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諸事不宜 你再也爭不過我了。
衛玠就這麽走了。
婚當日,他一聲不響地離開了蘇家,只留下一張足以贖回蘇積玉所有字畫,還能抵得過書肆半年盈餘的銀票。
蘇妙漪去了書肆、醫館,還有婁縣所有的客棧,最終只確認了一個心灰意冷的事實——
衛玠離開了婁縣,他真的反悔了。
“他是不是……恢複了記憶?”
蘇妙漪攔著醫館的老大夫,不甘心地追問。
“尚未。就連你給他買下的雪蓮都還未曾用完。”
老大夫命藥將那用剩的雪蓮還給了蘇妙漪。
蘇妙漪盯著那該死的雪蓮,本不想手去接,“那他是跟著旁人走了?”
“……”
蘇妙漪垂眼,“是臨安來的那位武娘子?”
“老夫什麽都不知道……”
整個醫館都收了封口費,自是什麽都不會告訴蘇妙漪,老大夫只能言又止,“金鱗豈是池中。那位公子本就不屬于婁縣,蘇小娘子還是莫要再執著了。”
金鱗豈是池中……
這話像是一盆寒涼徹骨的冰水,當頭澆下,蘇妙漪忍不住諷笑出了聲。
從醫館出來,巷口排隊等著拿藥的一群人不知正在聊什麽,聊得熱火朝天,瞧見蘇妙漪時卻不約而同噤了聲。
頂著那些似是同又似是幸災樂禍的目,蘇妙漪目不斜視地經過,可很快又頓住,退了回來。晃了晃手裏盛裝雪蓮的匣盒,問道,“雪蓮賤賣,有人要麽?”
“……”
無人敢應聲。
蘇妙漪轉離開,將那雪蓮隨手扔給了路邊一個病歪歪的乞丐。
婁縣是個小地方,衛玠失蹤不過一兩日,街巷裏就已經傳遍了蘇妙漪大婚當日被新郎棄如敝屣的逸聞。這種癡子薄郎的風月八卦,甚至比什麽朝堂爭鬥、邊疆戰事更為人津津樂道。
蘇積玉原本擔心蘇妙漪被人指指點點,勸在家中閉門不出,好好休息幾日。
可蘇妙漪卻是個天生反骨,越知道旁人都在看的笑話,就偏要像沒事人一樣,該去書肆去書肆,該和人打招呼就打招呼,甚至比平日裏還多了幾分招搖。
偶爾遇到那麽幾個多多舌的,也有自己的法子。
素來長舌的鄰家婆婆同開玩笑,“妙漪啊,好在你那個未婚夫婿不是個圖財的,什麽都沒帶走。要我說,那些婚服啊、妝箱啊,你現在可得好好收著,下次婚的時候都不必再置辦了,直接拿出來就能用!”
蘇妙漪掀,笑容溫順而得,“李婆婆,你日日煎藥,什麽稀奇古怪的方子都用了,怎麽還沒抱上孫兒呢?要我說,這藥灌給您兒媳怕是浪費了,不如直接給您兒子灌幾日試試?”
“……”
茶行的老板也別出心裁安,“蘇娘子,聽說你那未婚夫臨走之前還給你留下了一張銀票,是不是真的?你這樁婚事雖黃了,可卻發了筆橫財,這怎麽能不算是好事呢!”
“是啊,福禍相依、世事難料。孫老板,雖說你上個月才在賭坊輸了個底朝天,可這個月家裏的妾室被孫夫人發賣了,想必能填補不虧空吧?”
“……”
蘇妙漪做了兩年小報,婁縣每家每戶有什麽瑣碎是非,幾乎就沒有不知道的。如此揭了兩三個人的老底後,終于沒人敢再當著的面找的不痛快了。
與此同時,集賢書院的那些學子又開始蠢蠢。
就像衛玠這個人還沒出現時那樣,他們日日往蘇氏書鋪跑,借一兩本書,在書鋪後院一坐便是半日。
蘇妙漪也終于從東側間裏搬了出來,直接在院牆下布置了書案。學子們聊什麽,便一字一句地記下,為晚上的小報收集新聞。
學子們時不時轉頭打量,微笑以對,可眼睫一垂,神便又變得冷淡而麻木。
借著給學子們上茶點的間隙,蘇積玉將蘇妙漪回了東側間。
父二人站在半開的窗欞前,蘇積玉著院中那些侃侃而談的書生,試探道,“妙漪,天涯何無芳草,這婁縣的好男兒多得是,你何不珍惜眼前人……”
“……”
蘇妙漪垂著眼,沒有應答。
蘇積玉又道,“其實那位淩小公子也不錯,雖紈绔了些,但我能看出來,他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只是周圍那些流氓無賴拖累了……”
“淩長風啊。”
院中那些學子不知在聊什麽,竟也忽然提到了淩長風。
“好像幾日都沒見著他了。”
“這有什麽稀奇的,他何時來過書院?”
“淩長風不來書院,自然是沒什麽稀奇的。可他連著幾日都沒在朱鷺巷面,他那些天喊打喊殺的狗子們也不招搖過市了,你們就不覺得奇怪麽?”
蘇妙漪似有所地擡眼。
“你們還沒聽說嗎?”
一人神神地低了聲音,“淩家出事了。淩家經商的船在海上翻了,好巧不巧,淩長風的爹娘都在那條船上,淩長風回汴京就是去奔喪的……”
院中倏然一靜。
蘇妙漪的瞳孔也微微一,和蘇積玉面面相覷,父二人的臉上皆出震愕之。
一則逸聞的消失,必伴隨著另一則新聞的降世。
不過幾日的工夫,婁縣便無人再議論蘇妙漪的婚事,而是都關心起了淩家的天降橫禍。
就連蘇妙漪也被分散了心神。不再沉湎于衛玠離開的落寞裏,而是奔走在淩家老宅和淩長風常去的酒肆,甚至是賭坊,從所有與淩長風有關系的人口中打探消息。
一時間,連蘇積玉都迷了,忍不住和蘇安安探討。
“你姑姑對淩長風究竟是個什麽心思?是人走了,才發現自己深種,還是早就有愫,但礙于家世懸殊一直抑自己……這衛玠和淩長風,究竟喜歡哪個?”
蘇安安正吃著蒸餅,前面的話一句都沒聽懂,只聽懂了一句“蘇妙漪更哪個”,于是斬釘截鐵地說道,“姑姑最喜歡的當然是銅板啊!”
“……”
“就像我最吃的是蒸餅,一見到就會兩眼放,姑姑見了銅板也是這個樣子。雖然我也會吃其他東西,餞果子、瓊葉、米糕……可那些與蒸餅還是不好比的。”
蘇安安三句話離不開吃,卻偏偏說得煞有介事,還問蘇積玉,“三叔公,我說得對嗎?”
蘇積玉訥訥無言,“……吃你的吧。”
下一刻,蘇妙漪風塵仆仆地回了書肆,手裏還拿著一沓稿紙,“淩家這次出海,是自明州港口開洋,載著一船的瓷、玉和綢,近萬件貨,遠赴東瀛。結果在船行出明州海域後,遇上了海盜劫船……”
蘇妙漪匆匆往東側間走,忽地意識到什麽,轉頭去看蘇積玉,“爹,你還愣著做什麽?”
蘇積玉不明所以,但還是跟著蘇妙漪進了屋子。
“沿海的州縣這些年一直人稠峪瘠,可朝廷不僅不予恤,還大肆征用民船。百姓們走投無路,便只能海為盜。海盜猖獗,府又遲遲拿不出應對之策,不商戶如今連出海都不敢了,可淩家似是遇上了什麽難關,還是鋌而走險……”
蘇妙漪回到自己書案前坐下,一邊整理著自己的寫稿,一邊說道,“這是淩家第一次與東瀛做生意,淩氏夫婦十分看重,所以都隨行出了海。沒想到就這麽倒黴遇上了海盜。”
頓了頓,提筆蘸墨,“海上起風波,淩家遭橫禍。紈绔變家主,何複恩仇……以此為題如何?”
見狀,蘇積玉一愣,終于明白蘇妙漪要做什麽,吃驚道,“你要把淩家這樁禍事寫進小報裏?”
蘇妙漪頭也不擡,“否則我到奔走、四下打聽,忙忙碌碌一整日是為了什麽?”
“……”
蘇積玉啞口無言。
他回頭看了一眼屋外專心致志吃蒸餅的蘇安安,忽然覺得自己對兒的了解竟然還不如一個蘇安安。
蘇妙漪最的,竟然真是銅板!
當晚,蘇氏書肆兜售的小報就創造了記錄,賣了足足三百多份。
“淩長風與你的也不淺,你就如此回報他?連他家的災禍都不放過,還要寫出來以此牟利?”
晚些時候,穆蘭又來者不善地出現在書鋪裏,一如衛玠消失的那一夜。
蘇妙漪數著銅板,頭也不擡,“淩家這場禍事,如今傳什麽的都有。我那則新聞,雖然標題起得缺德了些,但容卻沒有一句不實。我還原真相,替淩家正名,又有哪裏對不起淩長風?”
穆蘭今日的心卻好得很,聽了這話也不惱,反而嗤笑一聲,“分明就是為了幾兩碎銀,竟還能說得這麽冠冕堂皇……”
一張請柬被丟在蘇妙漪面前。
蘇妙漪梳著銅板的作一頓。
“蘇妙漪,我要親了。”
穆蘭居高臨下地著,總算揚眉吐氣了一回,“我早就說過,你看男人的眼太差,我一定會嫁在你前頭。”
“……”
蘇妙漪愣住。
“別誤會,這請柬不是你來我婚宴的意思,而是還積玉叔的那張請柬。”
一旁吃東西的蘇安安拾起請柬,後知後覺,“穆蘭姐姐,你也要嫁人了?”
穆蘭笑得一臉得意,“是啊,我要嫁的人,在臨安替知府大人做事,銜嘛,也不算大,從七品……”
蘇妙漪皺皺眉,“臨安府的從七品,如何看上你的?”
本意是想問兩人如何相識,可話一出口,才意識到這麽問會人誤會。
果然,穆蘭沉下臉,冷哼一聲,“怎麽,就許你人見人,還不許有男子對我一見鐘麽?我明日便會隨他一起去臨安,在臨安辦婚宴。”
想起未婚夫婿,穆蘭眉眼間的翳又一掃而空,“蘇妙漪,往後我終于不用每日看你惺惺作態的表演,也不用再聽爹娘誇你如何聰穎能幹了。就算你從前事事勝我一籌又如何,不過是在這朱鷺巷裏風一時罷了……”
說到這兒,穆蘭看向默不作聲的蘇妙漪,眼神裏的咄咄人和鋒芒似乎也和下來,釋然道,“從明日起,我的天地便是整個臨安府。蘇妙漪,你再也爭不過我了。”
第6章 諸事不宜 你再也爭不過我了。
衛玠就這麽走了。
婚當日,他一聲不響地離開了蘇家,只留下一張足以贖回蘇積玉所有字畫,還能抵得過書肆半年盈餘的銀票。
蘇妙漪去了書肆、醫館,還有婁縣所有的客棧,最終只確認了一個心灰意冷的事實——
衛玠離開了婁縣,他真的反悔了。
“他是不是……恢複了記憶?”
蘇妙漪攔著醫館的老大夫,不甘心地追問。
“尚未。就連你給他買下的雪蓮都還未曾用完。”
老大夫命藥將那用剩的雪蓮還給了蘇妙漪。
蘇妙漪盯著那該死的雪蓮,本不想手去接,“那他是跟著旁人走了?”
“……”
蘇妙漪垂眼,“是臨安來的那位武娘子?”
“老夫什麽都不知道……”
整個醫館都收了封口費,自是什麽都不會告訴蘇妙漪,老大夫只能言又止,“金鱗豈是池中。那位公子本就不屬于婁縣,蘇小娘子還是莫要再執著了。”
金鱗豈是池中……
這話像是一盆寒涼徹骨的冰水,當頭澆下,蘇妙漪忍不住諷笑出了聲。
從醫館出來,巷口排隊等著拿藥的一群人不知正在聊什麽,聊得熱火朝天,瞧見蘇妙漪時卻不約而同噤了聲。
頂著那些似是同又似是幸災樂禍的目,蘇妙漪目不斜視地經過,可很快又頓住,退了回來。晃了晃手裏盛裝雪蓮的匣盒,問道,“雪蓮賤賣,有人要麽?”
“……”
無人敢應聲。
蘇妙漪轉離開,將那雪蓮隨手扔給了路邊一個病歪歪的乞丐。
婁縣是個小地方,衛玠失蹤不過一兩日,街巷裏就已經傳遍了蘇妙漪大婚當日被新郎棄如敝屣的逸聞。這種癡子薄郎的風月八卦,甚至比什麽朝堂爭鬥、邊疆戰事更為人津津樂道。
蘇積玉原本擔心蘇妙漪被人指指點點,勸在家中閉門不出,好好休息幾日。
可蘇妙漪卻是個天生反骨,越知道旁人都在看的笑話,就偏要像沒事人一樣,該去書肆去書肆,該和人打招呼就打招呼,甚至比平日裏還多了幾分招搖。
偶爾遇到那麽幾個多多舌的,也有自己的法子。
素來長舌的鄰家婆婆同開玩笑,“妙漪啊,好在你那個未婚夫婿不是個圖財的,什麽都沒帶走。要我說,那些婚服啊、妝箱啊,你現在可得好好收著,下次婚的時候都不必再置辦了,直接拿出來就能用!”
蘇妙漪掀,笑容溫順而得,“李婆婆,你日日煎藥,什麽稀奇古怪的方子都用了,怎麽還沒抱上孫兒呢?要我說,這藥灌給您兒媳怕是浪費了,不如直接給您兒子灌幾日試試?”
“……”
茶行的老板也別出心裁安,“蘇娘子,聽說你那未婚夫臨走之前還給你留下了一張銀票,是不是真的?你這樁婚事雖黃了,可卻發了筆橫財,這怎麽能不算是好事呢!”
“是啊,福禍相依、世事難料。孫老板,雖說你上個月才在賭坊輸了個底朝天,可這個月家裏的妾室被孫夫人發賣了,想必能填補不虧空吧?”
“……”
蘇妙漪做了兩年小報,婁縣每家每戶有什麽瑣碎是非,幾乎就沒有不知道的。如此揭了兩三個人的老底後,終于沒人敢再當著的面找的不痛快了。
與此同時,集賢書院的那些學子又開始蠢蠢。
就像衛玠這個人還沒出現時那樣,他們日日往蘇氏書鋪跑,借一兩本書,在書鋪後院一坐便是半日。
蘇妙漪也終于從東側間裏搬了出來,直接在院牆下布置了書案。學子們聊什麽,便一字一句地記下,為晚上的小報收集新聞。
學子們時不時轉頭打量,微笑以對,可眼睫一垂,神便又變得冷淡而麻木。
借著給學子們上茶點的間隙,蘇積玉將蘇妙漪回了東側間。
父二人站在半開的窗欞前,蘇積玉著院中那些侃侃而談的書生,試探道,“妙漪,天涯何無芳草,這婁縣的好男兒多得是,你何不珍惜眼前人……”
“……”
蘇妙漪垂著眼,沒有應答。
蘇積玉又道,“其實那位淩小公子也不錯,雖紈绔了些,但我能看出來,他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只是周圍那些流氓無賴拖累了……”
“淩長風啊。”
院中那些學子不知在聊什麽,竟也忽然提到了淩長風。
“好像幾日都沒見著他了。”
“這有什麽稀奇的,他何時來過書院?”
“淩長風不來書院,自然是沒什麽稀奇的。可他連著幾日都沒在朱鷺巷面,他那些天喊打喊殺的狗子們也不招搖過市了,你們就不覺得奇怪麽?”
蘇妙漪似有所地擡眼。
“你們還沒聽說嗎?”
一人神神地低了聲音,“淩家出事了。淩家經商的船在海上翻了,好巧不巧,淩長風的爹娘都在那條船上,淩長風回汴京就是去奔喪的……”
院中倏然一靜。
蘇妙漪的瞳孔也微微一,和蘇積玉面面相覷,父二人的臉上皆出震愕之。
一則逸聞的消失,必伴隨著另一則新聞的降世。
不過幾日的工夫,婁縣便無人再議論蘇妙漪的婚事,而是都關心起了淩家的天降橫禍。
就連蘇妙漪也被分散了心神。不再沉湎于衛玠離開的落寞裏,而是奔走在淩家老宅和淩長風常去的酒肆,甚至是賭坊,從所有與淩長風有關系的人口中打探消息。
一時間,連蘇積玉都迷了,忍不住和蘇安安探討。
“你姑姑對淩長風究竟是個什麽心思?是人走了,才發現自己深種,還是早就有愫,但礙于家世懸殊一直抑自己……這衛玠和淩長風,究竟喜歡哪個?”
蘇安安正吃著蒸餅,前面的話一句都沒聽懂,只聽懂了一句“蘇妙漪更哪個”,于是斬釘截鐵地說道,“姑姑最喜歡的當然是銅板啊!”
“……”
“就像我最吃的是蒸餅,一見到就會兩眼放,姑姑見了銅板也是這個樣子。雖然我也會吃其他東西,餞果子、瓊葉、米糕……可那些與蒸餅還是不好比的。”
蘇安安三句話離不開吃,卻偏偏說得煞有介事,還問蘇積玉,“三叔公,我說得對嗎?”
蘇積玉訥訥無言,“……吃你的吧。”
下一刻,蘇妙漪風塵仆仆地回了書肆,手裏還拿著一沓稿紙,“淩家這次出海,是自明州港口開洋,載著一船的瓷、玉和綢,近萬件貨,遠赴東瀛。結果在船行出明州海域後,遇上了海盜劫船……”
蘇妙漪匆匆往東側間走,忽地意識到什麽,轉頭去看蘇積玉,“爹,你還愣著做什麽?”
蘇積玉不明所以,但還是跟著蘇妙漪進了屋子。
“沿海的州縣這些年一直人稠峪瘠,可朝廷不僅不予恤,還大肆征用民船。百姓們走投無路,便只能海為盜。海盜猖獗,府又遲遲拿不出應對之策,不商戶如今連出海都不敢了,可淩家似是遇上了什麽難關,還是鋌而走險……”
蘇妙漪回到自己書案前坐下,一邊整理著自己的寫稿,一邊說道,“這是淩家第一次與東瀛做生意,淩氏夫婦十分看重,所以都隨行出了海。沒想到就這麽倒黴遇上了海盜。”
頓了頓,提筆蘸墨,“海上起風波,淩家遭橫禍。紈绔變家主,何複恩仇……以此為題如何?”
見狀,蘇積玉一愣,終于明白蘇妙漪要做什麽,吃驚道,“你要把淩家這樁禍事寫進小報裏?”
蘇妙漪頭也不擡,“否則我到奔走、四下打聽,忙忙碌碌一整日是為了什麽?”
“……”
蘇積玉啞口無言。
他回頭看了一眼屋外專心致志吃蒸餅的蘇安安,忽然覺得自己對兒的了解竟然還不如一個蘇安安。
蘇妙漪最的,竟然真是銅板!
當晚,蘇氏書肆兜售的小報就創造了記錄,賣了足足三百多份。
“淩長風與你的也不淺,你就如此回報他?連他家的災禍都不放過,還要寫出來以此牟利?”
晚些時候,穆蘭又來者不善地出現在書鋪裏,一如衛玠消失的那一夜。
蘇妙漪數著銅板,頭也不擡,“淩家這場禍事,如今傳什麽的都有。我那則新聞,雖然標題起得缺德了些,但容卻沒有一句不實。我還原真相,替淩家正名,又有哪裏對不起淩長風?”
穆蘭今日的心卻好得很,聽了這話也不惱,反而嗤笑一聲,“分明就是為了幾兩碎銀,竟還能說得這麽冠冕堂皇……”
一張請柬被丟在蘇妙漪面前。
蘇妙漪梳著銅板的作一頓。
“蘇妙漪,我要親了。”
穆蘭居高臨下地著,總算揚眉吐氣了一回,“我早就說過,你看男人的眼太差,我一定會嫁在你前頭。”
“……”
蘇妙漪愣住。
“別誤會,這請柬不是你來我婚宴的意思,而是還積玉叔的那張請柬。”
一旁吃東西的蘇安安拾起請柬,後知後覺,“穆蘭姐姐,你也要嫁人了?”
穆蘭笑得一臉得意,“是啊,我要嫁的人,在臨安替知府大人做事,銜嘛,也不算大,從七品……”
蘇妙漪皺皺眉,“臨安府的從七品,如何看上你的?”
本意是想問兩人如何相識,可話一出口,才意識到這麽問會人誤會。
果然,穆蘭沉下臉,冷哼一聲,“怎麽,就許你人見人,還不許有男子對我一見鐘麽?我明日便會隨他一起去臨安,在臨安辦婚宴。”
想起未婚夫婿,穆蘭眉眼間的翳又一掃而空,“蘇妙漪,往後我終于不用每日看你惺惺作態的表演,也不用再聽爹娘誇你如何聰穎能幹了。就算你從前事事勝我一籌又如何,不過是在這朱鷺巷裏風一時罷了……”
說到這兒,穆蘭看向默不作聲的蘇妙漪,眼神裏的咄咄人和鋒芒似乎也和下來,釋然道,“從明日起,我的天地便是整個臨安府。蘇妙漪,你再也爭不過我了。”