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一夜看盡長安花”本人的時候,溫秒和南牧都有些驚訝。
這個被兩人列為心目中的頭號嫌疑人“一夜看盡長安花”,居然只是一個年近15歲的。這令他們一度懷疑對方是不是在捉弄人。
“當然沒有,‘一夜看盡長安花’是我的網名,我本名做俞靜桐。”
比起他們兩個人,小孩似乎更加鎮定,“我就是顧之樹的書友,七個月前吧,我還給他郵寄過一本書。不過在這之后,他就沒有再回復過我消息了。”
溫秒和南牧對視了一眼,“顧之樹失蹤了,他的家里人也都在找他。”
“失蹤?”俞靜桐很詫異,“他不是病了嗎?怎麼會失蹤呢?”
溫秒去了顧之樹死亡的事實,只是將他失蹤的過程簡單的和俞靜桐說了一下。
俞靜桐靜靜地聽完,“所以你們今天來,是希能從我這里得到一些關于他的事?”
“是的。任何你覺得有用的消息,都可以說。”
溫秒坐在俞靜桐對面的沙發上,南牧則站在兩人的后,默默地觀察著面前的博古架。
博古架上除了一些古玩皿,還擺著幾張照片,一張全家福,應該是俞靜桐和的父母,還有幾張是俞靜桐父母和什麼人的大合影,照片的背景似乎是國際醫學學會議。
還有一張被裱起來的錄取通知書,南牧拿起來看了看,發現是A市醫學大學預科的錄取通知書。A市的醫科大學是國屈指可數的醫學預科,要求本碩連讀。每年在全國只錄取30名預科生,可以說是非常難考了。
沒想到俞靜桐才15歲,居然就進了預科。
南牧有些佩服地回頭看了一眼坐在溫秒對面,正在回憶的俞靜桐。
俞靜桐并沒有想到顧之樹有什麼表現得不太正常的地方,當時還是認認真真地回憶了一下,將自己和顧之樹之間的集一點一點說給溫秒聽。
和顧之樹認識已經將近兩年了。
兩個人是在某瓣的組群里認識的,大家都喜歡看書,常常會在自己的主頁發布一些關于書籍的讀后或是書評。有時候組群里有人會求書籍推薦,他們也都會積極地在組群里互,給出一些關于書籍共的信息。就這樣兩人漸漸絡了起來,之后便互相換了私信。
但兩人的集一直停留在書籍的推薦和評論上,很會去聊到對方的私生活。但平凡的聊天,有時候也不免會出一些個人的信息。
例如有時候兩人聊天,聊著聊著,顧之樹就沒了靜,次數一多,俞靜桐也不免有些郁悶,會問顧之樹剛才做什麼去了,怎麼聊著聊著就沒人了。
顧之樹有時候會說“剛去床上打了一下滾”,有時候會說“不舒服,頭有點疼”,甚至有的時候說“差點死了,剛剛活過來”。
顧之樹最開始并沒有直說自己的病,俞靜桐自然沒有深究,只認為他是說話風趣幽默的人,以為這是顧之樹獨特的表達方式。隨著時日漸久,俞靜桐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書友是一個病人,而且已經在醫院治療了很多年。
俞靜桐說到這里的時候,溫秒突然問了一句,“他有和你說過嗎?”
“什麼?”
溫秒沉默了一下,才接著說,“例如,治療很痛苦,他想放棄,不想活了之類的話?”
溫秒的問題顯然讓俞靜桐到十分意外,因為的臉上出了明顯愕然的神。
不過,很快收起了這些表。沒有立刻回答或反駁,相反,認真地思索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回答,“顧之樹確實有說過治療很痛苦很難,有時候也會說‘不想活了’、‘還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之類的話。但在我看來,這樣的話并不是他真的不想活了。”
俞靜桐解釋,“因為我覺得他只是在抱怨。每個人不都會有這樣的時候嗎?面對某些糟糕的事的時候,會想著我還不如死了算了。心低落的時候,也會想自己為什麼要活著,死了一了百了。”
“但是,有這樣的想法并不代表就要真的要去尋死。況且,在知道他的疾病是腦部病變后,我就詳細了解過他的病。按照他告訴我的病癥以及診斷說明,他的病癥并非沒有治愈的可能。我的爸爸媽媽正好是醫生,對腦部疾病也有一定的研究,我問過我爸爸,他也認為顧之樹的病癥是有治愈可能的,顧之樹當時知道之后,還表現得非常高興。我覺得他的求生應該比求死強。”
“你的父母是醫生?”溫秒下意識地轉頭看了南牧一眼,南牧抬手示意看博古架上的照片。
“是的,我的父母都是腦病科的專家。不過他們不在A市,我是因為今年要回來讀醫大的預科,所以才回來的。”
的父母都是腦病科的專家,怪不得在這方面擁有超然的天賦。南牧的視線從照片上落回到俞靜桐的上。
“說起來,我還曾拍了我父親的醫院給他,讓他有空可以去我父親那邊重新做檢查。”說到這里,俞靜桐似乎猶豫了一下,“其實有一件很奇怪的事……”
南牧敏銳地意識到擔憂的是什麼,“你放心,無論你今天說了什麼,我都可以保證,絕不會把你說的話給別人,也不會讓你因此惹事上。”
俞靜桐抬眸看了南牧一眼,似乎是在考量這個人說話的分量,“按道理來說……因為還沒有百分百確認,我是不該說的。”
嘆了口氣,“大概是在今年1月的時候,顧之樹去我父親的醫院做了復診檢查。我父親看了顧之樹的病診報告后,覺顧之樹的病癥似乎和原先醫院出的病癥診斷況不同。”
溫秒一驚,“你是說顧之樹被誤診了嗎?”
見到“一夜看盡長安花”本人的時候,溫秒和南牧都有些驚訝。
這個被兩人列為心目中的頭號嫌疑人“一夜看盡長安花”,居然只是一個年近15歲的。這令他們一度懷疑對方是不是在捉弄人。
“當然沒有,‘一夜看盡長安花’是我的網名,我本名做俞靜桐。”
比起他們兩個人,小孩似乎更加鎮定,“我就是顧之樹的書友,七個月前吧,我還給他郵寄過一本書。不過在這之后,他就沒有再回復過我消息了。”
溫秒和南牧對視了一眼,“顧之樹失蹤了,他的家里人也都在找他。”
“失蹤?”俞靜桐很詫異,“他不是病了嗎?怎麼會失蹤呢?”
溫秒去了顧之樹死亡的事實,只是將他失蹤的過程簡單的和俞靜桐說了一下。
俞靜桐靜靜地聽完,“所以你們今天來,是希能從我這里得到一些關于他的事?”
“是的。任何你覺得有用的消息,都可以說。”
溫秒坐在俞靜桐對面的沙發上,南牧則站在兩人的后,默默地觀察著面前的博古架。
博古架上除了一些古玩皿,還擺著幾張照片,一張全家福,應該是俞靜桐和的父母,還有幾張是俞靜桐父母和什麼人的大合影,照片的背景似乎是國際醫學學會議。
還有一張被裱起來的錄取通知書,南牧拿起來看了看,發現是A市醫學大學預科的錄取通知書。A市的醫科大學是國屈指可數的醫學預科,要求本碩連讀。每年在全國只錄取30名預科生,可以說是非常難考了。
沒想到俞靜桐才15歲,居然就進了預科。
南牧有些佩服地回頭看了一眼坐在溫秒對面,正在回憶的俞靜桐。
俞靜桐并沒有想到顧之樹有什麼表現得不太正常的地方,當時還是認認真真地回憶了一下,將自己和顧之樹之間的集一點一點說給溫秒聽。
和顧之樹認識已經將近兩年了。
兩個人是在某瓣的組群里認識的,大家都喜歡看書,常常會在自己的主頁發布一些關于書籍的讀后或是書評。有時候組群里有人會求書籍推薦,他們也都會積極地在組群里互,給出一些關于書籍共的信息。就這樣兩人漸漸絡了起來,之后便互相換了私信。
但兩人的集一直停留在書籍的推薦和評論上,很會去聊到對方的私生活。但平凡的聊天,有時候也不免會出一些個人的信息。
例如有時候兩人聊天,聊著聊著,顧之樹就沒了靜,次數一多,俞靜桐也不免有些郁悶,會問顧之樹剛才做什麼去了,怎麼聊著聊著就沒人了。
顧之樹有時候會說“剛去床上打了一下滾”,有時候會說“不舒服,頭有點疼”,甚至有的時候說“差點死了,剛剛活過來”。
顧之樹最開始并沒有直說自己的病,俞靜桐自然沒有深究,只認為他是說話風趣幽默的人,以為這是顧之樹獨特的表達方式。隨著時日漸久,俞靜桐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書友是一個病人,而且已經在醫院治療了很多年。
俞靜桐說到這里的時候,溫秒突然問了一句,“他有和你說過嗎?”
“什麼?”
溫秒沉默了一下,才接著說,“例如,治療很痛苦,他想放棄,不想活了之類的話?”
溫秒的問題顯然讓俞靜桐到十分意外,因為的臉上出了明顯愕然的神。
不過,很快收起了這些表。沒有立刻回答或反駁,相反,認真地思索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回答,“顧之樹確實有說過治療很痛苦很難,有時候也會說‘不想活了’、‘還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之類的話。但在我看來,這樣的話并不是他真的不想活了。”
俞靜桐解釋,“因為我覺得他只是在抱怨。每個人不都會有這樣的時候嗎?面對某些糟糕的事的時候,會想著我還不如死了算了。心低落的時候,也會想自己為什麼要活著,死了一了百了。”
“但是,有這樣的想法并不代表就要真的要去尋死。況且,在知道他的疾病是腦部病變后,我就詳細了解過他的病。按照他告訴我的病癥以及診斷說明,他的病癥并非沒有治愈的可能。我的爸爸媽媽正好是醫生,對腦部疾病也有一定的研究,我問過我爸爸,他也認為顧之樹的病癥是有治愈可能的,顧之樹當時知道之后,還表現得非常高興。我覺得他的求生應該比求死強。”
“你的父母是醫生?”溫秒下意識地轉頭看了南牧一眼,南牧抬手示意看博古架上的照片。
“是的,我的父母都是腦病科的專家。不過他們不在A市,我是因為今年要回來讀醫大的預科,所以才回來的。”
的父母都是腦病科的專家,怪不得在這方面擁有超然的天賦。南牧的視線從照片上落回到俞靜桐的上。
“說起來,我還曾拍了我父親的醫院給他,讓他有空可以去我父親那邊重新做檢查。”說到這里,俞靜桐似乎猶豫了一下,“其實有一件很奇怪的事……”
南牧敏銳地意識到擔憂的是什麼,“你放心,無論你今天說了什麼,我都可以保證,絕不會把你說的話給別人,也不會讓你因此惹事上。”
俞靜桐抬眸看了南牧一眼,似乎是在考量這個人說話的分量,“按道理來說……因為還沒有百分百確認,我是不該說的。”
嘆了口氣,“大概是在今年1月的時候,顧之樹去我父親的醫院做了復診檢查。我父親看了顧之樹的病診報告后,覺顧之樹的病癥似乎和原先醫院出的病癥診斷況不同。”
溫秒一驚,“你是說顧之樹被誤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