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每年都有一次全家人一道出國的長途旅行, 從雙胞胎五歲那年開始, 之後沒間斷過。
起初是紀星一手挽著韓廷, 一手牽著一串雙胞胎, 琛兒走在弟弟邊幫爸媽看著他倆。漸漸,是紀星一手挽著韓廷, 一手牽著瑾兒。瑜兒撒丫子竄,琛兒跟著守他。再往後, 紀星仍挽著韓廷, 高不斷上竄的兒子們則各自走路聊天。
一年一年,孩子們越長越高, 紀星了家裏的小矮人。
有時瑜兒會走上前來, 從背後抱住紀星,下擱在頭頂上,笑話:“媽媽,你怎麽這麽矮了?”
琛兒更是時常就對勾肩搭背,跟攬小弟一樣。
就連最安靜的瑾兒有次在布拉格的街頭等冰淇淋時,回頭看半晌, 忽然就拿手在頭上輕撓了一下, 笑得眼角彎彎。
紀星對韓廷說:“你兒子欺負我。”
韓廷說:“那不要他們了,全扔這兒別帶回國了。”說著把攬過來, 了的頭頂。
紀星:“……”
三個小夥子笑一團。
飛逝,到了結婚第二十五個年頭, 韓廷跟琛兒他們說, 下一年不會再帶他們集出行, 之後他想花更多時間單獨陪紀星旅行。等再過個十幾二十年,他們想要孝敬帶父母出來玩,況另論。
那次旅行去了德國的新天鵝堡。紀星很開心,路上絮絮叨叨跟兒子講當年和韓廷在慕尼黑的事。他和的故事,講過無數遍,從小卡片星星吊墜,講到他曾為救而摔下樓。每次都樂此不疲。
琛兒他們從小聽到大,毫也不意外他們那冷靜克己的父親會做出那些事。他們之間的,孩子們得清清楚楚。
是家裏最的一部分。小時候,他們調皮惹了事,眼看韓廷要責罰,便跑去紀星那兒求助,只要不是原則問題,紀星放聲音撒個,韓廷就放過了。韓廷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工作,人總是習慣冷肅;但紀星總能讓他很快放松下來,他的幽默逗趣也多半因而生。
等到他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父親倒是比以前和了些,母親則沒什麽太大變化,仍是樂觀又心。
結婚三十年時,韓廷和紀星開始逐步放手東揚的事務,給兒子們打理。那之後的很多年,他們的工作愈發自由隨,更像是平日裏打發時的消遣。夫婦倆上班也是待一塊討論下市場形勢,分析預測下未來走向,聊一些生活瑣事,在公司坐上一會兒便出去逛街玩兒了。
紀星年紀越大,卻越像小孩子,依然對街上的零食興趣,也喜好參觀品店買些小玩意小飾品放家裏屯著。韓廷上笑話幾句,卻總由著陪著。
有次他看見一個致的音樂盒子,上了發條裏頭就唱著“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歌。韓廷居然很喜歡,買回去放在床頭,時不時就擰上讓它唱歌。
一天一天,他們漸漸老去,漸漸和周圍年輕的世界格格不。
當孩子們長大,有了新的生活重心和圈子,他們倆安靜地退回自己的世界裏,只有彼此,過得比原來更加純粹幹淨了。
生命是一條漫長的河流,在走過中間那段波瀾壯闊洶湧奔騰的開闊流域後,終于越收越窄,流向平靜無波的地平線。
他們生命裏剩下的東西越來越,紀星仍是挽著韓廷的手臂一路走,也一路扔下很多外之——曾經的工作,榮譽,名聲,地位;曾經的豪,鬥志,熱,激——曾經附著在上的所有標簽散落一路。到最後,留下的只有最純粹的彼此。
有一年,夜裏有紅月亮。
韓廷帶紀星去樓頂看,不小心吸進冷風,之後開始咳嗽,引發了很嚴重的肺炎,在重癥監護室裏住了兩三個星期。
最危急的那幾天,他的肺葉幾乎要喪失功能,醫生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紀星守在醫院裏哪兒都不肯去,不眠不休,眼睛都哭腫了,誰勸都不聽。
等韓廷病好轉過來,紀星人瘦了整整一圈。
也是那次,一貫安靜的韓瑾私下和父親對話,問他有沒有想過會怎麽離開這個世界。
韓瑾說:“我希爸爸和媽媽都能在睡夢中離開,沒有任何痛苦憾,幸福地壽終正寢。”
韓廷說:“壽終正寢,是人生最好的結束方式。我希你媽媽是這樣,不要苦。”
韓瑾默了會兒,問:“你呢?”
韓廷說:“如果你媽媽先走,我可以。……如果我先走,大概不能這麽安靜地走,怎麽也得跟說一聲道別。”
韓瑾又是沉默許久,說:“也是。不然要生氣的。”
韓廷極淡地笑了一下,說:“是啊,這幾年脾氣越來越驕縱了。”
韓瑾又問:“你希誰先走?”
韓廷想了很久,說:“。……我不放心。”
後來韓瑾又去問過紀星。
紀星只說:“我不管。反正我活著一天,他就不準走。”
韓廷那次病倒後,醫生說他會元氣大傷,畢竟人老了歲數擺在那兒,以後子骨會很弱。但也不知是紀星的各種照顧有加,還是他心理上有什麽別的想法,他竟也一點一點生生把子調了回來,重新恢複了曾經的朗。
紀星這才喜笑開,卻也依然謹慎有加,對韓廷的飲食和日常鍛煉照顧得比營養師和教練還周到。
自那之後,韓瑾和哥哥弟弟們都覺得媽媽越來越像個小孩子,天黏著賴著韓廷,分開哪怕只是一天都不行,不跟他在一起就生氣。韓廷也是去哪兒都必定帶著,幾乎是形影不離。
有次韓瑜嘆:“你說都過了這麽多年了,他倆還跟以前一樣好,不對,我瞧著是更好了。”
韓琛說:“他們這歲數,過一天一天,過完了,就再也不見了。當然舍不得了。下輩子,誰知道還有沒有呢?”
一天一天,人生像是一顆加速落的星辰。往後的很多年,他們相依為命,過得平淡,幸福;好的日子如流沙,越來越快,到最後一點,想要拼命抓住的時候,手心的沙已所剩無幾。
再次病倒的時候,韓廷心裏已有預,知道這次自己時日無多了。他把紀星留在病床邊,哪裏也不許去。
紀星也心中了然。這次,一次沒哭,天天守著他,陪他聊天說話。沒有主線,沒有邏輯,想到什麽講什麽,一會兒說起年輕時有次吵架吵了不到一分鐘就和好,一會兒說起那次在雪的地方摔了個跟頭,一會兒又說年輕時在慕尼黑到的老爺爺老,恐怕早在很多年前就離開人世了。
而他和竟也就這樣走過了漫漫的一生。
似乎很長,因為回憶已經填滿;卻又似乎很短,因為仍然不舍分離。
這一生的緣分啊,怎麽這麽快就要盡了呢。
他和似乎想在最後幾天把過去的路在回憶裏再走一遍,又似乎想把最後的時再拉得長一點,再長一點。但那一刻終究還是到來了。
那是個秋天,窗外的銀杏葉全黃了,連也是金燦燦的,灑在韓廷蒼白卻依然英氣俊朗的臉上。
晚輩們全跪在床邊,聽著他清晰明了地代後事,教他們好好做人做事,承擔責任不負東揚,教他們更加善待他們的母親。
唯獨紀星一人坐在窗邊,離得遠遠的,留一個側面,不看任何人。
待韓廷代完一切,些微吃力地回頭去看。紀星側著臉,看著窗外凋零的黃葉,安安靜靜,只有下上一顆顆的淚像斷線的珠子往下墜。
瑜兒哭著:“媽。”
跟沒聽見似的,不回應,也不過來,唯有眼淚無聲地掉。
韓廷目深深,凝視的側臉,好像看著很遠的人,又好像近在咫尺。
不肯過去他邊,執拗地以為只要不過去,不讓他代後事,不他放心,不跟他告別,就能死死拖住他,他走不了。哪怕拖他在這世上多留一刻都好。
哪怕不看他,只是餘知道他躺在床上遙遙著就好。
他靜靜了很久,那目仿佛穿了一生的時間。
“星兒。”他終于還是喚了。
猛地一,終于還是聽話地回了頭,角癟下去,像盡委屈的孩子。韓廷眼中淚霧彌漫,朝手,幾乎是撲過去握住了他的手,握到他手裏一張卡片,出來一看。
“原諒卡
使用此卡片,讓小星星原諒韓先生一次。(ˇˇ)
本卡片僅限韓廷使用,最終解釋權歸紀星所有。”
那一年生日的禮卡早已陸陸續續被他用完,唯獨剩下這最後一張。
他這一生,不曾負;不曾做過任何一件需要祈求原諒的事。
唯獨這一件,他要離先去了。
無聲痛哭,過朦朧的淚眼,他目深深膠在眼中,是刻生命的恩,是不舍,是依,是抱歉。
他還不想走,但已無力回天。
將他的手在臉頰邊,輕輕點頭:“好。”
“星……”他還想說什麽,手忽然用了力,攥住,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要用盡此生最後的力量告訴一句話……
頃刻淚如雨下:“我知道。我都知道。”
他眼神終于釋然,低低說了句:“我不會走太遠。”
不停點頭,一下下吻他的手心,他溫熱的手指在臉頰上輕輕一,停在了間。
將面孔埋進他掌心。
韓廷,和你結婚,做你妻子的這些年,我過得很幸福。每一天都很幸福。謝謝你。
韓廷走後,韓琛他們都很張,天天守著紀星,怕承不住打擊崩潰下去。
但紀星表現得非常平靜,并沒有大悲大慟。人到了這歲數,天命到了,生死已經看開。
可他們也都清楚,母親在世上將留的時日,也不多了。
一個月後,韓廷生日的前一夜,紀星仍和往年一樣睡不著。
琛兒他們三個去陪,陪講話,講起了韓廷的一生。那一年的東揚,早已是子公司遍布世界的全球寡頭企業。
那天,紀星一邊和孩子們講述著韓廷的事,一邊撥弄著韓廷留下的那個八音盒,很晚才睡。
那晚做了一個很長的夢,現實的夢——夢見一個多月前跟韓廷坐在醫院樓下的花園裏聊天時,韓廷撿起一片銀杏葉子送給了;夢見五年前他找人移了一顆桂花樹到院子裏,說開花的時候像滿庭繁星;的夢順著時倒流回去,夢見東揚醫療的DC進駐歐市場時韓廷在講臺上講話,意氣風發;夢見那年暑假,戴著墨鏡的韓廷拉著的手走在鹿特丹街頭,後跟著三個高高瘦瘦的戴著墨鏡的兒子;夢見有次為他慶祝生日後他抱著深吻了許久,吻得都快不過氣;夢見有次爭吵中他突然拿出安靜卡,立刻閉了又噗嗤大笑起來;夢見有次逛街,他推著坐在嬰兒車裏的琛兒,忽然側頭吻了下的額頭;夢見結婚時他隔著婚紗親吻的臉頰;夢見他在大會講臺上宣布免費開放DC前十年的資料;夢見國,夢見深圳,夢見慕尼黑,夢見**,夢見……故事一開始的那年冬天,車窗落下來,他清黑的桃花般的眼睛。
韓先生,認識你很高興,此生承蒙關照了。
第二天早上,紀星再沒有睜開眼睛,很平靜安詳地去了。
而韓琛還沒來得及問,父親臨走前,在病床前說的那句“我知道。我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那是只屬于和他的,隨著他們的離去塵封土。不需要人知道,也不會再有人知道,很多很多年前,他坐在公車的最後一排,對邊的說,
“我所認為的,大概要到人生的盡頭。回首之時,蓋棺定論。”
那時,夏風吹進車窗,他們還很年輕。
(全文完)
韓家每年都有一次全家人一道出國的長途旅行, 從雙胞胎五歲那年開始, 之後沒間斷過。
起初是紀星一手挽著韓廷, 一手牽著一串雙胞胎, 琛兒走在弟弟邊幫爸媽看著他倆。漸漸,是紀星一手挽著韓廷, 一手牽著瑾兒。瑜兒撒丫子竄,琛兒跟著守他。再往後, 紀星仍挽著韓廷, 高不斷上竄的兒子們則各自走路聊天。
一年一年,孩子們越長越高, 紀星了家裏的小矮人。
有時瑜兒會走上前來, 從背後抱住紀星,下擱在頭頂上,笑話:“媽媽,你怎麽這麽矮了?”
琛兒更是時常就對勾肩搭背,跟攬小弟一樣。
就連最安靜的瑾兒有次在布拉格的街頭等冰淇淋時,回頭看半晌, 忽然就拿手在頭上輕撓了一下, 笑得眼角彎彎。
紀星對韓廷說:“你兒子欺負我。”
韓廷說:“那不要他們了,全扔這兒別帶回國了。”說著把攬過來, 了的頭頂。
紀星:“……”
三個小夥子笑一團。
飛逝,到了結婚第二十五個年頭, 韓廷跟琛兒他們說, 下一年不會再帶他們集出行, 之後他想花更多時間單獨陪紀星旅行。等再過個十幾二十年,他們想要孝敬帶父母出來玩,況另論。
那次旅行去了德國的新天鵝堡。紀星很開心,路上絮絮叨叨跟兒子講當年和韓廷在慕尼黑的事。他和的故事,講過無數遍,從小卡片星星吊墜,講到他曾為救而摔下樓。每次都樂此不疲。
琛兒他們從小聽到大,毫也不意外他們那冷靜克己的父親會做出那些事。他們之間的,孩子們得清清楚楚。
是家裏最的一部分。小時候,他們調皮惹了事,眼看韓廷要責罰,便跑去紀星那兒求助,只要不是原則問題,紀星放聲音撒個,韓廷就放過了。韓廷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工作,人總是習慣冷肅;但紀星總能讓他很快放松下來,他的幽默逗趣也多半因而生。
等到他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父親倒是比以前和了些,母親則沒什麽太大變化,仍是樂觀又心。
結婚三十年時,韓廷和紀星開始逐步放手東揚的事務,給兒子們打理。那之後的很多年,他們的工作愈發自由隨,更像是平日裏打發時的消遣。夫婦倆上班也是待一塊討論下市場形勢,分析預測下未來走向,聊一些生活瑣事,在公司坐上一會兒便出去逛街玩兒了。
紀星年紀越大,卻越像小孩子,依然對街上的零食興趣,也喜好參觀品店買些小玩意小飾品放家裏屯著。韓廷上笑話幾句,卻總由著陪著。
有次他看見一個致的音樂盒子,上了發條裏頭就唱著“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歌。韓廷居然很喜歡,買回去放在床頭,時不時就擰上讓它唱歌。
一天一天,他們漸漸老去,漸漸和周圍年輕的世界格格不。
當孩子們長大,有了新的生活重心和圈子,他們倆安靜地退回自己的世界裏,只有彼此,過得比原來更加純粹幹淨了。
生命是一條漫長的河流,在走過中間那段波瀾壯闊洶湧奔騰的開闊流域後,終于越收越窄,流向平靜無波的地平線。
他們生命裏剩下的東西越來越,紀星仍是挽著韓廷的手臂一路走,也一路扔下很多外之——曾經的工作,榮譽,名聲,地位;曾經的豪,鬥志,熱,激——曾經附著在上的所有標簽散落一路。到最後,留下的只有最純粹的彼此。
有一年,夜裏有紅月亮。
韓廷帶紀星去樓頂看,不小心吸進冷風,之後開始咳嗽,引發了很嚴重的肺炎,在重癥監護室裏住了兩三個星期。
最危急的那幾天,他的肺葉幾乎要喪失功能,醫生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紀星守在醫院裏哪兒都不肯去,不眠不休,眼睛都哭腫了,誰勸都不聽。
等韓廷病好轉過來,紀星人瘦了整整一圈。
也是那次,一貫安靜的韓瑾私下和父親對話,問他有沒有想過會怎麽離開這個世界。
韓瑾說:“我希爸爸和媽媽都能在睡夢中離開,沒有任何痛苦憾,幸福地壽終正寢。”
韓廷說:“壽終正寢,是人生最好的結束方式。我希你媽媽是這樣,不要苦。”
韓瑾默了會兒,問:“你呢?”
韓廷說:“如果你媽媽先走,我可以。……如果我先走,大概不能這麽安靜地走,怎麽也得跟說一聲道別。”
韓瑾又是沉默許久,說:“也是。不然要生氣的。”
韓廷極淡地笑了一下,說:“是啊,這幾年脾氣越來越驕縱了。”
韓瑾又問:“你希誰先走?”
韓廷想了很久,說:“。……我不放心。”
後來韓瑾又去問過紀星。
紀星只說:“我不管。反正我活著一天,他就不準走。”
韓廷那次病倒後,醫生說他會元氣大傷,畢竟人老了歲數擺在那兒,以後子骨會很弱。但也不知是紀星的各種照顧有加,還是他心理上有什麽別的想法,他竟也一點一點生生把子調了回來,重新恢複了曾經的朗。
紀星這才喜笑開,卻也依然謹慎有加,對韓廷的飲食和日常鍛煉照顧得比營養師和教練還周到。
自那之後,韓瑾和哥哥弟弟們都覺得媽媽越來越像個小孩子,天黏著賴著韓廷,分開哪怕只是一天都不行,不跟他在一起就生氣。韓廷也是去哪兒都必定帶著,幾乎是形影不離。
有次韓瑜嘆:“你說都過了這麽多年了,他倆還跟以前一樣好,不對,我瞧著是更好了。”
韓琛說:“他們這歲數,過一天一天,過完了,就再也不見了。當然舍不得了。下輩子,誰知道還有沒有呢?”
一天一天,人生像是一顆加速落的星辰。往後的很多年,他們相依為命,過得平淡,幸福;好的日子如流沙,越來越快,到最後一點,想要拼命抓住的時候,手心的沙已所剩無幾。
再次病倒的時候,韓廷心裏已有預,知道這次自己時日無多了。他把紀星留在病床邊,哪裏也不許去。
紀星也心中了然。這次,一次沒哭,天天守著他,陪他聊天說話。沒有主線,沒有邏輯,想到什麽講什麽,一會兒說起年輕時有次吵架吵了不到一分鐘就和好,一會兒說起那次在雪的地方摔了個跟頭,一會兒又說年輕時在慕尼黑到的老爺爺老,恐怕早在很多年前就離開人世了。
而他和竟也就這樣走過了漫漫的一生。
似乎很長,因為回憶已經填滿;卻又似乎很短,因為仍然不舍分離。
這一生的緣分啊,怎麽這麽快就要盡了呢。
他和似乎想在最後幾天把過去的路在回憶裏再走一遍,又似乎想把最後的時再拉得長一點,再長一點。但那一刻終究還是到來了。
那是個秋天,窗外的銀杏葉全黃了,連也是金燦燦的,灑在韓廷蒼白卻依然英氣俊朗的臉上。
晚輩們全跪在床邊,聽著他清晰明了地代後事,教他們好好做人做事,承擔責任不負東揚,教他們更加善待他們的母親。
唯獨紀星一人坐在窗邊,離得遠遠的,留一個側面,不看任何人。
待韓廷代完一切,些微吃力地回頭去看。紀星側著臉,看著窗外凋零的黃葉,安安靜靜,只有下上一顆顆的淚像斷線的珠子往下墜。
瑜兒哭著:“媽。”
跟沒聽見似的,不回應,也不過來,唯有眼淚無聲地掉。
韓廷目深深,凝視的側臉,好像看著很遠的人,又好像近在咫尺。
不肯過去他邊,執拗地以為只要不過去,不讓他代後事,不他放心,不跟他告別,就能死死拖住他,他走不了。哪怕拖他在這世上多留一刻都好。
哪怕不看他,只是餘知道他躺在床上遙遙著就好。
他靜靜了很久,那目仿佛穿了一生的時間。
“星兒。”他終于還是喚了。
猛地一,終于還是聽話地回了頭,角癟下去,像盡委屈的孩子。韓廷眼中淚霧彌漫,朝手,幾乎是撲過去握住了他的手,握到他手裏一張卡片,出來一看。
“原諒卡
使用此卡片,讓小星星原諒韓先生一次。(ˇˇ)
本卡片僅限韓廷使用,最終解釋權歸紀星所有。”
那一年生日的禮卡早已陸陸續續被他用完,唯獨剩下這最後一張。
他這一生,不曾負;不曾做過任何一件需要祈求原諒的事。
唯獨這一件,他要離先去了。
無聲痛哭,過朦朧的淚眼,他目深深膠在眼中,是刻生命的恩,是不舍,是依,是抱歉。
他還不想走,但已無力回天。
將他的手在臉頰邊,輕輕點頭:“好。”
“星……”他還想說什麽,手忽然用了力,攥住,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要用盡此生最後的力量告訴一句話……
頃刻淚如雨下:“我知道。我都知道。”
他眼神終于釋然,低低說了句:“我不會走太遠。”
不停點頭,一下下吻他的手心,他溫熱的手指在臉頰上輕輕一,停在了間。
將面孔埋進他掌心。
韓廷,和你結婚,做你妻子的這些年,我過得很幸福。每一天都很幸福。謝謝你。
韓廷走後,韓琛他們都很張,天天守著紀星,怕承不住打擊崩潰下去。
但紀星表現得非常平靜,并沒有大悲大慟。人到了這歲數,天命到了,生死已經看開。
可他們也都清楚,母親在世上將留的時日,也不多了。
一個月後,韓廷生日的前一夜,紀星仍和往年一樣睡不著。
琛兒他們三個去陪,陪講話,講起了韓廷的一生。那一年的東揚,早已是子公司遍布世界的全球寡頭企業。
那天,紀星一邊和孩子們講述著韓廷的事,一邊撥弄著韓廷留下的那個八音盒,很晚才睡。
那晚做了一個很長的夢,現實的夢——夢見一個多月前跟韓廷坐在醫院樓下的花園裏聊天時,韓廷撿起一片銀杏葉子送給了;夢見五年前他找人移了一顆桂花樹到院子裏,說開花的時候像滿庭繁星;的夢順著時倒流回去,夢見東揚醫療的DC進駐歐市場時韓廷在講臺上講話,意氣風發;夢見那年暑假,戴著墨鏡的韓廷拉著的手走在鹿特丹街頭,後跟著三個高高瘦瘦的戴著墨鏡的兒子;夢見有次為他慶祝生日後他抱著深吻了許久,吻得都快不過氣;夢見有次爭吵中他突然拿出安靜卡,立刻閉了又噗嗤大笑起來;夢見有次逛街,他推著坐在嬰兒車裏的琛兒,忽然側頭吻了下的額頭;夢見結婚時他隔著婚紗親吻的臉頰;夢見他在大會講臺上宣布免費開放DC前十年的資料;夢見國,夢見深圳,夢見慕尼黑,夢見**,夢見……故事一開始的那年冬天,車窗落下來,他清黑的桃花般的眼睛。
韓先生,認識你很高興,此生承蒙關照了。
第二天早上,紀星再沒有睜開眼睛,很平靜安詳地去了。
而韓琛還沒來得及問,父親臨走前,在病床前說的那句“我知道。我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那是只屬于和他的,隨著他們的離去塵封土。不需要人知道,也不會再有人知道,很多很多年前,他坐在公車的最後一排,對邊的說,
“我所認為的,大概要到人生的盡頭。回首之時,蓋棺定論。”
那時,夏風吹進車窗,他們還很年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