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我聒噪?”◎
裴宜在東宮就算是安安穩穩的住了下來,裳首飾之類的件國公爺也都人收拾好給送進了宮裏。
件進宮之時,真是看得人瞠目結舌,可見國公爺對真是頂了天的寵。
是裝裳的箱子就有二三十個,這還只是冬裝,首飾一十三箱,連吃飯用的碗筷都是描了金的。
姜都知特意在東宮庫房單收拾出一塊地方堆放的東西。
國公爺被家罰遷出了汴京,按理說往後也該低調行事。
但是一想到寶貝兒要離開自己三年,他也是顧不上那麽多了,一腦的把好東西都送來了。
家和皇後雖頗有怨言,但也能諒他心疼兒的心,便也沒有阻攔。
現在東宮配殿中除了桌子和床之類的大件家是宮裏原有的,其他一概的金銀細全都是國公爺送進來的。
裴宜生活上稍微舒心了些,但馬上就為另一件事苦惱起來。
住在太子旁邊,日常起居的時間自然也要跟著太子的安排走,目前太子還在宮中宗學上課,每日寅時起床,卯正學堂授課。
毫不誇張的說,太子起床的時候,宮外的都沒起呢。
但是裴宜也得跟著一起起來,剛宮一連幾日都在學宮裏的規矩,學完了之後就整日都沒什麽事做了。
宗學中上學的都是諸位皇子公主,以及皇後娘娘接進宮養著的養,裴宜家中雖然富貴,齊國公的爵位承襲下來也不算低,但比起各個親王的兒,家與皇家的關系還是稍微遠些。
皇後娘娘沒開口讓去宮中上學,裴宜也懶得提這件事,本就不怎麽喜歡讀書,此時能躲則躲。
這幾日就是在配殿安安靜靜的住著,上午偶爾去花園放放風,中午午睡一個時辰,下午隨便找點事做,之後就要雷打不的去書房陪太子坐著看書。
初宮那日沒看見太子長相,這幾日到是看了個清清楚楚。
裴宜覺得太子像是天上的仙人,不食人間煙火,張能吐出蓮花的那種。
俊俏的男子裴宜在宮外也見過不,但是像太子這個氣質的,真是第一次見到,像是山間松,林中竹,總之是有種拒人千裏之外的覺。
前日在書房,裴宜悄悄盯著他看了一陣,越看越覺得自己和太子不是一路人,是那種有話藏不住,直來直去的人,但太子則像是那種察言觀進退有度,永遠不會說錯話的人。
在書房一連坐了幾天,和太子一句話都沒有說過,裴宜覺得自己在東宮的這三年一定無聊至極。
這天午膳之後睡不著,上宮跟著自己去了花園閑逛,遠遠的看見一個男孩朝自己走過來。
裴宜不想生事,原來在宮外時,因為這一張臉,惹了不登徒子垂涎。
但那時候有家裏和父親給自己撐腰,眼下宮中各個都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金貴之人,裴宜下意識的想躲開,卻被那人追著趕上來了。
“你是誰家的姑娘,怎麽以前沒在宮裏見過你?”
那男孩來到裴宜面前,背著手微笑著問道。
裴宜見他皮黝黑,樣貌與太子又三兩分相似,但周著一不羈的氣質,又見他著華貴,猜他應該是宮裏的皇子,裴宜施禮道:“我爹是齊國公裴匡,閣下是……?”
那男孩爽朗一笑:“我當是誰呢,我早就聽說過你,你該我一聲二大王。”
裴宜屈膝輕聲道:“見過二大王。”心想著,二大王,那就是太子的弟弟了。
話音一落,二大王就繞著裴宜轉著圈的打量了起來了,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人,活像是在打量什麽件。
“你長得可真漂亮,像個瓷娃娃似的,我聽人說你在汴梁跋扈的很,可是你這瓷娃娃似的臉蛋,如何能跋扈的起來?”
裴宜細眉微簇,這話前半句聽著到是舒心,只是這後半句怎麽聽怎麽不是滋味,像是故意來與找事的。
雖說這二大王也只比自己大了四歲,十七歲勉強算是個孩子,但是這話也早就不在言無忌的範疇裏了。
裴宜不願與他爭辯,轉繞過他要走,卻被他手攔住了。
二大王臉上還是帶著笑,但說出話卻太不過腦子,他比裴宜高了兩個頭,此時正彎下腰來,笑意盈盈的盯著的眼睛問道:
“你是什麽本事,怎麽給大哥擋的災,給我講講唄?”
裴宜杏眼瞪著他,這張臉上再兇狠的表看著也是俏,實在看不出這人是故意辱還是真好奇。
見裴宜不說話,二大王盯著豆腐似的臉蛋繼續說道:
“回頭我也個士進宮,讓他給我也弄個漂亮丫頭擋災,也好有人跟你作伴,你意下如何?”
這話可是明擺著的調戲了,裴宜白了他一眼,他卻也不惱,還是笑瞇瞇的看著。
裴宜再次邁步要走,這回二大王沒攔著,但自己越想越氣,臨走路過二大王邊時,提起擺,一雙妃紅繡鞋朝著二大王的腳面狠狠的跺了過去。
二大王跳著躲開,口中還笑道:“看來宮中傳聞果然不假!”
裴宜看他的樣子,活像個宮外的小浪子。
報複失敗,輕轉了轉自己有些發麻的腳,帶著宮往東宮走,離得老遠還能聽見二大王的笑聲。
回了宮裏詢問宮才知道,這二大王一直都是這樣的子。
平時見到漂亮宮都要上前與人說幾句話,何況是見到裴宜這個生面孔?
二大王是李貴妃的兒子,貴妃寵,他份雖不如太子,但也是尊貴得很,在宮中向來是無法無天,拈花惹草的。
裴宜心裏默想,這二大王與太子同是家的兒子,怎麽格會差這麽多?
一直到了下午,裴宜都沒消氣,自己在宮外何時過這樣的欺負,被人調戲了都得忍著。
徐嬤嬤此時過來敲門,該去書房了,裴宜撿起自己桌上的一本書,就隨著徐嬤嬤去了。
到了書房,還是和往常一樣 ,太子早就在那坐著了。
之前來書房的時候,太子桌前放了一盞屏風,這幾日因為裴宜也要來書房一起讀書,所以就把屏風和窗前的臥榻給撤走了,在原本臥榻的位置放了一張小書桌給裴宜用。
東宮書房大得很,二人算不得面對面,但也是擡眼就能見到對方的程度。
饒是如此,這幾日裏,太子一次都不曾擡頭看過,也不曾與說過話。
裴宜每日都早起,晚膳前又要在書房坐上一個時辰,每天在書房都困得像是丟了魂一般。
但今天一想起二大王,就不困了,直勾勾盯著桌上的書,又看不進去,今天午膳吃的不多,下午顧著生悶氣也沒吃什麽點心,此時坐在書房,肚子咕嚕嚕的一直響。
和太子坐了幾天,對太子一開始那種陌生的覺已經消散不,從書上收回視線,看著太子書桌前的一疊點心,又看了看太子清秀的側臉,小心翼翼的開口道:“殿下……”
聽見裴宜的聲音,趙恂似乎有些詫異,但擡起頭時,眼神還是一如既往的冰冷疏離,雖沒開口,但詢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
裴宜實在不好意思直接說自己想吃他桌上的點心,于是輕聲問道:“殿下不嗎?”
看小心的樣子,趙恂想起初見面那日,自己什麽都沒做,都嚇得白了一張臉,想來這裴家姑娘是個膽小之人。
猜想至此,趙恂將手中的筆放在筆架上,雙手置于膝上,看著裴宜,認真開口道:“還有一個時辰就用晚膳。”
看來是不的意思,裴宜小臉紅了一陣,不好在繼續說下去了,只能自己勸自己,反正只剩一個時辰就能吃飯了,忍一忍沒什麽的。
見低下頭去,趙恂拾起筆,又寫起字來。
但裴宜這話匣子打開可就收不住了。
這幾日也沒找到誰能和說話,此時正是憋得不行,加上剛才見太子也不像是特別不好說話的樣子,于是裴宜又壯著膽子開口道:“殿下,今日我在花園見到二大王了。”
趙恂輕皺了皺眉頭,覺得有些吵鬧,這小作沒被裴宜看見,他又擡起頭,放下筆,看著裴宜。
“二大王出言不遜,言語譏諷我。”
裴宜在這宮裏沒什麽依仗,了欺負也沒人能給撐腰,但自己怎麽說也是頂著給太子擋災的名號的宮,此時太子就在眼前,雖不知太子會不會給自己出氣,但也要說出來試試。
太子盯著裴宜看了一會,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才聽見太子開口道:“日後你去花園走,若無事,就不要出東宮。”
“啊?那豈不是……”悶得要死?裴宜心裏默默補上後半句。
說出來的時候想著太子即便不會去找二大王的麻煩,起碼會禮貌的安自己幾句,誰知竟把自己的自由給搭進去了。
太子接著說道:“他時常四走,你在東宮坐著,見到他的機會便很多。”
“我……”裴宜磕磕絆絆的想解釋,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一擡頭對上太子的視線,便有些心虛,明明自己沒做錯什麽事,反倒顯得像是做錯了似的。
“你這幾日在看什麽書?”裴宜不想說話,太子卻難得關心起來了。
裴宜手了書角,有點不喜歡這個話題的走向,輕聲答道:“回殿下,在看《論語》。”
有些心虛,說話聲音輕微,落到太子眼裏,更顯得是個膽小弱之人。
“看到哪了?”
裴宜咽了口口水,盯著書頁,聲音愈發輕了:“看到……‘學禮’這一篇了。”
趙恂皺眉,語氣不善道:“你來書房也有五六日了,怎麽才看到‘學禮’這一篇?”
裴宜臉燙的像是煮了一般,頭低下去盯著桌子,不知該如何作答,每日來書房就是來應付事的,也沒想過太子會問這些。
這要是在宮外,隨口胡謅也能把先生糊弄過去,但是知道太子在盯著自己,裴宜就是撒不出謊來。
好在太子問過之後也沒說別的什麽,裴宜捱過了如坐針氈的一個時辰向太子告退之後,逃跑似的回了配殿。
配殿已經布好了菜,裴宜味同嚼蠟似的吃了幾口就沒胃口了。
之前皇後還特意叮囑說千萬不要惹了太子厭煩,今日看太子說話的語氣,他一定覺得自己是個不學無,不求上進的人。
晚上裴宜躺在床上輕嘆一口氣,早知道自己就不和太子搭話了。這太子說來也怪,怎麽像學堂裏的先生似的,平白的讓人心生畏懼。
第二日寅時,裴宜起床之後便捧著《論語》看了起來。
想著等晚上上書房的時候,自己好好去和太子解釋一番,就說自己已經讀了很多,昨日是說錯了罷了。
晚膳前信心滿滿的捧著書進了書房,一進去就愣住了。
這幾日被搬走的屏風,又被搬了回來,牢牢的擋在自己的桌子側面,將與太子完全阻隔。
裴宜一下就想明白了,自己不過是昨天與他說了兩句話,他就開始嫌自己聒噪是吧!
想到這啪的一聲把書摔在書桌上,這做派與在宮外一模一樣,接下來的時間裏,連翻書的聲音都大了幾倍不止,時間到了之後,裴宜起,不不願的說了句:“臣回去了。”
沒等太子回話,就起怒氣沖沖的出了書房,給守在門口的姜都知看的一愣一愣的。
裴宜走了之後,姜都知進書房小心說道:“殿下,要不把這屏風撤走把,奴才看著宜姑娘……委屈的很。”
委屈?太子心裏揣了一下,隨後搖搖頭道:“擺著吧,安靜。”
姜都知無奈搖搖頭,隨後就張羅著布菜去了。
沒剩幾天就要到年節了,裴宜在書房是越發的坐不住,宗學也放了假,太子不是整日在書房學習,就是被家去福寧殿議事。
那日太子說不讓裴宜隨便出門之後,就整日的在東宮閑坐著,這幾日太子在東宮的時間多,就更拘束了。
這天早膳之後,太子就被家走了,一直到了下午也沒回來,趁著太子不在的功夫,裴宜想著去花園氣,剛想出門,就見二大王走了過來。
裴宜翻了個白眼,想躲進屋子,卻被二大王住了。
“秧秧!”
裴宜錯愕回頭,他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小名?
作者有話說:
裴宜眼中的自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趙恂眼中的裴宜:可憐弱小,但聒噪。
◎“嫌我聒噪?”◎
裴宜在東宮就算是安安穩穩的住了下來,裳首飾之類的件國公爺也都人收拾好給送進了宮裏。
件進宮之時,真是看得人瞠目結舌,可見國公爺對真是頂了天的寵。
是裝裳的箱子就有二三十個,這還只是冬裝,首飾一十三箱,連吃飯用的碗筷都是描了金的。
姜都知特意在東宮庫房單收拾出一塊地方堆放的東西。
國公爺被家罰遷出了汴京,按理說往後也該低調行事。
但是一想到寶貝兒要離開自己三年,他也是顧不上那麽多了,一腦的把好東西都送來了。
家和皇後雖頗有怨言,但也能諒他心疼兒的心,便也沒有阻攔。
現在東宮配殿中除了桌子和床之類的大件家是宮裏原有的,其他一概的金銀細全都是國公爺送進來的。
裴宜生活上稍微舒心了些,但馬上就為另一件事苦惱起來。
住在太子旁邊,日常起居的時間自然也要跟著太子的安排走,目前太子還在宮中宗學上課,每日寅時起床,卯正學堂授課。
毫不誇張的說,太子起床的時候,宮外的都沒起呢。
但是裴宜也得跟著一起起來,剛宮一連幾日都在學宮裏的規矩,學完了之後就整日都沒什麽事做了。
宗學中上學的都是諸位皇子公主,以及皇後娘娘接進宮養著的養,裴宜家中雖然富貴,齊國公的爵位承襲下來也不算低,但比起各個親王的兒,家與皇家的關系還是稍微遠些。
皇後娘娘沒開口讓去宮中上學,裴宜也懶得提這件事,本就不怎麽喜歡讀書,此時能躲則躲。
這幾日就是在配殿安安靜靜的住著,上午偶爾去花園放放風,中午午睡一個時辰,下午隨便找點事做,之後就要雷打不的去書房陪太子坐著看書。
初宮那日沒看見太子長相,這幾日到是看了個清清楚楚。
裴宜覺得太子像是天上的仙人,不食人間煙火,張能吐出蓮花的那種。
俊俏的男子裴宜在宮外也見過不,但是像太子這個氣質的,真是第一次見到,像是山間松,林中竹,總之是有種拒人千裏之外的覺。
前日在書房,裴宜悄悄盯著他看了一陣,越看越覺得自己和太子不是一路人,是那種有話藏不住,直來直去的人,但太子則像是那種察言觀進退有度,永遠不會說錯話的人。
在書房一連坐了幾天,和太子一句話都沒有說過,裴宜覺得自己在東宮的這三年一定無聊至極。
這天午膳之後睡不著,上宮跟著自己去了花園閑逛,遠遠的看見一個男孩朝自己走過來。
裴宜不想生事,原來在宮外時,因為這一張臉,惹了不登徒子垂涎。
但那時候有家裏和父親給自己撐腰,眼下宮中各個都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金貴之人,裴宜下意識的想躲開,卻被那人追著趕上來了。
“你是誰家的姑娘,怎麽以前沒在宮裏見過你?”
那男孩來到裴宜面前,背著手微笑著問道。
裴宜見他皮黝黑,樣貌與太子又三兩分相似,但周著一不羈的氣質,又見他著華貴,猜他應該是宮裏的皇子,裴宜施禮道:“我爹是齊國公裴匡,閣下是……?”
那男孩爽朗一笑:“我當是誰呢,我早就聽說過你,你該我一聲二大王。”
裴宜屈膝輕聲道:“見過二大王。”心想著,二大王,那就是太子的弟弟了。
話音一落,二大王就繞著裴宜轉著圈的打量了起來了,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人,活像是在打量什麽件。
“你長得可真漂亮,像個瓷娃娃似的,我聽人說你在汴梁跋扈的很,可是你這瓷娃娃似的臉蛋,如何能跋扈的起來?”
裴宜細眉微簇,這話前半句聽著到是舒心,只是這後半句怎麽聽怎麽不是滋味,像是故意來與找事的。
雖說這二大王也只比自己大了四歲,十七歲勉強算是個孩子,但是這話也早就不在言無忌的範疇裏了。
裴宜不願與他爭辯,轉繞過他要走,卻被他手攔住了。
二大王臉上還是帶著笑,但說出話卻太不過腦子,他比裴宜高了兩個頭,此時正彎下腰來,笑意盈盈的盯著的眼睛問道:
“你是什麽本事,怎麽給大哥擋的災,給我講講唄?”
裴宜杏眼瞪著他,這張臉上再兇狠的表看著也是俏,實在看不出這人是故意辱還是真好奇。
見裴宜不說話,二大王盯著豆腐似的臉蛋繼續說道:
“回頭我也個士進宮,讓他給我也弄個漂亮丫頭擋災,也好有人跟你作伴,你意下如何?”
這話可是明擺著的調戲了,裴宜白了他一眼,他卻也不惱,還是笑瞇瞇的看著。
裴宜再次邁步要走,這回二大王沒攔著,但自己越想越氣,臨走路過二大王邊時,提起擺,一雙妃紅繡鞋朝著二大王的腳面狠狠的跺了過去。
二大王跳著躲開,口中還笑道:“看來宮中傳聞果然不假!”
裴宜看他的樣子,活像個宮外的小浪子。
報複失敗,輕轉了轉自己有些發麻的腳,帶著宮往東宮走,離得老遠還能聽見二大王的笑聲。
回了宮裏詢問宮才知道,這二大王一直都是這樣的子。
平時見到漂亮宮都要上前與人說幾句話,何況是見到裴宜這個生面孔?
二大王是李貴妃的兒子,貴妃寵,他份雖不如太子,但也是尊貴得很,在宮中向來是無法無天,拈花惹草的。
裴宜心裏默想,這二大王與太子同是家的兒子,怎麽格會差這麽多?
一直到了下午,裴宜都沒消氣,自己在宮外何時過這樣的欺負,被人調戲了都得忍著。
徐嬤嬤此時過來敲門,該去書房了,裴宜撿起自己桌上的一本書,就隨著徐嬤嬤去了。
到了書房,還是和往常一樣 ,太子早就在那坐著了。
之前來書房的時候,太子桌前放了一盞屏風,這幾日因為裴宜也要來書房一起讀書,所以就把屏風和窗前的臥榻給撤走了,在原本臥榻的位置放了一張小書桌給裴宜用。
東宮書房大得很,二人算不得面對面,但也是擡眼就能見到對方的程度。
饒是如此,這幾日裏,太子一次都不曾擡頭看過,也不曾與說過話。
裴宜每日都早起,晚膳前又要在書房坐上一個時辰,每天在書房都困得像是丟了魂一般。
但今天一想起二大王,就不困了,直勾勾盯著桌上的書,又看不進去,今天午膳吃的不多,下午顧著生悶氣也沒吃什麽點心,此時坐在書房,肚子咕嚕嚕的一直響。
和太子坐了幾天,對太子一開始那種陌生的覺已經消散不,從書上收回視線,看著太子書桌前的一疊點心,又看了看太子清秀的側臉,小心翼翼的開口道:“殿下……”
聽見裴宜的聲音,趙恂似乎有些詫異,但擡起頭時,眼神還是一如既往的冰冷疏離,雖沒開口,但詢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
裴宜實在不好意思直接說自己想吃他桌上的點心,于是輕聲問道:“殿下不嗎?”
看小心的樣子,趙恂想起初見面那日,自己什麽都沒做,都嚇得白了一張臉,想來這裴家姑娘是個膽小之人。
猜想至此,趙恂將手中的筆放在筆架上,雙手置于膝上,看著裴宜,認真開口道:“還有一個時辰就用晚膳。”
看來是不的意思,裴宜小臉紅了一陣,不好在繼續說下去了,只能自己勸自己,反正只剩一個時辰就能吃飯了,忍一忍沒什麽的。
見低下頭去,趙恂拾起筆,又寫起字來。
但裴宜這話匣子打開可就收不住了。
這幾日也沒找到誰能和說話,此時正是憋得不行,加上剛才見太子也不像是特別不好說話的樣子,于是裴宜又壯著膽子開口道:“殿下,今日我在花園見到二大王了。”
趙恂輕皺了皺眉頭,覺得有些吵鬧,這小作沒被裴宜看見,他又擡起頭,放下筆,看著裴宜。
“二大王出言不遜,言語譏諷我。”
裴宜在這宮裏沒什麽依仗,了欺負也沒人能給撐腰,但自己怎麽說也是頂著給太子擋災的名號的宮,此時太子就在眼前,雖不知太子會不會給自己出氣,但也要說出來試試。
太子盯著裴宜看了一會,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才聽見太子開口道:“日後你去花園走,若無事,就不要出東宮。”
“啊?那豈不是……”悶得要死?裴宜心裏默默補上後半句。
說出來的時候想著太子即便不會去找二大王的麻煩,起碼會禮貌的安自己幾句,誰知竟把自己的自由給搭進去了。
太子接著說道:“他時常四走,你在東宮坐著,見到他的機會便很多。”
“我……”裴宜磕磕絆絆的想解釋,但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一擡頭對上太子的視線,便有些心虛,明明自己沒做錯什麽事,反倒顯得像是做錯了似的。
“你這幾日在看什麽書?”裴宜不想說話,太子卻難得關心起來了。
裴宜手了書角,有點不喜歡這個話題的走向,輕聲答道:“回殿下,在看《論語》。”
有些心虛,說話聲音輕微,落到太子眼裏,更顯得是個膽小弱之人。
“看到哪了?”
裴宜咽了口口水,盯著書頁,聲音愈發輕了:“看到……‘學禮’這一篇了。”
趙恂皺眉,語氣不善道:“你來書房也有五六日了,怎麽才看到‘學禮’這一篇?”
裴宜臉燙的像是煮了一般,頭低下去盯著桌子,不知該如何作答,每日來書房就是來應付事的,也沒想過太子會問這些。
這要是在宮外,隨口胡謅也能把先生糊弄過去,但是知道太子在盯著自己,裴宜就是撒不出謊來。
好在太子問過之後也沒說別的什麽,裴宜捱過了如坐針氈的一個時辰向太子告退之後,逃跑似的回了配殿。
配殿已經布好了菜,裴宜味同嚼蠟似的吃了幾口就沒胃口了。
之前皇後還特意叮囑說千萬不要惹了太子厭煩,今日看太子說話的語氣,他一定覺得自己是個不學無,不求上進的人。
晚上裴宜躺在床上輕嘆一口氣,早知道自己就不和太子搭話了。這太子說來也怪,怎麽像學堂裏的先生似的,平白的讓人心生畏懼。
第二日寅時,裴宜起床之後便捧著《論語》看了起來。
想著等晚上上書房的時候,自己好好去和太子解釋一番,就說自己已經讀了很多,昨日是說錯了罷了。
晚膳前信心滿滿的捧著書進了書房,一進去就愣住了。
這幾日被搬走的屏風,又被搬了回來,牢牢的擋在自己的桌子側面,將與太子完全阻隔。
裴宜一下就想明白了,自己不過是昨天與他說了兩句話,他就開始嫌自己聒噪是吧!
想到這啪的一聲把書摔在書桌上,這做派與在宮外一模一樣,接下來的時間裏,連翻書的聲音都大了幾倍不止,時間到了之後,裴宜起,不不願的說了句:“臣回去了。”
沒等太子回話,就起怒氣沖沖的出了書房,給守在門口的姜都知看的一愣一愣的。
裴宜走了之後,姜都知進書房小心說道:“殿下,要不把這屏風撤走把,奴才看著宜姑娘……委屈的很。”
委屈?太子心裏揣了一下,隨後搖搖頭道:“擺著吧,安靜。”
姜都知無奈搖搖頭,隨後就張羅著布菜去了。
沒剩幾天就要到年節了,裴宜在書房是越發的坐不住,宗學也放了假,太子不是整日在書房學習,就是被家去福寧殿議事。
那日太子說不讓裴宜隨便出門之後,就整日的在東宮閑坐著,這幾日太子在東宮的時間多,就更拘束了。
這天早膳之後,太子就被家走了,一直到了下午也沒回來,趁著太子不在的功夫,裴宜想著去花園氣,剛想出門,就見二大王走了過來。
裴宜翻了個白眼,想躲進屋子,卻被二大王住了。
“秧秧!”
裴宜錯愕回頭,他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小名?
作者有話說:
裴宜眼中的自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趙恂眼中的裴宜:可憐弱小,但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