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第4章

邕朝,長平三十三年。

陪都。

建在地下的天牢深不見底,都照不到的地方,縱然翅也難飛。

二十七歲的陸懷海被關押此,聽候發落。

鋪在牢底的稭稈發了黴,與刺鼻的腥味一混,勉強能算作這兒的“特産”。

陸懷海不知自己被關進來有多久了。

失去了對知後,他難以捕捉流逝的時間。

沉朽的牢門被推開,幾道腳步聲劃破了靜寂,向他步步近。來的人手上拿了火把,橙黃的暈由遠及近,刺得久未見的陸懷海瞳孔微

但他不閃不避,眼睛直視來人的方向,直到那個老人停在了他面前。

“陸大人,別來無恙。”

浙閩總兵、武昌伯丁彥。

別來無恙四個字出現在這樣仄的牢房,實在是過于好笑了。

陸懷海面平淡,他并不意外來的是丁彥:“恕在下枷鎖纏,未能遠迎。”

此人死到臨頭,居然還有心相譏?丁彥著自己的長須,哈哈大笑:“陸大人吶,在下很是好奇,時至今日,你可曾後悔那日帶頭上疏,諫言開放海?”

祖皇帝祖訓,片板不許下海。

此律令一為集權,二為防倭。為手掌重兵的抗倭將領,陸懷海竟敢上疏破祖訓、開海,怎能不讓皇帝震怒、朝野激

陸懷海坦然回答:“外賊可殺,難除。海一日不開,百姓沒有活路,倭寇便一日不絕。沒有誰的份比我更適合剖開這一點。”

他的話極懇切,裏頭的道理,聰明人丁彥當然懂得。

沿海一帶,倭寇長驅直,甚至一度打到過陪都,若非有陸懷海這個不世出的奇才,恐怕況早就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境地了。

而倭寇為何不絕?

是因為他們三頭六臂,勇武難敵嗎?當然不是。

東南沿海,人多地,通商是許多人賴以生存的法子,嚴通番後,海面戒嚴。老百姓沒有飯吃了,為了養家糊口,不想被倭寇搶,就只能跟著倭寇去搶別人。

此境,倭患自然不絕。

丁彥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陸懷海話中的未竟之意,道:“陸大人逃避了在下的問題。”

“是,我後悔了,”陸懷海不打算遮掩自己的心思,他的眼神和他的為人一般澄淨:“我雖無有妻兒,卻也有父兄族人,帶累他們非我本意。”

這正是丁彥此來的目的,他語調忽而一轉,道:“那日讀過你的奏疏,皇上氣急罷朝三日,深惡之下,本將你陸家全族殺之而後快,可巧的是,那日皇上經過千鯉池,聽見有宮人議論起幾個寡婦的故事。”

陸懷海眉心一跳。

陸家一度被人譏諷為寡婦門楣——陸懷海的親爺、兩個叔叔,和若幹庶支的男族人,接連戰死在延綏,留下了一院子的寡婦,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丁彥繼續道:“寡婦們的丈夫皆是為國捐軀,皇上不忍牽連,是以,只下旨斬你一人。”

陸懷海道:“多謝。”

不牽連陸家,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這些年為了募兵打仗,他站過隊、亦得罪過人,一朝失勢,牆倒衆人推,也無甚稀奇。

見陸懷海淡定得過了頭,仿佛聽見的是旁人的死訊,丁彥不由道:“你家人是沒事,可你若只是被輕飄飄地砍個腦袋,皇家面置于何?說句大不韙的,皇上這口氣也無從紓解。”

陸懷海眉目依舊,道:“淩遲抑或是車裂?”

丁彥搖頭:“皇帝下令,要廢了你的武藝,穿了你的琵琶骨,再從陪都走陸路押解回京候斬。”

兩都相距幾千程,快馬跑一趟也要月餘……囚車押解犯人回京,恐怕沒有兩個月走不下來。

今上在折磨人方面,很是有些巧思。

陸懷海輕笑,問:“何日行刑?”

丁彥答:“今日午時。”

兩人便再無話可說。

正午,驕烈烈正當時。

從京城趕來監刑的天使,帶著“彈琵琶”的匠人來到了刑場。

衆人皆知,陸懷海一手左手刀使得是出神化,所以天使很是心地叮囑匠人,別弄錯了方向,要穿的是左邊琵琶骨。

鐵釺沒理,捶擊之下,與骨骼共同發出震耳的嗡鳴。

殘存的熱噴湧而出,帶走了陸懷海中的熱意。

疼,鑽心的疼。

十指尚且連心,何況用鐵腔生生鑿過。

劇痛之下,陸懷海雙眼閉,一聲不吭,倒讓天使以為他昏死過去了,特地走到他前去看他形。

皇帝有令,他可不能就這麽死了,非得活著到京城不可。

像是察覺了什麽,陸懷海陡然睜開眼,他的眼神有如出鞘的劍,直向正前方。

怕被濺到,天使離他足有數丈遠,可還是被他的目刺得後退了幾步。

天使忙咳了兩聲,掩飾自己的驚駭,同隨從低語:“去,將金瘡藥都拿來,別讓他死了。”

——

金川門外,雀無聲。

并非無人,相反的,圍觀者衆,可連黃口小兒都不敢發出啼哭。

人群中似乎有稚子在低聲向爺娘發問:“這個哥哥我好像見過,之前是他救了我們,帶我們打跑壞蛋……”

稚子的話沒有說完,便被家人捂住了

被持刀兵士團團圍住的囚車,緩緩穿過城門。

陸懷海年名,以一當百,是以哪怕被穿了琵琶骨他們也不放心,怕他生出翅膀逃出去,要安排如此多的人看守。

事實上,傷口正在潰爛,骨頭被貫穿的疼痛也分毫未減,這場酷刑無異于漫長的淩遲,陸懷海連擡手的力氣都不再有。

這麽多人全副武裝,只為看住一個連刀都拿不起來的人,如何不好笑。

離開陪都後沒多久,陸懷海因傷口風,發了高熱,幾日下來便消瘦到可怕,小山一般的軀迅速垮了下來。

看守的兵卒都不忍多看他一眼。

而陸懷海的意識卻并沒有變得昏沉。

——如果了傷就昏頭,那他早死在戰場上了。

陸懷海始終很清醒,一路盯著走過的城鎮,對比著腦邕朝的輿圖,算著自己還需要活多久。

皇帝明擺著是要出氣,他若死得快,皇帝就要把這口氣出在陸家其他人上了。

遣丁彥來告知他,便是這個原因。

所以,他不能死得太早。

而刀劍影裏游走留下的警覺仍在,陸懷海盤算之餘,敏銳地察覺自己仿佛被什麽東西盯住了。

從出金川門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默默看著他。

征戰多年,陸懷海無比信賴自己的直覺。

它是他最好的朋友,無數次救他于危險的邊緣。

可始終沒找到目的源頭,陸懷海皺眉。

他的并非子虛烏有。

——

謝苗兒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是在夢裏。

正清清楚楚地,將陸懷海所經的一切都看在了眼裏。

什麽忠臣良將、世家英豪,一朝故,能留在故紙堆裏的,也只有寥寥幾行。

史書中的陸懷海,更像是一個符號,象征著披肝瀝膽、象征著勇冠三軍。

謝苗兒不得不承認,古往今來那麽多將軍,獨獨鐘于陸懷海以寫就的篇章,不無他悲劇收場的緣故。

憾的故事總讓人記得更深。

知陸懷海不得善終,很是心疼他,恨不得鑽進書裏手刃了那起子勾陷害他的人,甚至大逆不道地想過,要把那忠不分的皇帝老兒也給拉下馬來。

可眼前的一切,是養在深閨裏長大的謝苗兒,從史冊一角窺探陸懷海生平時,未曾設想過的慘烈。

頭一回見到這麽多不敢想他會有多疼。

謝苗兒忽然覺得自己從前的“欣賞”很殘忍。

眼前被困于囚車,支離著病骨等死的,不是符號,是真實的人。

征戰多年,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陸懷海……

謝苗兒難得快要落下淚來,完全忘記了自己正夢境之中,使出渾解數,試圖要用自己的去幫陸懷海擋住炎炎天

正值暑時分,天熱得很,兵士們連刀都覺得燙手,用布條裹了才挎在上。

囚車中的陸懷海口幹舌燥,從他腔橫穿過的玄鐵被曬得發熱。

恍然間,一陣若有似無的微風輕輕吹過,陸懷海下意識擡起下頜。

天藍得通,有一朵雲慢慢飄到了他的頭頂。

或許這朵雲真的為他擋下了三分熱意,陸懷海舒了口氣,倚著木牢小憩了一會兒。

也許老天不忍他再多折磨,一路上一滴雨也沒下過,都是趕路的好天。

距京越發近了,陸懷海擡起頭,又看見了那一朵雲。

年時他習武,父親堅決不允,將他罰跪在祠堂的神龕下。他倔強不肯低頭,始終昂著腦袋,視線到神像的那一剎那,他的眼神和神像悲憫的目彙在空中。

那時被神衹注視著的,就同現下很相似。

陸懷海瞇了瞇眼,記下了那朵雲的形狀。

他用剩餘的路途,確定了這朵雲確實一路跟隨著他。

陸懷海不信怪力神之說,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捱著等死實在痛苦又乏味,他斜靠著柵欄,歪著腦袋端詳那朵雲。

這便是他最後的消遣。

高聳巍峨的城樓,漸行漸近的熙攘人聲……

京城就快到了,隨行的兵士和幾個大夫都很高興。

陸懷海沒死,他們不會吃掛落了。

陸懷海也很高興。

因為他擡起頭,看到那朵雲還在。

他終于閉上了眼。

剎那間,月餘滴水未落的京城,迎來了一場滂沱大雨。

淋漓的雨將天地連綴混沌一片,雨聲紛嘈雜,一點微悄悄穿過了百年影。

夢醒了。

謝苗兒渾已被冷汗浸

一睜眼,天還沒大亮,獨自臥在床上,旁邊的地鋪空無一人。

作者有話說:

修改了一下開篇的敘述順序!今天的新容在第三章~

看過的寶子可以重新掃一眼每章銜接的地方,節沒有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90章

白月光小將軍他人設崩了/嫁給前朝小將軍

第4章

邕朝,長平三十三年。

陪都。

建在地下的天牢深不見底,都照不到的地方,縱然翅也難飛。

二十七歲的陸懷海被關押此,聽候發落。

鋪在牢底的稭稈發了黴,與刺鼻的腥味一混,勉強能算作這兒的“特産”。

陸懷海不知自己被關進來有多久了。

失去了對知後,他難以捕捉流逝的時間。

沉朽的牢門被推開,幾道腳步聲劃破了靜寂,向他步步近。來的人手上拿了火把,橙黃的暈由遠及近,刺得久未見的陸懷海瞳孔微

但他不閃不避,眼睛直視來人的方向,直到那個老人停在了他面前。

“陸大人,別來無恙。”

浙閩總兵、武昌伯丁彥。

別來無恙四個字出現在這樣仄的牢房,實在是過于好笑了。

陸懷海面平淡,他并不意外來的是丁彥:“恕在下枷鎖纏,未能遠迎。”

此人死到臨頭,居然還有心相譏?丁彥著自己的長須,哈哈大笑:“陸大人吶,在下很是好奇,時至今日,你可曾後悔那日帶頭上疏,諫言開放海?”

祖皇帝祖訓,片板不許下海。

此律令一為集權,二為防倭。為手掌重兵的抗倭將領,陸懷海竟敢上疏破祖訓、開海,怎能不讓皇帝震怒、朝野激

陸懷海坦然回答:“外賊可殺,難除。海一日不開,百姓沒有活路,倭寇便一日不絕。沒有誰的份比我更適合剖開這一點。”

他的話極懇切,裏頭的道理,聰明人丁彥當然懂得。

沿海一帶,倭寇長驅直,甚至一度打到過陪都,若非有陸懷海這個不世出的奇才,恐怕況早就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境地了。

而倭寇為何不絕?

是因為他們三頭六臂,勇武難敵嗎?當然不是。

東南沿海,人多地,通商是許多人賴以生存的法子,嚴通番後,海面戒嚴。老百姓沒有飯吃了,為了養家糊口,不想被倭寇搶,就只能跟著倭寇去搶別人。

此境,倭患自然不絕。

丁彥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陸懷海話中的未竟之意,道:“陸大人逃避了在下的問題。”

“是,我後悔了,”陸懷海不打算遮掩自己的心思,他的眼神和他的為人一般澄淨:“我雖無有妻兒,卻也有父兄族人,帶累他們非我本意。”

這正是丁彥此來的目的,他語調忽而一轉,道:“那日讀過你的奏疏,皇上氣急罷朝三日,深惡之下,本將你陸家全族殺之而後快,可巧的是,那日皇上經過千鯉池,聽見有宮人議論起幾個寡婦的故事。”

陸懷海眉心一跳。

陸家一度被人譏諷為寡婦門楣——陸懷海的親爺、兩個叔叔,和若幹庶支的男族人,接連戰死在延綏,留下了一院子的寡婦,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丁彥繼續道:“寡婦們的丈夫皆是為國捐軀,皇上不忍牽連,是以,只下旨斬你一人。”

陸懷海道:“多謝。”

不牽連陸家,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這些年為了募兵打仗,他站過隊、亦得罪過人,一朝失勢,牆倒衆人推,也無甚稀奇。

見陸懷海淡定得過了頭,仿佛聽見的是旁人的死訊,丁彥不由道:“你家人是沒事,可你若只是被輕飄飄地砍個腦袋,皇家面置于何?說句大不韙的,皇上這口氣也無從紓解。”

陸懷海眉目依舊,道:“淩遲抑或是車裂?”

丁彥搖頭:“皇帝下令,要廢了你的武藝,穿了你的琵琶骨,再從陪都走陸路押解回京候斬。”

兩都相距幾千程,快馬跑一趟也要月餘……囚車押解犯人回京,恐怕沒有兩個月走不下來。

今上在折磨人方面,很是有些巧思。

陸懷海輕笑,問:“何日行刑?”

丁彥答:“今日午時。”

兩人便再無話可說。

正午,驕烈烈正當時。

從京城趕來監刑的天使,帶著“彈琵琶”的匠人來到了刑場。

衆人皆知,陸懷海一手左手刀使得是出神化,所以天使很是心地叮囑匠人,別弄錯了方向,要穿的是左邊琵琶骨。

鐵釺沒理,捶擊之下,與骨骼共同發出震耳的嗡鳴。

殘存的熱噴湧而出,帶走了陸懷海中的熱意。

疼,鑽心的疼。

十指尚且連心,何況用鐵腔生生鑿過。

劇痛之下,陸懷海雙眼閉,一聲不吭,倒讓天使以為他昏死過去了,特地走到他前去看他形。

皇帝有令,他可不能就這麽死了,非得活著到京城不可。

像是察覺了什麽,陸懷海陡然睜開眼,他的眼神有如出鞘的劍,直向正前方。

怕被濺到,天使離他足有數丈遠,可還是被他的目刺得後退了幾步。

天使忙咳了兩聲,掩飾自己的驚駭,同隨從低語:“去,將金瘡藥都拿來,別讓他死了。”

——

金川門外,雀無聲。

并非無人,相反的,圍觀者衆,可連黃口小兒都不敢發出啼哭。

人群中似乎有稚子在低聲向爺娘發問:“這個哥哥我好像見過,之前是他救了我們,帶我們打跑壞蛋……”

稚子的話沒有說完,便被家人捂住了

被持刀兵士團團圍住的囚車,緩緩穿過城門。

陸懷海年名,以一當百,是以哪怕被穿了琵琶骨他們也不放心,怕他生出翅膀逃出去,要安排如此多的人看守。

事實上,傷口正在潰爛,骨頭被貫穿的疼痛也分毫未減,這場酷刑無異于漫長的淩遲,陸懷海連擡手的力氣都不再有。

這麽多人全副武裝,只為看住一個連刀都拿不起來的人,如何不好笑。

離開陪都後沒多久,陸懷海因傷口風,發了高熱,幾日下來便消瘦到可怕,小山一般的軀迅速垮了下來。

看守的兵卒都不忍多看他一眼。

而陸懷海的意識卻并沒有變得昏沉。

——如果了傷就昏頭,那他早死在戰場上了。

陸懷海始終很清醒,一路盯著走過的城鎮,對比著腦邕朝的輿圖,算著自己還需要活多久。

皇帝明擺著是要出氣,他若死得快,皇帝就要把這口氣出在陸家其他人上了。

遣丁彥來告知他,便是這個原因。

所以,他不能死得太早。

而刀劍影裏游走留下的警覺仍在,陸懷海盤算之餘,敏銳地察覺自己仿佛被什麽東西盯住了。

從出金川門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默默看著他。

征戰多年,陸懷海無比信賴自己的直覺。

它是他最好的朋友,無數次救他于危險的邊緣。

可始終沒找到目的源頭,陸懷海皺眉。

他的并非子虛烏有。

——

謝苗兒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是在夢裏。

正清清楚楚地,將陸懷海所經的一切都看在了眼裏。

什麽忠臣良將、世家英豪,一朝故,能留在故紙堆裏的,也只有寥寥幾行。

史書中的陸懷海,更像是一個符號,象征著披肝瀝膽、象征著勇冠三軍。

謝苗兒不得不承認,古往今來那麽多將軍,獨獨鐘于陸懷海以寫就的篇章,不無他悲劇收場的緣故。

憾的故事總讓人記得更深。

知陸懷海不得善終,很是心疼他,恨不得鑽進書裏手刃了那起子勾陷害他的人,甚至大逆不道地想過,要把那忠不分的皇帝老兒也給拉下馬來。

可眼前的一切,是養在深閨裏長大的謝苗兒,從史冊一角窺探陸懷海生平時,未曾設想過的慘烈。

頭一回見到這麽多不敢想他會有多疼。

謝苗兒忽然覺得自己從前的“欣賞”很殘忍。

眼前被困于囚車,支離著病骨等死的,不是符號,是真實的人。

征戰多年,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陸懷海……

謝苗兒難得快要落下淚來,完全忘記了自己正夢境之中,使出渾解數,試圖要用自己的去幫陸懷海擋住炎炎天

正值暑時分,天熱得很,兵士們連刀都覺得燙手,用布條裹了才挎在上。

囚車中的陸懷海口幹舌燥,從他腔橫穿過的玄鐵被曬得發熱。

恍然間,一陣若有似無的微風輕輕吹過,陸懷海下意識擡起下頜。

天藍得通,有一朵雲慢慢飄到了他的頭頂。

或許這朵雲真的為他擋下了三分熱意,陸懷海舒了口氣,倚著木牢小憩了一會兒。

也許老天不忍他再多折磨,一路上一滴雨也沒下過,都是趕路的好天。

距京越發近了,陸懷海擡起頭,又看見了那一朵雲。

年時他習武,父親堅決不允,將他罰跪在祠堂的神龕下。他倔強不肯低頭,始終昂著腦袋,視線到神像的那一剎那,他的眼神和神像悲憫的目彙在空中。

那時被神衹注視著的,就同現下很相似。

陸懷海瞇了瞇眼,記下了那朵雲的形狀。

他用剩餘的路途,確定了這朵雲確實一路跟隨著他。

陸懷海不信怪力神之說,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捱著等死實在痛苦又乏味,他斜靠著柵欄,歪著腦袋端詳那朵雲。

這便是他最後的消遣。

高聳巍峨的城樓,漸行漸近的熙攘人聲……

京城就快到了,隨行的兵士和幾個大夫都很高興。

陸懷海沒死,他們不會吃掛落了。

陸懷海也很高興。

因為他擡起頭,看到那朵雲還在。

他終于閉上了眼。

剎那間,月餘滴水未落的京城,迎來了一場滂沱大雨。

淋漓的雨將天地連綴混沌一片,雨聲紛嘈雜,一點微悄悄穿過了百年影。

夢醒了。

謝苗兒渾已被冷汗浸

一睜眼,天還沒大亮,獨自臥在床上,旁邊的地鋪空無一人。

作者有話說:

修改了一下開篇的敘述順序!今天的新容在第三章~

看過的寶子可以重新掃一眼每章銜接的地方,節沒有改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