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章更新(捉蟲)◎
東宮中一片歲月靜好, 坤寧殿裏皇後差點急白了頭發。
原本是侍召宣德候夫人進宮,思量再三又吩咐道:“讓宣德候夫人來的時候帶上兒。”
皇後始終覺得,趙恂與姚雲英之間是有些誤會,小孩子之間, 有什麽話說通了就好了。
左右現在子宗學再重新選夫子, 這段時間也不上課, 不如就讓姚雲英進宮住幾天。
天氣越來越暖, 京中每至早春, 便會刮風不止, 旁人會覺得厭煩,裴宜到是喜歡趁機放風箏。
姚雲英進宮這天, 也正帶著擋風的帷帽,在花園裏放著風箏。
遠遠的看見皇後儀仗朝著東宮去了,側還跟著一個人, 裴宜定睛一看,正是姚雲英。
一下子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太子說得沒錯,這婚事推據起來確實費些力氣,但眼看著皇後這麽費盡心機的牽線搭橋, 裴宜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
想起原先在宮外看過的畫本子,不管公子小姐如何投意合,若是家中執意阻撓,那公子就會勸解小姐,讓他先全父母之意,取了家中看中的子, 隨後在想辦法娶人過門。
這種節, 裴宜想想就覺得惡心, 什麽山盟海誓都是狗屁!若是拿畫本子中的小姐,是斷不會同意給人做小的。
想著想著就有些心不在焉,風箏在天上晃一番,隨後打著旋落了下來。
皇後原本是在坤寧殿與姚雲英和宣德候夫人說話。
說了準備留姚雲英在宮中住幾日的事之後,宣德候夫人便走了。
隨後皇後便準備太子去坤寧殿說說話,但派人請了三遍,太子都說有事繁忙來不。所以皇後只能帶著姚雲英來東宮了。
來的路上,想起東宮中還有裴宜這號人,皇後趕解釋道:“恂兒去年年底得了場怪病,後有個士說要找人擋災,這才請了齊國公的兒進宮,士說這二人要多多相,故而這裴宜住在東宮之中,鴦兒不要多想。”
這些事姚雲英都是聽說過的,于是點頭道:“皇後娘娘多慮了,太子殿下的健康最重要,對于裴姑娘,鴦兒謝還來不及呢。”
這一番話說得皇後連連點頭,心道真不知這太子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姚雲英上說得雲淡風輕,其實心裏雀躍的很。
讀宗學也有半月有餘了,除了元宵節那天與太子同游花園算是有些接,剩下的日子裏連太子的面都見不上。
雖說母親被封二等誥命可能是自己即將為太子妃的端倪。
但是在那之後宮中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難免心急。
直到昨日皇後宣進宮,激的幾乎都沒合眼,想著既然如此,那這事應該就是板上釘釘了。
早起沐浴熏香,當真是盛裝打扮了一番才了宮來。
今日穿了一件桃的襦,下是淺黃的紗,素日裏都喜歡穿淺藍與淺綠,甚打扮的這樣,聽說太子不喜奢華,頭上并沒有帶什麽繁瑣的首飾,不過一玉簪輕輕挽起,顯得整個人清新俗。
今早就連皇後見了都連連稱贊的好樣貌。
到了東宮,皇後便帶著姚雲英進了太子所在的書房。
聽見皇後儀仗過來,趙恂便皺起了眉頭,但他無奈,也只能起相迎。
在書房坐定,皇後見太子正幫著皇上批劄子,心裏有幾分驕傲,于是當著姚雲英的面說道:“看來太子真是政事繁忙,早知如此,本宮和鴦兒就不來打擾了。”
太子雖心有不悅,但話還是說得得:“娘娘玩笑了,實在是我這走不開,否則兒子該去坤寧殿見客的。”
姚雲英一直低著頭,顯得不已。
皇後說道:“我也就是帶著鴦兒來坐坐,你不必陪著我們,政事不能耽擱,你去吧。”
太子點點頭,起又去了書桌前拿起朱筆寫了起來。
皇後微笑對著姚雲英道:“太子就是這樣,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不顧上吃,我就想著,若是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在邊照顧他,我也好放心些。”
姚雲英臉頰緋紅,像是聽不出皇後話裏的意思似的說道:“家和殿下廢寢忘食,心懷天下,于百姓而言是好事,只是……”
看了眼低頭伏案的趙恂,略太高了些聲音說道:“只是還是要多注意,家和殿下強健,百姓才能安心。”
皇後看著姚雲英只覺得都是合適的,說出的話來都這麽得。
趙恂只禮貌的點了點頭,就沒再說話。
皇後帶著坐了一會就走了,畢竟也不能耽誤了太子理公事。
二人正往東宮走著,就見裴宜回來了,金兒和玉兒在後面提著風箏。
裴宜邊走邊說道:“今年的風太大,許是過一陣子等風些了,就更好放了。”
正說著,迎面上了皇後于是趕行禮道:“給皇後娘娘請安。”
皇後禮貌的微笑,隨後就拉著姚雲英的手走了。
到是姚雲英直看著進了東宮才收了視線。
走在路上姚雲英低聲道:“家和殿下日理萬機,臣看在眼裏實在是有些擔憂……”
擔憂的是誰,皇後能不知道嗎,皇後聞言放慢了腳步,微微笑著聽繼續說下去。
姚雲英聲道:“我母親在家中常會煲一些滋補養神的湯給父親,我跟著母親學了許久,若是皇後娘娘不嫌棄,我可將膳方寫下,給膳房。”
皇後拍了拍的手,笑道:“你這孩子太賢惠,我喜歡都來不及,又怎會嫌棄?家那邊你不用管,膳房和太醫院都照顧著,到是太子那邊……你明日就在我宮中煲好了湯,趁著午膳十分給他送去吧。”
姚雲英心中有些竊喜,打的正是這個主意,借著送湯的功夫還能和太子多說幾句話。
但是面子上還是一貫的矜持:“多謝娘娘了。”
東宮中
裴宜進屋摘了帷帽,玉兒還不高興的說道:“那宣德候兒盯著我們姑娘,也不知瞧什麽呢。”
裴宜撇撇并不在意,心想看就看唄,隨後問道:“殿下在幹嘛呢?”
金兒一邊給倒茶,一邊說道:“這時間應該是在書房呢。”
裴宜猜想太子最近該是很忙,于是就沒過去打擾。
太子這一忙,就一直忙到了晚膳的時候。
姜都知過來傳話,說太子裴宜過去一起用膳,裴宜起拂了拂擺就去了。
太子的菜式比的要好些,裴宜專心吃飯,也沒說今天白天見皇後的事。
太子先開口道:“今日出去玩了?”
裴宜喝了口茶水點點頭:“帶金兒和玉兒去花園放風箏。”
趙恂叮囑道:“花園仄,跑時要小心些。”
裴宜點點頭,隨後像想起什麽似的問道:“原來在宮外的時候,早春時節金明池開放,我會去那放風箏,今年還能去嗎?”
趙恂自然是搖搖頭:“金明池是皇家園林,只在踏青時節對外開放,到時游人衆多,不安全。”
裴宜撇撇,雖然已經料到,但還有些不高興。
趙恂見沮喪的小臉,聲道:“但是踏青之前,家會在金明池畔舉辦多場馬球會……”趙恂這幾日喜歡逗,說起話來時常這樣大氣。
但這也不能怪趙恂,裴宜的小臉實在是過分可,晴圓缺都寫在臉上。
果然,趙恂的話說了一半,裴宜就擡起了頭,一雙杏眼瞪得老大,眼神亮晶晶的盯著他,口中喃喃道:“馬球會……”
趙恂見這樣,低頭以手握拳掩口,輕笑了一下道:“對,馬球會,到時你也可以參加。”
裴宜一時間喜不自勝,掰著手指頭道:“那殿下說好了,幾日後出宮算一次,馬球會算一次,可不能反悔啊!”
趙恂點點頭:“君子一言,我自然說到做到。”
二人繼續吃飯,見始終不提今日皇後過來的事,趙恂主說道:“皇後娘娘今日……”
裴宜鼓著小臉,手制止了他。
吞下飯,認真道:“我不想知道。”
與太子的事目前還上不得臺面,都明白。
太子想以一己之力拒婚,有多難,裴宜也能理解,所以這種事上,也不會無理取鬧。
趙恂看著絨絨的頭頂嘆了口氣道:“是我對不住你,日後我定會加倍補償。”
倒也不用日後,裴宜開口道:“殿下,我聽人說宮裏大家都會有一個小倉庫,專門放值錢東西的,你有嗎。”
姜都知在旁邊站著,心裏莫名一。
趙恂點點頭:“自然是有的,配殿旁邊有個屋子。”
裴宜笑的有些靦腆:“我想去開開眼~”
趙恂自然是縱容:“倉庫灰塵大,回頭姜都知送了記檔冊子給你,想要什麽你圈出來吧。只是切記不可太過招搖。”
這一點裴宜自然知道,笑著點點頭,等吃完飯回到配殿,冊子也就送到了。
上面的東西都是這些年來各地進貢之,或者皇上賞賜的東西。
裳首飾什麽的到是沒有,但是金錠金條的數量看的裴宜簡直瞠目。
姜都知還在一旁出主意道:“姑娘拿幾塊金錠出去打幾件首飾也是好的。”
裴宜還有些抹不開面子,最後只拿了幾塊金錠,和未經雕琢的寶石。
第二日,姚雲英記著要送湯的事,于是早早的就起來了。
到了午膳十分,一鍋滋補的湯才剛剛煲好,整理了一下自己裳,看自己妝容無礙,這才提著食盒,往東宮去了。
◎單章更新(捉蟲)◎
東宮中一片歲月靜好, 坤寧殿裏皇後差點急白了頭發。
原本是侍召宣德候夫人進宮,思量再三又吩咐道:“讓宣德候夫人來的時候帶上兒。”
皇後始終覺得,趙恂與姚雲英之間是有些誤會,小孩子之間, 有什麽話說通了就好了。
左右現在子宗學再重新選夫子, 這段時間也不上課, 不如就讓姚雲英進宮住幾天。
天氣越來越暖, 京中每至早春, 便會刮風不止, 旁人會覺得厭煩,裴宜到是喜歡趁機放風箏。
姚雲英進宮這天, 也正帶著擋風的帷帽,在花園裏放著風箏。
遠遠的看見皇後儀仗朝著東宮去了,側還跟著一個人, 裴宜定睛一看,正是姚雲英。
一下子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太子說得沒錯,這婚事推據起來確實費些力氣,但眼看著皇後這麽費盡心機的牽線搭橋, 裴宜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
想起原先在宮外看過的畫本子,不管公子小姐如何投意合,若是家中執意阻撓,那公子就會勸解小姐,讓他先全父母之意,取了家中看中的子, 隨後在想辦法娶人過門。
這種節, 裴宜想想就覺得惡心, 什麽山盟海誓都是狗屁!若是拿畫本子中的小姐,是斷不會同意給人做小的。
想著想著就有些心不在焉,風箏在天上晃一番,隨後打著旋落了下來。
皇後原本是在坤寧殿與姚雲英和宣德候夫人說話。
說了準備留姚雲英在宮中住幾日的事之後,宣德候夫人便走了。
隨後皇後便準備太子去坤寧殿說說話,但派人請了三遍,太子都說有事繁忙來不。所以皇後只能帶著姚雲英來東宮了。
來的路上,想起東宮中還有裴宜這號人,皇後趕解釋道:“恂兒去年年底得了場怪病,後有個士說要找人擋災,這才請了齊國公的兒進宮,士說這二人要多多相,故而這裴宜住在東宮之中,鴦兒不要多想。”
這些事姚雲英都是聽說過的,于是點頭道:“皇後娘娘多慮了,太子殿下的健康最重要,對于裴姑娘,鴦兒謝還來不及呢。”
這一番話說得皇後連連點頭,心道真不知這太子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姚雲英上說得雲淡風輕,其實心裏雀躍的很。
讀宗學也有半月有餘了,除了元宵節那天與太子同游花園算是有些接,剩下的日子裏連太子的面都見不上。
雖說母親被封二等誥命可能是自己即將為太子妃的端倪。
但是在那之後宮中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難免心急。
直到昨日皇後宣進宮,激的幾乎都沒合眼,想著既然如此,那這事應該就是板上釘釘了。
早起沐浴熏香,當真是盛裝打扮了一番才了宮來。
今日穿了一件桃的襦,下是淺黃的紗,素日裏都喜歡穿淺藍與淺綠,甚打扮的這樣,聽說太子不喜奢華,頭上并沒有帶什麽繁瑣的首飾,不過一玉簪輕輕挽起,顯得整個人清新俗。
今早就連皇後見了都連連稱贊的好樣貌。
到了東宮,皇後便帶著姚雲英進了太子所在的書房。
聽見皇後儀仗過來,趙恂便皺起了眉頭,但他無奈,也只能起相迎。
在書房坐定,皇後見太子正幫著皇上批劄子,心裏有幾分驕傲,于是當著姚雲英的面說道:“看來太子真是政事繁忙,早知如此,本宮和鴦兒就不來打擾了。”
太子雖心有不悅,但話還是說得得:“娘娘玩笑了,實在是我這走不開,否則兒子該去坤寧殿見客的。”
姚雲英一直低著頭,顯得不已。
皇後說道:“我也就是帶著鴦兒來坐坐,你不必陪著我們,政事不能耽擱,你去吧。”
太子點點頭,起又去了書桌前拿起朱筆寫了起來。
皇後微笑對著姚雲英道:“太子就是這樣,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不顧上吃,我就想著,若是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在邊照顧他,我也好放心些。”
姚雲英臉頰緋紅,像是聽不出皇後話裏的意思似的說道:“家和殿下廢寢忘食,心懷天下,于百姓而言是好事,只是……”
看了眼低頭伏案的趙恂,略太高了些聲音說道:“只是還是要多注意,家和殿下強健,百姓才能安心。”
皇後看著姚雲英只覺得都是合適的,說出的話來都這麽得。
趙恂只禮貌的點了點頭,就沒再說話。
皇後帶著坐了一會就走了,畢竟也不能耽誤了太子理公事。
二人正往東宮走著,就見裴宜回來了,金兒和玉兒在後面提著風箏。
裴宜邊走邊說道:“今年的風太大,許是過一陣子等風些了,就更好放了。”
正說著,迎面上了皇後于是趕行禮道:“給皇後娘娘請安。”
皇後禮貌的微笑,隨後就拉著姚雲英的手走了。
到是姚雲英直看著進了東宮才收了視線。
走在路上姚雲英低聲道:“家和殿下日理萬機,臣看在眼裏實在是有些擔憂……”
擔憂的是誰,皇後能不知道嗎,皇後聞言放慢了腳步,微微笑著聽繼續說下去。
姚雲英聲道:“我母親在家中常會煲一些滋補養神的湯給父親,我跟著母親學了許久,若是皇後娘娘不嫌棄,我可將膳方寫下,給膳房。”
皇後拍了拍的手,笑道:“你這孩子太賢惠,我喜歡都來不及,又怎會嫌棄?家那邊你不用管,膳房和太醫院都照顧著,到是太子那邊……你明日就在我宮中煲好了湯,趁著午膳十分給他送去吧。”
姚雲英心中有些竊喜,打的正是這個主意,借著送湯的功夫還能和太子多說幾句話。
但是面子上還是一貫的矜持:“多謝娘娘了。”
東宮中
裴宜進屋摘了帷帽,玉兒還不高興的說道:“那宣德候兒盯著我們姑娘,也不知瞧什麽呢。”
裴宜撇撇并不在意,心想看就看唄,隨後問道:“殿下在幹嘛呢?”
金兒一邊給倒茶,一邊說道:“這時間應該是在書房呢。”
裴宜猜想太子最近該是很忙,于是就沒過去打擾。
太子這一忙,就一直忙到了晚膳的時候。
姜都知過來傳話,說太子裴宜過去一起用膳,裴宜起拂了拂擺就去了。
太子的菜式比的要好些,裴宜專心吃飯,也沒說今天白天見皇後的事。
太子先開口道:“今日出去玩了?”
裴宜喝了口茶水點點頭:“帶金兒和玉兒去花園放風箏。”
趙恂叮囑道:“花園仄,跑時要小心些。”
裴宜點點頭,隨後像想起什麽似的問道:“原來在宮外的時候,早春時節金明池開放,我會去那放風箏,今年還能去嗎?”
趙恂自然是搖搖頭:“金明池是皇家園林,只在踏青時節對外開放,到時游人衆多,不安全。”
裴宜撇撇,雖然已經料到,但還有些不高興。
趙恂見沮喪的小臉,聲道:“但是踏青之前,家會在金明池畔舉辦多場馬球會……”趙恂這幾日喜歡逗,說起話來時常這樣大氣。
但這也不能怪趙恂,裴宜的小臉實在是過分可,晴圓缺都寫在臉上。
果然,趙恂的話說了一半,裴宜就擡起了頭,一雙杏眼瞪得老大,眼神亮晶晶的盯著他,口中喃喃道:“馬球會……”
趙恂見這樣,低頭以手握拳掩口,輕笑了一下道:“對,馬球會,到時你也可以參加。”
裴宜一時間喜不自勝,掰著手指頭道:“那殿下說好了,幾日後出宮算一次,馬球會算一次,可不能反悔啊!”
趙恂點點頭:“君子一言,我自然說到做到。”
二人繼續吃飯,見始終不提今日皇後過來的事,趙恂主說道:“皇後娘娘今日……”
裴宜鼓著小臉,手制止了他。
吞下飯,認真道:“我不想知道。”
與太子的事目前還上不得臺面,都明白。
太子想以一己之力拒婚,有多難,裴宜也能理解,所以這種事上,也不會無理取鬧。
趙恂看著絨絨的頭頂嘆了口氣道:“是我對不住你,日後我定會加倍補償。”
倒也不用日後,裴宜開口道:“殿下,我聽人說宮裏大家都會有一個小倉庫,專門放值錢東西的,你有嗎。”
姜都知在旁邊站著,心裏莫名一。
趙恂點點頭:“自然是有的,配殿旁邊有個屋子。”
裴宜笑的有些靦腆:“我想去開開眼~”
趙恂自然是縱容:“倉庫灰塵大,回頭姜都知送了記檔冊子給你,想要什麽你圈出來吧。只是切記不可太過招搖。”
這一點裴宜自然知道,笑著點點頭,等吃完飯回到配殿,冊子也就送到了。
上面的東西都是這些年來各地進貢之,或者皇上賞賜的東西。
裳首飾什麽的到是沒有,但是金錠金條的數量看的裴宜簡直瞠目。
姜都知還在一旁出主意道:“姑娘拿幾塊金錠出去打幾件首飾也是好的。”
裴宜還有些抹不開面子,最後只拿了幾塊金錠,和未經雕琢的寶石。
第二日,姚雲英記著要送湯的事,于是早早的就起來了。
到了午膳十分,一鍋滋補的湯才剛剛煲好,整理了一下自己裳,看自己妝容無礙,這才提著食盒,往東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