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高悅行在醫館裏照料著傷員, 有心想打聽一下李弗襄的下落,一時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西境有些冷,原本過了春分時節, 天氣已有轉暖的跡象,可誰料,到了西境之後,氣候直轉急下, 繞城的河水上又結了一層薄冰。
高悅行找出一件厚實的服裹上, 忽聽有一行人縱馬而來, 高悅行從馬蹄聲中聽出了急促的覺, 以為又填了傷員,立馬掀開簾往外探。
街巷空曠肅殺, 李弗襄那匹通紅的小馬停在了醫館外, 他一赤黑的輕甲, 對著院中的狼毒道:“閣下可是從藥谷來的郎中?”
狼毒上下打量他, 不像有傷的樣子,便拱手,道:“不知小將軍有何需求?”
李弗襄傾問:“四年前,京城有一位高氏,投你們藥谷門下,可來了?”
狼毒一怔, 下意識轉頭向醫館二樓。
李弗襄順著他的目看去。
高悅行早摘了頭上帷帽, 只留白紗覆面, 李弗襄并看不清的臉, 只見一個立于窗下, 一頭烏發, 木釵荊環。
四年了。
有很多年時的并其實經不起這樣一年又一年的蹉跎, 孩子會很快長大,那些如蜻蜓點水般的沖尚未來得及生發芽,便已被迫分離。
再見面時,常常是人非。
而他們目彙聚之時,高悅行手藏在袖子裏,了腕上的白玉平安鐲。
幸的是,依舊,人亦依舊。
一切的心照不宣盡在不言中。
“殿下——”詹吉騎馬追來:“我話還沒說完呢,您怎麽就跑了。該出發了殿下,就等你了。”
他要隨軍出城了。
李弗襄調轉馬頭,出城前,他匆匆趕來一瞥,只為了見一眼。
他們甚至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
高悅行回首過去,時在宮中的那兩年,發現他們真正能安靜相的時候居然很。
他開竅晚。
而總是很忙,不是謀劃這個,就是謀劃那個,不是算計這個,就是算計那個。
算來算去,到最後發現事遠比想象中的複雜,已離了能掌控的範圍,再玩下去,恐要重蹈上一世的覆轍,于是又果斷選擇了另一條路。
離開的時候,都沒敢看他一眼。
終究還是錯過了好多年。
高悅行盯著他離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狼毒:“高妹妹?”
高悅行輕輕一頷首:“師兄。”
狼毒:“方才那位小將軍,我聽人喚他殿下,想必就是那位隨軍的五皇子了?”
高悅行:“是他。”
狼毒悵然慨:“我瞧他年歲似乎也不大,果然英雄出年啊。”
高悅行心舒爽,甜甜地恭維了一句:“師兄您也是年英雄。”
狼毒著雀躍的背影,獨自在這蕭瑟的院中落寞了很久。
鄭家軍紮營在襄城外三十裏。
頂上灰白的天,腳下是蒼黃的土地,此的砂礫還是堅而幹燥的,鄭千業極目遠,說:“前面就要深大漠了。”話音剛落,他似乎已經能見到遠的狂沙地面,漫卷而來。
鄭雲戟:“狐胡退至十裏外的大漠深,他們背靠綠洲,有的時間和我們耗。”
鄭千業從懷中掏板栗吃:“他想耗也得看咱們給不給他機會。”
鄭雲戟眼饞地瞧了一眼老爹手裏的板栗,他老爹就好這一口——糖炒栗子,吃了幾十年還不夠。鄭雲戟倒沒那麽喜歡,只是到了西境糧草匱乏,啃著幹糧沒滋沒味的,板栗倒了稀罕東西。
若換作以前,他眼饞了興許還能討兩口來吃,可自從邊帶上了李弗襄那小子,天盯著他老爹懷裏的栗子,鄭千業的口糧便驟減了一大半,其他人誰也休想再分到一顆。
鄭雲戟咕咚咽了下口水。
鄭千業正剝栗子的手一頓,破例大方了一會,賞了他一顆。
鄭雲戟:“——喲!天上下紅雨了?老爹今天怎麽舍得?”
鄭千業數了數懷裏僅剩的最後幾顆栗子,說:“今晚最後一戰,吃這最後一頓,明天咱就班師回朝。”他的餘下所有的板栗放在兒子手心裏,說:“給我小外孫送去,讓他今晚睡個好覺。”
鄭雲戟:“怎麽?您今晚不打算帶他去開開眼?”
鄭千業嘆了口氣:“此戰兇險啊……”
李弗襄不僅是他的外孫,還是皇帝寶貝兒子,畢竟有一層皇子的份,容不得半點閃失。
鄭千業思量了幾天,最終決定,讓他留守營地。
狐胡今夜必敗。
鄭千業點了軍中最銳的騎兵,夜一沉,便如獵豹一般,兵分幾路,進了大漠中。
薊維的部下留守營地,兒郎們雖然上不說,心裏其實都不大自在。
哪個奔赴戰場都不是一腔熱?
誰又真的願意躲在後方當頭烏呢?
——似乎只有李弗襄是真的願意。
薊維提著酒去安部下的幾個頹喪的兵,走在院裏時,轉頭一看,李弗襄的帳子裏已經滅了燭火。
他隨帶的錦衛在附近溜達,薊維和他們打了個招呼:“殿下歇息了?”
得到肯定的答複,薊維便沒有再去打擾,繞去了另一個帳子。
—“他倒是真能睡得著啊。”
—“他咋睡不著,明天大獲全勝的消息傳回來,咱就能風風班師回朝了,那話怎麽說的,一人得道犬升天,他五殿下也算是傍戰功的人了呢!”
—“你也未免太刻薄,我瞧那位五殿下好的,和京城那些富養的紈绔大不相同,至能吃的了苦,上也不曾抱怨什麽。”
—“倒也對,不過他也太能睡了些……我每次見他幾乎不是躺著就是睡著。”
—“大概還是年紀小吧,據說也不好。”
薊維拿酒壺,給了這幾個小子一人一個腦瓢:“快收收吧,叭叭的就你們長了,天眼頂頭上,真佛擱在眼前都認不得。”
倒春寒的夜裏,大家見了酒,就像見了命子,在火上溫了,一人分了一碗,喝著酒,啃著餅。
正熱鬧間,不知誰喊了一句:“哎——快看外面落雪了!”
春三月,西境邊關竟然落下了一場鵝大雪。
高悅行今夜睡下的早,又做了一個夢。
夢中,又見上一世的自己。
有些反常。
高悅行早已與上一世的自己割離,此時再回首,只覺得陌生,恍若隔世。
早已嫁為人婦的高悅行,那時已是炙手可熱的襄王妃。一錦花緞,耳畔東珠瑩流轉,和京中的幾位貴夫人,包下了茶樓,消遣聽人說書。
說書人今天講的是一段——“飛鴻踏雪不留痕,年將軍揚功名。”
說書人驚堂木一拍,底下人相視一笑。
這段書的主人公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李弗襄十六歲那年,揚名立萬的一戰。他隨軍退守營地,本該是最安全的所在,意料之外,反倒遭遇了最慘烈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李弗襄帶出了三千騎兵,茍且逃生。但他也僅憑借著這三千騎兵,不退反進,西大漠,回馬槍直指狐胡的王帳,斬殺主帥、國王,俘虜王室、大臣一百三十七人。一繩拴螞蚱似的,全部押回了京城。
那是天大的榮耀。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那一戰,李弗襄在大漠裏輾轉了半年之久。
高悅行也不知道,那一戰,究竟有難,有多險。
可最後卻化了大家傳送中輕描淡寫的談資。
高悅行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做這樣一個夢。平靜地睜開眼,發覺才剛三更天。從榻上爬起,見對面的床鋪是空的,夏天無不知哪裏去了。
高悅行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幹的嚨,試探著喊了一聲:“夏姐姐?”
門外有靜。
夏天無上披著裘,著雙手,推門進來:“阿行,你也醒啦。”
高悅行到上的寒意,問:“外面發生什麽了?”
夏天無:“放心,什麽也沒有,只是氣候反常,我看外面飄起了雪花。”
高悅行哦了一聲,在溫暖的被窩裏翻了個,困意剛席卷上來,渾猛地一激靈,驚坐了起來。
夏天無被忽然的作嚇一跳:“阿行?”
高悅行連服都沒來得及披,赤腳沖出了門,漫天的雪白茫茫地蓋下來,高悅行卻好似聞到了的風中約的腥,以及嗡鳴的金戈聲。
下雪了。
明明春分都過了,怎麽還會下起雪呢?
夏天無追出了屋子,把狐裘披在上:“瞧給你激的,春日飄雪雖然反常,但從前也不是沒有過……”
高悅行本聽不清耳邊人在說什麽,強撐著發的雙,扶著欄桿,跌跌撞撞地奔下樓梯,到馬廄牽了馬出來。
夏天無終于意識到不對:“阿行,站住!你要到哪去!”
高悅行撲騰了兩下,才勉強爬上馬,狐裘又掉落在雪地裏,的雙足已經凍到沒有知覺。
狼毒也被驚了,他翻過欄桿,幾下跳到了高悅行的面前,手勒住了馬韁,厲聲喝到:“阿行!外面到都在打仗殺人!你要去找死嗎!?”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大家,低估了今晚的忙。
紅包照舊,明天承諾。
第43章
高悅行在醫館裏照料著傷員, 有心想打聽一下李弗襄的下落,一時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西境有些冷,原本過了春分時節, 天氣已有轉暖的跡象,可誰料,到了西境之後,氣候直轉急下, 繞城的河水上又結了一層薄冰。
高悅行找出一件厚實的服裹上, 忽聽有一行人縱馬而來, 高悅行從馬蹄聲中聽出了急促的覺, 以為又填了傷員,立馬掀開簾往外探。
街巷空曠肅殺, 李弗襄那匹通紅的小馬停在了醫館外, 他一赤黑的輕甲, 對著院中的狼毒道:“閣下可是從藥谷來的郎中?”
狼毒上下打量他, 不像有傷的樣子,便拱手,道:“不知小將軍有何需求?”
李弗襄傾問:“四年前,京城有一位高氏,投你們藥谷門下,可來了?”
狼毒一怔, 下意識轉頭向醫館二樓。
李弗襄順著他的目看去。
高悅行早摘了頭上帷帽, 只留白紗覆面, 李弗襄并看不清的臉, 只見一個立于窗下, 一頭烏發, 木釵荊環。
四年了。
有很多年時的并其實經不起這樣一年又一年的蹉跎, 孩子會很快長大,那些如蜻蜓點水般的沖尚未來得及生發芽,便已被迫分離。
再見面時,常常是人非。
而他們目彙聚之時,高悅行手藏在袖子裏,了腕上的白玉平安鐲。
幸的是,依舊,人亦依舊。
一切的心照不宣盡在不言中。
“殿下——”詹吉騎馬追來:“我話還沒說完呢,您怎麽就跑了。該出發了殿下,就等你了。”
他要隨軍出城了。
李弗襄調轉馬頭,出城前,他匆匆趕來一瞥,只為了見一眼。
他們甚至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
高悅行回首過去,時在宮中的那兩年,發現他們真正能安靜相的時候居然很。
他開竅晚。
而總是很忙,不是謀劃這個,就是謀劃那個,不是算計這個,就是算計那個。
算來算去,到最後發現事遠比想象中的複雜,已離了能掌控的範圍,再玩下去,恐要重蹈上一世的覆轍,于是又果斷選擇了另一條路。
離開的時候,都沒敢看他一眼。
終究還是錯過了好多年。
高悅行盯著他離去的背影怔怔出神。
狼毒:“高妹妹?”
高悅行輕輕一頷首:“師兄。”
狼毒:“方才那位小將軍,我聽人喚他殿下,想必就是那位隨軍的五皇子了?”
高悅行:“是他。”
狼毒悵然慨:“我瞧他年歲似乎也不大,果然英雄出年啊。”
高悅行心舒爽,甜甜地恭維了一句:“師兄您也是年英雄。”
狼毒著雀躍的背影,獨自在這蕭瑟的院中落寞了很久。
鄭家軍紮營在襄城外三十裏。
頂上灰白的天,腳下是蒼黃的土地,此的砂礫還是堅而幹燥的,鄭千業極目遠,說:“前面就要深大漠了。”話音剛落,他似乎已經能見到遠的狂沙地面,漫卷而來。
鄭雲戟:“狐胡退至十裏外的大漠深,他們背靠綠洲,有的時間和我們耗。”
鄭千業從懷中掏板栗吃:“他想耗也得看咱們給不給他機會。”
鄭雲戟眼饞地瞧了一眼老爹手裏的板栗,他老爹就好這一口——糖炒栗子,吃了幾十年還不夠。鄭雲戟倒沒那麽喜歡,只是到了西境糧草匱乏,啃著幹糧沒滋沒味的,板栗倒了稀罕東西。
若換作以前,他眼饞了興許還能討兩口來吃,可自從邊帶上了李弗襄那小子,天盯著他老爹懷裏的栗子,鄭千業的口糧便驟減了一大半,其他人誰也休想再分到一顆。
鄭雲戟咕咚咽了下口水。
鄭千業正剝栗子的手一頓,破例大方了一會,賞了他一顆。
鄭雲戟:“——喲!天上下紅雨了?老爹今天怎麽舍得?”
鄭千業數了數懷裏僅剩的最後幾顆栗子,說:“今晚最後一戰,吃這最後一頓,明天咱就班師回朝。”他的餘下所有的板栗放在兒子手心裏,說:“給我小外孫送去,讓他今晚睡個好覺。”
鄭雲戟:“怎麽?您今晚不打算帶他去開開眼?”
鄭千業嘆了口氣:“此戰兇險啊……”
李弗襄不僅是他的外孫,還是皇帝寶貝兒子,畢竟有一層皇子的份,容不得半點閃失。
鄭千業思量了幾天,最終決定,讓他留守營地。
狐胡今夜必敗。
鄭千業點了軍中最銳的騎兵,夜一沉,便如獵豹一般,兵分幾路,進了大漠中。
薊維的部下留守營地,兒郎們雖然上不說,心裏其實都不大自在。
哪個奔赴戰場都不是一腔熱?
誰又真的願意躲在後方當頭烏呢?
——似乎只有李弗襄是真的願意。
薊維提著酒去安部下的幾個頹喪的兵,走在院裏時,轉頭一看,李弗襄的帳子裏已經滅了燭火。
他隨帶的錦衛在附近溜達,薊維和他們打了個招呼:“殿下歇息了?”
得到肯定的答複,薊維便沒有再去打擾,繞去了另一個帳子。
—“他倒是真能睡得著啊。”
—“他咋睡不著,明天大獲全勝的消息傳回來,咱就能風風班師回朝了,那話怎麽說的,一人得道犬升天,他五殿下也算是傍戰功的人了呢!”
—“你也未免太刻薄,我瞧那位五殿下好的,和京城那些富養的紈绔大不相同,至能吃的了苦,上也不曾抱怨什麽。”
—“倒也對,不過他也太能睡了些……我每次見他幾乎不是躺著就是睡著。”
—“大概還是年紀小吧,據說也不好。”
薊維拿酒壺,給了這幾個小子一人一個腦瓢:“快收收吧,叭叭的就你們長了,天眼頂頭上,真佛擱在眼前都認不得。”
倒春寒的夜裏,大家見了酒,就像見了命子,在火上溫了,一人分了一碗,喝著酒,啃著餅。
正熱鬧間,不知誰喊了一句:“哎——快看外面落雪了!”
春三月,西境邊關竟然落下了一場鵝大雪。
高悅行今夜睡下的早,又做了一個夢。
夢中,又見上一世的自己。
有些反常。
高悅行早已與上一世的自己割離,此時再回首,只覺得陌生,恍若隔世。
早已嫁為人婦的高悅行,那時已是炙手可熱的襄王妃。一錦花緞,耳畔東珠瑩流轉,和京中的幾位貴夫人,包下了茶樓,消遣聽人說書。
說書人今天講的是一段——“飛鴻踏雪不留痕,年將軍揚功名。”
說書人驚堂木一拍,底下人相視一笑。
這段書的主人公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李弗襄十六歲那年,揚名立萬的一戰。他隨軍退守營地,本該是最安全的所在,意料之外,反倒遭遇了最慘烈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李弗襄帶出了三千騎兵,茍且逃生。但他也僅憑借著這三千騎兵,不退反進,西大漠,回馬槍直指狐胡的王帳,斬殺主帥、國王,俘虜王室、大臣一百三十七人。一繩拴螞蚱似的,全部押回了京城。
那是天大的榮耀。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那一戰,李弗襄在大漠裏輾轉了半年之久。
高悅行也不知道,那一戰,究竟有難,有多險。
可最後卻化了大家傳送中輕描淡寫的談資。
高悅行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做這樣一個夢。平靜地睜開眼,發覺才剛三更天。從榻上爬起,見對面的床鋪是空的,夏天無不知哪裏去了。
高悅行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幹的嚨,試探著喊了一聲:“夏姐姐?”
門外有靜。
夏天無上披著裘,著雙手,推門進來:“阿行,你也醒啦。”
高悅行到上的寒意,問:“外面發生什麽了?”
夏天無:“放心,什麽也沒有,只是氣候反常,我看外面飄起了雪花。”
高悅行哦了一聲,在溫暖的被窩裏翻了個,困意剛席卷上來,渾猛地一激靈,驚坐了起來。
夏天無被忽然的作嚇一跳:“阿行?”
高悅行連服都沒來得及披,赤腳沖出了門,漫天的雪白茫茫地蓋下來,高悅行卻好似聞到了的風中約的腥,以及嗡鳴的金戈聲。
下雪了。
明明春分都過了,怎麽還會下起雪呢?
夏天無追出了屋子,把狐裘披在上:“瞧給你激的,春日飄雪雖然反常,但從前也不是沒有過……”
高悅行本聽不清耳邊人在說什麽,強撐著發的雙,扶著欄桿,跌跌撞撞地奔下樓梯,到馬廄牽了馬出來。
夏天無終于意識到不對:“阿行,站住!你要到哪去!”
高悅行撲騰了兩下,才勉強爬上馬,狐裘又掉落在雪地裏,的雙足已經凍到沒有知覺。
狼毒也被驚了,他翻過欄桿,幾下跳到了高悅行的面前,手勒住了馬韁,厲聲喝到:“阿行!外面到都在打仗殺人!你要去找死嗎!?”
作者有話說:
對不起大家,低估了今晚的忙。
紅包照舊,明天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