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剛剛才和沈桑寧互通心意的蘇勒,怎麽可能舍得與分別。
何況還是一場自己并無十足把握的戰事。
但在沈桑寧面前,在西涼的所有軍士臣子面前,他必須要做出運籌帷幄的樣子。
“有空的時候,給我寄信。”沈桑寧最後說。
“嗯。”蘇勒想讓寬心,笑笑,“快回去。”
烏烈沒有多說什麽,駕著馬帶沈桑寧離開了,沈桑寧一路上頻頻回頭,直到再也看不清楚王帳前蘇勒的面容,這才罷休。
馬跑遠了,蘇勒回到王帳,從案上堆放在一起的文卷冊子地圖之中,出一封信來。
這封信沒有署名,但若是沈桑寧看見,必定能一眼認出這上面的字跡,屬于哥哥沈濯。
信是五日前寄到漠山的。
上面只有短短兩句話:
“聖上已起兵,派我來鎮。”
“計劃可行。”
外頭將士們發出整齊又響徹雲霄的呼號聲,蘇勒將那信在火上燒了,走出了王帳。
-
沈桑寧一路都很沉默。
一開始速度很慢,後來一言不發地夾住馬腹,讓逐雲的速度越來越快,後來行進一片沙礫衆多的荒漠,烏烈只得提醒王後慢些。
回去西涼,照舊是兩日的時間,沈桑寧有娜依和雲岫照顧,只是經常看著馬蹄下不斷向後退的景,就出神地開始想前線戰事。
烏烈能看出一路都心不在焉,說了些安的話,終究沒有安進沈桑寧心裏。
直到某日沈桑寧又忍不住問起,一般前線會遇到哪些危險時,烏烈只道:“王後放心吧。”
“他不會那麽容易死。”
沈桑寧微怔。
蘇勒的左膀右臂,烏烈和胡塞兩人,都是他從小的玩伴,胡塞寡言,烏烈的格倒是相當不羈隨,也只有他,能說出些別人不敢說的話。
“前首領留下了將近二十個兒子。但現在,王後您可曾在西涼看到他們其中任何一人?”
“王後你得相信,一個十二歲孤前往群狼環伺的玉京,又平安活著回來,後來去邊地帶兵七年,又在二十餘人的鬥爭中為最終的那一個人,他絕不僅僅有能力。”
“他還有運,強運。”烏烈只道,“神會保佑他。”
沈桑寧道:“他十二歲被送去玉京,僅僅是因為瞳嗎......”
這聽上去實在有些稽。
“他出生的時候,前首領已經有十餘個兒子了,換做是誰,也會隨意些。”烏烈道,“何況,還有他母親的事。”
見沈桑寧想問,烏烈卻不準備再繼續往下說:“王後,這件事還是不知道為妙。”
“總之,您同我們一樣,相信他就行了。”
沈桑寧悶悶點了下頭,烏烈剛剛說的,讓心驚。
如今見到的已經是久經歷練的蘇勒,細細推來,蘇勒在這個年紀,已經經歷了質子歲月,并且開始在邊境帶兵了。
西涼已經夠偏夠遠,西涼人所說的“邊境”,那該是個什麽恐怖的地方?
兩日後,沈桑寧回了西涼。
側殿的樣子一如既往,青嬤嬤和柳絮將殿各種件都收拾得整整齊齊。但前方又起了戰事的消息已經傳了回來,整個西涼的宮殿彌漫著惴惴的氣息。
食沒有缺,裳也是穿慣了的那些,只是白天開始顯而易見地變短,往往還沒吃過晚膳,一擡頭便發現天已經黑了。
寫滿西涼話的冊子是再也看不進去了,唯有翻翻從大孟帶來的醫書,讀一讀當初母妃的圈點和批注,沈桑寧才能稍稍平靜一些。
除了擔心蘇勒,沈桑寧還擔心古麗和法依則。他們兩個剛剛新婚,不多久就遇見戰事,只怕還沒能好好休息,便又得去打仗。
雲岫和柳絮發現,不過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沈桑寧便又瘦了回去。
簡直和剛來西涼,飲食不適應的時候差不多了。
雲岫和柳絮只能變著花樣地勸沈桑寧多吃些,但無濟于事。
某日,沈桑寧找到烏烈,詢問若是從前線寄信回來,得多久能送到。
烏烈深深看了一眼,把原本的五日故意說了十日。
沈桑寧信了,但卻道:“原來只需十日。”
但自那日與蘇勒分別後,便沒有收到過蘇勒親筆寫的書信。
明明臨走前還叮囑過他。
烏烈垂眸看。
按照他對于戰事的了解,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來信,想必前方的戰況不佳。
但他什麽也沒有說,怕徒增沈桑寧的擔憂。
不過,消息還是傳來了。
那日的天沉沉的,沈桑寧總覺得有些不安。
雲岫勸了幾聲休息,沈桑寧雖躺下,但輾轉反側,難以眠。
殿外的馬蹄聲便在此刻響起了。那馬蹄聲焦急,沈桑寧一下子坐了起來,急忙對雲岫道:“出去看看,是不是前線來信了!”
雲岫趕忙應了一聲,便離開了殿。
沈桑寧也飛快套上了外衫,往殿外走。
是來信了,但不是書信,是口信。
是蘇勒的口信,說前方戰事吃,要求西涼增援。
烏烈自戰爭開始後便沒有睡過好覺,往往夙興夜寐,即便睡也是和而臥。
聽到消息,自是直接翻坐起,沉著聲問了那使者一些況,隨後便了幾位臣子一同進了殿,開始研究地圖和對策。
議事的殿中燈火亮了一晚,愈發增添沈桑寧的不安,殿出的所有人看見,都帶著些諱莫如深的表,更沈桑寧相信,有事瞞著自己。
臨近天亮,從烏烈的口中撬出了消息。
這才知曉,原是前線已經張到如此地步,而蘇勒,竟也了傷。
沈桑寧坐不住了,對從殿中走出的烏烈道:“你們不是要增援麽?我要去。”
烏烈皺了皺眉,原先他對王後還能和悅,此刻卻被繁重的軍務得有些不耐煩了:“王後,您知道這主意并不明智。”
他也換了裝,不多時便要出發,一邊毫不留地拒絕,一邊腳步不停。
沈桑寧看他從自己邊越了過去,趕忙據理力爭道:“我會醫!”
烏烈的背影停了停,隨後繼續往前走。
“他們傷的人很多,是不是?我會一些醫,讓我去,我能起到作用!”沈桑寧見他遲疑,又繼續道,“在前線,醫者永遠也不嫌多!”
這話烏烈停下了腳步,仰頭看了一眼天,長嘆一口氣。
“但願王上在前線看到您,不會以照看不周之罪將我直接就地決。”
烏烈回看:“王後,收拾東西吧,留給我們的只有一盞茶的時間。”
-
馬蹄飛奔,朝向的不是河西。
沈桑寧心下疑,便問起烏烈,得到的回答是前線軍士們已經兵分三路進行包抄,不與河西的大孟軍進行正面作戰,此行他們的目的地,不是河西,而是敕城。
沈桑寧細細問起,這才知道敕城在百年前還是敕族建立的城邦,位于東北方,常年有商隊來往。
但後來一場千年難遇的風沙襲來,將敕城整個掩蓋在了黃沙底下,那些功逃離的敕族并未再建立新的城邦,大約是從這次飛來橫禍中長了教訓,選擇了游牧而居。
并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被姜暨率兵鯨吞。
“也就是說。”沈桑寧聽懂了,“現在的敕城,沒有人?”
“無人,是一座鬼城。”烏烈淡淡道。
盡管已經無人居住,遍布黃沙,但之前一些高的建築還能留下了不斷壁殘垣,倒是大軍安掩的絕佳地址。
悶頭策馬了兩天一夜,烏烈和沈桑寧帶著一隊增援軍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敕城。
一陣風吹過,將敕城地上的黃沙掀起,殘缺的城門上依稀還可以辨認出西涼文字,但已經在風沙侵蝕下變得搖搖墜。
這座城正如沈桑寧想的那樣,空無一人,若不是烏烈所說,斷然不會認為,此刻西涼有一批大軍正躲藏在裏面。
“王上在這裏麽?”問。
“在。”
“走吧。”烏烈看了此此景并未有什麽表示,淡淡地走在前面,過那城門。
城一片蕭條,地上竟然還能看到些骨頭,沈桑寧心中一駭,這些日子在西涼,見到的骨已然不,但地上那骨頭的形狀與大小,竟像是人骨。
烏烈看出沈桑寧言又止,便道:“王後猜得沒錯,正是人骨。”
“先前黃沙雖然掩蓋了敕城,但是商隊并未放棄從這裏經過,因為這些建築可以遮擋風沙,商隊可休整片刻。”烏烈解釋道,馬并未停下來,像是已經對此見慣不慣了似的。
“那些商隊會用人骨作為路標。”
沈桑寧慢慢點了點頭。
也發覺,烏烈也正用這些人骨辨別著方向,一路順著有路標的地方前進。
這些敕族人,大約想不到在被黃沙掩埋的千百年之後,自己的骨頭會被後人翻出來,以這種方式再次利用。
“晚上偶爾還會有鬼火。”烏烈想了想,又叮囑道,“若王後看見,不要害怕,也不要跑。否則那鬼火會跟上來。”
“我都記著了。”
盡管沈桑寧在西涼,已經覺得生活比玉京苦了許多,但今日來到鬼城敕城,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苦難外還有更深更重的苦難。
敕城并不大,但裏面道路竟有些難找。烏烈靠著那些人骨艱難辨別著方向。
聽見馬蹄聲,裏面的人先是警惕地探出半邊臉,當看到來者是沈桑寧和烏烈,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趕忙向蘇勒報告,然後迎了出來。
人走出來之後,增援軍們終在一建築後看到了他們。
人數不多,恐不到百人,敕城的地形特點,若藏過多人必定會暴。
蘇勒走了過來,卻第一眼看見了沈桑寧,眸子驀地一寒,轉向了烏烈。
“你忘記本王先前說的話了?”
第 45 章
剛剛才和沈桑寧互通心意的蘇勒,怎麽可能舍得與分別。
何況還是一場自己并無十足把握的戰事。
但在沈桑寧面前,在西涼的所有軍士臣子面前,他必須要做出運籌帷幄的樣子。
“有空的時候,給我寄信。”沈桑寧最後說。
“嗯。”蘇勒想讓寬心,笑笑,“快回去。”
烏烈沒有多說什麽,駕著馬帶沈桑寧離開了,沈桑寧一路上頻頻回頭,直到再也看不清楚王帳前蘇勒的面容,這才罷休。
馬跑遠了,蘇勒回到王帳,從案上堆放在一起的文卷冊子地圖之中,出一封信來。
這封信沒有署名,但若是沈桑寧看見,必定能一眼認出這上面的字跡,屬于哥哥沈濯。
信是五日前寄到漠山的。
上面只有短短兩句話:
“聖上已起兵,派我來鎮。”
“計劃可行。”
外頭將士們發出整齊又響徹雲霄的呼號聲,蘇勒將那信在火上燒了,走出了王帳。
-
沈桑寧一路都很沉默。
一開始速度很慢,後來一言不發地夾住馬腹,讓逐雲的速度越來越快,後來行進一片沙礫衆多的荒漠,烏烈只得提醒王後慢些。
回去西涼,照舊是兩日的時間,沈桑寧有娜依和雲岫照顧,只是經常看著馬蹄下不斷向後退的景,就出神地開始想前線戰事。
烏烈能看出一路都心不在焉,說了些安的話,終究沒有安進沈桑寧心裏。
直到某日沈桑寧又忍不住問起,一般前線會遇到哪些危險時,烏烈只道:“王後放心吧。”
“他不會那麽容易死。”
沈桑寧微怔。
蘇勒的左膀右臂,烏烈和胡塞兩人,都是他從小的玩伴,胡塞寡言,烏烈的格倒是相當不羈隨,也只有他,能說出些別人不敢說的話。
“前首領留下了將近二十個兒子。但現在,王後您可曾在西涼看到他們其中任何一人?”
“王後你得相信,一個十二歲孤前往群狼環伺的玉京,又平安活著回來,後來去邊地帶兵七年,又在二十餘人的鬥爭中為最終的那一個人,他絕不僅僅有能力。”
“他還有運,強運。”烏烈只道,“神會保佑他。”
沈桑寧道:“他十二歲被送去玉京,僅僅是因為瞳嗎......”
這聽上去實在有些稽。
“他出生的時候,前首領已經有十餘個兒子了,換做是誰,也會隨意些。”烏烈道,“何況,還有他母親的事。”
見沈桑寧想問,烏烈卻不準備再繼續往下說:“王後,這件事還是不知道為妙。”
“總之,您同我們一樣,相信他就行了。”
沈桑寧悶悶點了下頭,烏烈剛剛說的,讓心驚。
如今見到的已經是久經歷練的蘇勒,細細推來,蘇勒在這個年紀,已經經歷了質子歲月,并且開始在邊境帶兵了。
西涼已經夠偏夠遠,西涼人所說的“邊境”,那該是個什麽恐怖的地方?
兩日後,沈桑寧回了西涼。
側殿的樣子一如既往,青嬤嬤和柳絮將殿各種件都收拾得整整齊齊。但前方又起了戰事的消息已經傳了回來,整個西涼的宮殿彌漫著惴惴的氣息。
食沒有缺,裳也是穿慣了的那些,只是白天開始顯而易見地變短,往往還沒吃過晚膳,一擡頭便發現天已經黑了。
寫滿西涼話的冊子是再也看不進去了,唯有翻翻從大孟帶來的醫書,讀一讀當初母妃的圈點和批注,沈桑寧才能稍稍平靜一些。
除了擔心蘇勒,沈桑寧還擔心古麗和法依則。他們兩個剛剛新婚,不多久就遇見戰事,只怕還沒能好好休息,便又得去打仗。
雲岫和柳絮發現,不過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沈桑寧便又瘦了回去。
簡直和剛來西涼,飲食不適應的時候差不多了。
雲岫和柳絮只能變著花樣地勸沈桑寧多吃些,但無濟于事。
某日,沈桑寧找到烏烈,詢問若是從前線寄信回來,得多久能送到。
烏烈深深看了一眼,把原本的五日故意說了十日。
沈桑寧信了,但卻道:“原來只需十日。”
但自那日與蘇勒分別後,便沒有收到過蘇勒親筆寫的書信。
明明臨走前還叮囑過他。
烏烈垂眸看。
按照他對于戰事的了解,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來信,想必前方的戰況不佳。
但他什麽也沒有說,怕徒增沈桑寧的擔憂。
不過,消息還是傳來了。
那日的天沉沉的,沈桑寧總覺得有些不安。
雲岫勸了幾聲休息,沈桑寧雖躺下,但輾轉反側,難以眠。
殿外的馬蹄聲便在此刻響起了。那馬蹄聲焦急,沈桑寧一下子坐了起來,急忙對雲岫道:“出去看看,是不是前線來信了!”
雲岫趕忙應了一聲,便離開了殿。
沈桑寧也飛快套上了外衫,往殿外走。
是來信了,但不是書信,是口信。
是蘇勒的口信,說前方戰事吃,要求西涼增援。
烏烈自戰爭開始後便沒有睡過好覺,往往夙興夜寐,即便睡也是和而臥。
聽到消息,自是直接翻坐起,沉著聲問了那使者一些況,隨後便了幾位臣子一同進了殿,開始研究地圖和對策。
議事的殿中燈火亮了一晚,愈發增添沈桑寧的不安,殿出的所有人看見,都帶著些諱莫如深的表,更沈桑寧相信,有事瞞著自己。
臨近天亮,從烏烈的口中撬出了消息。
這才知曉,原是前線已經張到如此地步,而蘇勒,竟也了傷。
沈桑寧坐不住了,對從殿中走出的烏烈道:“你們不是要增援麽?我要去。”
烏烈皺了皺眉,原先他對王後還能和悅,此刻卻被繁重的軍務得有些不耐煩了:“王後,您知道這主意并不明智。”
他也換了裝,不多時便要出發,一邊毫不留地拒絕,一邊腳步不停。
沈桑寧看他從自己邊越了過去,趕忙據理力爭道:“我會醫!”
烏烈的背影停了停,隨後繼續往前走。
“他們傷的人很多,是不是?我會一些醫,讓我去,我能起到作用!”沈桑寧見他遲疑,又繼續道,“在前線,醫者永遠也不嫌多!”
這話烏烈停下了腳步,仰頭看了一眼天,長嘆一口氣。
“但願王上在前線看到您,不會以照看不周之罪將我直接就地決。”
烏烈回看:“王後,收拾東西吧,留給我們的只有一盞茶的時間。”
-
馬蹄飛奔,朝向的不是河西。
沈桑寧心下疑,便問起烏烈,得到的回答是前線軍士們已經兵分三路進行包抄,不與河西的大孟軍進行正面作戰,此行他們的目的地,不是河西,而是敕城。
沈桑寧細細問起,這才知道敕城在百年前還是敕族建立的城邦,位于東北方,常年有商隊來往。
但後來一場千年難遇的風沙襲來,將敕城整個掩蓋在了黃沙底下,那些功逃離的敕族并未再建立新的城邦,大約是從這次飛來橫禍中長了教訓,選擇了游牧而居。
并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被姜暨率兵鯨吞。
“也就是說。”沈桑寧聽懂了,“現在的敕城,沒有人?”
“無人,是一座鬼城。”烏烈淡淡道。
盡管已經無人居住,遍布黃沙,但之前一些高的建築還能留下了不斷壁殘垣,倒是大軍安掩的絕佳地址。
悶頭策馬了兩天一夜,烏烈和沈桑寧帶著一隊增援軍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敕城。
一陣風吹過,將敕城地上的黃沙掀起,殘缺的城門上依稀還可以辨認出西涼文字,但已經在風沙侵蝕下變得搖搖墜。
這座城正如沈桑寧想的那樣,空無一人,若不是烏烈所說,斷然不會認為,此刻西涼有一批大軍正躲藏在裏面。
“王上在這裏麽?”問。
“在。”
“走吧。”烏烈看了此此景并未有什麽表示,淡淡地走在前面,過那城門。
城一片蕭條,地上竟然還能看到些骨頭,沈桑寧心中一駭,這些日子在西涼,見到的骨已然不,但地上那骨頭的形狀與大小,竟像是人骨。
烏烈看出沈桑寧言又止,便道:“王後猜得沒錯,正是人骨。”
“先前黃沙雖然掩蓋了敕城,但是商隊并未放棄從這裏經過,因為這些建築可以遮擋風沙,商隊可休整片刻。”烏烈解釋道,馬并未停下來,像是已經對此見慣不慣了似的。
“那些商隊會用人骨作為路標。”
沈桑寧慢慢點了點頭。
也發覺,烏烈也正用這些人骨辨別著方向,一路順著有路標的地方前進。
這些敕族人,大約想不到在被黃沙掩埋的千百年之後,自己的骨頭會被後人翻出來,以這種方式再次利用。
“晚上偶爾還會有鬼火。”烏烈想了想,又叮囑道,“若王後看見,不要害怕,也不要跑。否則那鬼火會跟上來。”
“我都記著了。”
盡管沈桑寧在西涼,已經覺得生活比玉京苦了許多,但今日來到鬼城敕城,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苦難外還有更深更重的苦難。
敕城并不大,但裏面道路竟有些難找。烏烈靠著那些人骨艱難辨別著方向。
聽見馬蹄聲,裏面的人先是警惕地探出半邊臉,當看到來者是沈桑寧和烏烈,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趕忙向蘇勒報告,然後迎了出來。
人走出來之後,增援軍們終在一建築後看到了他們。
人數不多,恐不到百人,敕城的地形特點,若藏過多人必定會暴。
蘇勒走了過來,卻第一眼看見了沈桑寧,眸子驀地一寒,轉向了烏烈。
“你忘記本王先前說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