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謝苗兒腦筋轉得很快:“果然被你聽去了。”
剛剛他果然在聽壁腳!
本該隨口回他一句開心, 可謝苗兒瞧出了他瞳孔中的認真,沒有立即答複他,而是雙手撐床坐了起來。
擡手捋了捋鬢邊躺了的發, 正道:“小爺, 你問這句話, 是覺得我哪裏過得不如意嗎?”
不等他回答,便順著繼續往下說:“我……都好的,除了偶爾會思念家人。”
陸懷海道:“那就多回來看看。”
謝苗兒笑了, 不過這笑泛至邊卻難免多了些苦的意味:“好。”
說起來, 謝家在京城,如今不僅和爹娘橫百年的景, 還同他們相隔千裏呢。
無論怎樣都見不到了。
顯而易見的沮喪了起來。
陸懷海卻忽然很慶幸。
慶幸自己頭腦一熱,沒有想太多, 徑直就來找了。
否則等年夜的喧騰過去,等兩個小孩睡下,獨自待在是人非的家中……
實在是有點可憐。
于是他說:“他們泉下有知,見你持産業,照顧弟妹,亦會到欣,不必傷懷。”
他以為在為故去的父母傷心, 出言安。
謝苗兒還不知道在陸懷海心裏已經是個小可憐的模樣了,抿了抿, 道:“我知道的。”
陸懷海的話算是歪打正著。
本就是將死之人, 爹娘若知道能活下去,無論是在何繼續, 想必都會為高興的。
想到這兒, 謝苗兒心中的難過煙消雲散。
自我調適的本領很強, 否則也早就在病痛的折磨下沉淪不起了。
的表明顯松了下來,倒陸懷海以為是自己蹩腳的安起了作用,他頓了頓,道:“睡吧。”
銅爐裏,炭安靜地燃燒,昏黃的火投在他棱角分明的側臉。
“等會兒。”
謝苗兒掀起了褥子的一角,出個銅板遞給陸懷海:“歲錢。”
陸懷海看著,眼角一:“不必了。”
謝苗兒說:“在枕頭下嘛,這不是尋常的銅板,是在廟裏沾過香火氣的。討個吉利正好,以免邪祟夢。”
見執著,陸懷海剛要接下,就聽繼續道:“晚上我也給藤藤和瑩兒啦。”
如果陸懷海沒有記錯的話,說的是方才那還沒有馬高的小兒。
把他也當小孩看了?
陸懷海沉默了,非常刻意的假裝沒聽見的話,一骨碌躺下,側、閉眼。
行雲流水。
見他不領,謝苗兒也沒糾結,將銅板收回了手心,嘟囔道:“小心做噩夢哦。”
也不知是誰之前晚上總是睡不好。
許是謝苗兒的氣息始終縈繞在鼻尖,今晚,陸懷海還真做夢了,夢見了。
是一個古怪的夢,他站在浩浩湯湯的江水前,而撐著一篙小船,風雨飄搖中,要接他橫渡去江的對岸。
但他素來短眠,天剛蒙蒙亮就醒了,這場夢戛然而止,他沒來得及窺見夢的結尾。
昨夜睡得安穩,謝苗兒也早早醒轉,已經坐起,瞇著眼睛發呆。
陸懷海的輕笑吸引了的注意。
“怎麽了?”茫然地問。
他的聲音沙啞:“果真有‘邪祟’夢。”
謝苗兒毫不知他說的“邪祟”是本人,急急忙忙地去把手到褥子下去那枚銅板,“真做噩夢啦?我就說嘛,一定要拿歲錢住的。”
有其實是好夢。
陸懷海沒有多話,只在重新把手心向他的時候,說了一句:“新年好,謝苗。”
他的指腹過的掌心,拿走了那只銅板。
謝苗兒一愣。
是啊,已經是新的一年了。
終于回過神,朝他笑道:“四季如意,小爺。”
舊兮已往,新兮迎來。
——
對于陸懷海三十夜裏都要跑出去的惡劣行徑,陸湃章非常不滿。
不過,差不多五更四點,陸府還沒開門,他便策馬趕了回來,算算差不多是宵剛解就出來。
還算懂點事。
見他若無其事的下馬,若無其事地和自己打招呼:“父親。”
悉的心梗覺又來了,陸湃章冷哼一聲:“還知道回來?”
“知道,還記得回來給您拜年。”
陸湃章就知道前些天陸懷海的正常才是不正常的,不過現在他心態好了許多,了兒子幾句便作罷。
若在以前,陸懷海也一定會反相譏嗆回去,但是今天他心非常愉悅,任他爹說什麽都是一個字——嗯。
一拳打在棉花上,倒陸湃章不適應了。
匆匆趕出來打算制止一場戰爭的蘇氏,見父子倆并肩而行,居然沒吵起來,下都快掉到地上了。
可真是件稀奇事,一會兒得多上幾柱香。
多瞧了他們幾眼,最後只道:“先用了朝食吧。”
吃過早飯,照例需要給祖宗敬香,然後再去拜年賀新。
陸家居家搬遷至此,親戚關系大多不在這兒,需要去登門拜訪的人可以說很,大多是陸湃章這幾年做時的同僚友人一類。
不過今年,多了一位需要拜訪。
臺州知府、孟乘。
陸湃章早給孟家遞了拜帖,孟乘留好了空等他們來。
孟乘和陸湃章這個老子打過招呼,便把視線投向了陸懷海。
“不錯,神得很,準備得如何?”
陸懷海答:“弓馬騎,一日不敢廢。”
簡單的寒暄過幾句,陸湃章問起此番來的重點:“……這些皆是尋常,他的軍功,不知能判個首功否?”
孟乘把自己的消息說來:“放心,總是于千戶之職外另有進益的。不過此番京中風雲突變,到底還是要謹慎些。”
孟乘為穩重,自有自己的派系,消息來源不是陸湃章這個安心偏安一隅的人能比的,是以,陸湃章也就繼續多問了幾句:“風雲突變?孟兄此話從何說起啊?”
孟乘低了聲音,只說了四個字:“晟王重病。”
聞言,陸湃章大驚。
當今皇帝這幾年被丹藥移了,多心多疑,沒有立太子,只有兩個年了封王了的兒子,一個晟王一個平王,在皇帝的授意和刻意縱容下鬥得不可開,達到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眼下天平驟然歪向了一邊……
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孟乘又道:“謹慎些總無壞,總之這些事,暫且也燒不到咱們頭上。”
從孟府離開之後,陸湃章又叮囑了陸懷海幾句,隨即嘆道:“也是不走運,趕上這風雨來的時候。你切記,此行速去速回,莫要在京中逗留。”
陸懷海看得很清楚:“高樹倒下,砸不到螻蟻頭上,只有我走到更遠的位置,才需要考慮在何落腳。”
陸湃章如何不知?他幾十年也不是白活的。
只不過……他嘆口氣,拍拍陸懷海的肩膀,道:“自己看著辦吧。初七衛中終核,開好文書後,就該去巡衙門裏報道了。”
對于兒子能不能通過考核這件事,陸湃章倒是毫不擔心。
這種門檻都越不過,還想什麽以後?趁早到街上賣紅薯去吧。
——
謝苗兒待到了初三,便回了陸家。
回來之後,給月窗月憐一人發了一個沉甸甸的紅封。
小財迷月窗瞬間眼睛就亮了起來:“這多不好意思呀,姨娘。”
若不是一邊說不好意思一邊往懷裏揣,謝苗兒還真信了。
回來後沒幾天,還收到了程遠道遞來的信,信中說有筆生意要做,讓謝苗兒來拿個準。
原是一京城商販來收購布匹,需要一批輕煙羅,但是他們原定的布坊出了事供應不及,便找到了謝家布坊。
謝家布坊量小,不過産的羅在臺州還是小有些名氣的,再加之程遠道為開春早做了準備,所以也能供得上。
不過有個問題是,京商那邊急要等不得,但是程遠道顧慮沒和此人做過生意,他又還需顧及步坊的經營,分|乏。但若無人隨行,只恐他下了定,到京城之後,吞下後續的款項。
謝苗兒想了一會兒,想到一個絕佳的人選,提筆回信。
但最後還是把紙作了一團,想著再等等再送出去。
于是當晚,謝苗兒去找了陸懷海,把事同他說清楚了,又道:“小爺,你看這樣如何,正巧你近日也要去杭州,再走水路到京城,不若我也一起,我們兩波人,也好互相照應。”
本人去一趟是最可靠的了,還可以借機去一趟京城,看看百年後生活過的地方如今是和模樣。
走水路進京起碼要兩個月,一路顛簸辛苦,再加上之前說思念家人,陸懷海本還在想要不要讓同自己一起起行。
沒想到有這麽個妙宗,讓主和他說起了。
陸懷海不僅答應,他還補了兩句:“布匹是不是還需要請鏢師護送?若同陸家一起,這筆費用也可省下。”
謝苗兒略加思忖,歡喜道:“占陸家的便宜總是不好的,我去問問三夫人願不願意,到時可以分紅。算是一起做了這筆生意。”
蘇氏自然沒什麽不同意的,左不過多加派幾個人手罷了,說起來這樣一路上也更安全些。
于是直到啓行那天,謝苗兒都忙得團團轉,比陸懷海還忙。
心這個心那個,連做夢都在打算盤,行裝全部拜托月窗月憐去收拾了,一點也沒沾手。
直到出了陸府,和陸懷海共乘一座馬車時,也依舊有一種不真實的覺,時不時把腦袋探出窗外,回頭往後看。
陸懷海問:“第一次出遠門?”
謝苗兒這才回來,“是呀。”兩輩子頭一回呢。
才出了府城,車隊就被人攔住了。
謝苗兒一驚,腦子裏七八糟的話本節霎時浮現了出來。
“不會是遇到劫道的吧!”
“不會,”陸懷海道:“劫道也要挑地方的,不是荒郊野嶺,他們來送死嗎?”
“那……”
馬車外忽然傳來一個男人的嚷:“喂,你這就走了?”
陸懷海連車都懶得下,他打起車簾,道:“李蘭,你來送行?”
“不然呢?給你送葬嗎?”
聽到陸懷海提起外頭那個青年男子的名姓,謝苗兒驚得脊背都繃了。
什麽?他什麽?
陸懷海終于還是勞駕下了馬車,同李蘭簡單談兩句。
“送葬就不必了,送行還是要來的。”
“你這……”
“不過啊,倒也不必想我,說不定過段時間,我們就在京城見面了。”
陸懷海沒當真,李蘭一向上沒把門,他哪怕說要在大運河裏游個來回他也不覺得震驚。
寒暄過後,陸懷海重新回了馬車。
他終于發現了謝苗兒的異樣了。
好像從李蘭那廝出現後,就一直很張。
想到了狐朋狗友的那些輝事跡,陸懷海危險地瞇了瞇眼,問:“你認識他?”
作者有話說:
定時又出問題了……
第37章
謝苗兒腦筋轉得很快:“果然被你聽去了。”
剛剛他果然在聽壁腳!
本該隨口回他一句開心, 可謝苗兒瞧出了他瞳孔中的認真,沒有立即答複他,而是雙手撐床坐了起來。
擡手捋了捋鬢邊躺了的發, 正道:“小爺, 你問這句話, 是覺得我哪裏過得不如意嗎?”
不等他回答,便順著繼續往下說:“我……都好的,除了偶爾會思念家人。”
陸懷海道:“那就多回來看看。”
謝苗兒笑了, 不過這笑泛至邊卻難免多了些苦的意味:“好。”
說起來, 謝家在京城,如今不僅和爹娘橫百年的景, 還同他們相隔千裏呢。
無論怎樣都見不到了。
顯而易見的沮喪了起來。
陸懷海卻忽然很慶幸。
慶幸自己頭腦一熱,沒有想太多, 徑直就來找了。
否則等年夜的喧騰過去,等兩個小孩睡下,獨自待在是人非的家中……
實在是有點可憐。
于是他說:“他們泉下有知,見你持産業,照顧弟妹,亦會到欣,不必傷懷。”
他以為在為故去的父母傷心, 出言安。
謝苗兒還不知道在陸懷海心裏已經是個小可憐的模樣了,抿了抿, 道:“我知道的。”
陸懷海的話算是歪打正著。
本就是將死之人, 爹娘若知道能活下去,無論是在何繼續, 想必都會為高興的。
想到這兒, 謝苗兒心中的難過煙消雲散。
自我調適的本領很強, 否則也早就在病痛的折磨下沉淪不起了。
的表明顯松了下來,倒陸懷海以為是自己蹩腳的安起了作用,他頓了頓,道:“睡吧。”
銅爐裏,炭安靜地燃燒,昏黃的火投在他棱角分明的側臉。
“等會兒。”
謝苗兒掀起了褥子的一角,出個銅板遞給陸懷海:“歲錢。”
陸懷海看著,眼角一:“不必了。”
謝苗兒說:“在枕頭下嘛,這不是尋常的銅板,是在廟裏沾過香火氣的。討個吉利正好,以免邪祟夢。”
見執著,陸懷海剛要接下,就聽繼續道:“晚上我也給藤藤和瑩兒啦。”
如果陸懷海沒有記錯的話,說的是方才那還沒有馬高的小兒。
把他也當小孩看了?
陸懷海沉默了,非常刻意的假裝沒聽見的話,一骨碌躺下,側、閉眼。
行雲流水。
見他不領,謝苗兒也沒糾結,將銅板收回了手心,嘟囔道:“小心做噩夢哦。”
也不知是誰之前晚上總是睡不好。
許是謝苗兒的氣息始終縈繞在鼻尖,今晚,陸懷海還真做夢了,夢見了。
是一個古怪的夢,他站在浩浩湯湯的江水前,而撐著一篙小船,風雨飄搖中,要接他橫渡去江的對岸。
但他素來短眠,天剛蒙蒙亮就醒了,這場夢戛然而止,他沒來得及窺見夢的結尾。
昨夜睡得安穩,謝苗兒也早早醒轉,已經坐起,瞇著眼睛發呆。
陸懷海的輕笑吸引了的注意。
“怎麽了?”茫然地問。
他的聲音沙啞:“果真有‘邪祟’夢。”
謝苗兒毫不知他說的“邪祟”是本人,急急忙忙地去把手到褥子下去那枚銅板,“真做噩夢啦?我就說嘛,一定要拿歲錢住的。”
有其實是好夢。
陸懷海沒有多話,只在重新把手心向他的時候,說了一句:“新年好,謝苗。”
他的指腹過的掌心,拿走了那只銅板。
謝苗兒一愣。
是啊,已經是新的一年了。
終于回過神,朝他笑道:“四季如意,小爺。”
舊兮已往,新兮迎來。
——
對于陸懷海三十夜裏都要跑出去的惡劣行徑,陸湃章非常不滿。
不過,差不多五更四點,陸府還沒開門,他便策馬趕了回來,算算差不多是宵剛解就出來。
還算懂點事。
見他若無其事的下馬,若無其事地和自己打招呼:“父親。”
悉的心梗覺又來了,陸湃章冷哼一聲:“還知道回來?”
“知道,還記得回來給您拜年。”
陸湃章就知道前些天陸懷海的正常才是不正常的,不過現在他心態好了許多,了兒子幾句便作罷。
若在以前,陸懷海也一定會反相譏嗆回去,但是今天他心非常愉悅,任他爹說什麽都是一個字——嗯。
一拳打在棉花上,倒陸湃章不適應了。
匆匆趕出來打算制止一場戰爭的蘇氏,見父子倆并肩而行,居然沒吵起來,下都快掉到地上了。
可真是件稀奇事,一會兒得多上幾柱香。
多瞧了他們幾眼,最後只道:“先用了朝食吧。”
吃過早飯,照例需要給祖宗敬香,然後再去拜年賀新。
陸家居家搬遷至此,親戚關系大多不在這兒,需要去登門拜訪的人可以說很,大多是陸湃章這幾年做時的同僚友人一類。
不過今年,多了一位需要拜訪。
臺州知府、孟乘。
陸湃章早給孟家遞了拜帖,孟乘留好了空等他們來。
孟乘和陸湃章這個老子打過招呼,便把視線投向了陸懷海。
“不錯,神得很,準備得如何?”
陸懷海答:“弓馬騎,一日不敢廢。”
簡單的寒暄過幾句,陸湃章問起此番來的重點:“……這些皆是尋常,他的軍功,不知能判個首功否?”
孟乘把自己的消息說來:“放心,總是于千戶之職外另有進益的。不過此番京中風雲突變,到底還是要謹慎些。”
孟乘為穩重,自有自己的派系,消息來源不是陸湃章這個安心偏安一隅的人能比的,是以,陸湃章也就繼續多問了幾句:“風雲突變?孟兄此話從何說起啊?”
孟乘低了聲音,只說了四個字:“晟王重病。”
聞言,陸湃章大驚。
當今皇帝這幾年被丹藥移了,多心多疑,沒有立太子,只有兩個年了封王了的兒子,一個晟王一個平王,在皇帝的授意和刻意縱容下鬥得不可開,達到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眼下天平驟然歪向了一邊……
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孟乘又道:“謹慎些總無壞,總之這些事,暫且也燒不到咱們頭上。”
從孟府離開之後,陸湃章又叮囑了陸懷海幾句,隨即嘆道:“也是不走運,趕上這風雨來的時候。你切記,此行速去速回,莫要在京中逗留。”
陸懷海看得很清楚:“高樹倒下,砸不到螻蟻頭上,只有我走到更遠的位置,才需要考慮在何落腳。”
陸湃章如何不知?他幾十年也不是白活的。
只不過……他嘆口氣,拍拍陸懷海的肩膀,道:“自己看著辦吧。初七衛中終核,開好文書後,就該去巡衙門裏報道了。”
對于兒子能不能通過考核這件事,陸湃章倒是毫不擔心。
這種門檻都越不過,還想什麽以後?趁早到街上賣紅薯去吧。
——
謝苗兒待到了初三,便回了陸家。
回來之後,給月窗月憐一人發了一個沉甸甸的紅封。
小財迷月窗瞬間眼睛就亮了起來:“這多不好意思呀,姨娘。”
若不是一邊說不好意思一邊往懷裏揣,謝苗兒還真信了。
回來後沒幾天,還收到了程遠道遞來的信,信中說有筆生意要做,讓謝苗兒來拿個準。
原是一京城商販來收購布匹,需要一批輕煙羅,但是他們原定的布坊出了事供應不及,便找到了謝家布坊。
謝家布坊量小,不過産的羅在臺州還是小有些名氣的,再加之程遠道為開春早做了準備,所以也能供得上。
不過有個問題是,京商那邊急要等不得,但是程遠道顧慮沒和此人做過生意,他又還需顧及步坊的經營,分|乏。但若無人隨行,只恐他下了定,到京城之後,吞下後續的款項。
謝苗兒想了一會兒,想到一個絕佳的人選,提筆回信。
但最後還是把紙作了一團,想著再等等再送出去。
于是當晚,謝苗兒去找了陸懷海,把事同他說清楚了,又道:“小爺,你看這樣如何,正巧你近日也要去杭州,再走水路到京城,不若我也一起,我們兩波人,也好互相照應。”
本人去一趟是最可靠的了,還可以借機去一趟京城,看看百年後生活過的地方如今是和模樣。
走水路進京起碼要兩個月,一路顛簸辛苦,再加上之前說思念家人,陸懷海本還在想要不要讓同自己一起起行。
沒想到有這麽個妙宗,讓主和他說起了。
陸懷海不僅答應,他還補了兩句:“布匹是不是還需要請鏢師護送?若同陸家一起,這筆費用也可省下。”
謝苗兒略加思忖,歡喜道:“占陸家的便宜總是不好的,我去問問三夫人願不願意,到時可以分紅。算是一起做了這筆生意。”
蘇氏自然沒什麽不同意的,左不過多加派幾個人手罷了,說起來這樣一路上也更安全些。
于是直到啓行那天,謝苗兒都忙得團團轉,比陸懷海還忙。
心這個心那個,連做夢都在打算盤,行裝全部拜托月窗月憐去收拾了,一點也沒沾手。
直到出了陸府,和陸懷海共乘一座馬車時,也依舊有一種不真實的覺,時不時把腦袋探出窗外,回頭往後看。
陸懷海問:“第一次出遠門?”
謝苗兒這才回來,“是呀。”兩輩子頭一回呢。
才出了府城,車隊就被人攔住了。
謝苗兒一驚,腦子裏七八糟的話本節霎時浮現了出來。
“不會是遇到劫道的吧!”
“不會,”陸懷海道:“劫道也要挑地方的,不是荒郊野嶺,他們來送死嗎?”
“那……”
馬車外忽然傳來一個男人的嚷:“喂,你這就走了?”
陸懷海連車都懶得下,他打起車簾,道:“李蘭,你來送行?”
“不然呢?給你送葬嗎?”
聽到陸懷海提起外頭那個青年男子的名姓,謝苗兒驚得脊背都繃了。
什麽?他什麽?
陸懷海終于還是勞駕下了馬車,同李蘭簡單談兩句。
“送葬就不必了,送行還是要來的。”
“你這……”
“不過啊,倒也不必想我,說不定過段時間,我們就在京城見面了。”
陸懷海沒當真,李蘭一向上沒把門,他哪怕說要在大運河裏游個來回他也不覺得震驚。
寒暄過後,陸懷海重新回了馬車。
他終于發現了謝苗兒的異樣了。
好像從李蘭那廝出現後,就一直很張。
想到了狐朋狗友的那些輝事跡,陸懷海危險地瞇了瞇眼,問:“你認識他?”
作者有話說:
定時又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