骨。絕不會暴斃而亡。
十幾年前的舊案線索盡斷,只留一蛛馬跡,確實不好查。卻也不至于,屢屢被阻。
甚至是上一步蕭祁白查出了什麽,沒過多久這線索就會被抹去。
這後宮中,誰又有這樣的好本事?
“嚴查這幾日獄中來往人員,不可放過一個。”
侍衛:“是。”
結果第二日,就傳來一個非當值日和人換班的獄卒吊死在城外的消息。
線索再次斷掉。
實在有意思。
……
觀雲寺裏的生活簡單而平靜,早起挑水砍柴,誦經抄經,太東升西落,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雲泠在觀雲寺中的生活適應得很好,幾次走過這寺中的每一個角落,已經十分了解這裏。
連靜雲師太也誇是個靜得下心來的人,給取法號,靜心。
雲泠與寺中其他師姐們亦相得很融洽,從沒鬧出過什麽矛盾,甚至們還幫助許多。
在這觀雲寺中,唯一稍顯得不太和諧的便是穿暗服的四個暗衛,雖然們平常不會顯現于人前,但是一的淩厲腥殺氣與這寺裏佛法簡直格格不。
靜平師姐每次看到們的影,都要道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雲泠每次都只是笑笑。
日升月落,雲海浮沉。
雲泠細心手抄了一卷佛經,遞給一個暗衛,“這卷佛經是我認真抄下,為殿下祈福。算是一點小小心意,還請大人幫我快馬送給殿下。”
至來觀雲寺中,每隔半月便抄一卷佛經由暗衛遞到太子手中。
……
東宮。
陳國公著胡髯焦躁地走來走去,嗓音渾厚,“你是一國太子,未來的君王,選妃然後誕下子嗣才是大事,還要拖到幾時?”
妹妹去世,無人張羅太子的婚事,也只有他這個做舅舅的才能為他心一二。
可他這個外甥從小就是極為有主意的人,不想做的事誰也做不了他的主。
陳國公也是幹著急,“你若嫌蘭茹不好,舅舅也不是非要你納不可。但其他世家的小姐呢,總可以選兩個吧?”
謝玨安坐書案後,表坦然,“孤正當年,選妃之事,不急。”
“你不急我急,”陳國公腳都要走起火了,忽然轉頭問,“你究竟在等什麽?”
了他一眼,眼神銳利,“我聽說你送一個去了觀雲寺,等回來便要納為側妃。”
“難不是為了那個?”
現在不納妃,要等那個回來再納?
謝玨手一頓,片刻後又繼續批閱奏折,“孤是納為側妃,但還不足以影響孤的決定。”
“那是為什麽?”
“新政之事剛剛施行,孤沒有力關注其他。”
“你啊你,”陳國公胡子快氣得翹起來,又想起他現在是太子,終究不方便像小時候一樣教訓了,一揮袖氣沖沖離開,“氣死我了!”
陳國公離開後,書房重新歸于安靜。
謝玨放下筆疲憊地著額角。
安公公小碎步跑進來,手裏抱著一卷佛經,笑意滿滿,“林鷹大人剛剛加急送來的,姑姑親手抄的佛經,呈于殿下。”
至姑姑進了觀雲寺,每隔半月便會送一卷手抄佛經過來,到現在已是第六卷 了。
可見姑姑掛念和對殿下的心意。
謝玨從他手中拿過那卷佛經打開,字跡清秀工整,一看便是用了心的。
“姑姑待殿下真有心。”安忠在一旁笑著恭維道,“便是在觀雲寺中也時時掛念著殿下。”
“還有三月,姑姑就可回宮了吧!”
倒是殿下,姑姑次次送佛經,殿下雖會看,但從不回複。
謝玨垂眸,將佛經放在桌上。
三月。
去觀雲寺中也有三個月了。
因新政一事他忙得不開,的心意倒是次次不落。
腰間荷包上的石榴花依然奪目,歷經三月也未褪陳舊,嶄新如故。
那天親手認真系上的模樣近在眼前。
“昭昭我意,殿下難道還不明白我的心?”這話說過兩遍。
說這話時,一雙杏眼水意盈盈,似含著無盡的溫。
他忙時不覺得,現下靜下來才發現這三個月過得似乎甚是緩慢。
視線落在娟秀的小楷,筆筆認真,字字用心都是為他而寫,可見意。
罷了。
他回一次便是。
謝玨將佛經重新卷好放在一邊,吩咐在一邊候著的安公公,“將孤房裏那幅觀松圖讓林鷹帶回去給。讓在觀雲寺中安心修行便是。孤,會在東宮等回來。”
安公公連忙道:“是。”
那幅觀松圖是前朝大家秦先生生前最後一幅圖,殿下最喜歡的畫,竟然都送給姑姑了。
這份獨一無二的恩賞在整個東宮前所未有,還有殿下的話,明明就是給姑姑一顆定心丸……安忠是打心眼裏高興,連忙傳話去了。
——
林鷹回來的時候將話轉告給雲泠,又將那幅畫遞給雲泠。
雲泠看著很高興地說,“幫我掛到房間裏去吧,這樣就能時時看著了。”
林鷹笑著點了點頭。
雲泠接著低下頭抄經,眼眸低垂,既然送了東西過來,那說明短時間他是不會親自來了。
過了半月,雲泠再次把一卷佛經放到林鷹手上,溫聲道,“麻煩林大人了。”
林鷹道:“不麻煩。”
接連三個月送佛經,林鷹已經習慣。這不過就是雲姑娘的一點心意罷了,“對了,此次我回京會耽擱兩日。”
暗衛司三月一述職,此次回京趁此機會一并做了,總歸雲姑娘這裏出不了什麽問題,況且還有鷹二鷹三鷹四在守著。
雲泠善解人意地點點頭,“無妨的,林大人有事自去忙便是。”
“是。”
林鷹帶著佛經下山,雲泠一行人看著的背影離開,轉本要回去,忽然看見樹下一株生長的草藥,有止化淤之效。寺裏的很多藥都是自己采的,雲泠心來打算采一些再回去。
這一采就耽擱了大半日。
回到房間時,看著桌上還放著一卷佛經,雲泠臉一變,“不好,我竟拿錯了。給林大人的并不是我給殿下抄的佛經,是前些日子師太給我的《法華經》。這該如何是好,師太讓我明日便要還給的。”
神無措又焦急地看著後三個暗衛。
其中鷹二看了眼雲泠手中的佛經,安道,“林鷹大人下山已有大半日,恐怕已經進了皇宮。這卷佛經要不然就下次再送過去吧,至于《法華經》,和靜雲師太說一聲,想必也不是那麽不通達理之人。”
雲泠搖了搖頭,“你們不知道,每半月給殿下送一次佛經是我與殿下的約定,不可失約的。”
這種私事,就算們是暗衛也不可能知曉真假。
這下三個暗衛面頓時猶豫凝重起來。
若是和殿下的約定,那便不好下次送了。
幾人不疑有他,鷹二想了想,下了決定,“雲姑娘把這卷佛經給我吧,我現在立刻幫姑姑送去或許還能趕上。”
左右這觀雲寺生活安穩,連訪客都沒幾個,雲姑娘每日不是誦經就是抄經,沉穩靜心,不是那等會惹是生非之人,出不了什麽大事。
雲泠激一笑,“那就麻煩你了。”
鷹二離開後。
雲泠便就去了寺廟旁邊一個偏僻的廂房抄經,因怕打擾到其他人,雲泠每天這個時辰都會在這個廂房誦經抄經,一坐就是許久,與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在門外守面著的鷹三鷹四互相了眼,安心了不。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眼看著夜越來越深,廂房的燈燭卻越來越暗,火苗越來越小。
線昏沉,雲泠抄經都快看不清字了,起端起一座燈盞打開門,一邊了眼睛,“這燈實在看不清了,可我還有半卷經書沒抄完,能否去幫我添一點燈油?”屋只剩下一盞燈,看起來更昏暗了,確實已快看不見。
著眼睛頗為苦惱的樣子。
鷹三一看立馬接過來,“沒問題,添個燈油又費不了多事。”
雲泠眼眸彎彎,“多謝。”
然後重新關上門。
轉過,指甲險些嵌進了掌心。苦思良久,看著自然地設下所有安排,一個一個把人調離邊。在腦海裏演練過無數次,就是為了這一天。
了解,這鷹三姑娘是個死心眼的人,完不任務不會輕易回來。
鷹三本以為添個燈油費不了多時間,沒想到這觀雲寺的燈油管得頗嚴,要找幾個管事師太拿了鑰匙,才能取上。而這幾個師太睡在東南西北四個屋,還個個睡得又沉又香,麻煩得。
過去了好一會兒,鷹四站在原地,想著鷹三該要回來了吧。
忽然間隔壁的院子裏出現火,似是走水。也不知道是哪個小尼姑睡著了沒注意不小心燒著了。
人命關天,鷹四快速和雲泠只會了一聲,“雲姑娘,隔壁院子好像著火了,我去去就回。”
去看一眼就回來。
雲泠的背影在屏風上影影綽綽,聲音有些低沉,帶著點點倦意,“嗯,你去吧。”
鷹四來不及多想便飛快趕往隔壁院子,繞過幾個轉角才找到火。
不想竟是一個小尼姑在燒紙,見有人來了,趕踩滅。
鷹四皺著眉不快地說,“寺中火你難道不知道嗎?夜深人靜的時候燒什麽紙?!”
小尼姑面惴惴,走上前拉住的手臂,“今天……是我母親的祭日,生前過得很不好,我就是想祭拜一下,給燒點紙錢,真的不是故意的。”
“你能不能不要告訴靜雲師太,會罰我的,我……”
鷹四懶得和多說什麽,準備訓斥兩句就了事,忽然間鼻子聞到一嗆鼻的濃煙,一瞬間瞳孔睜大,用力轉過頭去。
頓時沖天的火映眼簾,廂房燃起熊熊大火,映紅了深黑的夜空。
鷹四立即躍上房頂,沖向著火的廂房,可誰曾想,短短時間這火竟然會蔓延得這麽大,火漫天,灼浪翻滾,已將這廂房四重重包圍,
鷹四麻痹的腦子裏只有一個想法,雲姑娘還在裏面!
大聲呼喊,“雲姑娘!”想闖進去救人便被火舌燒退,本無法進。大火灼了眼,也看不清裏面如何。
裏面沒有回應,只有燒斷的橫梁重重落下的聲音。
鷹三焦急趕來,還不等出聲,就聽鷹四抖道,“快,快把所有人起來救火!快去!”
沖天的火將已陷沉睡的觀雲寺喚醒,寺中所有人一個接一個不知疲累飛快打水救火。
可火勢太大,本無力回天。燒焦的廂房一點一點轟然倒塌,裏面的人絕不可能有生還的機會。
鷹三鷹四心重重沉了下去。
此事刻不容緩。
鷹四轉頭暗著聲,面凝重,
“快飛鴿傳書,向殿下稟報此事!”
……
天蒙白。
開闊的箭亭中,太子謝玨迎著清晨冷風,站在最中央,看著遠的箭靶目凜冽,手臂後拉,骨節修長的手指握,下一瞬,箭矢劃破薄霧飛速而去,正中靶心。
謝玨搭箭,再次拉弓,忽然安公公面愴然磕磕絆絆跑來,手裏拿著觀雲寺飛鴿傳來的書信來到太子面前,顧不得行禮,卻到站不住,撲通一聲癱跪了下來,悲痛難忍,眼淚頓時流下來,
“觀雲寺暗衛來信,寺中一廂房深夜忽起大火,救火不及。姑姑,就在其中!”
死了。
謝玨手中繃的弓弦忽然到一急促強力,發出‘錚’地一聲,斷了。
第39章
一輛馬車從城門緩緩駛出前往觀雲寺,雲泠往後看了眼越來越遠越來越小的皇城,最後,只看得見這高闊藍天,轉頭坐回來。
緩緩閉上眼。
在這座皇城生活了十幾年,盡欺□□,幾次險些命不保,本以為還要熬燈油似的熬上許多年甚至一輩子。
現下雖只是出了皇宮,但已讓足夠欣喜。
太子允了出宮修行的同時,派了幾個武功高強的暗衛隨行,目的是為了保護的安全。
這無疑增加了雲泠逃跑的難度。
雖是保護之名,亦是重重枷鎖與監視。
不過沒關系,觀雲寺比東宮好了不止千百倍,更何況太子政事繁忙,又恰逢要推行新政這樣重要的時刻,他不會有時間來觀雲寺。
只要沒有他在邊,便有九的把握可以逃過幾個暗衛的眼。
因之前青州之行,與畫眉喜鵲兩位暗衛接過,對們的行事作風已有了幾分了解。
……
觀雲寺原本是為前朝的一位出家公主所建,也是前朝公主臣婦潛心禮佛之地。大晉建國後,罰過幾位犯事的妃嬪來此出家修行。
在天暗淡之前,馬車終于到了山下,接下來們只能步行上山。
山中清幽僻靜,草木茂盛,山林深傳來一聲不知名的聲,驚起一陣翅膀撲扇的鳥兒。
一個暗衛對雲泠說,“雲姑娘莫怕,只是一只落單的狐貍,不足為懼。”
雲泠激地點點頭,“多謝。”
從包裹中拿出自己準備的糕點遞給們,“眼看落日,估計還要兩個時辰才能上山,諸位可要用一些填填肚子。”
做得不多,但是分給們還是夠的。
為首的暗衛遲疑地看了雲泠手中的糕點一眼,然後拒絕,“雲姑娘自己吃便可,我們隨有帶幹糧。”
雲泠一瞬間就明白了們的顧慮。們為暗衛本就是極為小心,不會輕易食用別人遞的東西,以防止被下了藥等等。
點點頭,雲泠便收回了手,沒有強求。
看得出來,們這幾個暗衛比喜鵲畫眉們更為謹慎。
來這觀雲寺,也沒有打算一開始就逃跑,畢竟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們最為警惕的時候。
吃飽後雲泠一行人繼續上山,直到月上中天才終于看到筆勁雋逸的‘觀雲寺’三個字。
師太靜雲接了命令早已在門口等候。
見雲泠一行人到來,走過來迎接。
靜雲師太年紀四十左右,面容嚴肅,不茍言笑,
“既是帶發修行,那施主須得遵守我觀雲寺的寺規,忘記塵世的尊榮富貴。不論姑娘是什麽份,貧尼都會一視同仁。”
雲泠行禮:“謝師太教誨,雲泠謹記。”
靜雲帶雲泠到一廂房,“今夜你便在此休息吧。”
……
月上枝頭。
過了戌時,謝玨從書案擡頭,放下筆,手肘撐在案上,閉上眼了酸痛的眉骨。
安公公進書房來報,“暗衛傳信,說姑姑已經到達觀雲寺了,一路平安無礙。”
謝玨淡淡應了聲。
安忠嘆氣,“奴才聽聞在那觀雲寺裏修行最是清苦,姑姑此行算是苦了。”
不僅常年不見葷腥,更是起得比早,睡得比狗晚,日日勞作挑水。
“聽說姑姑什麽都沒帶,就帶了兩裳和一點糕點就出發了。再怎麽也該準備些銀錢首飾才是啊。”
謝玨手指停下,緩緩睜開眼,“山中銀錢往哪花?”
安公公一聽,恍然大悟,連連道,“是是是,是奴才想差了。”
那觀雲寺是清修之地,姑姑帶發修行,有錢也沒地方使啊。
更何況姑姑雖然沒帶什麽,但邊那四個暗衛可不是吃素的。是暗衛司挑細選出來的幾個高手,什麽不會?有們在,姑姑自不必擔心什麽。
謝玨:“讓們好生照看著,有任何問題隨時來報,不可讓出一點差錯。”
“是。”
話音落下,一個侍衛匆匆前來,“稟殿下,詔獄傳信,蕭大人從淮州帶回來的那個男人在獄中本來已經要開口,卻突然暴斃亡!”
線索斷了。
“暴斃亡……”
謝玨眉眼狠厲地了。
可笑。
獄中行刑之人手上自有分寸,看著皮開綻,實則傷皮不傷骨。絕不會暴斃而亡。
十幾年前的舊案線索盡斷,只留一蛛馬跡,確實不好查。卻也不至于,屢屢被阻。
甚至是上一步蕭祁白查出了什麽,沒過多久這線索就會被抹去。
這後宮中,誰又有這樣的好本事?
“嚴查這幾日獄中來往人員,不可放過一個。”
侍衛:“是。”
結果第二日,就傳來一個非當值日和人換班的獄卒吊死在城外的消息。
線索再次斷掉。
實在有意思。
……
觀雲寺裏的生活簡單而平靜,早起挑水砍柴,誦經抄經,太東升西落,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雲泠在觀雲寺中的生活適應得很好,幾次走過這寺中的每一個角落,已經十分了解這裏。
連靜雲師太也誇是個靜得下心來的人,給取法號,靜心。
雲泠與寺中其他師姐們亦相得很融洽,從沒鬧出過什麽矛盾,甚至們還幫助許多。
在這觀雲寺中,唯一稍顯得不太和諧的便是穿暗服的四個暗衛,雖然們平常不會顯現于人前,但是一的淩厲腥殺氣與這寺裏佛法簡直格格不。
靜平師姐每次看到們的影,都要道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雲泠每次都只是笑笑。
日升月落,雲海浮沉。
雲泠細心手抄了一卷佛經,遞給一個暗衛,“這卷佛經是我認真抄下,為殿下祈福。算是一點小小心意,還請大人幫我快馬送給殿下。”
至來觀雲寺中,每隔半月便抄一卷佛經由暗衛遞到太子手中。
……
東宮。
陳國公著胡髯焦躁地走來走去,嗓音渾厚,“你是一國太子,未來的君王,選妃然後誕下子嗣才是大事,還要拖到幾時?”
妹妹去世,無人張羅太子的婚事,也只有他這個做舅舅的才能為他心一二。
可他這個外甥從小就是極為有主意的人,不想做的事誰也做不了他的主。
陳國公也是幹著急,“你若嫌蘭茹不好,舅舅也不是非要你納不可。但其他世家的小姐呢,總可以選兩個吧?”
謝玨安坐書案後,表坦然,“孤正當年,選妃之事,不急。”
“你不急我急,”陳國公腳都要走起火了,忽然轉頭問,“你究竟在等什麽?”
了他一眼,眼神銳利,“我聽說你送一個去了觀雲寺,等回來便要納為側妃。”
“難不是為了那個?”
現在不納妃,要等那個回來再納?
謝玨手一頓,片刻後又繼續批閱奏折,“孤是納為側妃,但還不足以影響孤的決定。”
“那是為什麽?”
“新政之事剛剛施行,孤沒有力關注其他。”
“你啊你,”陳國公胡子快氣得翹起來,又想起他現在是太子,終究不方便像小時候一樣教訓了,一揮袖氣沖沖離開,“氣死我了!”
陳國公離開後,書房重新歸于安靜。
謝玨放下筆疲憊地著額角。
安公公小碎步跑進來,手裏抱著一卷佛經,笑意滿滿,“林鷹大人剛剛加急送來的,姑姑親手抄的佛經,呈于殿下。”
至姑姑進了觀雲寺,每隔半月便會送一卷手抄佛經過來,到現在已是第六卷 了。
可見姑姑掛念和對殿下的心意。
謝玨從他手中拿過那卷佛經打開,字跡清秀工整,一看便是用了心的。
“姑姑待殿下真有心。”安忠在一旁笑著恭維道,“便是在觀雲寺中也時時掛念著殿下。”
“還有三月,姑姑就可回宮了吧!”
倒是殿下,姑姑次次送佛經,殿下雖會看,但從不回複。
謝玨垂眸,將佛經放在桌上。
三月。
去觀雲寺中也有三個月了。
因新政一事他忙得不開,的心意倒是次次不落。
腰間荷包上的石榴花依然奪目,歷經三月也未褪陳舊,嶄新如故。
那天親手認真系上的模樣近在眼前。
“昭昭我意,殿下難道還不明白我的心?”這話說過兩遍。
說這話時,一雙杏眼水意盈盈,似含著無盡的溫。
他忙時不覺得,現下靜下來才發現這三個月過得似乎甚是緩慢。
視線落在娟秀的小楷,筆筆認真,字字用心都是為他而寫,可見意。
罷了。
他回一次便是。
謝玨將佛經重新卷好放在一邊,吩咐在一邊候著的安公公,“將孤房裏那幅觀松圖讓林鷹帶回去給。讓在觀雲寺中安心修行便是。孤,會在東宮等回來。”
安公公連忙道:“是。”
那幅觀松圖是前朝大家秦先生生前最後一幅圖,殿下最喜歡的畫,竟然都送給姑姑了。
這份獨一無二的恩賞在整個東宮前所未有,還有殿下的話,明明就是給姑姑一顆定心丸……安忠是打心眼裏高興,連忙傳話去了。
——
林鷹回來的時候將話轉告給雲泠,又將那幅畫遞給雲泠。
雲泠看著很高興地說,“幫我掛到房間裏去吧,這樣就能時時看著了。”
林鷹笑著點了點頭。
雲泠接著低下頭抄經,眼眸低垂,既然送了東西過來,那說明短時間他是不會親自來了。
過了半月,雲泠再次把一卷佛經放到林鷹手上,溫聲道,“麻煩林大人了。”
林鷹道:“不麻煩。”
接連三個月送佛經,林鷹已經習慣。這不過就是雲姑娘的一點心意罷了,“對了,此次我回京會耽擱兩日。”
暗衛司三月一述職,此次回京趁此機會一并做了,總歸雲姑娘這裏出不了什麽問題,況且還有鷹二鷹三鷹四在守著。
雲泠善解人意地點點頭,“無妨的,林大人有事自去忙便是。”
“是。”
林鷹帶著佛經下山,雲泠一行人看著的背影離開,轉本要回去,忽然看見樹下一株生長的草藥,有止化淤之效。寺裏的很多藥都是自己采的,雲泠心來打算采一些再回去。
這一采就耽擱了大半日。
回到房間時,看著桌上還放著一卷佛經,雲泠臉一變,“不好,我竟拿錯了。給林大人的并不是我給殿下抄的佛經,是前些日子師太給我的《法華經》。這該如何是好,師太讓我明日便要還給的。”
神無措又焦急地看著後三個暗衛。
其中鷹二看了眼雲泠手中的佛經,安道,“林鷹大人下山已有大半日,恐怕已經進了皇宮。這卷佛經要不然就下次再送過去吧,至于《法華經》,和靜雲師太說一聲,想必也不是那麽不通達理之人。”
雲泠搖了搖頭,“你們不知道,每半月給殿下送一次佛經是我與殿下的約定,不可失約的。”
這種私事,就算們是暗衛也不可能知曉真假。
這下三個暗衛面頓時猶豫凝重起來。
若是和殿下的約定,那便不好下次送了。
幾人不疑有他,鷹二想了想,下了決定,“雲姑娘把這卷佛經給我吧,我現在立刻幫姑姑送去或許還能趕上。”
左右這觀雲寺生活安穩,連訪客都沒幾個,雲姑娘每日不是誦經就是抄經,沉穩靜心,不是那等會惹是生非之人,出不了什麽大事。
雲泠激一笑,“那就麻煩你了。”
鷹二離開後。
雲泠便就去了寺廟旁邊一個偏僻的廂房抄經,因怕打擾到其他人,雲泠每天這個時辰都會在這個廂房誦經抄經,一坐就是許久,與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在門外守面著的鷹三鷹四互相了眼,安心了不。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眼看著夜越來越深,廂房的燈燭卻越來越暗,火苗越來越小。
線昏沉,雲泠抄經都快看不清字了,起端起一座燈盞打開門,一邊了眼睛,“這燈實在看不清了,可我還有半卷經書沒抄完,能否去幫我添一點燈油?”屋只剩下一盞燈,看起來更昏暗了,確實已快看不見。
著眼睛頗為苦惱的樣子。
鷹三一看立馬接過來,“沒問題,添個燈油又費不了多事。”
雲泠眼眸彎彎,“多謝。”
然後重新關上門。
轉過,指甲險些嵌進了掌心。苦思良久,看著自然地設下所有安排,一個一個把人調離邊。在腦海裏演練過無數次,就是為了這一天。
了解,這鷹三姑娘是個死心眼的人,完不任務不會輕易回來。
鷹三本以為添個燈油費不了多時間,沒想到這觀雲寺的燈油管得頗嚴,要找幾個管事師太拿了鑰匙,才能取上。而這幾個師太睡在東南西北四個屋,還個個睡得又沉又香,麻煩得。
過去了好一會兒,鷹四站在原地,想著鷹三該要回來了吧。
忽然間隔壁的院子裏出現火,似是走水。也不知道是哪個小尼姑睡著了沒注意不小心燒著了。
人命關天,鷹四快速和雲泠只會了一聲,“雲姑娘,隔壁院子好像著火了,我去去就回。”
去看一眼就回來。
雲泠的背影在屏風上影影綽綽,聲音有些低沉,帶著點點倦意,“嗯,你去吧。”
鷹四來不及多想便飛快趕往隔壁院子,繞過幾個轉角才找到火。
不想竟是一個小尼姑在燒紙,見有人來了,趕踩滅。
鷹四皺著眉不快地說,“寺中火你難道不知道嗎?夜深人靜的時候燒什麽紙?!”
小尼姑面惴惴,走上前拉住的手臂,“今天……是我母親的祭日,生前過得很不好,我就是想祭拜一下,給燒點紙錢,真的不是故意的。”
“你能不能不要告訴靜雲師太,會罰我的,我……”
鷹四懶得和多說什麽,準備訓斥兩句就了事,忽然間鼻子聞到一嗆鼻的濃煙,一瞬間瞳孔睜大,用力轉過頭去。
頓時沖天的火映眼簾,廂房燃起熊熊大火,映紅了深黑的夜空。
鷹四立即躍上房頂,沖向著火的廂房,可誰曾想,短短時間這火竟然會蔓延得這麽大,火漫天,灼浪翻滾,已將這廂房四重重包圍,
鷹四麻痹的腦子裏只有一個想法,雲姑娘還在裏面!
大聲呼喊,“雲姑娘!”想闖進去救人便被火舌燒退,本無法進。大火灼了眼,也看不清裏面如何。
裏面沒有回應,只有燒斷的橫梁重重落下的聲音。
鷹三焦急趕來,還不等出聲,就聽鷹四抖道,“快,快把所有人起來救火!快去!”
沖天的火將已陷沉睡的觀雲寺喚醒,寺中所有人一個接一個不知疲累飛快打水救火。
可火勢太大,本無力回天。燒焦的廂房一點一點轟然倒塌,裏面的人絕不可能有生還的機會。
鷹三鷹四心重重沉了下去。
此事刻不容緩。
鷹四轉頭暗著聲,面凝重,
“快飛鴿傳書,向殿下稟報此事!”
……
天蒙白。
開闊的箭亭中,太子謝玨迎著清晨冷風,站在最中央,看著遠的箭靶目凜冽,手臂後拉,骨節修長的手指握,下一瞬,箭矢劃破薄霧飛速而去,正中靶心。
謝玨搭箭,再次拉弓,忽然安公公面愴然磕磕絆絆跑來,手裏拿著觀雲寺飛鴿傳來的書信來到太子面前,顧不得行禮,卻到站不住,撲通一聲癱跪了下來,悲痛難忍,眼淚頓時流下來,
“觀雲寺暗衛來信,寺中一廂房深夜忽起大火,救火不及。姑姑,就在其中!”
死了。
謝玨手中繃的弓弦忽然到一急促強力,發出‘錚’地一聲,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