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加入書架
已在書架
書頁
設定
閱讀主題
正文字體
雅黑
字體大小
A-
18
A+
頁面寬度
900

火熱

火熱

琴音未曾停下,衛蓁仍在琴,從最初的出神後,一下便調整過來。

琴有七弦,斷了一便只拂餘下的六,把曲譜在心中過了一遍,及時做出了些音的改變,將音調撥高半分。

曲調由悠揚轉向輕快,像清泉淙淙落在山澗之中,又像夜鶯在月下啼嚦婉轉……

一時間四周闃寂無聲。

殿衆人安靜聆聽,不知為何,琴仍是相同的琴,琴音比起此前好似又多出了一種韻味。

一直到琴音停下,衆人方慢慢回過神來,餘音卻一直回在心頭,連綿不消。

衛蓁將手從琴弦上擡起,有珠沿著右手掌心落,接連不斷地砸在琴弦上。

方才那斷弦直接紮指腹之中,衛蓁是忍著劇痛,將斷弦從中拔出,之後又若無其事地起琴來,這會一曲彈畢,便覺指尖連著心髒,徹骨的疼痛襲來。

接過宮人遞來的帕子,慢慢拭指尖,便聽上方宦嘆息道:“大王,此乃姬琴公主之舊琴。”

此言一出,殿起了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公主舊琴都由專人看管,平素保養得極好,今日怎會突然斷弦?”

“這好好的一把名琴,斷弦後再造新弦,定比不過從前了。”

“姬琴公主的琴雖多,卻也每一把都極其珍貴。如若琴者琴技高超,又怎會斷弦?”

宴席中有人擡頭,往上方去。燈火幽幽,晉王冠冕上的東珠搖晃,投下一片影,將其面容遮擋住,然而從其抿的角,可見其心極度不悅。

斷斷續續的談聲停了下來,殿一時間無人聲。

衛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晃模糊的視線變得清晰,從案幾後起,走到玉階前。

“大王,琴弦一向韌,初學者琴,手上力氣不當,便會撥斷琴弦,今日姬琴公主舊琴,于臣下手中毀壞,臣下心中亦惶恐,然那卻弦亦非因臣下而斷。”

“非你所斷?”

衛蓁正要解釋,冷笑聲已經響起,“楚公主此話,不覺荒謬?”

若是尋常之人,遇此景,定當心中恐懼,雙膝發,然衛蓁也到底算見過不大場面,下心頭所以的不安,緩緩擡起了頭。

“臣下這般說,并非有意推。大王琴,亦然懂琴,尋常人若手在彈琴時撥斷琴弦,琴兩側固定琴弦的琴軫,必然會被帶得有所松,然此琴卻如常,且琴弦的截斷面,斷裂痕跡平整,更像是剪子剪開留下的痕跡。”

晉王道:“楚公主的意思是,此琴弦被人剪斷的?”

這樣的話一出,無疑在衆人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晉王語調沉沉的,背往後靠了一靠。

那只青銅酒樽,被握在他手心之中,拍打著王椅,一下一下,也拍打在衛蓁的心上。

老宦道:“這把琴在展示給公主前,一直有宮人專門看管,又有誰人會將其剪斷?公主此言謬哉!”

衛蓁知道自己的解釋必須有理可依,否則這些話聽在晉王耳中,更像是在信口狡辯。

衛蓁道:“那斷了琴弦上,截斷之還有一些末狀黏膩之,這弦被人重新黏補過。大王不若人來細細一看。”

老宦一愣,隨即看向晉王。

衛蓁的餘往一旁去,看到祁宴在酒案後的屏風旁,他朝著做口型:“看看琴軫。”

衛蓁不明所以,卻還是照做,“請大王允許臣下再看琴一眼。”

晉王道:“可。”

衛蓁在案幾前跪下,思索著祁宴為何會自己看琴軫,一瞬間思緒好似被一團照亮——

在公主府時,祁宴曾經給看過姬琴公主的舊琴,給講過公主的一些癖好,曾說過姬琴公主每得一把琴,都會在琴軫上留下一些記號。

但面前這一把,琴軫完好,上面無一點刻畫的痕跡。

既不是姬琴公主的琴,衛蓁心中著的石頭一下移開了大半。

衛蓁仰起頭:“大王,此琴應當并非姬琴公主舊。”

老宦道:“并非公主舊?”

“是。臣下知曉公主于琴上的一些特殊癖好,凡是收得一把寶琴,必定會在琴軫上刻字,記下這是收到的第多把琴。但此琴沒有的。”

晉王沉默了半晌,“這事你從何得知?”

衛蓁莞爾一笑:“在來晉國的路上,拜祁宴將軍所助,有幸翻閱過公主留下的琴譜,也有幸過公主的舊琴,從他口中得知。”

一側的屏風後,繞出一道高挑的影,年走到玉階前跪下,“是,母親自學琴以來,每得一把琴都會刻字。此琴既無記號,絕非母親之舊。”

晉王側宦,從高階走下,行到案幾旁,細看那琴一眼,仰頭道:“大王,此琴確實不是姬琴公主的舊,是此前收在庫房中的一寶琴,應當是看管琴的宮人弄錯了。”

老宦側人道,“去將那侍喚來。”

不多時,侍從外走來,瑟瑟地跪地,如實稟告。

今日這琴的確是不慎用剪子弄壞的,當時快要開宴,又害怕大王怪罪,這才隨便用了些黏膏,將琴弦重新修補上。

是宮人弄壞的……

衛蓁的直覺告訴,事應當不止這般簡單,但晉王已經發話,也暫且將這份疑下心頭。

“此事是晉宮宮人的錯失。公主起吧。”

即便晉王聲音緩和了不,也依舊沙啞,人不寒而栗。

“今日之事,事發偶然,雖琴弦是被宮人弄斷,但我彈出的琴音也到底污大王的耳,不知明日能否有幸,再為大王彈一曲?”

這話問得實在大膽,令晉王邊的老宦也心頭一跳,那諸國送來的和親公主,何曾敢主提出給晉王彈琴,想要與晉王親近?

衛蓁也是在賭,賭晉王的一個態度——

若是晉王今日答應,便能更進一步,日後都借此緣由,慢慢與晉王親近,得到晉王的信任。

那些被送來晉國的和親公主,都進了學宮,唯獨沒有。

相比于那些公主,已經晚了一步,那便需要另辟蹊徑,走一條捷路。

惴惴不安等著一個回答,良久聽到了千鈞重的一個“可”字。

衛蓁如釋重負:“多謝大王。”

行完禮,直起腰,瞥一眼跪在旁祁宴。

頭頂又響起晉王的話語:“方才祁將軍自稱為臣,是誰的臣?寡人何時有過你這樣的臣子?”

“聽說這些天,你都護衛在和親公主邊。此番驅馳千裏來晉都,不隨楚人回去,是想借此留在晉國吧,可堂堂楚國的將軍,竟淪落到來我晉國當侍衛的地步?”

晉王記恨祁家,晉國朝堂之人都知曉,卻都未曾料到,晉王會當著衆人面,直接這樣下外孫的面。

這畢竟也是姬琴公主的兒子啊。

燈燭搖晃間,年沉聲道:“大王問臣是誰的臣?臣非楚國之臣,也非晉國之臣。”

晉王聞言擡起眼來,看到年漆黑的雙目明亮,好似有一團火在裏面寂靜地燃燒:“而是天下之臣。”

“這天下是誰人的天下,那臣便是自然是誰的臣。”

晉王輕嗤:“好一句天下之臣。”

他于寶座之上站起來,目拂過大殿,滿堂人皆垂首,唯有年一人還在擡頭。

年人的脊骨自非可以輕易折斷的,哪怕周遭諸多打量諷刺的目落于他上,哪怕晉王諸多辱之詞加之于他,他亦不驕不躁,以最平和的姿態看著晉王。

只是他那眼中的火不曾滅過,他骨子裏好似有一堅韌的筋,支撐著他直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王是志在天下的王,臣便甘願為大王的臣。”

他聲音篤定而清亮,這話落地之後,垂下,對著晉王行禮。

他再擡起子,先緩緩擡起眼簾,隨後才擡起清澈的瞳仁向晉王。

那一雙極其漂亮的眼睛,令晉王有一瞬間恍惚,眼前浮起故人的樣貌。

老晉王道:“你晉國,拜在寡人面前,如此低聲下氣,稱願為寡人之臣,那寡人驅你做宮中雜役,為晉宮的侍衛,你可願意?”

衆人聽得唏噓,堂堂一國將軍,投奔晉國,有滿本領,再怎麽樣也不應該屈居宮中侍衛一職,落差如此大,他怎會接

年再次傾:“臣謝大王恩典。”

滿殿人皆怔住。

“起來吧。”晉王嘲諷一笑,“楚人卑躬屈膝,向來能屈能,寡人今日也是見識到了。”

年站起子,面平靜,好似那些話毫沒在他心頭留下半點漣漪。

晉王讓宮人重新拿上來一把琴,令衛蓁再次琴。

這一次衛蓁的是另一支曲子,裊裊的琴音結束後,衛蓁將手慢慢搭上面紗。

無數道火熱的目追隨而至。

隨著那面紗被一點點取下,郎的容貌也顯在了下。四周燭火將其面頰照得亮,骨晶瑩,眉眼清徹,如有流下流淌,配上那一雙秾麗的眼睛,便真是若朝霞,驚豔四方,也令衆人不由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原先那曾經去為衛蓁接親的晉國王室中,聲稱其“其貌不揚”的王孫們,不由都瞪大眼睛。

晉王道:“寡人聽說,你初來晉國之時,臉頰傷,好似不能恢複,眼下看倒是已經痊愈了?”

衛蓁笑道:“是。也多虧了醫工及時的治療。”

郎嫻靜而坐,窗外花影落在臉頰之上,襯得其面如玉,那右臉頰一側的,哪裏還像從前如裂的河床?

晉王俯視了半晌道:“諸位公主都在學宮之中,楚公主明日便也隨衆人一同去吧。”

衛蓁俯首道:“多謝大王。”

宴席結束,衛蓁出了大殿,涼風灌袖擺,著遠方長廊,一直抑在口的濁氣終于慢慢呼出。

今夜雖看不出晉王對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但從他答應日後可以去王殿琴,能推斷出他對自己印象應當不算太差,至也達到了和親公主應有的合格線。

只是祁宴……

衛蓁道:“你怎能晉宮做雜役?”

祁宴換了一只手給抱琴,道:“不必為我擔憂。今日這般結果,相比起晉王不肯接納我晉宮,已是極好。”

向前方,“我在大殿之上說,我非楚人,也非晉人,也的確如此,所以晉王或者晉人,因我是外來之人看低我嘲諷我,我心中都不會有半點起伏。”

祁宴垂下頭:“這天下這麽大,我便是天下之人。”

清風拂過他明亮的眸子,年眉若山水,神清骨秀。好像大多數時候,無論遇到什麽事,他都能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

衛蓁淺淺一笑,想他能這麽曠達便好。

忽蹙了一下眉:“今日那斷弦之事,我想想還是覺得不對勁。”

衛蓁在花叢邊停下腳步:“那弦當真是宮人不小心割斷的嗎?使臣一開始將琴給我時,聲稱是姬琴公主之琴,可後來,事水落石出,那并非姬琴公主舊。真的是那宮人不小心誤拿的?”

祁宴道:“你覺得是?”

“我懷疑是晉王是知曉些什麽,祁宴,你想想,姬琴公主留下的,晉王這般護,又怎會將其隨隨便便拿出來給我使用?”

祁宴挑眉道:“所以晉王一開始,就沒想將我母親的琴給你。”

衛蓁越往下思索去背後越是發寒,“可晉王卻說那琴就是姬琴公主的,會不會這一切都是晉王布置的?”

擡頭道:“晉王借此試探我?”

如此一來,一切便就說得通了。

晉王宮人拿出一琴,讓使臣提前將衛蓁帶至偏殿,告訴,此琴乃公主所留,能彈出雅音,不想當中的一琴弦早就被剪斷,那麽在宴席之上,衛蓁不可避免要面對琴弦斷了的難題。

到那個時候,究竟是繼續彈下去,還是當衆便了手腳?

但凡衛蓁當時心頭搖一下,為此事困擾,發現不了當中關鍵的環節,今日便不可能這樣順利結束。

衛蓁清楚,到那時晉王一定會順勢,將毀壞公主琴弦這一罪責,降到上。

何為伴君如伴虎,衛蓁今夜算是明白了。

而這不過才是晉宮生活的開始,日後怕是每一日都不了要與晉王見面。

一陣晚風拂過,衛蓁後背沁出了冷汗。

晉王的寢宮。

老宦為晉王送上來參湯,晉王披坐在案前,燭燈燃燒,照亮案幾上竹簡軍務。

“大王,天已晚,您也該歇歇了。”

晉王嗯了一聲。

那宦試探地問道:“楚今日宴席之上表現,大王看在眼中,是否還滿意?”

見晉王不語,老宦才道:“今日宴席之前,宮人不小心用剪子劃壞了琴弦,大王便順勢而為,想借此來試探楚在宴席上會是何反應。”

那琴本就是一普通之琴,并非姬琴公主之琴,卻如此告訴衛蓁,是為了給衛蓁施

“奴婢看這楚確實不一般,竟這般冷靜,臨危不,發覺出琴弦的異樣。尋常子遇到此等況,怕早就跪地求饒,果真如那使臣所說,此在那一衆和親公主中最為不凡,冷靜有謀,大膽且有野心。”

老晉王手握著湯勺,在參湯中,只著面前的軍務。

“至于姬琴公主的孩子,奴婢看大王是否……”

晉王指尖敲了敲桌案,老宦這才噤聲。

不知過了多久,老宦陪在一旁也昏昏睡了,才聽得晉王收起竹簡,冷聲道:“去宮人給他通知一聲,他既然願意做侍衛,那便從明日起,就來寡人的宮殿外當差。”

老宦一愣,隨即道:“喏。”

四角銅燈燃燒,屏風上梅花錯落,夜已深,濃重的影也將老晉王的形一點點吞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錄
已完結 • 共125章

不辭春山

火熱

火熱

琴音未曾停下,衛蓁仍在琴,從最初的出神後,一下便調整過來。

琴有七弦,斷了一便只拂餘下的六,把曲譜在心中過了一遍,及時做出了些音的改變,將音調撥高半分。

曲調由悠揚轉向輕快,像清泉淙淙落在山澗之中,又像夜鶯在月下啼嚦婉轉……

一時間四周闃寂無聲。

殿衆人安靜聆聽,不知為何,琴仍是相同的琴,琴音比起此前好似又多出了一種韻味。

一直到琴音停下,衆人方慢慢回過神來,餘音卻一直回在心頭,連綿不消。

衛蓁將手從琴弦上擡起,有珠沿著右手掌心落,接連不斷地砸在琴弦上。

方才那斷弦直接紮指腹之中,衛蓁是忍著劇痛,將斷弦從中拔出,之後又若無其事地起琴來,這會一曲彈畢,便覺指尖連著心髒,徹骨的疼痛襲來。

接過宮人遞來的帕子,慢慢拭指尖,便聽上方宦嘆息道:“大王,此乃姬琴公主之舊琴。”

此言一出,殿起了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公主舊琴都由專人看管,平素保養得極好,今日怎會突然斷弦?”

“這好好的一把名琴,斷弦後再造新弦,定比不過從前了。”

“姬琴公主的琴雖多,卻也每一把都極其珍貴。如若琴者琴技高超,又怎會斷弦?”

宴席中有人擡頭,往上方去。燈火幽幽,晉王冠冕上的東珠搖晃,投下一片影,將其面容遮擋住,然而從其抿的角,可見其心極度不悅。

斷斷續續的談聲停了下來,殿一時間無人聲。

衛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晃模糊的視線變得清晰,從案幾後起,走到玉階前。

“大王,琴弦一向韌,初學者琴,手上力氣不當,便會撥斷琴弦,今日姬琴公主舊琴,于臣下手中毀壞,臣下心中亦惶恐,然那卻弦亦非因臣下而斷。”

“非你所斷?”

衛蓁正要解釋,冷笑聲已經響起,“楚公主此話,不覺荒謬?”

若是尋常之人,遇此景,定當心中恐懼,雙膝發,然衛蓁也到底算見過不大場面,下心頭所以的不安,緩緩擡起了頭。

“臣下這般說,并非有意推。大王琴,亦然懂琴,尋常人若手在彈琴時撥斷琴弦,琴兩側固定琴弦的琴軫,必然會被帶得有所松,然此琴卻如常,且琴弦的截斷面,斷裂痕跡平整,更像是剪子剪開留下的痕跡。”

晉王道:“楚公主的意思是,此琴弦被人剪斷的?”

這樣的話一出,無疑在衆人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晉王語調沉沉的,背往後靠了一靠。

那只青銅酒樽,被握在他手心之中,拍打著王椅,一下一下,也拍打在衛蓁的心上。

老宦道:“這把琴在展示給公主前,一直有宮人專門看管,又有誰人會將其剪斷?公主此言謬哉!”

衛蓁知道自己的解釋必須有理可依,否則這些話聽在晉王耳中,更像是在信口狡辯。

衛蓁道:“那斷了琴弦上,截斷之還有一些末狀黏膩之,這弦被人重新黏補過。大王不若人來細細一看。”

老宦一愣,隨即看向晉王。

衛蓁的餘往一旁去,看到祁宴在酒案後的屏風旁,他朝著做口型:“看看琴軫。”

衛蓁不明所以,卻還是照做,“請大王允許臣下再看琴一眼。”

晉王道:“可。”

衛蓁在案幾前跪下,思索著祁宴為何會自己看琴軫,一瞬間思緒好似被一團照亮——

在公主府時,祁宴曾經給看過姬琴公主的舊琴,給講過公主的一些癖好,曾說過姬琴公主每得一把琴,都會在琴軫上留下一些記號。

但面前這一把,琴軫完好,上面無一點刻畫的痕跡。

既不是姬琴公主的琴,衛蓁心中著的石頭一下移開了大半。

衛蓁仰起頭:“大王,此琴應當并非姬琴公主舊。”

老宦道:“并非公主舊?”

“是。臣下知曉公主于琴上的一些特殊癖好,凡是收得一把寶琴,必定會在琴軫上刻字,記下這是收到的第多把琴。但此琴沒有的。”

晉王沉默了半晌,“這事你從何得知?”

衛蓁莞爾一笑:“在來晉國的路上,拜祁宴將軍所助,有幸翻閱過公主留下的琴譜,也有幸過公主的舊琴,從他口中得知。”

一側的屏風後,繞出一道高挑的影,年走到玉階前跪下,“是,母親自學琴以來,每得一把琴都會刻字。此琴既無記號,絕非母親之舊。”

晉王側宦,從高階走下,行到案幾旁,細看那琴一眼,仰頭道:“大王,此琴確實不是姬琴公主的舊,是此前收在庫房中的一寶琴,應當是看管琴的宮人弄錯了。”

老宦側人道,“去將那侍喚來。”

不多時,侍從外走來,瑟瑟地跪地,如實稟告。

今日這琴的確是不慎用剪子弄壞的,當時快要開宴,又害怕大王怪罪,這才隨便用了些黏膏,將琴弦重新修補上。

是宮人弄壞的……

衛蓁的直覺告訴,事應當不止這般簡單,但晉王已經發話,也暫且將這份疑下心頭。

“此事是晉宮宮人的錯失。公主起吧。”

即便晉王聲音緩和了不,也依舊沙啞,人不寒而栗。

“今日之事,事發偶然,雖琴弦是被宮人弄斷,但我彈出的琴音也到底污大王的耳,不知明日能否有幸,再為大王彈一曲?”

這話問得實在大膽,令晉王邊的老宦也心頭一跳,那諸國送來的和親公主,何曾敢主提出給晉王彈琴,想要與晉王親近?

衛蓁也是在賭,賭晉王的一個態度——

若是晉王今日答應,便能更進一步,日後都借此緣由,慢慢與晉王親近,得到晉王的信任。

那些被送來晉國的和親公主,都進了學宮,唯獨沒有。

相比于那些公主,已經晚了一步,那便需要另辟蹊徑,走一條捷路。

惴惴不安等著一個回答,良久聽到了千鈞重的一個“可”字。

衛蓁如釋重負:“多謝大王。”

行完禮,直起腰,瞥一眼跪在旁祁宴。

頭頂又響起晉王的話語:“方才祁將軍自稱為臣,是誰的臣?寡人何時有過你這樣的臣子?”

“聽說這些天,你都護衛在和親公主邊。此番驅馳千裏來晉都,不隨楚人回去,是想借此留在晉國吧,可堂堂楚國的將軍,竟淪落到來我晉國當侍衛的地步?”

晉王記恨祁家,晉國朝堂之人都知曉,卻都未曾料到,晉王會當著衆人面,直接這樣下外孫的面。

這畢竟也是姬琴公主的兒子啊。

燈燭搖晃間,年沉聲道:“大王問臣是誰的臣?臣非楚國之臣,也非晉國之臣。”

晉王聞言擡起眼來,看到年漆黑的雙目明亮,好似有一團火在裏面寂靜地燃燒:“而是天下之臣。”

“這天下是誰人的天下,那臣便是自然是誰的臣。”

晉王輕嗤:“好一句天下之臣。”

他于寶座之上站起來,目拂過大殿,滿堂人皆垂首,唯有年一人還在擡頭。

年人的脊骨自非可以輕易折斷的,哪怕周遭諸多打量諷刺的目落于他上,哪怕晉王諸多辱之詞加之于他,他亦不驕不躁,以最平和的姿態看著晉王。

只是他那眼中的火不曾滅過,他骨子裏好似有一堅韌的筋,支撐著他直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王是志在天下的王,臣便甘願為大王的臣。”

他聲音篤定而清亮,這話落地之後,垂下,對著晉王行禮。

他再擡起子,先緩緩擡起眼簾,隨後才擡起清澈的瞳仁向晉王。

那一雙極其漂亮的眼睛,令晉王有一瞬間恍惚,眼前浮起故人的樣貌。

老晉王道:“你晉國,拜在寡人面前,如此低聲下氣,稱願為寡人之臣,那寡人驅你做宮中雜役,為晉宮的侍衛,你可願意?”

衆人聽得唏噓,堂堂一國將軍,投奔晉國,有滿本領,再怎麽樣也不應該屈居宮中侍衛一職,落差如此大,他怎會接

年再次傾:“臣謝大王恩典。”

滿殿人皆怔住。

“起來吧。”晉王嘲諷一笑,“楚人卑躬屈膝,向來能屈能,寡人今日也是見識到了。”

年站起子,面平靜,好似那些話毫沒在他心頭留下半點漣漪。

晉王讓宮人重新拿上來一把琴,令衛蓁再次琴。

這一次衛蓁的是另一支曲子,裊裊的琴音結束後,衛蓁將手慢慢搭上面紗。

無數道火熱的目追隨而至。

隨著那面紗被一點點取下,郎的容貌也顯在了下。四周燭火將其面頰照得亮,骨晶瑩,眉眼清徹,如有流下流淌,配上那一雙秾麗的眼睛,便真是若朝霞,驚豔四方,也令衆人不由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原先那曾經去為衛蓁接親的晉國王室中,聲稱其“其貌不揚”的王孫們,不由都瞪大眼睛。

晉王道:“寡人聽說,你初來晉國之時,臉頰傷,好似不能恢複,眼下看倒是已經痊愈了?”

衛蓁笑道:“是。也多虧了醫工及時的治療。”

郎嫻靜而坐,窗外花影落在臉頰之上,襯得其面如玉,那右臉頰一側的,哪裏還像從前如裂的河床?

晉王俯視了半晌道:“諸位公主都在學宮之中,楚公主明日便也隨衆人一同去吧。”

衛蓁俯首道:“多謝大王。”

宴席結束,衛蓁出了大殿,涼風灌袖擺,著遠方長廊,一直抑在口的濁氣終于慢慢呼出。

今夜雖看不出晉王對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但從他答應日後可以去王殿琴,能推斷出他對自己印象應當不算太差,至也達到了和親公主應有的合格線。

只是祁宴……

衛蓁道:“你怎能晉宮做雜役?”

祁宴換了一只手給抱琴,道:“不必為我擔憂。今日這般結果,相比起晉王不肯接納我晉宮,已是極好。”

向前方,“我在大殿之上說,我非楚人,也非晉人,也的確如此,所以晉王或者晉人,因我是外來之人看低我嘲諷我,我心中都不會有半點起伏。”

祁宴垂下頭:“這天下這麽大,我便是天下之人。”

清風拂過他明亮的眸子,年眉若山水,神清骨秀。好像大多數時候,無論遇到什麽事,他都能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

衛蓁淺淺一笑,想他能這麽曠達便好。

忽蹙了一下眉:“今日那斷弦之事,我想想還是覺得不對勁。”

衛蓁在花叢邊停下腳步:“那弦當真是宮人不小心割斷的嗎?使臣一開始將琴給我時,聲稱是姬琴公主之琴,可後來,事水落石出,那并非姬琴公主舊。真的是那宮人不小心誤拿的?”

祁宴道:“你覺得是?”

“我懷疑是晉王是知曉些什麽,祁宴,你想想,姬琴公主留下的,晉王這般護,又怎會將其隨隨便便拿出來給我使用?”

祁宴挑眉道:“所以晉王一開始,就沒想將我母親的琴給你。”

衛蓁越往下思索去背後越是發寒,“可晉王卻說那琴就是姬琴公主的,會不會這一切都是晉王布置的?”

擡頭道:“晉王借此試探我?”

如此一來,一切便就說得通了。

晉王宮人拿出一琴,讓使臣提前將衛蓁帶至偏殿,告訴,此琴乃公主所留,能彈出雅音,不想當中的一琴弦早就被剪斷,那麽在宴席之上,衛蓁不可避免要面對琴弦斷了的難題。

到那個時候,究竟是繼續彈下去,還是當衆便了手腳?

但凡衛蓁當時心頭搖一下,為此事困擾,發現不了當中關鍵的環節,今日便不可能這樣順利結束。

衛蓁清楚,到那時晉王一定會順勢,將毀壞公主琴弦這一罪責,降到上。

何為伴君如伴虎,衛蓁今夜算是明白了。

而這不過才是晉宮生活的開始,日後怕是每一日都不了要與晉王見面。

一陣晚風拂過,衛蓁後背沁出了冷汗。

晉王的寢宮。

老宦為晉王送上來參湯,晉王披坐在案前,燭燈燃燒,照亮案幾上竹簡軍務。

“大王,天已晚,您也該歇歇了。”

晉王嗯了一聲。

那宦試探地問道:“楚今日宴席之上表現,大王看在眼中,是否還滿意?”

見晉王不語,老宦才道:“今日宴席之前,宮人不小心用剪子劃壞了琴弦,大王便順勢而為,想借此來試探楚在宴席上會是何反應。”

那琴本就是一普通之琴,并非姬琴公主之琴,卻如此告訴衛蓁,是為了給衛蓁施

“奴婢看這楚確實不一般,竟這般冷靜,臨危不,發覺出琴弦的異樣。尋常子遇到此等況,怕早就跪地求饒,果真如那使臣所說,此在那一衆和親公主中最為不凡,冷靜有謀,大膽且有野心。”

老晉王手握著湯勺,在參湯中,只著面前的軍務。

“至于姬琴公主的孩子,奴婢看大王是否……”

晉王指尖敲了敲桌案,老宦這才噤聲。

不知過了多久,老宦陪在一旁也昏昏睡了,才聽得晉王收起竹簡,冷聲道:“去宮人給他通知一聲,他既然願意做侍衛,那便從明日起,就來寡人的宮殿外當差。”

老宦一愣,隨即道:“喏。”

四角銅燈燃燒,屏風上梅花錯落,夜已深,濃重的影也將老晉王的形一點點吞噬。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上一章
加入書架
下一章

第50章:掌灸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文本过长

20%

A-
A+
目錄
設定
夜間
×

登入

*一秒注册,無需驗證E-mail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